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婚姻是不加糖的咖啡 第三章 相家

所谓相家,就是相互看对眼的男女确定了关系之后,女方父母亲戚到男方的家里看看,说白了就是考察一下,男方家里是不是有盖的新房子,房子咋样,顺便也和男方的父母见一下,看看对方的家长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有很多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就是在相家这块栽了跟头,因为双方父母的反对。这个其实就是女方家长在为自己的闺女扫除一些可能存在的障碍。

席泽华听得给自己牵线的四婶儿说郭絮同意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既然已经敲定了那这个老婆起码跑不掉了,要赶紧请人看日子接订和订婚期了,麻烦事还有一大堆呢。

说起来席泽华其实也不是挺满意,毕竟自己好歹也是大学毕业,郭絮如果是高中还好,要是以后一起过日子没有共同话题可咋办,难道天天都不说话?学历决定了人交流的层次,可是郭絮很漂亮,起码席泽华这半年来相亲了也有二三十次了,可是郭絮是这些女孩子中最漂亮的一个,要不说男人是视觉动物呢,只要自己不说谁知道郭絮是什么毕业呢,再说郭絮毕竟在北京呆过几年,耳熏目染之下见识还是有的,两次见面能看的出来。

老婆漂亮起码带出去了很长脸,看那帮子混账王八蛋不羡慕死,他们自己谈的那些女朋友长的可还不如郭絮,这就是面子啊!

席援朝王桂仙家里一下炸开了锅,虽然有一子一女,可是女儿还小,这儿子的婚事怎么着也得郑重一点,不过家里办事就这样,按规矩来就是了,接订请人看日子还要过两天,女方也不知道啥时候来相家,赶紧把家里收拾收拾,弄得干干净净的儿子娶媳妇儿也顺顺当当。

席泽华家里炸开了锅的时候,郭絮家里也热闹得很。

父母已经开始商量要请哪些亲戚去相家了,对了,在北京的儿子一定要拉回来的,儿子怎么着也算见过大世面的,见的人多,看人也准不是?嗯,她二叔二婶的叫上,加上她哥还有自己,自己家这边就四个人了,自己娘家也得叫几个人,嗯,把她大姨大姨父叫上,还有小姨小姨父,对了,她大表哥不是也在家么,这孩子看人也不错,嗯,也叫上。

李荆花在屋里兴致勃勃的算计着相家时要去的人,郭建国虽然嘴巴上说话人家都听不清,可是心里明白的很,起码赞成还是反对是很明白的了,赞成的时候就哼哼两声,反对就赶紧摇摇头,两口子沉浸在嫁女儿的幸福中。

邻居有那么些闲着没事的男男女女知道了总喜欢说道说道,于是也到郭家跟着凑凑热闹,就是听李荆花聊聊席泽华这孩子咋样。

李荆花人不胖,常年到地里干活整个人黑瘦黑瘦的,可是这笑开了脸蛋似乎也胖了些,就看她乐的眉开眼笑的,逢人就说席泽华是个大学生,席泽华是个老师,席泽华一个月工资两千多,俺家郭絮嫁过去了就是享福的云云,总之这个女婿是要定了。

邻居们也配合着跟着赞叹一下,脸上总是露出羡慕的光芒,于是李荆花说的就更起劲儿了。

乡亲们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还是非常敬重的,经常给自己家的孩子在介绍对象时一旦对方是个教师,不管男女总觉得面子上倍儿有光彩。说大学生和老师在农村是必备的相亲利器绝不为过,这两者身份只要有一者在身那么相亲的时候已经一路绿灯了,如果是两种身份合在一起,好吧,如果两个孩子看对眼了街坊们的眼睛都会跟狼一样,恨不得自己也有个适龄的闺女或者儿子。

再说郭絮,郭絮其实想的也不算多复杂,自从自己的爹受伤后常年吃药,家里的那点儿家底基本都快掏光了,现在基本靠哥哥每个月寄来的钱支持着,这绝大部分钱都用来买药了,自己在北京的时候说起来好听一个月也算有个一千多块钱,可是北京的消费说起来也算是吓人了,再加上年轻女孩子总喜欢买些新款衣服啊化妆品啊之类的,虽然不敢买贵的,可是买多了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所以几年下来基本上也没什么积蓄,自己回到家里就没再工作,曾经有的那么一丁点小小积蓄还是离职的时候的工资,回来一个月差不多也折腾光了。

如果嫁了起码买东西什么的不用跟父母伸手,多少也算是减轻了一下家里的负担,反正结婚了基本都是男人养家,到时候买药多少也能帮衬一下,再说到时候大不了自己再从家里找个工作了,一个月没有一千那么高可至少三四百总是有的,给爹买药总不用跟人家开口。

就这么着,相家的日子定在了十一月二十八号,距离俩人第一次见面也不过一星期时间。

相家那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八号,热闹得很,郭絮家浩浩荡荡的去了一大群,都是亲戚,还有些才几岁的娃娃,这些娃娃是跟着去吃饭的。

