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两友蒙难
一
驻屯在张掖的李陵被武帝诏回京城的当晚,司马迁做东,设家宴为李陵接风洗尘,作陪的有霍光、金日磾、上官桀。
“李陵弟,皇上这么急诏你来京,我看一定必有重任。”司马迁放下酒杯说道。
“我想肯定又是要李陵兄再次跟李广利做后卫。”司马迁的话音一落,上官桀便抢着说道。
“是吗?”金日磾向李陵问道。
李陵摇了摇头说:“我不清楚。”
“霍光弟,你天天都在皇上身边,你应该知道啊!”上官桀望着霍光说。
霍光心想,上官桀确实聪明,确实猜到了皇上的用意,但这是最高军事机密,皇上没有宣布之前,任何人不能乱说。“我不知道。”霍光说后见大家望着自己,接着说,“皇上对李陵兄配合李广利将军取得征伐大宛国胜利很是赞赏,经常在我们面前夸奖你。”
霍光说的大宛国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中上游,匈奴西南,在汉朝正西面大约一万里,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宛出产葡萄酒,盛产宝马,抗疲劳,蹄坚硬,一日跑五六百公里,流出来的汗像血一样,故称为“汗血马”。
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使者出使西域的渐渐多起来,回来向武帝汇报说,大宛国的好马在贰师城,他们把马藏起来不肯给汉朝。此时汉朝与匈奴正在作战,急需良马来改良品种。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八月,武帝命车府令为使,带黄金二十万两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去贰师城交换汗血马。不料大宛国王毋寡以汗血马为大宛国宝而拒绝,汉朝使节在毋寡面前破口大骂,击碎金马掉头而去,毋寡因而大怒并杀死使者,抢走金银财宝。
武帝得知后大怒,遂下令攻打大宛。由于汉朝先于七百骑兵攻楼兰,虏其王,因此对大宛的兵力轻视待之,于是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调发属国的六千骑兵及各郡国的几万不规少年,前去讨伐大宛。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汉高祖规定没战功者不得封侯,于是武帝遂任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意在到贰师城取回良马便可封侯,所以号称“贰师将军”。
西域路远,沿途的小国又闭门拒供水粮,至郁成城,战败,退至敦煌,减员十之八九。武帝闻之震怒,下令说,退入玉门关者立斩,李广利只好停在敦煌过冬。
“那是,这个‘贰师将军’能取得第二次征伐大宛的胜利,没有李陵兄这样坚强的后卫是不可能的。这次如果李陵兄再次出征,必将获得大胜。”上官桀向李陵讨好说道。
“哪里,哪里,全是听从皇上安排。”李陵摆手道,但脸上不免露出了得意神色。
征伐大宛失利,武帝深感有损国威,担心西域各国依附匈奴,决计再度出兵。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武帝征发步、骑兵六万,随军组织了一支计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骆驼数以万计,粮草、弓弩不计其数的庞大辎重队伍,命李广利再次率军出征。同时,以戍卒十八万屯驻酒泉至敦煌作为后援。李广利分兵从南、北两条通路进军,西域各国皆被震慑,汉军所到之处,纷纷出城相迎,提供粮草。唯有轮台闭门拒守,汉军屠城而过。自此而西,两路汉军平行至大宛,击败沿途宛军,进抵宛都贵山城。大宛军出城迎战,被汉军击败,退入城中拒守。李广利命士卒绝其水源,将城池团团包围,猛攻四十余日,破外城,俘虏大宛战将煎靡。大宛贵族为求保全,密谋杀死国王毋寡,献马求和。李广利另立大宛王,缔结联盟,择取良马,胜利还师,经历四年的汉攻大宛之战结束。武帝封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
“不过,这次征伐匈奴,与征伐大宛那不能相提并论啊!”司马迁神色凝重地说道。
司马迁说的很有道理。就在汉朝西征大宛的同时,北边又燃起战火。自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后,汉朝与匈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战事。霍去病、卫青相继病死后,匈奴已经养精蓄锐多年,见汉朝已无虎将,便又挑起战争。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赵破奴担任浚稽将军,率领两万骑兵攻打匈奴左贤王,左贤王与之交战,派八万骑兵包围赵破奴军,赵破奴被匈奴生擒,所部全军覆没。
