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龙看着这五灵根的属性,心中叹了一口气,果然如此,他在穿越之后,看到修行了十几年练血经的李升龙不过还是练血一重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资质并不好,哪怕李升龙吃了神果之后,灵根的属性依旧如此。
好在李龙升拥有着神奇的灵珠,能够帮助李升龙转换血气,起码现在李升龙在练血期的进度算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五灵根。”接待人员边说边写着。
“五灵根,对呀,这名接待人员也是五灵根呀。”
朱义看到这名接待人员,猛然想到,一个五灵根的接待人员不算成年之前,就是他成年之后修炼了也要接近二十年才修炼到练血三重。
“李升龙凭什么仅仅一路上几天的功夫就突破到练血四重的境界呀。
难道他有什么宝贝?
他的宝贝被飘渺剑仙看到了,飘渺剑仙是已经成仙入圣的人物了,自然不会在乎这种宝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宝贝能够让他进入仙人之境。
要不然光靠着李升龙一个五灵根的属性,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进入到凝丹期,更不要说是传说中的仙人之境。”
朱义越想越觉的有道理,看向李升龙的眼神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一双不大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一丝别人不易察觉的狠厉悄悄的涌了上来。
“如果说我能将他的那件宝贝拿到手的话。”
接待人员并没有像朱义想的这么多,写完了李升龙的灵根属性之后,又拿出了一个和刚才差不多的一个晶莹的珠子。
“李师兄,这个是测试你的神识强度的,运转神识进去。”
这个李升龙也知道。
在修仙界有两种职业,一种是炼药师,一种是炼器师,炼药要求必须修仙之人至少具有木火两种属性,而炼器师则要求至少具有火金两种属性。
当然,这只是一个前提,否则,具有这几个属性的人就能够成为一名炼器或是炼药师的话,五灵根的地位就不会这么低下了。
满足了炼器师和炼药师的前提,下一个条件就是神识必须至少是同等级人的三倍,炼器师和炼药师一个是和要药材打交道,一个是和器材打交道,但是两者都要控制火候的变化,都需要强大的神识来观察器材或是药材甚至是火候的一些微小变化。
同阶三倍神识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最低要求。
按理说,灵根的属性越好,神识的强度也就越高,所以也就造成了炼药师和炼器师基本上都是一些双灵根的修仙者,当然也有例外,这些例外大都也是一些三灵根的修仙者,从来没有听说过三灵根以下的四灵根,五灵根能够达标的。
李升龙既然是五灵根,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达标,但是按照门派的规矩,凡是入派之时,身怀木火,或者是火金属性的修仙者都需要进行神识测试。
李升龙若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自然也就不用测试了,但是后面还跟着两名外门弟子,接待人员也只能按照规矩给李升龙测完。
李升龙心念一沉,进入了自己的识海,识海之中一片白茫茫的雾气,根本看不透里面究竟有什么。
拨开迷雾,识海的正中是李升龙的神识所构建的一下块“陆地”,称为“陆地”,着实有些勉强,因为这“陆地”也不过几十平方厘米,顶多也就算做一个土块而已。
这土块就是李升龙的神识,土块上那神奇的灵珠依旧在不断的散发着七彩的光芒,表面上看上去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由于李升龙是这片识海的主人,对这识海之中的哪怕再微妙的东西也有很强的感官。
李升龙轻而易举的感受到了那些白雾在七彩光芒的照射下,有极少的一部分离开了白雾,融入到了土块之中,土块的面积又增加了一丝。
“这灵珠还能增加神识。”
李升龙又发现了灵珠的一个妙用,虽然灵珠现在能够增强的神识的能力还是很小的,可是李升龙从朱义等人的口中也知道神识的锻炼比修为的增长更加的不易。
基本上除了专门的修炼神识类的功法,一般想要增长神识的话,只可能是境界有了大的突破的时候了。
什么叫大的突破?
就是练血升练气,练气进入筑基,这样的就叫大的突破。
李升龙也来不及欣喜,调动自己的神识进入那枚测试神识的珠子,随着李升龙的神识的灌入,珠子上浮现出了数字。
一,二,三,四…
李升龙渐渐发现周围的几个人的脸色都不对了。
此时,测试珠子上的数字已经跳到了十。
李升龙的识海中的灵识大概还有三分之一,本着有本事,露七分,留三分的想法,李升龙中断了神识,不再向测试珠上灌注神识。
“神识等级,同阶三倍。”
接待人员一边惊骇的看着李升龙,一边说道。
“看样子,李师兄不知道这个神识的等级具体是怎么分的阶级。每个阶级能够达到的神识量又是多少。”
看到李升龙一脸的不解,接待人员继续说道。
“正想向师兄指教。”
李升龙确实不知道是怎么分的阶级,路上朱义和玉玲珑也没有想到李升龙竟然真的能够满足那万中无一的炼药师或是炼器师的要求,因此只是简单的告诉了李升龙神识必须要求是同等级的三倍。
“李师兄可千万不要再叫在下师兄了,若是看的起在下,就叫一声向师弟吧。”
接待人员苦笑一声说道,倒不是这名接待人员谦虚,李升龙既然已经被发现具有炼药师或是炼器师的潜质,那一定会进入炼药殿或者是炼器殿,不论李升龙会进入到哪一殿中,身份地位又怎么会是自己这一名即将要成为门派的外事弟子的人能够高攀的。
就是这一声师弟,也要看李升龙能不能看的起他。
李升龙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但是见到这名接待人员坚持,自己也就不再勉强,口中称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向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