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青冈棒 第14章:明访专家,暗寻线索(上)

初春的早上,和煦的阳光照射在岷江梅县江段的“张献忠沉银”发掘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们正在江滩上有条不紊地发掘着张献忠的宝藏。

这时,发掘现场,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你好!周教授,我是《川蜀历史文化》杂志社的小杨,前两天,我们在电话上约定今天过来,对发掘张献忠宝藏一事做一次全面的采访。”杨仁轩在离发掘现场不远处拨通了此次发掘工作负责人周教授的电话。

“哦!是小杨啊!我记得,记得!你们现在哪里啊?”周教授在手机上问道。

“我就在你们挖掘现场江堤旁边的马路上,你抬头往这边看,就能看见我们。”杨仁轩通过手机回答道。

周教授站在发掘现场,抬头眺望远处的马路,依稀看见马路上站着两个人,一个人正拿着电话在通话之中。

毫无疑问,这两个人就是过来采访的记者。于是,周教授举起一只手挥动了几下,跟他们打了个招呼,并通过手机说道,“我好像看见你们了,你们是不是两个人?”

看到周教授挥动的手势,杨仁轩也举起一只手,同样挥动,通过另一只手拿着的手机回答道,“是!我们是两个人,我已经看到你了,周教授。”

“好的!别走开,我这就让我的助手过来接你们。”周教授对着远处的杨仁轩他们,用手机说道。

“好的!”杨仁轩在手机那头应道。

周教授挂了电话后,把助手小林叫道身边吩咐道,“《川蜀历史文化》杂志社的记者今天过来采访张献忠宝藏发掘一事,现在他们已经到了。对面马路上的两个人就是,你去接待一下。”

周教授说完,用手指了指马路上的两个人影。

“好的!老师,我这就去。”小林看了马路上的两个人影一眼后应道。

这次表面上是采访报道考古队发掘张献忠宝藏一事,实际上是寻找张献忠宝藏及青冈棒的线索,为他们寻找青冈棒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以便寻宝行动。这次行动是由杨仁轩提出并具体负责实施的……

时间回到那天下午,在福幸川家的那个房间里。程少杰对大家说道,“现在岷江梅县江段张献忠宝藏发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我们对里面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不知道他们都找到什么,这些东西与青冈棒有什么关系,或者说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张献忠宝藏,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虽然说,岷江梅县江段发现的张献忠宝藏,根本不是传说中的张献忠宝藏,但我想,可能在这里面能够找到一些线索,或许对此事寻宝行动有帮助。”福幸川说道。

“我们溜进去,说不定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呢!”赵默禹接话道。

“呵呵!对哦!这是你的专长,你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去,又出来!”肖潇用手比划着,用她那发嗲的声音对赵默禹讽刺道。

“肖潇,别胡闹!”欧静宜注意到赵默禹的神情后,对肖潇斥责道。

“是啊!‘藏宝地’溜进去到不难,但是他看到的只是个表面,很多东西要具体了解才知道,才能找到线索。”杨仁轩说道。

“是啊!我们现在所了解有关岷江梅县江段发掘的那些信息都是网络上的那些新闻报道,只是一些皮毛。”福幸川接着说道。

“‘只为青冈棒’,你刚才说什么?”杨仁轩听到福幸川的话,像似受到什么启示,他向福幸川问道。

“怎么了?我是说‘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网络上的那些新闻报道’。”福幸川疑惑地回答道。

“那就对了!”杨仁轩兴奋地自言自语道。

“‘大西铁汉’,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了?”程少杰好奇地问道。

“嗯!”杨仁轩应了一声后,向大家说道,“刚才‘只为青冈棒’的话提醒了我……”

“哪句话啊?”肖潇插嘴道。

杨仁轩看了肖潇一眼后,接着跟大家说道,“‘只为青冈棒’不是说了嘛!我们现在对发掘现场所了解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上的那些新闻报道,别忘了,我可是《川蜀历史文化》杂志社的编辑。”

“你的意思是去采访考古队?”欧静宜已经明白了杨仁轩的意思,她确认道。

“是的!欧医生说得没有错。既然有这样一个身份在,我们干嘛不好好利用呢?”杨仁轩反问道。

“对!‘大西铁汉’说得很对。”程少杰接话道。

“是个好主意!”福幸川自言自语了一句后,转头向杨仁轩问道,“具体怎么做?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杨仁轩向大家细说道,“我想这样,我和‘藏宝地’两个人以记者的身份进入发掘现场进行采访,‘藏宝地’作为我助手,负责现场拍照。我们通过采访,寻找……”

