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游戏,有的说起源于印度,有的说起源于日本,但从相传的年代来看,羽毛球首先出现在日本。14世纪至15世纪,日本出现了用樱桃插上羽毛制成球和用木制球板击打的游戏。这种游戏一度传到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但后来逐渐消失了。大约在18世纪之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又在印度和俄国出现。印度人把这种游戏称为“普纳”,因这种游戏是在印度的普纳这个地方产生的;俄国人则根据法语中“飞动的”或“鸡毛毽子”的读音把这种游戏称之为“沃朗”。当时,用的球形似我国的毽子,即在圆形硬板纸中间挖个孔,插上羽毛后用线扎紧制成。
到过印度的英国人,将这种游戏引进到英国,并逐步把它演变成一项竞技运动。为此,现代类型的羽毛球运动一般被认为源于英国。相传,1873年,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个名叫鲍弗特的公爵,一天在他的庄园里开游园会,不巧天公不作美而下起了雨,于是他把游园会改在室内玩羽毛球游戏。与会者对这种游戏十分欣赏,玩得相当开心。此后,这种游戏便开始风靡英伦。那时用的球已从毽子改为羽毛球,球拍成为穿弦的拍子,游戏在中间有网隔开的葫芦形场地上进行。这种游戏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羽毛球运动。“伯明顿”也成了羽毛球的英文名称。
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发起成立了英国羽毛球协会。这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羽毛球协会。
这个协会成立后,大力开展羽毛球运动,使英国羽毛球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并在1899年创办了首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在1899年-1934年间的31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中,英国羽坛人材辈出,技术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没有一个国家的选手能与英国选手匹敌,更没有可能夺取男女单打、双打和混合双打全部五个单项的桂冠。
在这段时间,欧洲、美洲和亚洲国家也逐步普遍开展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中,19世纪中叶,美国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20世纪初,加拿大羽毛球运动也开始兴起,当时被称为世界一流的羽毛球馆也在加拿大各地拔地而起。1922年,加拿大羽毛球协会成立。欧洲的丹麦对羽毛球运动尤为重视,亚洲的马来亚和印度也开始开展羽毛球运动,马来亚于1934年成立了羽毛球协会,印度在这一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印度羽毛球赛。这一时期的打法以四方球为主,控制落点和四角,重心稳,防守好,但速度慢。
1934年,由加拿大、丹麦、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九个羽毛球协会发起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1934年后,丹麦选手异军突起,开始向一直称霸的英国选手发起挑战。在1939年第三十六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上,丹麦和加拿大选手打破了英国选手的垄断局面,夺得了男、女单打和女子双打三项冠军,爱尔兰选手获男子双打冠军,而英格兰选手仅获一项不太引人注目的混合双打冠军。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羽毛球运动处于停顿状态,技术水平也从顶峰跌落下来。从1947年恢复全英羽毛球锦标赛至今,英国选手再也没有夺得过这一锦标赛的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冠军。
进入40年代后,国际羽坛呈现丹麦、美国、英国、加拿大和马来亚诸强称雄的局面。其中,丹麦选手水平提高尤其快,1947年在第三十七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五个单项比赛中赢得了四项冠军。翌年,丹麦选手在这一锦标赛中囊括了全部五项冠军。马来亚选手从1947年起初露锋芒,这一年12月在印度孟买举行的一次国际比赛中,接连打败丹麦、印度等国选手,获得单打和双打冠军,震动了国际羽坛。接着,在1948年-1949年的首届汤姆斯杯赛――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中,马来亚队击败英格兰、丹麦和美国等强队,荣获冠军。1949年,马来亚选手黄德福和张成昆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上为亚洲赢得了第一枚金牌――男双冠军。从此,国际羽坛进入了亚洲人称雄的时代。
50年代,是亚洲男选手战果辉煌、欧美女选手占先的年代。特别是马来亚男选手技术水平飞速上升,不仅在1951-1952年、1954年-1955年两次蝉联汤姆斯杯赛冠军,而且包揽了1950年至1957年八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和1951年-1954年四届男双冠军。50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选手在学习欧洲打法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快、准的独特打法。这种打法革新了过去“慢、稳、守”的传统打法,加快了攻击力和控球能力。印度尼西亚男选手凭借这一独特的打法,从1957年至1964年连续获得三届汤姆斯杯赛冠军;另一选手陈友福在1959年成为第一个赢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的印度尼西亚人。
