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愣头青,出门也不打听打听,敢触和丰酒楼的霉头。”其中一个络腮胡大汉接腔说道。
一席话瞬间引起了周围食客的注意,显然这个什么和丰酒楼在崂山镇很出名。
从彪形大汉口中,白露听到了事情的始末。
有两个外地来的行商,在氐羌得到一块原石,从切开的刀口可以看到翠绿的翡翠原种,可想而知它的价值。
两人入关后就住在和丰酒楼,结果睡了一觉起来却发现那块翡翠原石不翼而飞了,于是就怀疑是和丰楼偷的,嚷嚷着要报官,和丰楼没做过自然不肯认。
却没想到,等官府一到,直接就给两行商关进了大狱,两日后,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反转。
据那两行商交代,他们是故意设下圈套,想讹上和丰楼一笔。
“杨掌柜的姐夫是聂家军的千夫长,连县太爷都要卖三分薄面。”
“就是,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诶,那两人后来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县太爷判……”
白露眼珠子转了转,心里忽地有了个主意,“阿爹,我们去和丰楼。”
俞老二不明所以地被她扯起来,“去和丰楼干啥?”
“卖方子。”
俞老二满头雾水,“啥方子?”
家里有方子,他咋不晓得。
白露抿唇笑了笑,“阿爹到时候就知道了。”
俞老二看了她半晌,随即说道:“白露,阿爹咋觉得你跟以前不大一样了。”
白露知道他会怀疑,甚至有两次还听到他跟宋氏嘀嘀咕咕,说她变了很多。
不过白露早就想好了对策。
“阿爹以前跟我们说,阿奶做什么都有她的道理,让我们都听着。那时候,哪怕受了委屈,我们也都往肚子里咽,从来不说。”
她说道:“可是阿爹,我都死过一回了,真的不想再忍了。昨儿要不是小寒跑的快给我们通风报信,我跟小雪怕是……”
俞老二闻言,瞬间涩然,过了半晌才语气哽塞地说道:“是阿爹没用,没能护住你们娘儿三。”
穿过来这段时间,白露也算看明白了,这俞老二别的都还好,就是愚孝,面对俞老婆子他们时缺乏魄力,所以二房才会被踩在脚底下。
她觑着男人的脸色,摇摇头,“阿爹也有阿爹的苦,阿娘跟我们从来没有怪过你。好在,现在分出来了,只要我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比什么都强。”
听到这话,俞老二感触地重重点了点头,“大丫说的对。”
既然说到了这儿,白露觉得还是有必要点一点他,“阿爹,灵芝的事你可千万千万别让阿奶他们晓得!”
她就怕这男人到时候又心软。
“阿爹晓得。”
说话间,两人不知不觉走到了通宝街。这条街算是崂山镇上最繁华的街市之一,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瓦市。
和丰酒楼非常醒目,两人一抬眼就看到了。
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酒楼里稀稀拉拉地还有几个零星的客人在。
小二见有客上门,连忙迎上前,待看到白露跟俞老二身上的补丁,脸上立马流露出嫌弃的神色,语气敷衍,“两位要什么?”
“劳烦小哥帮我们传个话,我们这里有一食方,想卖给杨掌柜。”
小二狐疑地看了两人一眼,冷声说了句“等着”,随即转身走进大堂,在杨掌柜身边耳语了几句。
这和丰楼的掌柜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长得圆圆胖胖的,衣着很是体面。
对方从柜台后面走出来,先是上下打量了两人几眼,随后用漫不经心的语气说道:“你们想卖什么方子?”
白露把背篓里的兔子提出来,笑道:“杨掌柜,能否借后厨一用?”
杨掌柜想了想,倒是没拒绝,让小二把人领了过去。
后厨的大师傅们这会儿都在一边歇着了,里面就一个帮厨在洗碗洗锅。
“小哥能帮我杀了这兔子吗?”求人办事,白露塞了一枚铜板过去,“劳烦。”
有好处费,帮厨自然不会拒绝。
这种活他做惯了,三下五除二就把兔子皮给剥了,不光皮毛完整,还顺道把血水也一块儿洗了。
白露道了声谢,手起刀落给兔子剁成了块儿。
兔子最常见的做法是炙烤,做的好确实好吃,但今天她打算做一道不一样的,一道四川自贡的特色菜,鲜锅兔。
兔丁需要提前腌制,这会儿时间不够,白露只能不停用手抓拌,帮助入味儿。
她发现这后厨里的佐料还挺多的,除了常用的油盐酱醋外,还有料酒、生姜、茱萸、紫苏这些。
倒油入锅,刺啦声起,滚烫的热油包裹着鲜嫩的兔丁在锅里不停跳动,转眼就变了色。
白露把肉捞出沥干,接下来就是炒底料。其实要是有火锅底料那是最方便的,但这会儿没有,就只能现炒。
不过,想到火锅底料,她顿时就有了灵感。
在现代,火锅就极受欢迎,人的味蕾是相通的,白露相信在这里也是一样。
没有人能抵挡得住火锅的诱惑。
不过眼下,还是先把这道鲜锅兔做好。
她把备好的葱姜蒜酱汁以及茱萸倒进锅里,又抓了一把刚从北戎人那儿买来的干辣椒,反复翻炒爆香。
最正宗的做法其实是用花椒跟小米椒入料,这样做出来的鲜锅兔味道才正,但手边没有,白露只好用茱萸跟红椒来代替。
没一会儿,炒料的香味就出来了,霸道刺鼻,却又勾人味蕾。
小二跟帮厨离得最近,就站在门外,刚闻到这味的时候,还不舒服的打了几个喷嚏,等闻惯之后却又觉得像上了瘾,趴在门口伸长了脖子往里看。
“在炒什么?咋这么香?”一道声音响在耳边。
“杨掌柜,又在研究新菜式了吧。”另一个声音说道:“不如让我们帮着尝尝鲜?”
杨掌柜笑呵呵地应道:“等菜出锅,一定让各位尝尝鲜。”
“好说好说。”
几个食客一步三回头地回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