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回到大唐做匠神 默认卷 第十四章 铁牛打铁铺

自从登陆上岸,江涛经历了从风餐露宿茹毛饮血到蓬牖茅椽刀耕火种的文明蜕变,几个月走过了人类几万年才走完的漫漫长路,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盗取郑老伯火种的那天,站在山顶,他就远远望见了东边的那座城,他觉得人其实离不开城。

现在他还晓得了那座城的名字,叫兰州,还有一个更加璀璨的名字——金城。江涛更喜欢 “金城”这个名字,因为它更具诱惑,是那般金光耀眼,熠熠发光!

江涛穿着允儿做的新草履,骑的仍旧是那头小毛驴。好久没骑过驴子了,他似乎有点恐高,而且驴子总是低头,想迫使骑在自己背上的人从前面溜下去。

江涛死死地拽住驴子的鬃毛,拉紧缰绳,夹紧两腿。

再看郑老伯,戴上他那顶自己编织的阔沿草帽,从容地骑在驴背上,长须飘飘。要不是后面还搭着两大捆柴火,还真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了。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终于绕出了山岔,天地豁然开朗。

放眼望去,一片戈壁滩涂,稀稀落落点缀着些耐寒的草和灌木,人和牲畜踩出的印痕交错相通,网状延伸,曲曲折折通向远处。

江涛不禁想到了一句话:“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谁的名言呢?他竟一时想不起来。行走在大唐的小路上,这种感觉还真妙不可言。

大约走了一个时辰,一座小城郭的轮廓清晰地跃出了地平。

天哪,这种三维立体的画面感不是以前在游戏中才有的吗?现在自己竟然身临其境了。

渐走渐近。厚重的城垣,高矗的城墩,巍然的城门,守城的士卒,守卒的兵器,越来越清晰。

城门前东西通向的大道上,车水马龙,驼铃悠悠。

东土西域的人,肤色迥异,奇装异服,南腔北调,高昂低徊,汇成了一股江涛从来没有见过的洪流。

他和郑老伯骑着毛驴,裹挟其中,缓缓移动。

“哈来(意思是‘下来’),哈来,拿出通关文牒!”

“干嘛的?打开包裹看看!”

“请问大人,去长安走哪条道?”

“看,那边有路牌,可走狄道、渭州一路!”

……

进城的,过路的,南来北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仿佛大家约好了,都要到哪儿去赶集似的。

老伯从毛驴背上下来,江涛也牵上毛驴,二人一前一后向城门走去。

城门朝南,犹如一座大鼎,稳踞城墙中间。左右打量,黄土筑就的门墩犹如鼎足,拱形门洞幽暗深沉。

刻有篆体“金城”二字的石块深嵌其上,字迹经风雨侵蚀,棱角已有些模糊,尽显岁月沧桑。两扇大木门笨重结实,两根粗壮的铁链斜拽着放下来的吊桥。

城壕下波光粼粼,倒映着城墙城垛。

抬头处,只见“大鼎”之上,只有一层门楼。青砖墙墩,泥皮土墙,比想象中的要粗陋得多。但模样如此逼真,风格简朴雄浑,与它的背景——戈壁黄河,搭配得恰到好处。

“进城的,快走,快走!”

江涛心中觉得有些不踏实,因为他总觉得守卒瞄上了他。

老伯转身对江涛示意:“刚公子,只管跟着我大大方方走就是,别左顾右盼。”

“你,干嘛的?”

“噢,大人,我们一哒的。”老伯赶忙向守卒解释。

“走,快走,后面的人跟紧!”

江涛拽着毛驴,快走几步,进了城门,好奇地问:

“这城大吗,老伯?”

“没多大,五六里见方吧,也就千余户人家。不过,这城在前朝可是总管府,人多着哩!”

“噢,这城里怎么没有商铺?”