女子方面,丹麦选手在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期威扬四海,几乎垄断了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女单、女双以及混双冠军。美国女选手从1954年起令人刮目相看,其中狄维林(后随夫姓称哈斯曼夫人)到1967年止共获全英羽毛球锦标赛10届女单冠军和6届女双冠军。美国女选手在1956年-1963年间还曾获得头三届尤伯杯赛――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冠军。
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中国三支亚洲男队垄断了历届汤姆斯杯赛的冠军,日本、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三支亚洲女队分别摘取了历届尤伯杯赛的桂冠。60年代后期和整个70年代,在历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中,男子项目的桂冠几乎全由亚洲选手所获,其中印度尼西亚球星梁海量在1968年-1976年的九届比赛中8次赢得男单冠军,女子项目则由亚洲和欧洲选手平分秋色,日本的汤木博江曾夺得其中的女单冠军杯,混合双打桂冠则几乎都为欧洲选手摘取。
70年代后期,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技术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欧洲的丹麦、英格兰、瑞典选手在发挥自己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亚洲选手的技术与经验,水平稳步提高,成为国际羽坛颇具威胁的劲旅。至70年代末,国际羽坛出现了种类颇多的羽毛球技术风格,主要的有三种:
一、欧洲式:强调以稳准为主,打落点。这种打法运用高远球和网前放、挑球拉吊四个角落,调动对方,主动伺机扣杀,击球力量大、落点准,反手颇具威力。此种风格的打法在40-50年代曾是国际羽坛的主流,并称雄一时。进入70年代后,此种打法在上网技术和速度上有突破,加快了进攻的速度。
二、亚洲式:在稳准的前提下强调快速进攻。此种打法以印度尼西亚为代表,其特点是突出运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步法快(注意运用弹跳和蹬跨),挥拍动作小,击球点高,进攻中经常运用扣杀、快吊和劈杀;上网快,网前多采用搓球和推平球,后场反手部位多采用头顶击球。
三、中国式:以“快、狠、准、活”为特点,在技术、战术上的表现为快字当头,基本技术全面、熟练、特长突出,进攻点多,封网积极,劈杀凶狠,防守刁稳,以攻为主,能攻善守,力求“快、狠、准、活”有机结合。
进入80年代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选手的技术风格尽管不同,打法也各有千秋,然而快速、全面、进攻的打法已成为共同追求的目标。特别是欧。亚两大流派的技术交融,已推动着国际羽毛球运动向前发展。在高水平的比赛中,高手之间的水平已没有太明显的差距,临场发挥和场上的应变能力往往成为取胜的关键。羽毛球运动史上那种一人可以连续数届摘取桂冠的状况在80年代已属罕见,当代羽毛球“四大天王”――中国的杨阳和赵剑华、印度尼西亚的苏吉亚托、丹麦的弗罗斯特在重大比赛中互有胜负的情况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国际羽坛已呈现群雄纷争的局面。
男子方面,中国、印度尼西亚、丹麦、马来西亚、英格兰、韩国队各有所长;女子方面,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英格兰、丹麦队优势明显。但总的来说,当今世界羽坛,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占据微弱的领先地位,而欧、亚实力的天平仍向亚洲倾斜。
为提高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和促进欧亚羽毛球技术交流,1982年10月欧亚各羽协在澳大利亚举行国际羽联会议期间共同倡议,从1983年起举办亚洲和欧洲羽毛球对抗赛。在已进行的4次对抗赛中,亚洲联队以四战全胜的战绩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羽毛球被列入1988年奥运会表演项目和1992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羽毛球运动在国际体坛中的地位提高了。一些世界体坛强国开始“醒悟”。瑞典奥委会开始给羽毛球项月分配经费。在联邦德国,羽毛球挤进了可以得政府资助的“文化协议”项目之列。法国破天荒地申请举办公开赛。意大利为扩大羽毛球运动的影响而邀请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理事会会议在该国举行。近年来在重大国际羽毛球比赛中从未露面的体育大国苏联和美国也开始对羽毛球运动表示出少有的重视。总之,羽毛球项目这五枚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对这些国家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
可以预言,这些体育强国对羽毛球的重视和大力开展这项运动,必将促使世界羽毛球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