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即墨的飞跃发展。
潘腾静静的看着宋伐,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宋伐站起身来,说道:“剑南啊!什么时候去我那里?”潘腾说道:“3天后,我要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情。”宋伐点了点头,说道:“三天后,我在即墨城门恭候你的大驾!”说完后,宋伐便跃身上马,向着下一个目的地赶去了。下一个么!是即墨的肖宁。
“肖宁,字仲夏,男16岁,即墨崂山镇人,颇有武力,不乏谋略,有一郡之才。年前与人争执,怒而杀人,时黄巾作乱,肖宁设计保全崂山镇,使得黄巾不得侵扰,为少年英才。这就是叔治的评价么!”宋伐在一家崂山的酒店座上看着那张纸。然后把那张纸放到怀里,抿了一口酒,然后放下杯子,感叹了一句:“看来历史埋没了不少人才啊!三国历史记载的人,不一定有那些默默无名的人有名啊!”见到了潘腾后,宋伐更加坚定了心中的看法。诸葛亮怎么了!要是他在出山前孤身一人遇到一伙悍匪的话,想必历史上也就没有这个人了吧!
闲话少说,经过一番的忽悠,那肖宁便倒头便拜。三天的奔波,宋伐也是收获良多,除了有三个人没有愿意出山帮助外,其余的11个人都被宋伐请了出山,他们分别是——潘腾,字剑南。武昊,字莫问。肖宁,字仲夏。上密的郑氏两兄弟,郑超,字,少铭。郑截,字克武。宋协,字彭东。等等。
即墨县衙,宋伐筹措满志,坐在主位上,看着堂下的一众人等。说道:“现在,即墨三县职位多有空缺,现在本官帐下多了这么多的人才,那就下发到各个地方来帮助我来治理即墨三县吧!”众人都开始仔细的听着,宋伐又说道:“现在!潘腾为胶东县丞,武昊为上密县丞,肖宁、宋协为即墨军中执事,协同管亥。郑超、郑截为上密执事,协同杜远。冯索、胡礼为胶东执事,协同我大哥太史慈。其余的么!嘿嘿!为三县巡查使,监管三县。另外,你们还要掌握我即墨三县的暗中情报,你们要把即墨的情报机关开遍整个大汉!钱我来出!这个机构的名字么!就叫做龙组!现在三县地盘太小,当然!你们都是我的嫡系,有我的,就有你们的!现在,三县要先把黄巾之患造成的这烂摊子收拾好,安抚民心,发展军力。现在冀州的黄巾首领张角还在盘踞,我们青州黄巾黄巾大患已经解决,我们青州和冀州相邻,如果我们能在背后出兵去攻打张角的话,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的。到时候,升官发财,不会少了你们的!”众人看着宋伐越说越带劲,脸都激动的红了,便轰然应诺!
会议散了,即墨三县便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般,开始了新的高速发展,胶东的海盐业,即墨的新型商业,上密的战略储备,精兵训练,书写了即墨三县的新篇章。后世帝国史官将这次会议称为“黎明会议”。“黎明会议的意义不可估量,我宋齐开国皇帝宋伐和他的开过元老、他的忠心耿耿的臣下们,开始了宋齐帝国的征伐。太祖皇帝称之为:‘我的梦想发源!’
说道即墨的新型产业,还有个插曲。一日,宋伐在即墨巡视,正在苦苦思考即墨的发展呢,这时来到了一个瓷器作坊,突然想到了一件东西,那就是后世很著名的玻璃,于是,宋同学开始想办法制造玻璃,经过了多次的实验,尤其是在宋伐的带队的情况下,终于,第一批玻璃出场了,那些工匠顿时把宋伐惊为天人。于是,这些工匠被宋伐“请”到了县衙。成为了绝对的即墨的秘密!
即墨的玻璃成为了绝对的奢饰品,一块玻璃,等于和他一样重的黄金!东汉末年的朝廷昏暗,这和奢饰有很大的关系呢!上乘的世人都以有即墨的玻璃为荣,但是,宋伐是不会传出这是即墨出产的,于是,一个叫木戈的人顺理成章的出现了东汉上流人士的眼中,这个木戈,没人知道他是哪里的人,他有时在济南,有时在北平,有时又在下邳。东汉的统治者也有过将这种新兴的奢饰品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就像盐和,东汉是不允许民间制造盐的。但是,天下人都知道玻璃是木戈先生做出的,但是,谁也不知道木戈是谁......
仅仅三个月,新的即墨便焕然一新,城墙加高了一丈,士兵也达到了三万之巨,但是明面的士兵还是只有东汉允许的七千,其余的么.......
新的一天,艳阳高照,宋伐帐下一班人等全都到齐了,王修从文官首位上站起身来,开始了新的报告:“我即墨三县几月以来,民心安稳,城镇繁荣,一片欣欣向荣的表现,官库现有金万斤,钱五千千万,大概有我青州一郡之财富。粮够我们两年不做农事吃年半的。”堂下众人都吸了一口气,眼神都极其的诧异,都是很不可思议的样子。王修接着说道:“我即墨三县迁来居民2819户,我三县人口达到了乐安一郡之人口。”堂下又是一阵议论。“我即墨三县现在有兵丁3万,步兵18000人,弓箭兵5000.骑兵两千。兵器充足,训练有素。各位县尉和军中执事,没少带领他们去剿灭山贼,和黄巾余党,他们大部分都是见过血的,精锐算不上,但是比北海城的那些郡兵强多了。”堂下又是一阵惊叹,但是还有些骄傲,毕竟这些也有他们的功劳啊!
宋伐听完后,立刻拍板说道:“好!我认为时机成熟,现在卢植大人还在和张角对峙。我们!发兵冀州!”众人又是一阵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