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面临破产?
历史惊人地相似。
两年前,也就是1999年11月,王志东成为《财经》杂志的封面人物,他的脸上带着自信与胜利的微笑。此前一个多月,新浪网前ceo沙正治在与王志东的角逐中落败,黯然离职,文章的标题就叫《新浪“政变”》。两年后,王志东又一次经历了新浪网内部的“宫廷政变”,这一次出局的是他。
2001年6月3日,美国加州桑尼维尔,新浪网在其北美总部宣布,王志东“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裁以及董事职务,原首席运营官茅道林接任ceo并进入董事会填补王留下的空缺,原中国区总经理汪延则被擢升为总裁。这是新浪网历时三天的董重会会议的结果。各方由于种种原因或是保持沉默,或是使用“外交辞令”,给整个争什笼罩上一层诡异的色彩。
业绩不佳与过强的创业情结
2001年6月7日,新浪网董事长姜丰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公司董事会对新浪的营收状况“无法满意”,透露出业绩不佳是王志东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进入2001年,新浪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据4月份新浪公布的最新一期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营收额暴跌30%,季度净亏损1210万美元,每股亏损1.41美元。相比同期搜狐几近完美的财务报表,新浪的报表显得“破烂不堪”。
新浪网新任ceo茅道林曾一语双关地说:“作为企业,我们要顾及投资人的利益。每个季度,股东不仅要检查公司的访问量、用户数是否增长,更重要的是对财务数字的一丝不苟。实际上,只有量化的财务数字才能打动他们。”这样的财务监督并不意味着新浪真的业绩糟糕,而更像是一个请人出局时要用到的借口。
在对中国公司和中国市场越来越失去信心的投资人眼里,王志东从2001年开始反复描述的中国网上广告市场的美好前景显然成了“画饼充饥”和老生常谈,显然,新浪网董事会己经失去了耐心,遗憾的是,王志东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没有能重演1999年10月时的那一幕,说服自己的董事会。
自从王志东升任ceo以来,在新浪网复杂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派别中,反对他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最多的声音就是有人指责他经营风格“太过保守”。为此,王志东也进行过反击。在2000年底与记者的一次交流中,王志东一度认为他的位置已经得到了巩固,因为原先攻击他“保守”的人发现,“在股市突变的情况下,固守基本面的做法反倒显示出优势来”,事实上这是王志东此前一直不愿多谈“并购”的原因所在,王志东认为网上广告前景光明,但显然,更大的利益集团己经等不及他去验证,在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原则方面双方越走越远,最后只能摊牌,这样看来,王志东也是“大意失荆州”,如果他能更多地注意控制企业,进入董事会,或者有所准备,他不会又一次跌到在相同的地方。
王志东淡出新浪,引起市场纷纷猜测个中原因。据美林证券的一份报告日前披露的一个较具体的说法是:王志东与新浪网的董事会就并购策略的看法出现分歧,董事会责怪王志东在多项并购机会出现时,均表现得不够积极。尤其是在台湾市场方面,王志东并没有好好把握机会,让新浪网借并购来壮大。
国内业界人士相信,这是一个最可信的说法:“王志东是新浪的创始人,对于任何送上门的并购机会,他都不太容易接受。”据了解,曾有新浪高层人士感叹,新浪要达成并购,最难的一关便在王志东身上。王本人的创业情结已经深深感染了他的部下,以至在他退出新浪后,他的员工会充满感情地传言他最终还会回来。
但毕竟时过境迁,中国概念股现在已经成为国外投资者严重无人顾及的“弃儿”(张**语),坚守网上广告的营运模式已经被雅虎这样领先的门户所质疑,因而引发了原雅虎ceo库格尔的去职,这也许会成为新浪网董事会怀疑是否还有继续让王志东继续做下去的必要。原新浪网ceo沙正治甚至大胆放言,“美国网络业已经倒下了,中国的反应要滞后6个月。”言下之意,如果沿袭旧有的商业模式,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半年之后将无一幸存,茅道林也认为:“风暴来了,对于眼下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无非有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假如有一个港口靠岸的话,一定要去靠岸,就是跟那些更传统的公司去做合并,比如说跟比较大的房地产公司合并;另外一个就是找一条大船,你跟大船捆在一起,比如国内的互联网公司跟国际的互联网公司的合并;第三个就是所谓大船也找不到,港口也找不到,旁边有一条小船,就可以跟小船捆在一起,同心协力,渡过这个风暴的难关,才是一个现实的发展方向。”
另据报道,中华网与新浪网要合并消息一经传开,新浪网股价就大幅度上扬11%。
股东最终选择了放弃那个“符号”
4年前,王志东接受投资顾问的建议,引入风险投资。那时他认为因此可以为公司储备足够资金,保证持久发展;同时改造股权结构,引进国际管理体制。他所希望的是由一家绝对控股变为多家分散持股,从而使股权结构更加稳定,创业者地位更加牢固,而绝没有想到资本的意志最股东受到了伤害,并且害怕更大和不可挽回的伤害。对于任何一个股东来说,他们都在面对目前只有不到2美元的新浪股价,资产贬值幅度超过50%。
华登投资在新浪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97年8月,新浪以每股1.66667美元作价,向著名华登系的近10家公司售出180万股优先股;1999年4-5月间,华登以每股2.8美元的价格购入285万余股新浪优先股;1999年10——11月间,新浪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融资,华登再次以8.32美元购入新浪优先股62万余股。
前后三次融资,华登的平均成本是每股3.07美元、总成本是1600万美元。优先股在上市时按照1:1的比例转换成新浪普通股。华登由此获得新浪普通股528万余股。以新浪上市当天的收市价格计算,华登手中的新浪股票价值近1.1亿美元。但是,由于受到禁售期限制,华登错过了在新浪每股58元高位脱手的时机。尽管禁售期后,华登也几次出售新浪股票,但以目前市价计算,华登卖出和未卖出的股票价值合计在1000万美元上下,缩水率几近50%。
茅道林透露,华登的一般投资周期是5-7年,最长是10-12年。目前,华登还持有新浪近14%的股份。高科技产业也是食物链,创业者不能对风险投资抱有太大希望:“但在遭受股票暴跌的时候,也不能与风险投资为敌、说创业公司是资本的附庸,我认为风险投资是管理者和公司的幕后教练,真正重要的是在市场里比赛的公司管理层。如果运动员在前场做得很好,资本是不会出场的。只有运动员的判断能力出现了问题,资本为自己、也为更多投资人的利益,自然要说话——当然,关键是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的沟通。”
资产贬值之外,更为可怕的是目前的新浪股价已经让股东手中的资产失去了变现的可能——没有人敢卖股票,没有人禁得住股价的狂泻。如果王志东不能给新浪股价带来刺激,那就只好让别人来做了。
另外,对于投资家们,在一家公司所经历的、被市场视为失败的投资,都会损失信用;同时,持续增长的财务费用也正无时无刻地施加着压力。
段永基投了弃权票?
新浪的董事会组成是王志东、姜丰年、陈丕宏(美国宏道资讯董事长)、曹德风(台湾佳格食品董事长)、陈立武(华登国际执行主席)、段永基(四通集团董事长)6人。新浪网2000年3月27日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董事会及高层11人总持股1704万股,占比42.8%,其中王志东为3.8%(加入期权可达6.3%),姜丰年为4.8%(算上期权为5.7%),段永基代表四通持股9.6%,dell为***%。但股权占比最大的代表是陈立武,他代表华登集团等十家关联企业,(茅道林到新浪前即是华登公司的副总裁)。华登系控制了13.3%的股权。从前五大股东构成来看,大陆背景股东有两位,股权占比为10.4%;而海外股东三家,股权占比为24.5%。显然,在新浪董事会中,海外股东声音更响,力量更强。
目前,具有中国内地背景的董事只有原四通董事长段永基了,新浪网已经明确将来的业务发展重点将是中国内地,现在新浪网董事会构成既没有反映出实际的股权分布状况(编者注:戴尔电脑和王志东本人都持有一定量的股份,但是戴尔没有进入董事会;而股份并不占多大优势的华登却有两人进入,美国宏道公司总裁陈丕宏以及台湾佳格国际总裁曹德风也没有多少股份,据悉两人加起来还没有戴尔电脑或王志东的多),也没有反映出业务发展的需要。
从事后情况看,姜丰年确实是王志东的保护神,如果段永基仍然延续过去一贯的做法,向王志东施以援手,王的出局对于华登投资来说仍然只能想想而已。尽管没有有关董事决议的说明,但可以猜测的是,这一次,老段没有再次力保王志东。
王志东面对破产?
据报道,王志东是新浪最大的个人股东,上市前拥有新浪4.2%的股份,上市稀释后的股份为3.8%,1999年8月,王志东就任新浪总裁兼ceo后,获得1美元执行价的43万股股票期权;王志东在新浪上市后以5.87%的年息向公司借得43万美元将43万股股票期权执行,并在2000年10月禁售期满后将购入的股票如数售出,售价应在9美元以下;1999年10月,王志东再次获得100万股7.33美元执行价、十年有效、可即刻执行的股票期权。根据美国证监会的登记材料显示,王志东也已将此100万股股票期权执行,他拥有的新浪股票因此增至257万余股,占新浪的股份上升为6.1%。
可以作如下推断:王志东以7.33美元购入100万股股票期权的时间应在2000年10月新浪股票跌穿10美元之前,而且可能至少又部分地使用了借款;这次执行期权购得的股票现在看来成了王志东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当初不执行期权,任何数量的新浪股票可以比期权执行价低得多的价格在市场上公开买到,王志东要使这100万股股票有利可图,还得等到新浪股价重上7.33美元的价位,在以超过7.33美元的价格卖出股票之前,他也许还得再背负借款的利息。更为重要的是,依照美国法律,期权一旦执行,其执行价格与当时股价间的差价要计算为收入并缴纳至少20%多则39.6%的个人所得税。今年以来,随着网络股泡沫的破灭,美国已经有一大批“网络ceo”陷入破产境地。
□段永基指责王志东
新浪事件之后,作为新浪董事会成员的段永基在“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上,第一次谈起新浪,谈起王志东。
北京中关村“村长”段永基是个三句话不离本行的人,在“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上,他从风险投资谈起,最后的话题还是落到了闹得沸沸扬扬的新浪头上。这次是新浪高层震荡以来,作为新浪董事会成员的段永基第一次谈起新浪,谈起王志东。
“王志东同情资本了吗?”
就新浪ceo王志东被董事会免职一事,一些人对王志东表示深切同情,对董事会所代表的风险资本痛恨不已,有网民在贴子里愤恨地说:“对一直躲在幕后的新浪董事段永基,网民们投去了愤怒的声讨。”
段永基对这种声讨显然感到委屈,他说:“我为什么不出来表态?因为我觉得董事会把一个ceo免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我不理解大家的这种愤怒和热情!如果要我来评价王志东的离职,我会说,四通向新浪投资已经投了八九年了、上千万人民币啊,迄今为止,一分钱没得过。外国股民17块多、20几块买的新浪的股票,也好几年了,他们一分钱没赚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投资者想以换ceo的方式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为什么就遭到这么多谴责?都这样,谁还敢再搞风险投资?”
“8年了,投资者忍气吞声,整天看着王志东哗哗地‘烧钱’,一旦想换个人,换个花钱慢一点的人,人们就同声谴责:资本多么无情!赤裸裸!丑恶!试问:王志东对投资者有情吗?他烧的是投资者的钱!”段永基说,“我自己一年的年薪是20万人民币,王志东是30万美金,我们省吃俭用把钱投进新浪,王志东拿着30万美金,如果整天随便花,这公平吗?”
在一个公司里,究竟是董事会领导ceo还是ceo领导董事会?按照现在的企业制度,董事会应该服从多数股东的意愿,而不应屈从于少数股东的要求。王志东的离任是大部分股东的意愿。现在大家对王志东的“同情”,对资本的“仇恨”,让段永基感到了无言的悲哀:我们的企业文化太苍白太落后了,用这样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来发展高科技产业,门儿也没有!
