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罗马军队在凯撒的领导下无往不利屡战屡胜,但是在战争进入到后期时罗马军队却遭遇了惨败。
当时凯撒的实力还未到大魔导师的境界,却已经是一个站在大陆顶峰的魔导师,而且依靠他杰出的军事能力还是让高卢人节节败退,一直率领大军兵临首都城下。
虽然这是高卢人的首都,但是对于还是游牧部落刚定居没多久的民族而言,他们的首都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
罗马军队眼看就可以彻底的征服这个民族,但凯撒大帝却败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手中。
当时大军围城而城内的守军不过几千人,就在凯撒自信满满准备攻城时,城墙上却出现了一只奇怪的军队,这是一群由女人组成的队伍,而她们的任务也不是杀敌。
但当凯撒看到她们时以为是弓箭手,所以叫盾牌手前行,后排的弓箭手掩护射箭。
可是当城墙上的美女脱掉外衣开始在城墙上大跳热舞时,攻城的士兵迷茫了、凯撒大帝迷茫了。
而美女的武器也不是弓箭而是自己的衣服,当美女把脱下的衣服都抛向了城下的士兵而一丝不挂时,常年在外征战的士兵沸腾了,弓箭手不忍心射箭,冲锋的步兵队形也开始混乱。
凯撒大帝对此也更加迷茫,但很快高卢的军队就为他解惑,一对重甲骑兵从侧翼冲出杀进了罗马军的步兵阵营,而早已埋在罗马骑兵脚下的魔法阵也骤然发动。
当一心观看城头舞蹈表演的骑兵发现不对时,已经身在火海之中了。
已经无心恋战的罗马士兵很快就被意外出现是高卢军冲的溃不成军,面对突然的袭击,即使是凯撒大帝此时也无力回天。
虽然凯撒是可以使用禁咒的魔导师,但是面对敌我已经混在一起的乱军也是无能为力,军令也无法传达到混乱的罗马士兵耳中,最后只有带着残部狼狈撤退。
这是一场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忌讳莫深的关键战役,连两方的史书都没有记载,但是游吟诗人却将其四处传唱。
就此过了近千年现在已经没人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连高卢军的领兵将军的名字也不为人所知。
但布莱恩确是知道的,而且这是每一个法兰克王室核心成员都知道的秘密。
这个让凯撒狼狈逃窜,后来又被凯撒以为心腹的人,就是法兰克开国国王克洛维的先人斯科理。
虽然这次失败对整体战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后来高卢人还是对罗马人俯首称臣。
但是凯撒大帝却不会忘记这次窝囊的惨败,随后的几年里他苦练魔法,到处寻找了上古的魔法遗迹,没人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即使在他成为罗马皇帝后也从来不提他当年的冒险经历。
但是人们却看到回归的凯撒已经成为了大魔导师,在他的强大实力下一个个城邦和部落彻底臣服。
罗马原来掌权的元老院也被其架空,成为了罗马共和国实际上的皇帝。
而这个曾经让凯撒颜面尽失的国家高卢,现在也只有在他的利剑下颤抖,在巧妙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过是个笑话。
在经过了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之后,还在负隅顽抗的高卢人也以惨败告终。
而大量的高卢人则沦为奴隶,失守的城镇里到处都可以看到罗马人一手提着抢来的金银,另一只手扛着抢来的高卢美女。
无数的青年、儿童被当做奴隶贩卖回国,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暗无天日的悲惨命运。在当时的罗马人看来,恺撒对高卢人和日尔曼人的大规模屠戮和奴役是可以接受,甚至值得称颂的。
这与人性无关只关乎于利用,这两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曾给予罗马人沉重打击,因此恺撒粉碎高卢和日尔曼军队被看作对以往失利的复仇,和杜绝此类失利再次发生的反击战。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也是获利最大的,高卢人本身也通过部落之间的战争获得奴隶,然后用奴隶换取罗马人的奢侈品,尤其是酒。
掠奴也是罗马向外征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战俘通常会被卖作奴隶。而且共和国晚期的罗马在农业和原料生产,特别是采石场和矿山,越来越依赖奴隶制。
毕竟你不能让高贵的魔法师去深不见底,暗无天日的矿洞里去采矿,哪怕他们随意施展一个魔法就顶得上一个旷工数月的苦劳。
恺撒极有可能也是抱着这个目的发动的高卢战争,按照传统贩卖奴隶的收益全部归于将领,战俘奴隶是他最快速积累财富的手段之一。
这对恺撒而言尤其重要,毕竟即使是大魔导师也不可能点石成金,况且之前在罗马竞选各种公职,特别是当选大祭司的花销使他负债累累。
而且不管是研究魔法所用的材料,还是修炼武技消耗的草药都是价值不菲的,只有数量巨大的高卢奴隶才能为恺撒提供他所急需的财富。
尽管他拥有所有战争奴隶的所有权,但是恺撒对部属非常慷慨,他时常将俘获的奴隶分配给士兵们。
尤其是作战英勇的士兵更是会得到他的亲自嘉奖,对一些修炼斗气的战士,不管等级如何都会亲自予以指导。甚至对一些天赋极佳又传功卓著的士兵,更会授予他亲自制作的魔法道具。
要知道一个大魔导师亲自制作的魔法道具,哪怕是普通的火焰剑也是价值连城,绝对不是普通战士可以拥有的。
凯撒的慷慨让他备受士兵的拥戴,并赢得了他们的忠诚,这也是他在内战中获胜的重要原因。
但是罗马人的暴行也为法兰克的反叛埋下了伏笔,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每个国家都会为自己的历史行为付出代价,而后来的一切也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骄傲的高卢人被击败了,日耳曼人的部落也俯首称臣,但是凯撒却没有处死那个让他狼狈逃窜的将军,反而把斯科理留在了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