这期间,双方文武手段并用,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十余批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以之相抵。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即位,害怕受到汉朝攻击,便说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送还了之前扣押的汉使。
武帝赞许,于是遣苏武以统领皇帝侍卫中郎将的身份,同副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常惠等百余人,持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赠送单于礼物答谢。
正当单于派使者护送苏武等回汉之时,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变。适逢在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与匈奴作战被俘的汉官缑王与虞常等在匈奴谋反,暗中策划绑架单于的母阏氏投奔汉朝。虞常在汉朝的时候与张胜有旧,私下拜访张胜,说武帝很恨出使匈奴却叛投匈奴的卫律,我能用暗箭射杀他。我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希望他们能得到赏赐。张胜答应了他,并送给虞常许多财物。一个多月后,参与起事的一人揭发了他们的计划。缑王等战死,虞常被活捉后供出张胜仍被杀,张胜投降。自杀未死的苏武,任凭威逼利诱决不投降,匈奴便将他和常惠等人分别囚禁流放。
武帝闻知,龙颜大怒,决定对匈奴发动一场大的战争。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令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同时武帝召见驻屯在张掖的李陵,想要他为大军运送粮草。
武帝这样安排自有他的道理。一是李陵熟悉边境情况。李陵曾深入匈奴境内二千余里,越过居延侦察地形顺利返还,升任骑都尉后带领精兵五千驻在酒泉、张掖等地防卫匈奴。二是李陵为李广利当过后卫。在李广利征大宛时李陵奉诏带五千兵马随后,行至边塞后率五百轻骑出敦煌迎接李广利回师。
“司马兄说的是啊!”金日磾放下筷子说,“我是匈奴人,知道匈奴单于在杀害我朝使者后,肯定是作好了应仗准备。”
“金兄说的对,千万不能大意轻敌。”霍光紧接着说道。
这时,司马迁见李陵对此不以为然,便举杯说道:“如果皇上这次继续诏令李陵弟前去助战,我们祝他凯旋!”
“干!”司马迁等人举杯一饮而尽。
这时,霍光圆满完成了负责建造建章宫的任务,参与了武帝对战争的决策过程,当他看到这场战争的指挥人员配备,心里就有一种不安,特别是为自己的朋友李陵担忧。但霍光又不能对李陵多劝深说,因为卫、霍两家与李家的嫌隙就是从出兵攻打匈奴产生的。
第二天早上,李陵在霍光陪同下来到武台殿面见武帝。
“李陵爱将,朕决定令你做李广利的后卫,可否?”武帝十分喜欢李陵,客气地向李陵问道。
可是,李陵没有采纳霍光在途中对他的劝说,当武帝话音一落,便叩头说道:“臣所率领的屯边将士,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力可缚虎,射必中的,请求陛下让臣自成一军,独当一面,到兰干山南边以分散单于兵力,不要只做贰师将军的运输队。”
武帝一听,脸露怒色说:“你是耻于做李广利的下属吧!我发军这么多,没有马匹拨给你。”
李陵没有理会霍光使来的眼色,马上答道:“只要皇上恩准,臣不要骑兵,采取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廷。”
“李都尉勇气可赞可叹!”霍光赶忙在旁边打着圆场,调节气氛。
“好,朕准你请求。”汉武帝自霍去病死后,一直没有听到有将军说这样的豪言壮语,不禁为李陵的勇气感动,转怒为喜,就同意了李陵的请求,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队。
这个路博德以前任过伏波将军,也很自负,也不愿意做李陵的后卫。他向武帝上奏说,“现在刚进秋季,正值匈奴马肥之时,不可与之开战,臣奏请明年春天与李陵都尉各率酒泉、张掖五千骑兵分别攻打东西浚稽山,必将获胜。”
武帝见奏大怒,怀疑李陵是因口吐狂言后后悔害怕,既不愿做李广利的后卫又不想出兵,自己不好出面而指使路博德上书劝阻,于是诏令路博德立即开拔守住西河要道,同时又诏令李陵迅速到东浚稽山观察敌情。
接到诏令,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北行一月,到浚稽山扎营,并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手下一个骑兵回朝禀报。武帝听这个骑兵说李陵带兵有方、将士死力效命,非常高兴,便把这个骑兵任为郎官。
霍光特地找到这个郎官询问详细情况,但心里却不知为啥,总是高兴不起来。他深知李陵心思,爷爷李广自杀、父亲李当户和大叔李椒早亡,二叔李敢被自己哥哥霍去病射杀,出身于名将世家却都未封侯,他是要急于立功封侯,光耀门庭。可这仅凭五千步兵深入冒进,该有多大危险啊!