对于网民指责四通投了罢免王志东的赞同票,段永基非常想开诚布公地解释一下,他说,四通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王志东不能给公司拿出一个赢利的计划;二是四通和王志东谈时,王志东只是说,现在钱还够,1000万美金呢,能花5年。段永基当时就说:“志东,这钱不是给你花的,这是股东的钱,是让你拿来给大家赚钱的。”另外,段永基还披露了一项实情:“王志东在团结同仁共同工作方面有欠缺。王志东在董事会上说,除了姜丰年,别人都是计较利益的。那么按照王志东的说法,新浪一共有6个董事,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计较利益的?这样说只能表明,他根本不理解风险投资的本质。”
“王志东签过了‘卖身契’”
以前大家都认为风险投资非常好,新浪事件的爆发,让人们认识到,资本其实非常残酷,它的本质就是注重回报,注重效率,要求现实的收益,要求必须增值。而且,资本和经营者在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
王志东不想赚钱吗?他真心实意想赚钱,他也希望新浪能赚钱、新浪的股票能升值,他自己还有150万股呢!但是,资本和经营者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特别是和技术人员出身的经营者的思维更不一样。段永基说:“技术出身的经营者的思维方式比较偏于主观、感性,有强烈表现欲,表现技术的先进性,赚不赚钱先不考虑,反正是要把自己开创的技术方向走到底。而资本的思维比较理性、客观,注重回报、效益。正是资本的这种健康的思维催生了许多企业,迫使经营者去赢利。如果资本也是主观的,投了一批钱血本无归,再投一批又是血本无归,那资本就被完全消耗掉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也根本得不到资本力量的有力推动。”
正像经济学家所说,风险投资不是“散财童子”,最差的风险投资商像“接生婆”,接下项目就什么也不管了,全世界可能只有个别由政府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会这样干。稍微好点的像是保姆,只会给项目一些简单的指导。而能够切实负起责任的风险投资应该像母亲。
像母亲一样的风险投资商,它会从一个项目的孕育阶段起就进入,在整个项目的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使用、管理规范等方面都给予认真的指导和帮助,而且拥有绝对的决策权也正因如此,它才真正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活动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
现在中国缺乏的恰恰就是对风险投资本质的这种深刻认识。
王志东离职事件在香港、美国的反应和中国国内完全相反。美国人认为,董事会让ceo离职是非常正常的事,新浪的一位外籍董事就说,简直是开玩笑,王志东已经辞职了,还去上班,哪有这样的道理?中外这种反差反映了中国创业文化、企业理念的不成熟,这种不成熟,不仅发生在老百姓身上,即使是引进了风险投资的企业管理者也有可能犯同样的毛病。
段永基又一次忍不住拿新浪作了例子。
“王志东现在说,新浪的第一批风险投资是他从硅谷引进的,其实是一位叫冯涛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就职时牵的线。当时,风险投资商过来考察,对新浪的技术很满意,但问到管理,问王志东:新浪的财务部长是谁?王志东说是办公室主任——他的太太。投资商又问开发部长是谁?王志东说是他弟弟。人家当即表示,这不行。王志东于是也很大度,立刻把他们解职了。”
段永基还介绍说:“后来,又发生了一场风波。风险投资商投入680万美元买了新浪43%的股权,要求这部分钱单设一个帐号以便于管理,但同时要求公司的ceo、cfo、cto签聘任合同,然后才能使用这些钱。他们在合同里主要规定了三个条件:首先个人在公司工作期间的所有发明都归公司所有,不能转让也不能带走;其次公司的机密不能向外泄露;再次是个人任职期间直系亲属不能做同样工作,否则收益归公司所有,个人因任何原因离开公司后,若干年内不得从事同样的工作,否则收益归公司所有。”
“风险投资既然投了钱,就应对企业加强监管,全世界都是这样。新浪的cfo是个美国小伙子,他二话不说马上签了,但王志东却说,这简直是‘卖身契’。”
(《经济观察报》记者权利冰)
□“游戏规则”暗算新浪
法律专家认为:即便是新浪董事会在对王志东免职过程中程序上有所疏漏,这对于新浪董事会并不会造成大的‘杀伤力’。
2001年6月28日,重新出现在媒体面前的王志东表现得底气十足,他用回新浪“上班”的非常行为来否定董事会对他免职的决定。
“我是北京新浪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新浪网的股东,我有回新浪上班的权利和义务。”“我对新浪网董事会成员迫使我离开所采取的方式的正当性表示怀疑。”对于重返新浪的“惊世”之举,王志东有着自己的说法。
随后,新浪董事会再次宣布了终止王志东职务的决定。
王志东握住了新浪的“七寸”
从王志东对外发表的声明来看,对于新浪董事会中止其公司总裁、首席执行长及董事会董事职务未能履行相关法定程序的质疑,应该是王志东打出的第一张牌。
依照中国上市公司章程指引有关规定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相关法条,董事会拥有免除公司总裁、首席执行长及董事会董事职务的权力。不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欣新及北京法度律师事务所何俊辉主任等专家都表示,董事会要免除董事资格,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对这一点,中、美公司法中均有规定,即董事在任期内没有正当理由不得免职。
“但即便是新浪董事会在对王志东免职过程中程序上有所疏漏,这对于新浪董事会并不会造成大的‘杀伤力’。”王欣新表示,即使新浪董事会在诉讼中被判程序违法,但依然可以再次通过正当的合法程序免除王志东的职务。
由此可见,对新浪董事会履行法定程序的质疑,并不是王志东的“杀伤性武器”,充其量只是试探性的虚晃一枪。
事实上,王志东手中真正持有的“王牌”、“杀手铜”是:北京新浪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浪互联)。
王持有北京新浪互联70%的股权,同时也是北京新浪信息的法定代表人。这也是王志东敢于大摇大摆“杀回”新浪上班的主要原因。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北京新浪互联持有中国信息产业部颁发的icp(网络信息服务)执照。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一家依靠“中国网络概念”在纳斯达克立足的互联网企业,失去中国icp执照的新浪网可能会变得一文不值。
这种说法多少让人产生如坠云雾之感。其实,造成新浪今日命悬一线的危机恶果的种子,早在2000年新浪刚一上市之时便已种下。
致命的“游戏规则”
回过头来看,新浪之所以能够携带“中国概念”的标签在纳斯达克上市,就像是一出政策与市场之间的游戏。
“外资不得经营电信增值业务”,这在中国有关电信运营的政策法规中有着明文规定,而以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的icp业务恰恰在此范围之中。对于新浪而言,这是其当时赴美上市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在美国上市的新浪网是一个在著名的“免税天堂”英属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为了符合中国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新浪网上市前做了一系列的剥离整合工作,具体的做法是:新浪在国内的icp业务分离出来,另行成立一家纯中资持股的公司独立运行,不参与上市。国内资产中只有为icp业务提供设备及技术服务的部分方能与北美、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网站业务一起上市。
最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网只有北美、台湾和香港的三个网站,原来的新浪网北京站剥离后重新注册为中资的北京新浪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icp),王志东持股70%,当时的新浪北京公司总经理汪延持股30%。
上市公司通过其下属的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bsrs与北京新浪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浪互联)发生商业协议关系,四通利方公司把商标、域名等知识产权授权给北京新浪互联,井为其提供技术服务、设备;同时,这一关系又通过另一家新注册的北京新浪互动广告责任有限公司作为中介来完成,依照协议,新浪广告公司全权代理北京新浪互联www.sina.com.cn广告,其收入用以置换四通利方公司为它和北京新浪互联所提供技术和服务,从而将icp的业务收入完整注入到新浪上市公司。
可以说,新浪上市公司的年报、季度财务报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icp公司——北京新浪互联的页面测览量以及广告收入,离开北京新浪互联持有的icp执照,新浪的“中国门户网站”概念便成为一具空壳。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与icp公司之间游离于股权之外的模糊商业协议无疑已经成为新浪网的软肋。
在招股说明中,新浪网对于由于缺乏对icp的直接控制可能导致的市场风险可谓早有预期:“我们通过合同控制这些公司。这些控制不如直接拥有有效……比如,新浪广告公司和北京新浪互联不听从新浪网的命令,和潜在客户签订广告合同,或者不能维持新浪中国网站的发展。北京新浪互联也可以和其它公司签订合同而不附属四通利方。如果新浪广告公司或北京新浪互联不遵守与新浪网(上市公司)签署的商业合同,新浪网可能通过中国的法律来补救,但是不能保证一定拥有法律制约效力。北京新浪互联在我们的首席执行长、总裁王志东的控制之下。所以,新浪网和北京新浪互联签订的商业合同可以维护王志东对其的控制地位,并赋予他一定的权力,特别是在矛盾纠纷发生的时候。”
可以说,新浪在上市之前就已经预测到了icp公司失去控制时新浪网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当自己公司的首席执行长、总裁王志东这个环节出问题时,新浪该如何应对。
让新浪董事会感到尤为不安的是,现在,正是这个致命的“七寸”握在了被新浪“出局”的王志东的手里。
尽管姜丰年表示,有关王志东拥有的新浪互联70%股份,经双方协商后,应会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转让给新浪网中国的员工,新浪互联将继续以一家纯中资企业运营和发展。不过,在王志东未对此作出正式表态之前,这只能被视作一厢情愿的想法。
新浪网不会让关及自己生命、价值的icp执照遗落他处,王志东也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博奕的筹码。在这个政策与市场接壤的敏感地带,如果双方一旦谈判破裂、诉诸公堂的话,最终很可能会面对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也许,双方都不希望看到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新浪不会对自己的“主心骨”icp轻言放弃,而一旦触及到政策的敏感层面,新浪也着实不愿与政府政策纠缠不清。而对于王志东而言,即使抛开对新浪的创业感情不谈,他依然要权衡自己与新浪博奕所能获取的最大利益。
尽管有关部门表示政府不会干涉企业高层人员的更迭,不过,当企业内部纷争一旦触及到敏感的政策界限的时候,让政府来充当协调人也许就会成为一个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理性看待所有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资讯时代使人们变得健忘。当王志东与资本这样的话题成为媒体与坊问最为热络的谈资时,我们想到了张树新。差不多三年前,瀛海威的张辞职,她对记者说:“人都是天算的,我喜欢做把理想和商业结合在一起的事,只有理想未免空洞,只有商业又太乏味。”大股东一般是不会说“商业太乏味”的。于是张在理想尚存,但张的“位子”没了。
不管有多少不同,王志东与张树新都会让人产生“历史往往有惊人相似之外”的感叹。但是历史在往前走——如果说王志东代表职业经理人,那么王与资本今天的表现远比张树新与瀛海威、吴士宏与微软、陆强华与黄宏生要强,更不用说倪润峰与长虹了,倪的苦楚是他不是“职业经理人”,长虹也不是所有者清晰且到位的“资本”。但一些媒体与大从的某些表现似乎还停留在三年以前没太大的进步:对王志东的辞职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没了王志东,新浪怎么办”,“王志东成为碾倒在资本车轮下的又一个牺牲品”等等。
我们不赞成舆论对王辞职所持的“挽歌态度”,尽管我们认为王志东作为一个创业者新浪贡献非凡。我们觉得投资要对回报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包括对股价的重要。在这一点上投资者对网络公司与传统企业的要求没有什么区别,管理层的职责就是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
应当承认,自从有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和经理人之间就有了矛盾。20世纪30年代,伯利和米恩斯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对权力的分散和转移的分析己成为美国大企业研究的经典。他们发表了后来成为主导范式的观点:“20世纪,与之相伴的是个人决策权和控制权的衰落,拥有财富与积极参与管理之间的联系也大为削弱。”这样一个“管理者控制公司”的时代所带来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管理。这几乎就是整个美国企业制度的基石。
但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注意到股权分散化的成本。首当其冲的就是与管理人员有关的问题,持股的分散使管理者有可能以损害企业的较不负责任的方式行事。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通用汽车亏损了数十亿美元,大量的市场份额被竞争者瓜分,而管理人员高高在上,直到1991年通用的核心业务——北美汽车业务亏损70亿美元时,才引起董事人的关注。虽在投权分散不能解释所有问题,但通用10年时间里对危机的麻木,能否通过集中所有权和对经营者制衡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甚至有人提出应该重建美国企业体制。
可见,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问题的核心是个成本问题,是强管理者、弱所有者抑或相反,关键要看在哪一种情形下成本更高。认识了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王志东为什么不是2年或1年前辞职,而在现在;也更有助于我们对资本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突的长期性更足的心理准备。
据美国一家国际就业公司的最新统计,2001年1月美国共有119位公司首席执行官辞职,其中每4人中就有一人是网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是连续第6个月美国离职的首席执行官人数超过100人。以这样的资讯背景看,王志东的去职实在是一件可以更理性看待的事件。
吴士宏出局?
