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6年,我11岁,住在江南的忆园里。一天,戴着面纱,后面跟着香梅,去了园外的街道上。
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街道上热闹的叫卖声,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温暖。
眯着眼慢慢的走在街道上,感受着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感觉,不时的看看两边的小摊小贩。信步走进了一家小书店,随手拿起一本传奇故事看起来。
正看得入神,忽然耳边传来一个温润的男声,“老板,这个月有没有新书?”
哥哥看他走后,戏谑的笑说:“你今天不是好好的么,怎么还要麻烦人家多跑几趟?你可一向不是一个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啊。”
我盯着他的背影说,“他和别人不同。”
如果当初我能意识到后来的结局,那么,会不会是不一样的选择?
半月后,一日下午,在盛开的梨花树下弹琴,随手拨来曲调,悠悠扬扬传开。琴是母亲留下的凤梧琴,据说是母亲及笄时康熙送的贺礼。思绪正乱间,听见不远处有箫声传来相和。我抬眼看去,竟是萧逸。不由得认真起来,把一曲奏完。
曲毕,他收了玉箫,躬身一礼,“臣参见格格,英郡王让臣今日来给格格画像,没想到格格在弹琴,臣就斗胆以萧相和。”
“你的萧吹得很好,不用多礼。我们开始画像吧。我该怎么做?”
“这几次相遇,格格的倾城国色臣已记下,所以已经画好了一副初图,今天带来让格格看一下,如果格格满意,臣就按这个图画出来,如果格格不满意,臣就再为格格画一幅。”说着,他双手递来一卷画纸。
我接过,摊开来看,画上竟是江南有名的断桥,桥上站着一名着白衣的少女,空中飘着小雨,她撑着伞,目光莹莹投向远方的风景。画工细腻,色彩素雅。只是,这幅画里的女子分明就是我,我很好奇,我半年前是去过一次断桥,而且那天正好下雨,他怎么会知道?还把我的容貌、神态刻画得那么清晰?
似乎看出我眼中的疑问,萧逸洒然一笑,“半年前臣陪着家妹去断桥,不巧天空不作美,竟然下起了雨,于是臣就和家妹去了旁边的酒楼避雨,结果在楼上看到了一幅绝美的风景,就是这个,当时臣只叹相隔太远,看不出桥上女子的容貌,无法把这一幕画下来。后来等雨停了,臣再去桥上时,就见不到画中人了。当时还可惜了好久。后来去书店时,没想到竟能碰见与画中人背影相似的女子,本想上前询问的,又怕唐突了。结果没想到竟然是格格,上次臣回去后就画了下来,望格格见谅。”
看着他真诚的目光,我感觉出他和那些假意夸我以奉承我的人不同。他倒是个画痴,为了一幅画念了这么久。不过他的画技也着实好,人物传神,连表情也画的生动,比宫里那些只知道奉承人的画师强多了。看来哥哥说的没错,他的画技确实一流。
“你把我画得这么好,我怎么会怪你?还有,以后别再一口一个‘臣’,听着很别扭。从你的画风来看,你应该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吧,就别再遵这些虚礼了。”我浅笑着对他说。
他似乎有些惊讶,沉默了半晌方道:“看来英郡王说的没错,格格确实一个女中豪杰,不拘小节,那我也就不拘礼节了。格格看画像可还满意?”
我噗嗤笑出声来,哥哥竟然连这种事都的跟他说,看来两人可谓是知己了,想比让他这样一个人拘着那些破礼节肯定会很难受吧。
他看我笑,可能自己也感觉刚才挺别扭的吧,不由得苦笑着摇头解释:“在官场待了几年,就变成现在这样了,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