霍光每天担忧并关注着前方消息。
二
数天后,未央宫前殿内,一片寂静。站立着的大臣们个个神色紧张、表情局促,似泥塑木雕一般,垂头等着武帝上朝。
原来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断粮好几天,死伤的人很多。好在跟随的假司马就是代理司马赵充国身负二十多处伤,带领一百多名壮士突破包围、攻陷敌阵,李广利带领士兵跟随其后,才得以突围。接着朝廷相继接到边塞奏报,李陵在离边境百里处战败投敌。武帝闻报后勃然大怒,令廷尉杜周将李陵母亲和妻子拘捕关在监狱,责令众大臣今日朝会专议此事。
霍光立于众臣中,逃回兵士向他讲述兵败被俘的事在脑海中浮现着。
李陵在浚稽山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奋力搏击,杀敌兵数千。匈奴单于召集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向南突围撤退中斩敌三千多。且战且走四五天,被大片沼泽芦苇挡住。匈奴兵在上风头纵火,李陵令将士放火烧出空地自救后,退到一座山下。匈奴兵已立于南面山头上,单于命他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李陵的步兵在树林间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敌数千,并发连驽射击单于,匈奴兵退走。
此后,整天战斗不下几十回合,匈奴兵又死伤二千余人,见不能取胜,准备撤走。恰逢李陵军中一个军侯因被校尉欺凌投降匈奴,报告说汉军没有后援,并且箭矢已尽。匈奴单于最怕汉军可以连发的弓箭,闻之大喜,命骑兵合力攻打李陵,在山坡上从四面向处在山谷底汉军射箭。这时汉军箭已全部射光,军吏们也只有短刀,剩下三千多士兵赤手空拳,就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且战且退中被一座大山所阻折入狭谷,匈奴兵切断了李陵退路,在险要处扔放垒石,很多士卒被砸伤砸死。夜半时分,李陵决定分散突围。匈奴数千骑兵紧追,韩延年战死,李陵长叹无脸去见皇上,于是下马投降,余下四百余人逃回塞内。
“皇上驾到!”随着黄门苏文一声叫喊,打断了霍光的思绪,马上与众臣跪拜请安。
“李陵兵败投敌,怎么处理?”武帝在大臣们平身后马上大声问道。
大殿内无人应答,鸦雀无声,一片肃静。
武帝用眼将大臣们扫了一遍,把眼光停在丞相公孙贺身上。
公孙贺见武帝盯着他,害怕得低下头去。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正月,丞相石庆病死, 武帝安排公孙贺接替。自汉高祖以来,丞相皆用列侯任之。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列侯因献给朝廷祭祀宗庙的黄金成色不足分量不够,由此犯下不敬之罪而被夺去侯爵者共计六百人,南奅侯公孙贺也在其中。武帝于是封公孙贺为葛绎侯,并诏其接任丞相之职。公孙贺看到丞相们大都下场不好,害怕一旦有所纰漏恐将祸延于身,不肯接受丞相的金印紫绶,跪在地上叩头痛哭不起,把武帝气得拂袖而去。他见武帝生气,知道不当也不行,才不得已拜受。公孙贺升任后,太仆之位空缺。武帝又将自己的外甥、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擢升为太仆。父子同升,公孙贺对此并不高兴,反而说他从此危险了。
“公孙贺,你是丞相,三公之首,百官之长,你说如何处理?”武帝逼问道。
“皇上,臣、臣、臣……”公孙贺跪拜在地上抽泣。
“王卿你呢?”武帝轻蔑地看了看公孙贺,然后转向御史大夫王卿问道。
王卿以前任济南郡太守,前不久提拔为御史大夫。见武帝问他,赶忙跪在地上说,“愚臣到朝廷任职时间不长,不是很清楚情况,这……”
“啪”的一声,武帝拍着御案起身吼道:“李陵兵败投敌,你俩一个丞相,一个御史大夫,两公竟然不愿说出如何处理,真是不顶屁用!”
“皇上,李陵兵败投敌,背叛朝廷,辜负皇恩,侮辱大汉天威,实是罪大恶极、罪不可赦,应予严惩。”负责京城内的巡察﹑禁暴﹑督奸的执金吾杜周见武帝的观点十分明确,便迎合说道。这个杜周任廷尉中因犯错罢官,后又当上了掌管京师治安的执金吾。
“嗯,看来朝中还是有正直之臣。”武帝坐下说道。
“厚颜无耻!”