说起来现在虽然肉类也算是普及了,可是本着少花钱要节约的原则,并不是顿顿都有肉,很多家庭基本都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买点猪肉吃,什么鸡鸭鱼肉就想都不要想了,鱼嘛得自己找个地方钓,鸡鸭过年都不一定有,除非是谁家自己养的鸡死掉了,那才有的一饱口福。再说最近几年养鸡养猪的人家越来越少了,想吃一次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一听说有肉吃有好饭好菜吃,娃娃们知道了自己家里大人要去的时候哭着闹着一定要去,大人们本来是怕添乱,可是也抵不住孩子们就这么一直哭闹啊,所以来的几家基本家家都带了个小娃娃。

席泽华家村子叫席家洼,离镇子上有一段距离,但是比郭家庄要近一点,席家洼基本也是以席姓为主,这也是一个工业村,虽然没有郭家庄那么有名,可是发展的也还不错,村子里基本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偶尔也有几座破旧的老房子,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也不全是高楼大厦,村子里并不是谁家都有能力盖得起新房子的。

席泽华家在席家洼中间靠后,一条直通中间大路的水泥巷子,席家的房子是八十年代后期建的。那时候的房子基本都是一样,北边一溜五间,正中间是大门,两个边间要比中间三件长上一米多,多出来的那一米多侧边开个门,有的人家是左右两个边间分成了里间(里屋),有的家里有孩子要结婚的就把左边或者右边的两间分了出来给孩子当婚房用。

再说席泽华家,他家就是东边两间分了出来做了婚房用,不过在界墙上靠南边还是开了个门,算是进出堂屋都比较方便一点,院子里大概有个14*6,东西都盖了房子,东边是厨房,西边则是放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洗澡间储藏室厕所都在西边,全都棚了顶,院子南边有点留下的土地,栽了两三棵月季,到了春天估计还会栽些丝瓜葫芦什么的,院子南墙外面也是有个半米宽的土岭,上面也是到夏天准备种菜的。

房子其实没什么好看的,房子不老也不新,不过比郭絮家的土坯房子好多了,这个时间农村也不时兴装修啊什么的,就是用涂料把房子挨个刷了一遍,看上去就亮堂了很多。

再说郭絮家的亲戚进了屋略微打量了一下房子也就不再关注了,起码有房子,主要是大人咋样。席家在堂屋准备了两桌酒菜,一桌上七八个人,正好坐满,小孩子就躲在父母的怀里,席家上桌的只有席援朝和席泽华,女人一般不上桌的,所以王桂仙跟席泽萍(席泽华的妹妹)就在旁边帮衬着送菜什么的,没事了就到里间里坐着。

自己家里做菜没那么多讲究,一盘炒鸡蛋,一盘豆角肉丝,一盘青椒肉片,一盘芹菜肉丝,一盘红烧鱼,一盘炖鸡,一盘凉拌粉丝,还有一盘凉拌猪皮冻,平时没有谁家会去做这种小炒,一般都是有什么菜就一锅炖了,美其名曰老锅菜,配上面条或者米饭,当然了,平时吃饭都不讲究了,更不会做什么汤了,那代表着麻烦,再说没人懂也没人在乎。

菜是一盘一盘的来的,娃娃们吵闹着要吃这个吃那个,大人手忙脚乱的喂着自己孩子。男人们喝着白酒,女人们是葡萄酒,小孩子就是饮料了,屋子里炒作一团。

席援朝和郭家来的男人们推杯换盏吃喝的热闹,席泽华更是高兴,看郭絮家亲戚们兴高采烈的表现想来没什么大问题了,那么事情基本上就可以敲定了。席泽华在席上是有问必答,从几岁上学,到在哪里上初中高中,再到上大学咋样,怎么找到的工作,工资咋样,在外面有没有过女朋友,总之,席泽华经历了一场让他冒汗的审问历程,而这个过程他爹显然是帮不上忙的,而且席援朝也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酒足饭饱之后郭家的亲戚们离开了,给席家留下的就是一片狼藉,够王桂仙和席泽萍忙的了。

席家。

席援朝看着儿子,儿子转眼都要成家了,也是个大人了,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想当年他才那么一丁点大,转眼也要娶媳妇了。

“你相中她我们不管,你自己看中就行。”这是席家家主送给儿子的唯一的话。

郭家。

亲戚们回家当然是要议论一番了,但是总体结论来说,席家还不错,房子有了,闺女嫁过去不用自己背债盖房子,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孩子人不错,家里也可以,闺女过去了不会吃苦。

这么着,这事就算定下来了,就看席家什么准备什么时候接订(订亲)了。

郭絮对此基本没有任何看法,爹娘觉得高兴就好;席泽华则是非常满意,娶个听话漂亮的老婆就可以了,学历要那么高有啥用,不当吃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