“这边是民坊,市坊还在前头哩。市有东坊和西坊,西坊多是酒肆客栈,还有些胡人商铺。咱再往前走一里左拐,就是东坊。先到那哒,我把把你带到铁匠铺,再去卖卖柴火,兑点茶叶。”

一路上,江涛打量着民坊的土坯院落,简陋却排列得整齐有序,所有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

这里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酒肆的旗子,商铺的牌匾,熙攘的人群,有的只是粗犷与荒凉,色调是昏黄的。

在靠近县衙的街上左拐,走不到一百步,就有一堵高墙挡住了视线。高墙上有个拱门,“东坊”二字赫然在上。

走进门洞,是一个不大的市场,零零星星摆着一些摊点,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还算热闹。江涛想这就是所谓“行市”吧。

市场所在的马路是南北走向的。向南边望去,酒旗飘飘,馆舍林立,显然是住宿餐饮区;北边马路两旁,有粮油店、农具店、布坊、日杂铺、手工铺等,五花八门。

南北街道,中间是市场,车来人往,熙熙攘攘,好生热闹。

日头已快到头顶,晒得人额上直冒汗。老伯和江涛把毛驴拴在街口的一棵老榆树下,就直奔铁匠铺。

“铁牛铁匠铺!”

这是沿街一座低矮的土坯房,紧挨着其它铺面,显得又旧又简陋。可在江涛看来,匾额却十分的考究。

一块足有半尺厚的长方榆木板,上面打了两个孔,用两根很粗的麻绳栓起来,吊在门框上。

木板上用烙铁烫出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铁牛铁匠铺,仿佛还在兹兹冒着青烟,那个“牛”字还写成篆体,夸张地突出了牛角形象。

“这是谁的创意?不简单呐,真不简单!”

江涛不觉停住脚,在心里默默赞叹一番,继续打量着木板的做工。

他仔细瞧着这块匾额,想象着加工它的工匠一定先拿着锯子锯下了这截木材,接着用斧子将其刨成平面,再用刨子刨光,最后用凿子凿了两个方孔,至于墨斗、折尺,不用也可以。

想到这里,他万分激动,看来自己想要的木匠工具,这里就有人在使用。

他踩着土台阶,跨过门槛,进入铁匠铺。

哇,这简直就是一个铁制农具博物馆!

从墙壁到房梁,挂满了形状各异的农具金属部件,有铧尖子、锄头、撅头、铲子、铁钩、铁链、铁耙……各种农具,应有尽有。

墙边炉灶火光冲天,映红了灶前一位壮汉。他发髻高挽,上身赤裸,皮肤黝黑发亮;左手握钳,右手举锤,汗流浃背,正在将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捶打成扁铁毛坯。

好一个肌肉男!江涛在心里不觉赞叹不已。

叮叮铛铛,咣啷咣啷,一阵敲击捶打金属之声,好似暴风疾雨,震耳欲聋。

紧接着只见那壮汉小心翼翼,将通红的扁铁夹到旁边的水池。“噗嗤”一声,一股热气冲上来,弥漫在小屋子上空,扁铁瞬间黯淡了下来。

“铁牛忙腾(‘得很’合音),给老汉打个家把咋样?”

趁着铁匠停下来擦汗的空隙,老伯赶紧搭上话。

“噢,是郑老伯,你多会儿上来?要打个啥?这会忙腾,你说哈过上十头八天再取,能行吗?”

“行,行哩,——刚公子,赶快给铁牛说,你都要打啥?”

“木匠用的东西,一把斧子,一把凿子,还有刨子刃,能打出来吗?”

“老弟,你是木匠咧!早先我也学了几天木匠,觉得自己不是那个材料,就折叠了。好得很,呃——这可有点麻烦哩,官府查得紧,斧子和刨子刃哥哥可不敢给你应承。你瞧,这墙上都有官府公告哩!”

铁匠一边说,一边指着贴在墙上的官府禁令。

“这可咋办哩?”江涛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嗳,我说铁牛,看在我老郑头的薄面儿上,你就给想法子打了吧。刚公子可不会亏了你的哦——”

老伯凑到铁牛的耳旁说着,还做了个掂量铜子的手势。

“啊,那好吧,就看在郑老伯的面儿上,我给老弟你打了吧。”

“多谢大哥!”江涛拱一拱手。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