一则关于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暗示吴士宏最终在tcl出局信号再次锁定了人们的眼球,因为如果属实,这将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李东生己经明确tcl不会轻易触网,那么欲注资二亿发展互联网对网络情有独钟的吴士宏这一次到底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决定报道吴士宏之前,一位业内同行用这样的话向记者概括了吴士宏:
“微软的一个本来做秀的职位,却被吴士宏搞的惊天动地;离开微软后,却用一本《逆风飞》把微软给卖了,但是据说是微软授权的凌志军著的《追随智慧》里却把吴士宏的小人嘴脸给揭了个遍;到了tcl,总裁李东生说过,是因为需要吴士宏这样一个极具符号色彩的人物,需要去搞信息家电,需要去股市圈钱,事实上当时也确实让tcl的股票上升了70多个点”。
但是记者从目前的种种迹象分析,吴士宏远远没有达到李东生预期的价值。
在微软只工作了15个月的吴士宏,虽然一个劲地对她“在tcl只干18个月的传言”进行辟谣,但是最近一则关于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暗示吴士宏最终在tcl出局信号再次锁定了人们的眼球,因为如果属实,这将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吴士宏总是个与新闻有特殊缘分的女人,而好象她的每一个新闻都是为了准备下一个新闻的开始。如果说,当年吴士宏离开微软,对微软来说是爆发了一场具有“破坏力”的地震的话,那么,此次吴士宏的工作重心不断外移又对tcl意味着什么呢?是地震,抑或如释重负。
李东生已经明确tcl不会轻易触网,那么欲注资二亿发展互联网对网络情有独钟的吴士宏这一次到底又该何去何从呢?
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
说起翰林汇,你可能不一定知道它是一家经营和开发信息网络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公司,可提起tcl和吴士宏,你可能就不陌生了。日前,翰林汇公司发布公告:由吴士宏任董事长、tcl为第一大股东的翰林汇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将公开发行并上市。
翰林汇总裁周军向记者介绍,在tcl主抓信息产业工作的吴士宏在tcl入主翰林汇后任董事长,并同时兼任tcl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和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
然而,早在一个星期前,记者就得到消息灵通人士的可靠消息,吴士宏最近将从tcl出局,原因是当初吴士宏对tcl立的“军令状”并未兑现。然而,事情的原因好象并非如此简单。如果细细分析吴士宏和tcl,这种结果只能说是比较突然,而并不奇怪。早已露出端倪。
该人士告诉记者,有些问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比如吴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正如吴女士自己所言,“十几岁时,除了自卑的活着,一无所有”。这种自卑感一方面成为了激发吴女士斗志的原始动力,但另外一方面也为吴女士埋下了性格上的隐患。这决定了她在微软的经历只能以失败告终,还将决定她在tcl将遭遇同样的失败。他相信,吴士宏女士在tcl的时日不会超过18个月,而现在刚刚过了18个月。
记者怀着不愿接受吴士宏再次出局的现实,迅速对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2001年10月24日,记者得到确切消息,吴士宏与李东生正在北京的tcl大厦开会,主要议题是听取tcl信息产业下属企业负责人的汇报。记者于当天下午赶往tcl大厦碰运气,但是发现tcl大厦的管理出奇的严格,据一位工作人员说,今天公司领导在,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媒体。记者和吴士宏的秘书王小姐联系时,竟然说吴士宏在外地不在北京,并且不愿意透露具体地方,当记者告诉她已获悉吴士宏正在tcl大厦开会,为何要欺骗媒体,到底是吴士宏的授意还是自做主张时,她无言以对,但在这种敏感的时候不得不让人多想些什么。等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听到tcl的工作人员说:吴士宏来了。记者赶紧迎了上去,要求采访几个问题,本来下车后和李东生和另外一个人正在聊天的吴士宏一脸的严肃,说不行,但记者还是问了两个问题:一、你在翰林汇等公司任董事长是否意味着你的工作重心已经由tcl的权力核心向外围转移?二、你怎么看待最近关于你将从tcl出局的传言?但是吴士宏听完后就气愤地扭头走了。当记者要求采访李东生时,李也断然拒绝了记者的请求。
记者随后驱车前往位于上地的翰林汇公司,见到了总裁周军先生,他告诉记者,他上午刚刚向吴士宏及陈东生汇报工作,当记者问陈东生对翰林汇的工作是否满意时,周军说,他的汇报更像是自我批评。周军告诉记者,让吴士宏引为自豪的除了最大的“政绩”hid彩电,恐怕就要算“教育战略”——教育互联1+4了。但据观察家分析,陈东生除了对hid彩电明确表示过满意外,目前对吴士宏激情无限的“教育战略”的看法却并不一致,周军的自我批评,虽然带些自嘲的色彩,但却也说明了些许问题。
周军对记者提出的“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后在翰林汇的职责范围?吴士宏对翰林汇即将上市做了怎样的贡献?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后对公司的发展策略做了什么样的调整?如果吴士宏继在微软的失败后在tcl又一次受挫的话,作为原任董事长的你是否担心因为吴士宏的影响而导致翰林汇也遭受失败?”等一系列问题,几次欲言又止。表示对此事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不发表任何评论,因为此事太敏感了。但也表示,等报道出来后,对有些问题可以再谈。
吴士宏李东生第一次公开交锋
1999年10月11日,对吴士宏来说也许是等待已久的一天。当天下午在凯宾斯基饭店,各路媒体记者云集,tcl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吴士宏加盟tcl。
令记者记忆犹新,也颇有回味的是,吴士宏与李东生发生的第一次交锋是发生在2000年三四月份。这时在离吴士宏在tcl上任只有5个月。
吴士宏2000年3月刚刚tcl欲注资二亿发展互联网,tcl国际控股为落实拓展互联网产业,宣布向母公司收购电脑及流动电话等资产,预期下半年度完成有关注资计划。tcl执行董事吴士宏表示,tcl今年拟投入逾2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援互联网的业务发展。tcl董事总经理谢安键指出,该集团将发展成为互联网平台供应商,即提供电子商贸基建、网上内容、技术及软件开发等全面性服务。而为配合发展目标,必须以目前现有电视机、机顶盒及电子手帐商品基础上,再加入母公司所持有的电脑及流动电话业务作为支援。谢安键续称,tcl将委任商人银行研究可行性报告,并由评估公司进行资产估值,估计下半年度可落实注资。
但是,tcl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却在4月向首都新闻界坦言:我还没有看清楚互联网的商业操作模式,在此之前tcl不会有大规模动作。tcl不会轻易触网。
吴士宏到底在tcl学到了什么?联想总裁柳传志几年前曾送给杨元庆一句话:要学会妥协。现在,有人拿这句话来问吴士宏:在外企做与在国企做有一点很不同的,必须更多地学会妥协。以你的个性,你准备好了吗?吴士宏回答:“是的,我要学会妥协。”但是光有妥协是不够的。
因为吴士宏最让微软以及tcl苦笑不得的是她总是以为只要销售额上去了她就是成功的。吴士宏当年拿出了她在微软“仅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130%”来说明自己是成功的,是主动辞职的。其实,这反而证明了她到底还是个销售员仍不明白营销的概念。对一个公司而言静态销售计划的完成是次要的,更重要企业形象则属于营销范畴。在tcl,她何尝又不是呢?吴士宏曾经自豪地宣布:tcl正在长大,而在吴士宏这句话的背后是这样的一组数据:在过去的一年,tcl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销售业绩总体成长超过100%:由9.7亿增至19.7亿;信息产业对集团业务贡献由8%增至11%;tcl电脑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升至第四位……
吴士宏在tcl的三把火
tcl涉足it,到底是tcl的风险大还是吴士宏本人的风险大,曾是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话题。《《it经理世界》曾经对吴引以为傲的“天地人家”战略的实施情况做过很详尽的剖析。
战略中的“天”,原来解释为互联网门户与网络增值信息服务。这个门户应该是tcl的用户通过任何接入设备进入网络的第一站。吴士宏曾骄傲地认为“天”能够增加tcl家电的价值。另一方面,天还将和“地”衔接,成为tcl的b2b、b2c电子商务平台。台。
在吴士宏的工作报告中,现在的“天”是“亿家家”网站。有意思的是,这个网站的注册用户有50%以上不靠内嵌式接入设备(电视、电脑)上网。而原来的电子商务计划似乎也还没有太大进展,网站对家电销售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某家电分销商说,在整个家电销售渠道中,这个网站甚至还拿不到与他们同等的进货价格。
很显然,原本需要借助于整个tcl集团的资源才可以建立起来的“天”,并没有得到那么多资源的支持。不过,吴士宏多少对此还是有精神准备的,最终还是独辟蹊径,自己在集团外找到了新的“支撑点”——教育互联。通过和高等学府和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电大在线”、“华大网络”、“四中龙之门”等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远程教育项目,并且分别建立了合资公司。吴士宏称此举是建立了一个为广大家庭提供终生教育的开放的远程教育平台。
在“人家”——接入设备方面,吴士宏最大的“政绩”恐怕就要算hid彩电了。这种被称作多功能家庭信息显示器的hid,似乎是惟一一个整合tcl传统资源的成功案例。hid的意义不一定在于它能够创造多大的利润,而在于tcl的it部分与家电部分第一次有了现实意义上的互动合作。
另外,p4电脑的推出也是让吴士宏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因为intel在p4上面提出的“延展pc”概念,对其“信息家庭倡导者”的目标是一个很好的注脚。而tcl电脑在p4上对intel的率先支持,也让tcl第一次与世界级的it企业有了紧密的“伙伴关系”。
以上三件事情,就是吴士宏在tcl信息产业集团一年来做的意义最重大、花费精力最多的三件事,也是最有布局意味的三件事。
然而,据tcl内部的知情人士透露,李东生除了对hid彩电明确表示过满意外,对吴士宏的“教育战略”的评价却并不高。
资源整合极其艰难
一个美丽的战略是可以依靠想象力产生的,但是却无法依靠想象力来生存。这就是吴士宏的艰难所在。其实,吴士宏心里很明白,“天地人家”的方案“看上去很美”,而要贯彻下去势必要涉及利益重组。
据《it经理世界》报道,吴士宏其实很清楚,进军互联网的战略实际上是建立在对tcl原有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天地”还是“人家”都得依靠tcl的家电、通讯等产业。人家要愿意用你的内容来给产品增值,愿意用你的渠道来销售产品,愿意用你的思想来创造新的产品。所以吴士宏必须把tcl的其他产业拉到自己的船上来。
吴士宏在这样的夹缝里,度过了最难的一段时间。吴士宏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做解释,因为大家都听不懂她究竟要做什么。她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你也要来家电兼个职?”吴士宏赶紧摆手说:“家电江山不是我打的,我也不会做家电。但是现在咱们非得一块做,否则我就什么也做不成。”动之以情后,再晓以大义,吴士宏像布道一样,对着每个人论证如果家电不it,会落到一个什么下场,又一再引用李东生的话来证明这不是危言耸听。
等到终于有人被说服了,接下来的疑惑是,你要怎样做?天呀地呀,跟我到底有什么关系?全面合作从哪里开始呢?
最好的合作起点往往是去开拓一个新的领域。hid就是吴士宏牵头用10个月合作搞出来的。
合作听起来容易,但是两边的技术端口接不上,人的“端口”也接不上。吴士宏叹口气说,it和家电两边的人实在完全是两种人。自己在那段日子里就是个项目小组长,常干的事是劝架。
tcl电脑总经理杨伟强说,吴士宏身上女性特有的风格和手腕成为矛盾冲突中巧妙的润滑剂。销售出身的她成功地利用了对利益和义气的理解,解决了不少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即便这样,吴士宏仍然无法在短期之内完成整合。吴士宏也承认,现在整合的效果也就“刚刚及格”。
在“天地人家”战略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地”并没有比较大的动作。这一方面是由于家电销售体系自身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还没有完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吴士宏在这里“插不进手”。
吴士宏当然知道,她没有权利贸然把tcl现在200多亿元的销售完全搬到网上,所以她决定先在一个可控的区域中搞一块试验田,摸索出一个电子商务模式,再向其它区域低成本复制。
不过,就是这样,原有的销售体系也不能为“亿家家”网上商城提供支持。据说,亿家家商城开张以后,曾经“很不懂事”地自作主张把家电那边给分销商的价格放到网上,家电方面听到分销商的告状后“暴跳如雷”,弄得网站非常委屈。
微软悲剧难道还会重演?
吴士宏一到tcl,就拿下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等多项职务。没有人知道吴士宏的具体薪水,但据吴士宏自己说:她在tcl的收入加上机会,超过了在微软的待遇。我们的一个还在艰难起步的家电企业,竟然拿出超过世界产业巨头微软的待遇给一个新进公司的高层管理人是否合适?如果单从广告的角度来看,吴士宏的确给tcl带来上千万的广告效益,大大提升了tcl的知名度,但有了知名度以后呢?
