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这话,何翠花不依了。
恰逢女人每个月的那几天,暴脾气也上来了,
她放下手中的碗筷,躺在了床上,“爱吃不吃,不吃扔了去。”
屋内气氛,诡异又沉重。
相比之下,苏染染房间,则是一副其乐融融的场景。
她一喊洗澡,三个奶娃娃就来了。
洗完澡后,她将三人的衣服,泡进了剩余的水中开始搓洗。
大蛋见状,弱弱开口,“娘,我们每人好像只有一件衣服。”
闻言,苏染染洗衣服的手停了下来,讪笑开口。
“自信点,把好像去掉。”
这一贫如洗的屋子里,每人就一套衣服,还东缝西补的,都拉丝了。
水一泡,直接成了烂布条。
罢了,将衣服搓洗干净后,搭在院中的简易衣架上,然后翻出两个棉衣,把上面的布裁剪了下来,开始手工制衣。
对于毕业于服表专业的苏染染来说,这点难度根本不值得一提。
当然,如果忽略那所剩无几的布和线之外。
没多久,几人的衣服便做好了,用零散的布料,给三蛋做了件开裆裤和尿布。
做完这些,已经是深夜了。
孩子们自己睡熟了,呼吸声接连不断的响起,让她觉得无比踏实。
似乎,无痛当娘的感觉,还挺好。
如果忽略这一贫如洗的家境,那更好了。
但事在人为,只要找到挣钱的路子,改变家境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就算没有丈夫,她也相信,自己会带着孩子活出不一样的姿态。
想到这里,苏染染来了困意,灭了灯便爬上了床。
没多久,便进入了梦乡。
另一边,李氏一直打量着苏染染房中的动静,见灯光熄灭,浑浊的眼里有些不满。
“果真是不放家不知道柴米贵,这么晚了还用油灯照明,败家娘门,迟早把你赶出李家,我们李家可供不起你这尊大佛。”
次日一早。
第一声鸡鸣响起的时候,苏染染就被吵醒了。
但她不想搭理,转了个身子,接着睡。
大蛋和二蛋看着桌上一堆破布褴褛的“衣服”,彻底傻了眼。
用了好久,才做好心理建设。
大蛋将衣服套在身上,还不忘记给三蛋穿衣服。
“过来,三蛋,小点声别把娘吵醒,否则我揍你!”
三蛋鼻子一皱,哧哼一声,双手双脚并用,朝两人爬去。
结果没站稳,一屁股坐在苏染染脸上。
不知是心虚还是怎么的,他脆生生的喊了声娘。
这下,苏染染也装不下去了,坐了起来,在三蛋屁股上轻轻拍了几下。
“叫娘,叫爹都没用。”
这调皮的捣蛋鬼,幸好她这张脸纯天然无添加。
否则那一屁股坐下去,半张脸都要塌了,吓死个人。
“咯咯咯…”
三蛋笑的合不拢嘴,脸上纯真烂漫的笑让苏染染的心情,好了几分。
“乖,让哥哥给你穿衣服,别着凉了。”
话落,将三蛋交给大蛋,然后去洗漱。
几分钟后,便带着三个孩子出门。
过冬的衣服还是要准备的,现在还没有想到赚钱的门路,工分还是要挣的。
做满一天的工分起码可以换两斤粮食,够她们母子四人吃几天了。
如果攒的多了,在去镇上换几尺布,就可以给孩子们做衣服穿。
家里那些粮食,大部分都是原主辛辛苦苦挣工分换回来的,却被那对恶毒的婆媳霸占着。
母子四人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有了上顿没下顿。
当然,这仅限于她没穿过来之前。
往后,想欺负他们娘俩四个,门都没有。
路过院子的时候,厨房多了几道鬼鬼祟祟的身影,空气中还弥漫着烤红薯的味道。
苏染染的停了下脚步进了厨房。
将锅里所剩无几的红薯全部拿了出来,放在竹篮里,才领着孩子们离去。
临走时,还不忘低咒一声。
“有吃的也不叫我们母子几个,吃独食小心被噎死。”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的何翠花身子一颤,手里的红薯没拿稳,滚在了地上。
眼睁睁的看着她把剩下的红薯拿走,怕被打没敢开口阻拦,直到人走后才出声开口咒骂。
“贱人,拿那么多吃的完吗!”
李氏起床后,见锅里没吃的,只有何翠花拿着烤红薯啃。
李氏以为是她独吞了,气的拿起旁边的扫帚打了过去。
“你个败家玩意,竟然敢独吞,看我不打死你……”
何翠花没注意,扫帚就落在了脸上。
见有人打她,放下手中的烤红薯,扑了过去。
两人扭打成一团,脸上,胳膊上,都被抓出一道道红痕,地上也散落着被撕扯掉的头发。
场面极其混乱。
走了一段路,等竹篮里的红薯温度降了下来,才分给三个熊孩子,只自己留了最小的一个。
“快吃吧,吃完就要干活了。”
路上人影憧憧,都是赶去上工的人。
见到她们母子几人,都绕道而行。
苏染染倒也落的清净,吃完红薯,到了工地后,拿着工具便开始干活。
过了大概才半个多小时,三蛋就颤巍巍的走了过来,手里还握着半截红薯。
“娘,擦。”
听到声音,苏染染抬头,看着三蛋身上的红薯碎屑,皱了皱眉。
这熊孩子,昨天刚洗的衣服就被嚯嚯了。
一旁的大蛋二蛋见状,先是给三蛋擦了擦嘴角上的碎屑,然后又开始在地里挖野菜。
看着忙活的两人,苏染染没拒绝。
她拿起铁锹,默默加快了手里的速度。
八月的天气,艳阳高照,跟太上老君的火炉似的,热的人汗如雨下。
不知何时,三蛋靠着二蛋的腿睡着了,还砸吧着嘴。
许是梦见什么好吃的,口水从嘴角落下,打湿了胸前的衣服。
“娘,要喝口水吗?”
大蛋喊了声。
苏染染抬头,才发现地里没几个人了。
算算时间,已经到饭点了,却不见李氏来送饭。
这是想让她们自生自灭?
做梦吧!
“走,回家干饭。”
李氏打的算盘,她在地里都听见了。
她们娘俩四个在地里挥洒汗水,李氏却在家坐享其成,哪有那么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