“卑鄙下作!”
“罪大恶极!”
“罪不可赦!”
“重重惩办!”
……
众臣见状,纷纷愤怒声讨。
“皇上,臣有话要讲。”司马迁出班说道。
众臣停止责骂。霍光紧张地注视着司马迁。
“你讲。”武帝点点头。
司马迁望着武帝大声说道:“据臣所知,李陵一直对士兵信义,对母亲孝顺,对陛下忠诚,数次奋不顾身以赴国家危难,长期以来他身上养成了国士之风。各位大人,你们说是吗?”司马迁望着大臣们问道。
众臣回避司马迁的眼光,默不作声。霍光望着司马迁,眼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
“司马迁,你这是为败将叛臣辩护。”江充见武帝脸上露出愠色,大声叫道。
“是啊,是啊!”众臣又纷纷发声附和。
司马迁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李氏名将世家,几代人为朝廷出征作战、出生入死。李陵他就一次战败,而我们这些朝廷大臣,为了保全身家性命,把他的偶尔过失说成弥天大罪,实在令人痛心!”
“司马迁你……”
司马迁没有理会江充的打断,“况且李陵带兵不满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杀数万之师,敌人被打死打伤无数而自救不暇,又召集能射箭的百姓来一起围攻。他转战千里,矢尽道穷,顶着敌人的箭雨殊死搏斗,部下在他的带领下以死效命,赤手空拳,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啊!”
“一个败将有什么可称赞的?”武帝恼怒问道。
“吭、吭、吭。”霍光发出干咳的声音。
司马迁知道霍光在提醒他,可他望了望霍光仍说道:“李陵他虽身陷重围血战沙场而战败,但杀死杀伤敌人的战绩也足以传扬天下。”
“那他为什么不战死?为什么要投降?”武帝站了起来。
“臣认为他之所以不死,是想被乱箭射死是白死。不如活下来等待机会,日后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
“司马迁大人真是文章高手,奇思妙想啊!” 江充嘲讽道。
“哈哈!”武帝发出一阵冷笑。他知道朝中一些大臣议论,认为这次与匈奴开战,李陵是与匈奴主力战斗,李广利却没有战功。很多大臣认为李广利是靠妹妹与皇上睡觉封的贰师将军,司马迁为李陵说情,其实也是在诬罔诋毁李广利。
一想到这,武帝便怒火万丈,厉声喊道:“来人,把这个逆臣拉下去!”
“皇上!”霍光突然下意识地出班喊道。
“霍光,你有什么话要说?”武帝恨恨问道。
这时,霍光脑中一个急闪,哥哥霍去病去世前说的话在耳边回响:“今后无论朝廷发生什么事情,就是涉及卫霍两家,你首先要考虑保住你自己,你自己危险了,何谈保存他人!”他惊醒了,带着哭腔跪下说道,“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嗯。”武帝脸色缓了下来。
望着被武士架拖出去的司马迁,霍光痛苦内疚地闭上了眼睛。
三
司马迁被捕入狱后,定为诬罔之罪,这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得知司马迁已定为死罪,霍光赶忙到关押司马迁的监狱,除了去看望他,更主要的是商量应对之策。本来霍光是约上官桀一起来的,可上官桀说父亲病了不能来。
将囚犯细化分类,把囚禁罪犯的场所称之为“狱”,并把监狱的设置管理制度化,是从西汉才开始的。西汉监狱分中央级的诏狱和地方监狱两大层次,中央级监狱分为地处京城的“中都官狱”和分布在地方而直属中央管理的诏狱;地方监狱分为郡(国)和县两种。西汉时期普遍设狱且名目繁多,全国约有两千所监狱,仅京城直属监狱就达二十六所。直属监狱还进行了分类,廷尉监狱是囚禁政治犯的监狱,永巷掖廷是单独关押女犯的监狱,蚕室是处罚宫刑囚犯的监狱,居室北军是关押将军及侍卫人员的监狱;那些虎穴地牢,是用来惩治地痞无赖的地方监狱。
司马迁关押在廷尉诏狱。
廷尉诏狱,是廷尉按皇帝旨意管理的监狱,主要囚禁将相大臣、皇亲国戚。汉武帝时,诏狱之风更是愈刮愈烈,凡政见不同、图谋不轨的都被下狱。其中,绝大部分为皇帝亲手交办案件,关押人数达七万余人。除了廷尉诏狱外,还有上林诏狱、若卢诏狱、司空诏狱等。淮南王刘安谋反被人告发后,就被囚于上林诏狱。
“霍大人,司马迁大人就关押在前面。”狱卒引着霍光向关押司马迁的狱室走去。
“司马迁大人是大学问家,懂天文,通地理,为人正直,你们……”
“下人明白,这请霍大人放心。”狱卒十分精明,知道霍光的意思,没等霍光说完就讨好地说,“廷尉管的诏狱有规定,狱卒要优礼长吏,不得辱骂、殴打有罪官员。我们怎么敢违犯!”