在tcl涉足it的战略发布一年的今天,吴士宏已经很清楚自己的处境。现在it这边的销售只占tcl集团的11%,利润贡献还是个负数。根本没有资格引领谁,改造谁。企业是利润的生产机器,it是tcl其中的一个产业,是李东生的一个棋子。如果it编织的模式不能被证明可以赢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据吴士宏称,她从微软辞职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多的公司在邀请她加盟,哈慈就曾扬言愿出年薪1亿元聘用吴士宏。之所以选择tcl,是因为她与tcl总裁李东生“很投机”,有很多共同的想法。
现在吴士宏在tcl干得“看上去挺美”,开办ejiajia网站,推出hid,口气听上去也自信。但令人隐隐有些担忧,比如最近她声称“我的”思维“已经洗白了”,“我把职业经理人的思维彻底洗掉了,现在是做企业家”。
尽管tcl在信息产业领域远不如联想、长城、方正、实达等有名,但这几年tcl也有过一些比较大的动作,以至于把长虹、创维这样也深具潜力的企业抛到了身后。
尽管tcl要实现在it领域内的快速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资深的it经理来掌舵,缺乏真正的it经理人,吴士宏正是李东生所期望的人才,但吴士宏到底有多少胜算,谁也不知道。
虽然吴士宏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说:“我不会再失败了”。为了追求自己的后一个理想,失败过一次的吴士宏,对再次受挫有什么考虑?吴士宏说,“我觉得有两层意义,一个是自己的成败,一个是企业的成败。企业一定要往成功的地方去做,我相信,不管我的理想多么难以实现,只要遵循企业运作规律,我有整个团队,有李东生一起把握,避免因个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可能接近自己的理想。”
但是,人们发现吴士宏原来的毛病并没有彻底消除,比如,当年微软一个并非实权设置的一个职位,吴士宏非得搞不清楚规则,结果导致了失败,而今,吴士宏来到tcl,从与李东生的第一次正面交火,可以看出,吴士宏并未认为在微软是一个失败,而把那种心理埋藏得更深罢了。这样的吴士宏是李东生所希望的吗?
吴士宏是有她的价值的。凭借她在it领域的符号作用,已经使得tcl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在it业界占有了一席之地,以致业内老大联想都不敢对它掉以轻心。但是李东生原来想借it概念在股市中圈钱的如意算盘却在纳斯达克的大崩盘中破灭了。与此一块破灭的还有吴士宏在tcl的位置。如果再给李东生一次选择的机会,还会选择吴士宏吗?也许真正的答案只有李东生自己明白了。
其实,吴士宏心里也很明白,“天地人家”的方案“看上去很美”,而要贯彻下去势必要涉及到改革,涉及到利益重组。而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战略布局,要的是革新而不是革命,因为革命是会尸横遍野的。
但在tcl和吴士宏谁适应谁的问题上,吴的回答是不会让资本家满意的,尽管吴士宏说她在tcl找到了当企业家的感觉。她说,适应是相互的,而且她对tcl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挺明显的,尽可能地留着自己的烙印。
李东生当初看中她的在it企业相关的工作经历,她在ibm、微软担任过高层管理职务,这种it产业管理的经验,是符合tcl未来发展要求的愿望,似乎在一天天消磨着。以致有记者问吴士宏的管理长处在什么地方,她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时,李东生也只是避重就轻,她和我们整个团队的相处,和这个团队工作的协调性比较好,她自己工作也挺开心的。事实上,这话是官样文章谁都能听出来,吴士宏在微软的结局估计没有人会说是一个成功的安例吧。那么tcl为什么会选择吴士宏呢?
虽然吴士宏承认:她的第一个理想是失败了,这一失败是以从微软辞职为标志的。第二个理想,她也不可能从头做起。当李东生跟她说,他知道吴士宏的理想,他也有一个理想,是想把tcl做成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中国企业,这就触动了吴士宏,于是吴士宏又开始不安分了。但是她的这份不安份,李东生和tcl会配合吗?
虽然去年tcl避免用“战略转型”来定义这次革命的性质,诸如“tcl将由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变成全线互联网接入设备的主流厂商和增值服务商;变成中国信息家庭新生活的缔造者”等种种说法,已经足以说明tcl的总裁李东生正在意图借吴士宏的信息战略,将tcl整体提升到另一个更具前景和速度的产业。
李东生曾经坚信,要做一个国际型的大企业,it将会是“龙门一跃”。这是他的“it情结”所在。而早在吴士宏到来之前,李东生已经开始通过收购开思、翰林汇、金科,介入pc。请吴士宏来,原本是要把这几个it棋子用活,让其成为tcl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但等到最终的战略出台,看起来却像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将tcl整个装了进去。tcl在业界的形象也随之完成了一次飞跃。
但是,真的走上了一个企业家的舞台,是tcl二十年一路冲杀打下个200多亿的天下,再往前走,让吴士宏来主导说怎么往前走,这个真的很吓人,它变得没有框框了。
业内人士指出,吴士宏首先要找准自己位置。作为经常与私营和外资企业打交道人,都知道决不能由一个机构的名称和由一个人的职务来判断此机构和此人在企业中的权力和地位,千万不要用中资和国有企业的惯例来推断外资和私企的机构权限和权力分配。
至于吴士宏原先担当的微软中国“销售部”的总经理,权限有多大,该知道什么,该决策什么,相信大家自有判断,而吴士宏与微软的四大分歧中,最起码有三条是不该她管的事。让一个优秀的一线销售人员(长远销售战略恐怕她都不行)来做分公司总裁的位置,哪能不出问题?
吴士宏现在到了tcl,如果不能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话,微软的例子又会重演了。其实谁都不愿意看到吴士宏在tcl超不过在微软的时间,顶多呆18个月的预言应验的那一天。
但是据观察家指出,目前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在tcl已经22个月的吴士宏正在以某种形式日益远离tcl的权力核心,例如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如果吴士宏不及时正确调整自己,出局肯定是时间问题。但是我们还是由衷地希望看到:tcl和吴士宏都能一路走好!
□提前向吴士宏开炮
文/《计算机世界》记者 肖春江
“目前已经有种种迹像表明,在tcl已经22个月的吴士宏正渐益远离tcl的权力核心,例如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这是最近某媒体的判断。
“这种说法其实只是出于一篇无稽无据的文章,我们继续的动作和表现自然会使其不攻自破。所以,我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反驳,时间和精力需要放在做事情上。”这是2002年10月31日吴士宏本人对这种判断的反应。
吴士宏来到tcl,就处在了舆论中心。吴带着对自己的期望,担着tcl集团和旁观者的压力,近两年来,也多少有些心虚,时常主动地利用媒体而只强调一件事:她能给tcl带来那些拭目以待人所要的积极前景。2001年5月,吴士宏邀tcl董事长李东生率团队出场,在北京郑重其事地举行没有太多新鲜内容的新闻发布会,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这是在互联网环境进入低迷,人们对中国传统企业触网产生普遍怀疑也对tcl产生怀疑的时候,吴士宏为向外界显示自己依然受tcl重用而做的工作。吴士宏为自己和tcl壮胆,为关注她的人提供信心,用心良苦地在媒体曝光,无可厚非。对这些,人们应当给予理解,因为这些事指责吴士宏在做“秀”,显然有些浅薄。
但是,吴士宏有一点却做得考虑欠周:给自己定了个期限,说要在今年年底拿出骄人战绩,并且将此公之于众。对于一项任务,一个工程,时间表就是成绩。这样,吴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将公众的注意力由工程的实际成果转移到了工程的时间表上。现在,有些人就在等待“今年年底”这个时间的到来,然后,对吴的业绩进行盘点。当然,更有些人,或是出于对tcl的关心,或是出于对整个传统企业触网的关注,抑或是希望通过此事把自己也牵引到舆论中心,现在,已经迫不急待地抢先对吴士宏开炮了。
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李东生的老道。在可见到的对李东生谈论吴的采访中,人们看不到李东生说过,tcl曾给吴定过什么时间表。李说的最多的倒是,他作为tcl的绝对权力者,一定会给吴以绝对的支持。吴士宏自己说出时间表,可能更多的是想给tcl内外关注者以耐心,可能tcl内部与吴也的确有这样的“约定”,但这种说法或约定,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它们只是基于当时的it情势下的乐观而主观的设想,轻视了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事实上,一年的多来,it环境的变化,已对人们原来的许多美好愿望不能容忍了。
相对于目前情况,tcl当时如果不请吴士宏做it,以其原来旗下的it企业(包括翰林汇)和家电业务进行发展,其机会成本也未必就小,因为,在这两个方面,tcl与同类相提,也未必就有比较优势。请吴士宏来做it,充分利用tcl原来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其边际成本,对于tcl这样的一个大企业来说,并不太大;况且,不论吴是否成功,tcl信息产业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应该是值得重视的。因为,即使这两年失败了,也还得到了it的经验,也还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吴士宏的许多做法,基本上是联想做fm365思想的拷贝。联想自己人做fm365,都有人说三道四,吴士宏一介空降兵,就更在劫难逃了。下面是李东生提供的数字:去年tcl集团的销售额是205亿元,it产业是22亿元(只有tcl电脑赚了3850万),tcl集团在住信息产业方面的投资24亿。从这组数字看,出任tcl信息产业集团总裁的吴士宏所控制的资源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尽管身兼tcl集团副总裁和常务副董事的职位,吴士宏在tcl集团的位置也未必就很核心。当然,无论吴士宏出不出局,仅由吴士宏出任翰林汇公司董事长这个半年以前的事来推断吴正渐离tcl核心,而提前向吴士宏开炮,就更牵强了。
□燕雀安知鸿鹊之志?
——读《吴士宏出局?》有感
文雁鸣(美国硅谷)
媒体与记者是“无冕之王”吗?他们可以凭着从“中文系”学到的的一点玩弄文字的能力而信口雌黄吗?
媒体是有责任的,也应当有良心、有正义感、有使命感。应当学习专业、经济、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应当努力培养高尚的修养与内涵,应当学会尊重别人。
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了,企业需要抛弃他们的信息战略吗?
“李东生原来想借it概念在股市中圈钱的如意算盘却在纳斯达克的大崩盘中破灭了。与此一块破灭的还有吴士宏在tcl的位置。”
——《吴士宏淡出tcl权力核心微软悲剧要重演?》
项建新记者的这篇消息及评论,促使笔者对中国企业在互联网低潮中的信息战略进行了一些思考。
记者的文章基于下面的这条消息:
“日前,翰林汇公司发布公告:由吴士宏任董事长、tcl为第一大股东的翰林汇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将公开发行并上市。”
记者作出了下面的判断:
“……关于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暗示吴士宏最终在tcl出局信号再次锁定了人们的眼球,因为如果属实,这将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了,企业需要抛弃他们的信息战略吗?
文中说:“李东生当初看中她的在it企业相关的工作经历,她在ibm、微软担任过高层管理职务,这种it产业管理的经验,是符合tcl未来发展要求的……但是李东生原来想借it概念在股市中圈钱的如意算盘却在纳斯达克的大崩盘中破灭了。与此一块破灭的还有吴士宏在tcl的位置。如果再给李东生一次选择的机会,还会选择吴士宏吗?也许真正的答案只有李东生自己明白了。”
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了,企业需要抛弃他们的信息战略吗?
企业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特别是对于象tcl集团这样的与it的今天和将来有密切关系的大型、涉及面广、在国内举足轻重的企业来说,今天的决策将会决定他们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命运。
是的,纳斯达克崩盘了,但it技术的发展丝毫也没有受到影响,或者说发展得更健康了。请注意,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了,但互联网本身并没有破裂。互联网在整个人类生产、商业、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李东生和tcl的领导团队在这个时刻惊慌失措以及迷失了方向,那将会是tcl的悲剧。
我对李东生并不了解,但看来他并非是那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人。
可以这样说,今天,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建立起目光长远的、生死攸关的信息战略。
非常可能,有一些战术上的细节今天还不可能看着很清楚,但一个明确总体战略是必不可少的。微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六月二十二号他们公布.net战略的时候,他们所描绘的只是一个总体战略,他们自己也还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许多将来发展的细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pc装配企业家柳传志在最近上海的apec聚会上介绍比尔,盖茨时说:和盖茨相比,中国缺少战略家。
记者文中说:“当李东生跟她说,他知道吴士宏的理想,他也有一个理想,是想把tcl做成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中国企业,这就触动了吴士宏,于是吴士宏又开始不安分了。但是她的这份不安份,李东生和tcl会配合吗?”