“你好!你是……《川蜀历史文化》杂志社的杨记者吧?我……我是周教授的助手小林,是周教授让我过来接你们的。”一路小跑到马路上的小林,在见到杨仁轩他们后,一边伸出手和杨仁轩握手,一边喘着大气说道。

“你好!我是《川蜀历史文化》杂志社的杨仁轩。”杨仁轩回答道。

“跟我来吧!周教授在下面等着你们。”小林热情地和杨仁轩他们打了个招呼后,便按照周教授的吩咐,直接将他们领到了发掘现场的临时指挥部。

发掘现场的这个临时指挥部是一个三、四十平方的野外作业专用帐篷,里面摆放着一张可供十来个人使用的桌子以及七、八张折叠椅,桌上放着几台笔记本电脑、茶杯等。帐篷里还有立着三块白板,第一块白板上面则贴着几张发掘现场的平面图以及三维立体图;第二块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和贴着几张与此次发掘相关的照片;第三块白板上面则是此次发掘工作的进度表。

“老师!杨记者他们到了。”小林将杨仁轩他们领进帐篷后对周教授说道。

独自一人在帐篷里等待的周教授看见杨仁轩他们后,健步上前,伸出手与杨仁轩握手,并热情地招呼道,“感谢你们对我们此次张献忠宝藏发掘工作的关注。”

“哪里!哪里!”杨仁轩自我介绍道,“我是《川蜀历史杂志社》的编辑杨仁轩,这位是我的助手赵默禹,你们叫他小赵吧!”

“你好!小赵。”周教授同样热情与赵默禹握手,并招呼道。

“请坐!”周教授请杨仁轩他们在桌子前的折叠椅上坐下,并说道,“这里条件简陋,请多多见谅!”。

“周教授,你太客气了!”杨仁轩笑着应道。

“杨记者,请喝茶。”小林给杨仁轩他们递上了刚泡的茶。

“谢谢!”杨仁轩接过茶杯感谢道。

杨仁轩从包里掏出记者证主动交给周教授,让他核实身份。虽然,周教授和他们事先已经通过电话联络过采访的事情,并约定今天过来采访,而且见面之后也是非常客气,但是毕竟初次见面,这么做仍是必要的。

在周教授查看了杨仁轩的记者证,核实了他的身份后,杨仁轩将记者证放回包里,并取出两张名片,双手递给周教授和他的助手小林。

“你们的这本《川蜀历史文化》杂志,我是经常看的,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我可是你们‘粉丝’。在杂志上,我也已久目你杨大编辑的大名,也拜读过你的许多文章,很有见地!”周教授对杨仁轩以及《川蜀历史文化》这本杂志夸奖道。

“哪里!哪里!周教授太夸奖了,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杨仁轩笑着应承道。

“不要不好意思嘛!我老头子,脾气倔,从来不乱夸奖人的,觉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今天之所以坐下来接受你的采访,一是你们的杂志办得不错,很专业;二是你杨记者对历史很有见地,我相信你能做好这篇报道,我们今天会聊得很开心。”周教授开心地说道。

在一阵寒暄之后,话入正题。杨仁轩向周教授征求道,“周教授,今天的采访,你看这样行不行?”

“你说,采访,你们是专家,我们都听你的安排。”周教授微笑着说道。

“你看,是否这样。可否让我的助手小赵到发掘现场拍几张照片,再拍一下你们已经发掘清理出来的文物,而我则在这里向周教授详细了解这次发掘张献忠宝藏的情况,最后再对你和队里的其他老师做具体做具体的采访。”杨仁轩建议道。

“可以啊!”周教授对身边的小林吩咐道,“小林,你带小赵记者到现场以及2号帐篷拍些照片,有些不能拍照的,你要告诉小赵记者。”

“是!老师。”小林对赵默禹说道,“赵记者,请跟我来。”

在赵默禹起身跟着小林走时,杨仁轩特意叮嘱道,“小赵,现场拍摄,你要听从林老师的安排,记住,多拍些有价值的东西回来,这篇报道,是专报,现场照片很重要。”

对于杨仁轩的话,赵默禹立马心领神会。

“好的!”赵默禹应了一声后,礼节性的和周教授打了声招呼,便跟着小林离开帐篷。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