“好,知道就好。”说罢,霍光把几枚五铢铜钱递给狱卒说,“拿去喝酒吧!”
“谢谢霍大人!”狱卒赶忙把钱放入衣中,从一大串钥匙中拿出一把将牢房门锁打开。
“你去忙吧,让我和司马大人说说话。”
“是,是,您和司马迁大人慢慢叙谈。”狱卒知趣离开。
听见霍光与狱卒的说话,躺在陈旧床榻上沉思的司马迁起身向门口走来,“霍光大人,您怎么来了?”
“司马兄,不要这么称呼小弟。”霍光搀着司马迁的胳膊坐下。
“唉,其实你不要来这里的。”
“司马兄,不要这么说,你这样说,我心里更难受。”霍光流着眼泪说,“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李陵兄。”
“霍光弟,这不能怪你,我完全理解你。”望着愧色满面的霍光,司马迁说道,“在那种情景下,你能说什么?说了又能有什么用?说了,恐怕是落得与我一样的下场,狱中多了一个冤屈之犯,皇上身边少了一个正直之臣。”
“你瘦多了。”霍光将司马迁浑身看了一遍问道:“这些狱卒对你还好吗?”
“还好,对我还算客气。他们没事时就跑来,要我给他们讲那些稗官野史逸闻趣事。”说到这,司马迁笑了起来。
“司马兄,你被定为诬罔死罪,你怎么办啊?”霍光急切问道。
武帝时期的刑罚制度规定,触犯死刑的犯人有三种选择:一是依法受刑杀死;二是拿钱赎罪免死;三是自请宫刑代死,也就是阉割掉男子的生殖器。
“你说我能怎么办?”司马迁苦笑道,“你知道我父亲和我任太史令,职禄仅有六百石,家中贫穷拮据,五十万钱,相当五家‘中家’的家产,我哪里拿得出五十万来买我这条命!”
“对不起,我与你一样,家里也没有钱,我哥家自我哥死后现在也没什么钱了,我帮不了你啊!”霍光难过地说道。
“我知道。你是个清官,俸金除了养活你京城一家和老家父母,还要照顾你哥哥家,还有两个夫人的娘家。”
“哪怎么办?”
司马迁两眼直望着墙壁说,“我的面前只剩下两条路可供选择了:一条是死刑,一条是宫刑。
“你不能死。不应该死。”
“我是不能死。”司马迁喃喃道。他想到了在洛阳弥留之际的父亲对他的嘱咐。“我们祖先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担任周朝的太史,主管天文工作,可惜后来衰落了。我死以后,你一定会接替我做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曾要撰写一部通史,一定要在你手中完成这件大事,重振祖业啊!”
“我知道,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史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
“那你要接受宫刑?”霍光惊问道。
西汉时期,很多男人甘愿一死也不愿接受宫刑。这是因为接受宫刑之后,就成为不是太监的太监,再不能入士大夫之列,身份另类,终身受辱。司马迁深知,他接受了宫刑,肯定要被天下人耻笑为贪生怕死,这不仅仅是身体的伤残,更是心灵的巨痛。从此之后,羞辱与难堪将伴他一生。这对于他一个血性刚直的男人、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奇耻大辱的生比横遭惨烈的死更加可怕!
司马迁惨然笑道:“我知道,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可我如果选择死刑,已经开始撰写的《史记》必将夭折,我父亲遗愿就不能实现,祖传事业就将在我手里中断,那是最大的不孝啊!”
“司马兄,你苦啊!”霍光恸哭起来。
“霍光弟,没什么,这也许是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司马迁擦了擦眼站起来说,“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司马兄!”
“霍光弟!”
霍光与司马迁两人双手紧握,泪流满面。
霍光去狱中探望几天之后,司马迁由廷尉诏狱转到蚕室诏狱接受了宫刑。此后,他承受人生屈辱的极限,完成了一部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通史巨著,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传文学的先河,犹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