虽然去年tcl避免用‘战略转型’来定义这次革命的性质,诸如‘tcl将由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变成全线互联网接入设备的主流厂商和增值服务商;变成中国信息家庭新生活的缔造者’等种种说法,已经足以说明tcl的总裁李东生正在意图借吴士宏的信息战略,将tcl整体提升到另一个更具前景和速度的产业。
“李东生曾经坚信,要做一个国际型的大企业,it将会是‘龙门一跃’。这是他的‘it情结’所在。而早在吴士宏到来之前,李东生已经开始通过收购开思、翰林汇、金科,介入pc。请吴士宏来,原本是要把这几个it棋子用活,让其成为tcl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但等到最终的战略出台,看起来却像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将tcl整个装了进去。tcl在业界的形象也随之完成了一次飞跃。”
tcl领导团队的这个总体信息战略,就算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也完全是正确的。目前,他们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执行的时间表、具体的措施与行动、涉及的范围、人员的配置进行调整,是完全必要的。我的理解是,这正显示出tcl企业领导层的健全的应变能力以及对全局的控制能力。
“这样的吴士宏是李东生所希望的吗?”
——怎样衡量企业领导团队的素质
文章还说:
“令记者记忆犹新,也颇有回味的是,吴士宏与李东生发生的第一次交锋是发生在2000年三四月份。这时在离吴士宏在tcl上任只有5个月。”
吴士宏2000年3月刚刚tcl欲注资二亿发展互联网,tcl国际控股为落实拓展互联网产业,宣布向母公司收购电脑及流动电话等资产,预期下半年度完成有关注资计划。tcl执行董事吴士宏表示,tcl今年拟投入逾2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援互联网的业务发展。
“但是,tcl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却在当年4月向首都新闻界坦言:我还没有看清楚互联网的商业操作模式,在此之前tcl不会有大规模动作。tcl不会轻易触网。”
于是,项建新记者忧心忡忡地提出了下面的疑问:
“这样的吴士宏是李东生所希望的吗?”
这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衡量企业领导团队素质的重要问题。
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大型的集团企业,领导层中的不同成员对发展战略有不同的看法,正是一个领导团队视野广阔的一种表现。关键的是这个团队能够统一认识,制定出明确的战略决策,每个人都能放下自己原来的看法,团结一致为施行统一的目标而努力。这种决策一定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这就需要领导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敏锐,对环境的转变进行积极的思考,对自己在执行当前的策略当中所经验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团队内部进行紧密的意见交换。只有这样的领导团队,才能引领企业在迅猛变化的市场经济中乘风破浪。
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以后,全世界都在进行探索,有的公司合并了,有的公司开始了某些服务项目的收费,有的公司积极展开了跨媒体运作,有的公司寻求与传统产业的结合。
项记者觉得吴士宏到翰林汇去当董事长,是一件天大的事、是被逐出权力核心、是悲剧重演。但是从tcl集团的角度来看,他们很可能是选中了翰林汇这家在开发信息网络及计算机软硬件方面成绩突出的公司作为信息战略的突破口。许多时候,在前进的路上要退一步,才能进多步。翰林汇可以发展,可以扩展它与整个tcl集团的其他部门和产品的关系,成为tcl集团信息战略的一个引擎,因此,它的潜力不可以被它今天的营业销售额所限制。
对于吴士宏来说,这样的一个变动,向她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舞台,从这儿,她可以导演出任何对业界有影响力的剧目,甚至是精彩的史诗。
历史的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这也就是吴士宏之所以要离开微软和加盟tcl的根本原因。
回顾:谁的悲剧
吴士宏离开微软,按照项记者的理解,是她的悲剧。项文中说:“当年微软一个并非实权设置的一个职位,吴士宏非得搞不清楚规则,结果导致了失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吴士宏当时的抱负是“要么把中国公司做到国际上去,要么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微软把这样的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将才压在一个摆设的位置上,究竟那是谁的悲剧呢?!因此我同意吴士宏的判断,正如项建新文中所说的:“吴士宏并未认为在微软是一个失败”。
当初,吴士宏到微软去,是经过非常慎重考虑的,双向选择持续了五个月。
一九九九年,吴士宏讲过下面的一段话:“我在微软公司的上司对我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微软公司虚席以待,‘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为我等了将近半年。而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正迎合了我的梦想:要么把中国公司做到国际上去,要么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微软恰恰把执掌中国业务的金印托付给了我。同时,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新拼搏精神、浓厚的危机感和我的个性也有某种深层的契合吧。……微软和中国给了我广阔的天地,我又想张开羽翎,让风声在耳边回响,再次超越自我,去迎接绚丽的梦想: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的软件企业’,为中国软件业写下丰盛的一页。”
然而,微软把吴士宏从ibm挖过来,实质上给她的只是一个“做秀的职位”。
离开微软!吴士宏是在捍卫自己的理想和生命的价值,那绝对不是金钱与虚名所能换取的。
人生、抱负、价值观——扼住命运的咽喉
在人生当中,目标会不断地改变。我相信,今天的吴士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对“权力、声望、金钱”的追求,她寻求的是努力与实践的机会,是实现理想和抱负的环境。这就是她为什么要选择到tcl而没有去可以获得更高收入的地方。
吴士宏曾经面临死亡,在四年间三次被发出病危通知书,但她暂时战胜了死神,回到了人生。这样的人,往往具有与常人所不同的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他们会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希望能够在这有限的生命当中活得更有价值。谁也不能永生,一百年也就只是那么三万六千五百天,因此,更重要的是生命的价值、它的质量、它所发出的光和热。
题外话,吴士宏最令我佩服的一个行动,是她作为美资微软分公司总裁时,能够要求召开全公司追悼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三烈士的大会。那是一个超出了个人私利的行动,是在“搏炒”(广东话:做出引起被解雇危险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我想,并不是许多中国人会做的。
平心而论,一个聪明的女孩子,在刚刚踏入生命的春天的时候,只因为父母的所谓的“政治问题”,尽管是名校的优秀生,却在初中以后就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后来,为了改变命运,以一年半的时间学完了三年的英语课程。在考入ibm北京办事处的时候,通过了两次笔试和一次口试,接着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练出了专业的打字水平,通过了考试。进公司以后,后来又通过自修,考过了一门计算机语言考试。在ibm公司,她从工作内容包括沏茶倒水、打扫卫生的卑微角色做起,经过十二年的奋斗,最后迈上ibm高层经理的位置。她也曾经得到过到美国攻读高级mba研修班的机会,开学日期已定、飞机票已经在手,但为了照顾病重的父母亲而放弃了。
后来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的经历。
我想,许多生活和学习条件比吴士宏优越的人,在她这样的人生奋斗经历与成就面前,都会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感到羞愧。我相信,许多人如果处在她的境遇,今天只能是平平庸庸,甚至是一败涂地。
社会亏待过吴士宏,但她毫无怨尤,而总是在寻求作出贡献的机会。现在,她到了tcl,我们应当象关注自己的姐妹一样地对待她。
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我没有读过《经济观察报》,但从名字上看,相信这并不是街头小报。
然而,它的记者却“挖掘”及写出了下面的一些文字:
微软的一个本来做秀的职位,却被吴士宏搞的惊天动地;离开微软后,却用一本《逆风飞扬》把微软给卖了,但是据说是微软授权的凌志军著的《追随智慧》里却把吴士宏的小人嘴脸给揭了个遍;到了tcl,总裁李东生说过,是因为需要吴士宏这样一个极具符号色彩的人物,需要去搞信息家电,需要去股市圈钱,“但是最近一则关于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暗示吴士宏最终在tcl出局信号再次锁定了人们的眼球,因为如果属实,这将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吴士宏总是个与新闻有特殊缘分的女人,而好象她的每一个新闻都是为了准备下一个新闻的开始。”
“该人士告诉记者,有些问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比如吴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正如吴女士自己所言,‘十几岁时,除了自卑的活着,一无所有’。这种自卑感一方面成为了激发吴女士斗志的原始动力,但另外一方面也为吴女士埋下了性格上的隐患。这决定了她在微软的经历只能以失败告终,还将决定她在tcl将遭遇同样的失败。他相信,吴士宏女士在tcl的时日不会超过18个月,而现在刚刚过了18个月。”
“记者怀着不愿接受吴士宏再次出局的现实,迅速对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
“等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听到tcl的工作人员说:吴士宏来了。记者赶紧迎了上去,要求采访几个问题,本来下车后和李东生和另外一个人正在聊天的吴士宏一脸的严肃,说不行,但记者还是问了两个问题:一、你在翰林汇等公司任董事长是否意味着你的工作重心已经由tcl的权力核心向外围转移?二、你怎么看待最近关于你将从tcl出局的传言?但是吴士宏听完后就气愤地扭头走了。当记者要求采访李东生时,李也断然拒绝了记者的请求。”
“记者随后驱车前往位于上地的翰林汇公司,见到了总裁周军先生,……周军对记者提出的‘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后在翰林汇的职责范围?吴士宏对翰林汇即将上市做了怎样的贡献?吴士宏出任翰林汇董事长后对公司的发展策略做了什么样的调整?如果吴士宏继在微软的失败后在tcl又一次受挫的话,作为原任董事长的你是否担心因为吴士宏的影响而导致翰林汇也遭受失败?’等一系列问题,几次欲言又止。表示对此事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不发表任何评论,因为此事太敏感了。”
这种“狗仔队”式的、卑劣的八卦新闻手法,令笔者替媒体感到羞耻。
“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吴士宏在为中国的it事业努力,至少在她到达tcl以后踏踏实实地做了三件事;而我们的顶着“大学良好教育”光环的记者,却在制造着这样的文字。
媒体与记者是“无冕之王”吗?他们可以凭着从“中文系”学到的的一点玩弄文字的能力而信口雌黄吗?
媒体是有责任的,也应当有良心、有正义感、有使命感。应当学习专业、经济、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应当努力培养高尚的修养与内涵,应当学会尊重别人。愿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有毅力、踏实付出的人们获得成功。
中国特别需要这样的人。
□谁是燕雀谁是鸿鹊?
“吴士宏出局?”作者回复争议
记者其实也希望吴士宏女士能够真的像她所说的有足够的平衡和定力,而且也希望tcl和李东生也有足够的平衡和定力。
2001年10月29日9点40分,新浪科技刊出《硅谷视点:吴士宏、企业信息战略、媒体——关注吴士宏》对本人的《吴士宏出局?》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本人深表感谢!
在正式作出回复之前,先声明两个观点:一、《吴士宏淡出tcl权力核心微软悲剧要重演?》一文系作者提供搜狐和chinabyte网站专稿,其他任何网站,只是未经作者本人授权的复制;二、因此,《吴士宏淡出tcl权力核心微软悲剧要重演?》应属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人供职的《经济观察报》。以下的观点也是。
告诉“雁鸣”几句话
首先,“雁鸣”同志的“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了,企业需要抛弃他们的信息战略吗?”的一系列反问,听起业好象是理直气壮,但是,请问“雁鸣”同志,关于这个问题到底是李东生告诉你了?还是吴士宏告诉你了?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看见的一种现象作出自己的判断,试问这样可曾有错?何况作者从来就未曾说过李东生“是那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人”啊。
“雁鸣”同志认为,“tcl领导团队的这个总体信息战略,就算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也完全是正确的。目前,他们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执行的时间表、具体的措施与行动、涉及的范围、人员的配置进行调整,是完全必要的。我的理解是,这正显示出tcl企业领导层的健全的应变能力以及对全局的控制能力。”这话记者怎么听起来是这么的熟悉!很像与tcl的声音啊?不知道“雁鸣”同志得来这样的感悟是否灵感,还是别有来处?
接下来有些“雁鸣”同志的不辞辛劳的辩解之辞,与刚才所说的道理相同,本人就不再一一了。但是“雁鸣”同志的有一个词语却把吴士宏点“活”了:“对于吴士宏来说,这样的一个变动,向她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舞台,从这儿,她可以导演出任何对业界有影响力的剧目,甚至是精彩的史诗。”大家请注意“导演”一词,还请注意“剧目”一词,还请注意“史诗”一词,看来在吴士宏女士所做的事业在“雁鸣”同志的眼里只是这样的格调而已!试想,哪位企业家会用重金去聘请一个“演戏”的人回家?也许是“雁鸣”同志低估了李东生先生的眼光和魄力了吧?
是燕雀是鸿鹊谁知道?
“雁鸣”同志对记者的“这种‘狗仔队’式的、卑劣的八卦新闻手法”,并且“令笔者(雁鸣”同志)替媒体感到羞耻,雁鸣的“责任”感着实让记者似乎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但是记者可以这样说,“狗仔队”式的工作态度并不会像“雁鸣”同志理解的那样“卑劣”,反而应当鼓励。我倒是为“雁鸣”同志这种狭义、片面、偏激的理解感到遗憾!
记者在《吴士宏出局?》一文动笔之前,做过大量的调查和咨询,走访过tcl的工作人员、走访过tcl控股的公司部分负责人、走访过业内多年跟踪tcl和吴士宏的资深记者,而更加想告诉读者的是,记者在两个礼拜以前(即写稿前的一个星期)与一位tcl绝对资深的高层聊天时透露的,出于大家共知的原因,记者无法告诉大家他的姓名。但是大家都知道两句话,“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有“无风不起浪”,吴士宏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出局,是以某种形式逐渐远离tcl权力核心呢?还是彻底出局?也许谁说了都不算,如果“雁鸣”同志有耐心,读者有耐心,就请拭目以待吧!
“雁鸣”同志提到“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其实也是作者想送给“雁鸣”同志共勉的。因为吴士宏到底是不是“鸿鹊”,还是李东生是不是“鸿鹊”,我不想去做这样的判断,但是,我觉得谁都不要一厢情愿地把自己也往“鸿鹊”上按,包括“雁鸣”同志,反过来笔者甚至认为做一只燕雀也很知足,至少不会无知到都还没弄明白自己是“燕雀”还是“鸿鹊”,就想为“鸿鹊”代言。难道你说的这些“鸿鹊”之志都是“鸿鹊”告诉你的,要真是这样,那么“雁鸣”同志的“大作”还真是别有意味呢!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如果都能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冷静对待的话,许多事情好象都该释疑了。记得就在2001年10月24日晚,吴士宏还在清华大学面对大量的mba学员大谈特谈“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的关系,但是每每谈到动情处,吴士宏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当年做销售时的光辉业绩,其实这些真是大家所担心的。当时吴士宏女士其实已经谈到有关她要出局的话题,她说,其实这时候更需要平衡和定力。记者其实也希望吴士宏女士能够真的像她所说的有足够的平衡和定力,而且也希望tcl和李东生也有足够的平衡和定力。但是记者更希望tcl和李东生及吴士宏还有这个“雁鸣”同志,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份清醒的头脑!
还是那句话:希望tcl和吴士宏都能一路走好!
□依然充满童真的吴士宏
文/新华社新华网
假设吴士宏今后某一天和tcl真的闹掰了,但愿她别再写什么抖搂tcl内幕的书。
“吴士宏老了”,首先要请吴士宏听了这话(当然这是假设)不要生气,一同事看到最近报纸上吴士宏的一张照片时说了这么一嗓子,其实这话真的不对,别看她脸上的皱纹比起她刚出名的那年多了不少(谁不是呢?况且她成天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和tcl的命运呕心沥血),但我觉得她依然充满了童真。
凭着一段外企高级打工的经历和一本书就改变整个命运,除了吴士宏之外好像没有别人,但改变不是终结,吴士宏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那本书给她带来的资本可能超过了她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且她又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女强人,许多事情的确不好办。
不管吴士宏做上翰林汇董事长是否意味着淡出tcl权力中心,吴士宏和tcl都难以白头到老,双方的离异只是时间问题和方式问题,最近媒体传闻的吴士宏从tcl出局,即使tcl公关部门、宣传部门不出面“澄清”,暂时也是毫无可能的。李东生没那么简单,1999年10月11日北京凯宾斯基饭店那场豪华的发布会,儒雅的李是不会让风传至今的吴“在tcl只能干18个月”的预言那么轻易地兑现。至于大家揣测的吴士宏出局的理由是“吴士宏远远没有达到李东生预期的价值(尤其是在it产业称雄一方)”,也完全不成立。一手把tcl带大(有说法称tcl的解释是today china lion)的李东生怎么会把事关tcl大局的某一领域完全把赌注下在吴士宏身上呢?既然如此,即使李东生当初对吴士宏的期望值很高,他又有什么不可以调整的呢?虽然tcl不可能来适应吴士宏(这是战略),但李东生的期望值是可以在一定限度内适应吴士宏的(这是策略),当初说起吴士宏,李东生的确是满面春风,前些日子在参加apec会议,也有记者追问吴士宏,李东生绕过去了,但他从来也没表示过对吴绝望嘛!
吴士宏主持tcl信息产业公司的功过是非,是tcl的“家政”,我们说不清,再回到主题讲讲吴士宏的童真,核心表现就是她老说自己从职业经理人转变到了企业家。我的天,吴士宏哪里是什么企业家哟!像吴这种角色(大老板的得力副手又兼着下属某公司的老总)的,在类似于tcl这样的企业里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就有海尔的杨绵绵、联想的杨元庆等等,可能他们的风格不同,但都是从这个企业的最低层一步一步爬到最高层,“杨少帅”杨元庆是公认的“直升飞机”,也爬了上十年,也许是他们没有吴士宏那样一步登天的强烈快感,所以在企业内部、在媒体面前都相当缩头缩脑,就算是他们的老“皇上”倪润峰、张瑞敏、柳传志,也好像从来都没说过自己是企业家。我鉴定企业家的标准比较土、也比较野蛮:凡是说自己是企业家的,凡是唠叨自己的个人理想的,一概不是企业家,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异议没有。
吴士宏在tcl是衰是荣,都没有什么重要,要说新闻价值和象征意义远比不上张树新、张静君、王志东,当然这个姻缘无论是tcl还是别的企业,还是有些参考价值,讲一点与此可能相关也可能风马牛不相及的,2001年6月份王志东从新浪出局之后,风传联想要让他加盟,后来被证明是假的,也许是柳传志不青睐新闻人物,也许是联想不稀罕新闻效应,也许柳传志认为给企业掌舵的要员一定要经过培养。嗨,谁知道呢?
假设吴士宏今后某一天和tcl真的闹掰了,但愿她别再写什么抖搂tcl内幕的书。
□吴士宏秋风瑟瑟
文/《人民日报·市场报》记者 赵秀芹 彭玉珍
仅仅因为6个月前的一次职位变动,吴士宏又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对象。“吴士宏神话”已近终结,tcl从家电向it的转型也没有顺达预期的成功,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企业这部利润的生产机器中,it编织的模式究竟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才是人们所期待的最终答案。
曾经怀着二分理想、八分现实跳槽到tcl的吴士宏又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对象。仅仅因为一个职位的变动,吴引来的满城风雨足以“淹没”了她,人们把她形容成“又将下课”、“即将出局”。尽管tcl集团事后否认此事,但有关以吴为标志的信息战略与tcl家电主业的磨合仍是人们反复咀嚼的焦点。人们不禁要问,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了,企业发展战略中的it概念究竟价值几何?
猜测紧系泡沫众所周知,吴士宏的经历很是不一般:ibm的勤杂人员、销售员、销售经理、销售渠道总经理、中国微软总经理、tcl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tcl最近控股的翰林汇公司董事长。这样的奋斗经历令许多人钦佩。
但吴士宏的走红的确沾了不少炽热的网络泡沫的光。吴士宏从微软辞职到加入tcl,那时互联网尚“热”,过后所有人才幡然醒悟:那其中炒作的成分太大。吴本人炒自己,tcl借机炒自己,甚至连同样想请吴加盟的哈慈等公司都借机大大地出了一下名。就连表面“很受伤”的微软也没吃什么亏。一位业内人士笑称“女人+微软+职业经理人=it名人”。
吴士宏在加盟tcl一年多之后的今天,2001年10月30日,她在tcl信息产业集团的一位下属对记者这样评价她说,“吴士宏过去的‘神秘’与‘神话’的一面现在可以去掉了,她的优点在于其处理事物的干练。”他并没有提到吴的业务能力有多高。
tcl集团总经理李东生曾如此评价吴士宏领导下的工作:“去年tcl集团的销售额达到205亿元,it产业是22亿元,但其中只是tcl电脑挣了3850万元,我希望信息产业其它几个部门今年也有利润贡献。”他在今年年初给吴士宏打了85分,但夏季之后的近几个月里李东生再也没有对媒体谈论过吴士宏。吴的一位下属如此形容她的业绩:“网站是几乎白做了,hid产品号称花了20亿,这款不伦不类的所谓信息家电在中国的实用性极差,销售可想而知,其它投资于ic设计等高科技的业务回报还没有谱儿。惟一还行的是吴士宏来之前就已经有的pc业务,借着今年年初p4的东风和她与英特尔的关系做得还不错,已经居业界前五位。”这种评价在tcl是自上而下散布的、还是自下而上传播的,现在已不得而知。随之,一部分传到了媒体耳中,于是,在吴近日出任翰林汇董事长的消息公布之后,有关其要出局的猜测一时间响彻云霄。
被“神化”了的吴士宏一旦置身凡间,在常人身边实实在在地做起事来,成或败,都更容易叫人失望,因为她原本不神奇。吴士宏是带着泡沫来的,尽管她比常人更勤奋、干练,有能力、有抱负,但人们对于她的期望绝不仅仅如此,就像当初仰望神奇的互联网一样,以为必然出现奇迹。此番人们的指手划脚,不过是网络泡沫破裂后所产生的后期效应。
期待理性判断吴士宏在tcl集团所扮演的角色极富象征意义。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她的褒贬并不取决于她个人的工作能力。同理,tcl未来如何任用吴士宏,取决于她的“符号”作用还能给未来企业发展带来多少回报,尽管这样的现实有些残酷甚至市侩,但市场的洗礼叫人越来越理性。当年,tcl总裁总经理李东生是这样盘算的,“我们是先有这样一个设想,要组建一个信息产业的航空母舰,才去找主管的职业经理人。tcl信息产业的投入是在去年5月份,吴士宏是我们当时谈的其中一个对象。她对我们整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构想,整个投入的资源有了一个了解之后,表示有信心、有兴趣接受这样一个职务,而我们也是觉得吴士宏是最合适的,力邀她加入我们公司。”
李东生说看中她主要有两点:一是在it企业相关的工作经历,她在ibm、微软担任过高层管理职务。其次是看中她在国际大企业的工作经验。另外,还有一点很关键,吴士宏自己曾经说出来了:“tcl信息产业集团还承担着为tcl集团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及赢得资本的使命”。但此一时、彼一时。起码在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对it业慎而又慎的当口儿,吴士宏的这部分作用不大可能实现。这不是她的错。
吴士宏是带着感激的态度进tcl的,因为“它给我了这样一个选择和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但愿现实还没有击碎她的梦想。
有人说,吴士宏最大的问题就是想以it模式改造tcl,或者说,在tcl的战车底部添上it的轮子。她主持的“天地人家,伙伴天下”计划是以tcl的ejiajia网站作为信息家电的平台,说白了就是既想制造一些所谓家电的进化产品——信息家电;又想依靠互联网手段帮助tcl销售家电。但这两方面在目前互联网还不普及、仍满足于传统家电的中国都难以实现,而耗去的巨额资金不会再回来。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吴士宏所独有。当it火热的时候,很多家电企业都想向it业靠拢,不少大家电企业做了pc项目,还有的进军手机、芯片业,tcl无疑当时也动心了。几年来,家电企业成功转型的寥寥无几。
一年多来,吴士宏能做的都做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但面对这些前无古人的事,吴士宏所经历的艰辛不会太少。更何况一年多来,it业大势变革,全世界都在埋头苦耕“试验田”,探索未来之路,吴士宏的收获并不在别人之下,她的努力对后来者是有意义的。
设想乐观答案人们的猜测许久不能休止,是因为大家期待着一个涉及面更大的问题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有关吴士宏是否出局的猜想的确有典型意义。可直到目前为止,种种猜测和怀疑并没有完全得到证实,甚至遭到否认。tcl电脑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白强告知记者,吴士宏前几日在内蒙出差,做她觉得比较有前途的远程教育项目。白强说,吴一直在认真工作,并没有要走的意思,而且,2001年10月30日又飞赴西藏出差去了。
tcl集团并没有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此事,当记者打电话去咨询时,tcl一位公关总监的答复是:吴士宏将再次出局的报道肯定是虚假的。另外,吴士宏出任翰林汇公司董事长已经是6个月之前的事,这属于公司正常的任命,更何况,吴士宏女士仍然保留着副总裁和常务副董事的职位,仍然是tcl的管理核心。这样的标准答案很快就在网上见到了。
甚至还有人说,无论吴士宏是否真的出局,tcl都可能希望大大地报道此事,炒作对于它来说是个好事,能吸引大量的眼球。所以,它不会干涉,也不会立刻澄清。这倒也可以算得上是这场猜疑的副产品,但tcl决不至于轻松、自在。对于像tcl集团这样与it的今天和将来有密切关系的企业来说,今天的决策将会决定他们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命运。这样的大是大非,tcl无论如何不会视同儿戏。给吴士宏一个合适的位置,也许意味着tcl……不,是中国企业把过去许多“糊涂的爱”想明白了、理清楚了。
但也要警惕出现另一种偏差。事实上,谁也无法否认,互联网在整个人类生产、商业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it技术的发展没有因为纳斯达克崩盘受到影响,反而发展得更健康了,全世界都在抓紧探索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抢占未来的经济之巅。所以,今天,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立起长远且务实的信息战略。
这样看来,即便是吴士宏到翰林汇去当董事长,也算不上什么悲剧。我们不妨积极地设想,对于甩掉了泡沫的吴士宏来说,这样的一个变动,也许更适宜她施展自己的抱负。与重新被定义的网络一同归位,这样的结局大家不妨平心静气地接受吧。
□tcl角色归位 吴士宏“神话”已终结?
文/《中国经营报》记者 金光印
一年多来,吴士宏能做的都做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对于甩掉了泡沫的吴士宏来说,这样的一个变动,也许更适宜她施展自己的抱负。与重新被定义的网络一同归位,这样的结局大家不妨平心静气地接受。
仅仅因为6个月前的一次职位变动,吴士宏又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对象。“吴士宏神话”已近终结,tcl从家电向it的转型也没有顺达预期的成功,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企业这部利润的生产机器中,it编织的模式究竟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才是人们所期待的最终答案。
据南方网报道,众所周知,吴士宏的经历很是不一般:ibm的勤杂人员、销售员、销售经理、销售渠道总经理、中国微软总经理、tcl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tcl最近控股的翰林汇公司董事长。
吴士宏在加盟tcl一年多之后,2001年10月30日,她在tcl信息产业集团的一位下属对记者这样评价她说,“吴士宏过去的‘神秘’与‘神话’的一面现在可以去掉了,她的优点在于其处理事物的干练。”他并没有提到吴的业务能力有多高。
吴的另一位下属如此形容她的业绩:“网站是几乎白做了,hid产品号称花了20亿,这款不伦不类的所谓信息家电在中国的实用性极差,销售可想而知,其它投资于ic设计等高科技的业务回报还没有谱儿。惟一还行的是吴士宏来之前就已经有的pc业务,借着今年年初p4的东风和她与英特尔的关系做得还不错,已经居业界前五位。”
期待理性判断吴士宏在tcl集团所扮演的角色极富象征意义。同理,tcl未来如何任用吴士宏,取决于她的“符号”作用还能给未来企业发展带来多少回报,尽管这样的现实有些残酷甚至市侩,但市场的洗礼叫人越来越理性。
李东生说看中吴士宏主要有两点:一是在it企业相关的工作经历,她在ibm、微软担任过高层管理职务。其次是看中她在国际大企业的工作经验。另外,还有一点很关键,吴士宏自己曾经说出来了:“tcl信息产业集团还承担着为tcl集团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及赢得资本的使命”。但此一时、彼一时。起码在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对it业慎而又慎的当口儿,吴士宏的这部分作用不大可能实现,这不是她的错。
有人说,吴士宏最大的问题就是想以it模式改造tcl,或者说,在tcl的战车底部添上it的轮子。她主持的“天地人家,伙伴天下”计划是以tcl的ejiajia网站作为信息家电的平台,说白了就是既想制造一些所谓家电的进化产品——信息家电;又想依靠互联网手段帮助tcl销售家电。但这两方面在目前互联网还不普及、仍满足于传统家电的中国都难以实现,而耗去的巨额资金不会再回来。几年来,家电企业成功转型的寥寥无几。
一年多来,吴士宏能做的都做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但面对这些前无古人的事,吴士宏所经历的艰辛不会太少。
这样看来,即便是吴士宏到翰林汇去当董事长,也算不上什么悲剧。我们不妨积极地设想,对于甩掉了泡沫的吴士宏来说,这样的一个变动,也许更适宜她施展自己的抱负。与重新被定义的网络一同归位,这样的结局大家不妨平心静气地接受。
孙陶然:地球离了谁都转
2001年6月7日,本来还很炎热的天气一下子变了天,阴沉沉的。想着最近一些公司的高层动荡纷纷,坐在开着空调的出租车里,心里不由得多了些凉意。
下午刚刚做完一个关于王志东“出局”的采访,记者又接到消息,恒基伟业的常务副总裁孙陶然也将离开商务通,理由种种。记者随即与恒基伟业总裁张征宇和常务副总裁孙陶然取得了联系,回复:张征宇将与孙陶然取前往广州共同出席中国规模最大的巡展“商务通常上世界”,他们只能在去首都机场的路上一起接受记者的采访。下面是记者与张征宇和孙陶然的车上对话。
我们有原则性矛盾
记者(以下简称记):外界有传闻说张征宇和孙陶然之间存在矛盾,事实是不是这样?
张征宇(以下简称张):肯定是错误的,我们两个之间没有什么矛盾。
孙陶然(以下简称孙):是的,没有原则性矛盾。
记:听说商务通从去年就走了一批人才,请问商务通在留住人才方面有什么独到的策略?
张(问孙):从何说起啊?
孙:应该没有这种说法吧!
张:我都纯粹不知道走了什么人才!
说我们是师生关系不为过
记:都说商务通是策划的产物,而品牌策划由孙陶然负责,大家认为他的功劳最大,请问张总,你如何评价孙陶然为恒基伟业所做的工作?
张:这种说法是中肯的。在整个商务通的发展过程中,恒基伟业整个的品牌推广、市场推广都是在孙陶然的操作之下进行的,所以他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这方面的功劳确实是最大的。孙陶然不仅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还是非常成功的。
记:假设孙陶然离开商务,请张总具体评从此一下可能给恒基伟业带来的损失。
张:我不会放他走,如果孙陶然真的走了,那将是恒基伟业巨大的损失,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恒基伟业整个未来的发展。我们一直是配合非常密切的搭档。我们都非常清楚真的如某些媒体臆测的那样发生了将意味着什么,我们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记:孙总,你是怎么评价张总的?
孙:在过去的10年生活中,张总是除了老婆以外我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我觉得张总是个心胸特别宽阔、非常大度的人,而且在战略方面有特别独到的见解。说我们是师生关系也不为过。
我希望在管理上有所突破
记:请问孙总,面对你即将离开商务通的传闻,您怎么看?
孙:请假这是事实,公司已经同意我为个人的事情请假了。但并没有离开的说法。
张:请假很正常啊,去年陶然请假没有爆妙,今年就有。是不是受了王志东的影响啊?
记:请问孙总,你的这一次休假准备休多长时间呢?
孙:有许多人的事情要处理,我有些自己的兴趣,目前还没有考虑期限的问题。
记:说到兴趣,那你的兴趣在哪里呢?在事业上你对自己有怎样的定位?
孙:比如打高尔夫。说真的,现在什么都没有考虑。我很多时候被定位为品牌策划人士,实际上我是经济管理出身的,我希望以后在管理上有所深造和突破。
记:孙总想向管理方面发展,请问张总,你会给孙总这样一个机会吗?
张:这是毫无疑问的包括孙陶然的继续深造、进一步发挥的舞台,其实一切都在我们的计划安排当中。在恒基伟业就能实现孙总的理想,而且我们都希望这样来做。
对一个即将休假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太严肃了
记:企业的高层动荡非常可怕,但企业的吐故纳新又是必然的,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张:在恒基伟业里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我们都很年轻不存在有“先辈”要退出的问题。
记:怎么看待王志东的离职?
孙:我不了解具体什么原因。但王志乐的辞职对新浪网来说肯定是一大损失,我不可以想象没有王志东的新浪。我个人希望王志东回来,我不认为会有比他经营得更好的人。不过在一个企业当中,像王志东这样的变动,只要是符合规则的、合理的,也是政党的。比如我的休假,都是很正常的。去年我也休过假,而且这次休假,在年初就与张总说过这个事情。
记:请问孙总,恒基伟业今天的竞争环境如何?
孙:对于一个即将休假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太严肃了。
记:请问孙总,据你们公关人员讲,你休假后,还是要指导商和通的品牌推广工作,你觉得商务在今后一段日子里该怎么走?
孙:我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去预测商务一年两年后的事情。商务通应该一步一步走,按照现在上升的趋热,一步一步往前走吧。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记:去年孙总有段时间休假,听说是孙总被架空了,后来又说被恢复了?
孙:我没有这种感觉,我是有事出国,并没有被架空的事情。
张:陶然说得对。
记:当时的确有传言说孙陶然要向张征宇“逼宫”,真有这种权力之争吗?
张:决无此事!瞎扯!太离谱了!
孙:新闻界的报道真的太离谱了!不存在这问题。
张:我们具体地说定不存在说的这顺题,但很多报道都是扭曲,有点不舀当。今天我和陶然去巡展,北京、上海、广东的老总一块去。但有报道说,陶然要和我去广东做一个最后的沟通,这不是瞎扯吗?
孙:从总体的策略和气氛上讲,我们一直是在比较团结的氛围中走过来的,包括现在。
记:对于媒体对我们的臆测,是否有必要发一个声明?
张:用不着,没有必要。
孙:没有什么好纠正的。
记:请孙总谈谈,那些报道对本人是不有伤害?
孙:我其实现在不太想谈这些。我毕业之后一直跟着张总做,已经有10年,包括1998年与张总做恒基伟业,一直是在一种特别紧张比较快速的情况下走过的,经罗疲惫。现在好不容易批准休假了,可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最近我的高尔夫球技大有长进啊。
记:孙总,刚才你也听了张总对你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对你的期望,你现在还会选择离开恒基伟业吗?
孙:现在还没有到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呢。但是我觉得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记:孙总,最后你能评价一下自己对恒基伟业的贡献吗?
孙:四个字,问心无愧。
□恒基伟业也遇人事风波?
对一个希望成为明星的企业来说,曝光的作用是一对双刃剑,否则恒基伟业没有必要有2000年隐瞒销售量直到今年才让人们从销售计划里琢磨出来。同样道理,曝光对眼下的己成为明星的恒基伟来说多少有些紧张。
对于眼下的恒基伟业,凑巧的事情总是在凑巧情况下发生:国内网络业先锋人物新浪王志东突然离职,而恒基伟业勋卓著的副总裁孙陶然离职的传闻也同时出现。
从常情来说,这两个人的举动完全也不可能有任何联系,但有关人事变支的猜测对恒基伟业已经不是头一遭了。恒基伟业总裁张征宇也早己有过解释:“我们遇到过人事问题,但我们去年就解决了。”
似乎是主着准备更猛烈的质询,张征宇有言在:“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利益问题解决了,我们之间的分歧就是如何发展。大家说到决策和执行是否要分离的问题,我的态度是我同意。”这样的回答尽量管可以让人猜测出来,但无端的帮事总是最有吸引力的。
我们的采访也许不免被套上跟风的帽子,但张说到的决策和执行分离的问题,对恒基伟业来说确实无法回避;因为此之前的两年是成功的两年,是不需要决策的两件;现在就不同了,一个细小的错误都有可能耽误了恒基伟业。况且孙陶然也提到了希望在管理上有所突破的想法,也许这时对于恒基伟业来说倒是一个机遇呢。
盖茨 永远的微软
“我总是惊异于我们竟然能够走这么远。”也许你不相信说这句话的人会是比尔·盖茨。
他亲手创建的美国微软公司至今仍笑傲群雄,最新的《福布斯》世界首富排名,他仍稳居榜首。关于他的故事实在很多,关于他的评论更是众说纷纭:信息时代的天才、软件帝王、世界首富、企业家、神、魔、恶毒小人……
但不管怎样,过去的20世纪乃至刚刚到来的21世纪,比尔·盖茨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只要提起微软,谁都不会忘记比尔·盖茨,因为他是微软的创始人、微软的精神象征;而谈及比尔·盖茨这位富可敌国的世界首富,人们也不能不想起软件巨人微软公司。盖茨和微软的关系,就如同上帝和天堂、阎王爷和地狱一样密不可分。
尽管盖茨被官司搅得有些焦头烂额,尽管微软的分解使得股票受到灾难般的重挫,尽管这半年来英特尔、思科曾经超越了微软的市值,尽管oracle的拉里·埃利森也曾一度取代盖茨世界首富的位置,但在《福布斯》最新富翁排名中,盖茨仍然稳稳地坐住了第一名的交椅,微软仍然是高科技战场上的领头羊。
从小古怪的个性
对小时候的盖茨来说,在课堂上睡觉是常有的事。据一位朋友说,他通常36个小时不睡觉,然后倒头便睡上十来个小时。盖茨睡觉的习惯很独特,他从不在床单上睡觉。累了的时候,他就躺在那张乱糟糟的床上,拉过一条电热毯盖在头上,不管何时也不管环境如何喧闹,他总能马上进入甜甜的梦乡。盖茨至今仍保持着这个习惯,当他坐飞机时,他常用一条毯子盖在头上,然后在整个航程中酣睡不止。
在同学眼中,盖茨极有个性。他在谈话、阅读或沉思时,总习惯把头置于双手之间,身体前后猛烈地摇摆。有时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甚至还会疯狂地挥舞手臂。
盖茨喜欢辩论,辩论的时候甚至言语粗鲁,充满讥讽。在他表达观点时,如果有人激怒他的话,他会暴跳如雷。盖茨有一种发现他人纸漏的惊人能力,在辩论的时候表现尤为突出。如果给他看《蒙娜丽莎》,他会看到败笔。一旦发现一个人的漏洞,他就会用他最喜欢的字眼,诸如“傻瓜”、“疯子”之类将人贬得体无完肤。据一位微软公司的产品经理说:“当你和他一起参加会议时,他总是晃来晃去,还不停地颠膝盖。他是一位头脑清晰的思考家,但却容易感情用事……他向别人发起攻击,目的就是要战胜他。勉强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对此他却浑然不知。他很富有也很幼稚。在控制性情方面,他从未成熟过。”
长大的盖茨有着一张长不大的娃娃脸。许多竞争对手就是被这个外形清瘦、头发蓬乱、带着头皮屑的大男孩的那张诱人上当的面孔所迷惑。尽管盖茨看上去像个仓库保管员,但他却成了一个令人敬畏的商业巨子。他喜欢舒适地坐在电脑前,一边吃比萨饼,一边喝可乐,一边彻夜不眠地编写电脑程序。
不过,现在已没有人再把盖茨当成小孩子,而且时常还有人会提醒盖茨说他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盖茨看上去更像是一位普通人,他的一位朋友雷伯恩回忆起不久前与他偶遇时的情景说:“他哪像美国最富有的人呀,竟然没有随从,好像是闲逛一样、还对我说‘喂,你好,我们一起去吃热狗吧。’”这就是那个叫盖茨的人。
有些事让盖茨夜里睡不着觉
盖茨喜欢开着高速轿车风驰电掣地上路。微软刚创业时,设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他买了一辆保时捷911,常常驾车在沙漠中飞奔;他曾因半夜在街上疾驶而入狱,靠艾伦把他保出来;微软搬到西雅图后,他3次因超速而被警察撕了罚单,有两次是在同一条街上被同一位警察抓住的。后来,他又买了一辆保时捷930,称之为“火箭”,接着是一辆奔驰,一辆美洲豹xj6,一部38万美元的保时捷959,不过这辆车由于不符合进口车的排放标准而被扣压在海关。盖茨于是买了一辆法拉利345,开着它到处兜风。
尽管有这些记录,但盖茨还是从不系安全带。他谈话时很少看你,这令人窘迫,但他在驾车时却会看你,这使你倍感惊慌。一个雨夜,他带记者去参观他正在建造中的家。盖茨的“未来之屋”开工4年之久,1997年下半年完工。新居在华盛顿湖畔依山而建,占地3700平方米,据称耗资达4000万美元。伸向夜空的是三个相连的玻璃亭,用旧的经过加工的冷杉大柱支起来,看上去有点像乔装的大公司会议中心。山脚建有一座能停放30辆轿车的停车库。
盖茨描述说:“当你走进房子时,所遇到的第一件事是有一根电子别针夹住你的衣服,这根别针把你同房子里的各种电子服务接通。凭你戴的别针,房子会知道你是谁,你在哪儿,房子将利用这一信息尽量满足甚至预见你的需求。当外面变暗时,电子别针会发出一个移动光带,陪你走完这幢房子,同时有音乐相伴。空房子不用照明,当你沿大厅的路往前走时,你可能不会注意到你前面的光渐渐变得很强,而身后的光正在消失。音乐也会和你一起移动。尽管听上去音乐无所不在,但事实上,房子里的其他人会听到完全不同的音乐,或者什么也听不到。电影或新闻也能跟着你在房子里移动。如果你接到一个电话,只有离你最近的话机才会响。”像盖茨本人一样,这所房子很迷人,很有趣,但也有点令人害怕。
盖茨在结婚前就打算建这座房子,最初它被设计成单身汉小屋,但当梅琳达和他结婚时,盖茨改变了计划,把它变得更适合一家人住。10年前,微软公司在曼哈顿举行新闻发布会时,盖茨与梅琳达相遇。那时她为微软工作,后来成了互动式内容部门的负责人。她们的女儿詹妮芙于1996年4月出生。梅琳达现已离开了微软公司,她热心于慈善事业,担任了杜克大学的董事。她曾在这所学校修计算机学本科和商学研究生课程,和盖茨一样,她极其聪明,有很强的独立性,并且具备类似盖茨母亲的社交才能,喜欢组织各类活动。但她对自己的私生活守口如瓶,从不接受记者采访。
“过去我常常想,女儿到两三岁会说话时,我才会对她感兴趣,”盖茨说,“但我现在对女儿已很投入。她刚会说‘爸一爸’,有了自己的个性。”盖茨在一次销售会议上拿出詹妮芙的照片给大伙看,打趣说,现在除了netscape以外,还有另外的事情使他夜里睡不着觉。
盖茨的中国情结
2000年3月8日,比尔·盖茨再次访问了中国。他将先去香港参加亚洲ceo(首席执行官)高峰会议,3月10日,他将乘直通车穿越罗湖口岸,作为深圳市政府的客人抵达深圳,度过紧锣密鼓的6个小时,这是比尔·盖茨先生自1994年以来,第6次访问中国,几乎是每年至少有一次中国之行。业界人士称,中国庞大的市场、优秀的人才和悠久的文化构成了比尔·盖茨先生的中国情结。
1997年,比尔·盖茨在清华的演讲,成了最近几年来在中国校园发生的最令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是读书,还是辍学去经商?”“今年我19岁,如何开始我的事业?”“成为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人是千百万人的梦想,那现在你的梦想是什么?”
盖茨的清华大学之行,在给中国大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同时,也给盖茨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再一次让盖茨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巨大的活力。回到美国后不久,盖茨便决定将原本准备投资到印度的海外的第二个研究院改建到北京中关村,1998年11月5日,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成立。
也有人说,盖茨的“中国情结”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微软进入中国历来戴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一副是表面上的慈善与和蔼;一副是本质上的狰狞与贪婪。凑巧的是,这一次,两副面孔同时闪现。一方面,微软在深圳对国内几个行业的大公司亲热有加,因为它要靠他们冲锋陷阵,完成霸业。另一方面,微软已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国内大中型企业用户和中小品牌pc厂商下手。
不久前,微软拿两家小的电脑公司开刀,派人伪装成客户,以不太光明的手段取得证据,控告软件侵权,在法庭上相见。而且,又在私底下解决了国内两家大公司(一家是赫赫有名的通讯设备公司,一家是北京著名的计算机公司)的软件使用问题,各收取近200万元。有此先例,微软将发动大规模的诉讼行动,以搞定企业市场和中小pc品牌。而且高智商的微软会采取每次一两家,逐个歼灭的游击战术,以防止公愤和集体“回火”。
打击盗版,鼓励正版,天经地义。但微软的做法似乎有些急功近利。
战略大转变
互联网络的兴起,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过去20年间,微软赢得个人电脑的世纪,在新竞争时代,盖茨又将如何领导微软赢取下一场战争?
1996年,盖茨用短短6个月时间改变了公司战略,迅速抢占网络大饼,对于资产达到80亿美元,员工达到2万人的微软来说,盖茨对公司的战略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是极少有经理人员敢尝试的。正如梦幻工厂的负责人之一杰费里·凯岑伯格说:“我真想不出还有哪家公司取得过如此成就而又能在20年后停下来作出决定彻底改造自己。他们所正在从事着的是决定性的、迅速的和令人惊奇的。”
盖茨使微软成功转型是他获得《商业周刊》1996年度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的主因。微软无名氏作于公司内部刊物《微软新闻》上的几句诗,似乎说明了微软对网络的态度。
噢,未来网络之光已清晰可见,市场份额扩大,目前终将实现。
不久微软浏览器将随处可见,你不再被认为无所作为,我们接纳,我们扩展!
要想看看微软公司到底是怎样对警告信号视而不见的并不困难。早在90年代初,当互联网络奇迹般地由一个无足轻重的个人网络一变而成为全球的通信与计算机媒介之时,微软公司增长正旺。销售额增长了两倍,达到38亿美元。在职员工也由1990年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00人。所有这些都要归功于视窗软件的成功。
时至1993年,技术方面的消息灵通人士发现了所谓的“环球网”。它可以让你在网络上显示图表和照片。尤为重要的是,你只需在某一个以高亮方式显示的单词上轻轻一点,环球网就可以让你在网络计算机间跳来跳去。时任微软公司董事长的比尔·盖茨说:“我是不会说‘现在已清晰可见环球网将在今后几年里迅速发展’之类的话的。如果当时你们问我是否大多数电视广告将会在内容中加入环球网地址,我会放声大笑。”就算盖茨及其经理们对环球网未来的发展轨迹略知一二,他们也有更紧迫的事要考虑。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微软公司被指控所犯的反竞争行为的调查正进行到一半。一个秘密小组正在创建一个服务项目以同美国在线公司相抗衡。再有,就是要制作信息高速公路精品——交互式电视视频服务器、电视机顶置盒的程序等等。尤为重要的是,众多的程序员们正齐集一堂,为完成后来的wid95而忙碌着。
微软公司对环球网所作出的公开反应一直沉默不语。直至1995年秋,环球网的发展势头之猛已让人无法忽视——它已构成了对微软公司的威胁,已有约2000万人不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在网络上驰骋。更糟的是,在sun公司所开发的编程语言java的推动下,环球网作为一种新式“平台”正在崛起,对视窗在个人电脑上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
盖茨坐不住了。1995年12月7日,他为分析家、记者和客户们安排了一次全天性活动,旨在说明微软公司打算全面参与并赢得这场新的软件大战。微软公司将生产网络浏览器、网络服务器,并对微软公司现有的程序进行网络化。微软公司甚至还将不计代价地获得sun公司java语言的许可证。
从那时起,雷德蒙德的每个人都进互联网络时代。在这个有着35座建筑的大院的每个角落都进行着网络项目的开发工作。1996年2月份成立的“互联网络平台与工具部”的员工人数增加到了2500人——比网景公司以及紧随其后的五大网络新贵的员工人数之和还要多。msnbc是一个由微软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创办的有线新闻频道和网络地址。到1996年秋,微软网络也将以巨型网络地址的面目重新出现。盖茨意识到:“当前,互联网络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它将带动一切。我们的软件个个都是核心产品。”
1994年春,互联网络火爆起来。上百万个人电脑用户登记上网,商业性网络地址从1991年的9000个增至约21700个。甚至ibm公司也收到了董事长小路易斯·格斯特纳发自家中的问候。通用电气公司、塔珀器皿公司、沃尔沃公司以及海厄特宾馆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时代·华纳公司使用的“路径探寻器”成为其电子版杂志的一大特色。人们日益感到是互联网络,而不是交互电视,正成为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必由之路。
直到1995年8月份95视窗上市之后,微软公司才算真的全力投入到互联网络工作上来。盖茨说:“早在三四个月前,就已有迹象表明这东西的发展的确迅速。要是真的那样的话,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战略呢?”
盖茨不能浪费丝毫的时间。1995年8月8日,网景公司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其引人注目的原始公开股票在发行第一天就从28美元涨到了58美元,使互联网络股票行市呈现牛市走向。公司股票上市后18个月,董事长克拉克便成为名义上的亿万富翁。而盖茨直到微软公司成立12周年的时候,才达到这一里程碑。
微软公司转入互联网络时代。常爱言过其实的鲍尔默则负责给这一转变打节拍。盖茨回忆道:“鲍尔默说:‘喂,我们进展到哪儿了?’我们说:‘哦,我们有了不少的散件。它们本应该综合在一起,但现在它们还没有。’鲍尔默说:‘把它们综合起来,让它成个东西。实际上,只要选定个日子,你们到时候就能叫它综合起来。’”
1995年12月6日晚8点,微软公司的高层经理们汇集到西雅图中心礼堂进行最后的彩排,他们仔细地将每项演示都过了一遍,盖茨甚至还对幻灯片上的文字细细推敲了一番。(与此同时,微软与sun两家公司的经理们则在连夜就签署给java发放许可证的协议一事忙碌着)直到午夜时分,一名公关部经理告诉盖茨说,所有的演示都是压倒性的,之后整个展示会的准备工作才算一切就绪。他们还需要给记者们准备一个三点概括。已是疲惫不堪的盖茨躺倒在地。跟着,鲍尔默也倒下了。人们都等待着,不晓得盖茨是在思考还是发火。最后,盖茨脱口说道:“我只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络了!”
从那时起,微软公司不再瞻前顾后。
1996年2月12日,微软公司向公众透露了其在与网景公司的竞争中所使用的一件重要武器——互联网络信息服务器。迄今为止,该软件免费下载的数量已达到9万份左右。3月份,微软公司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公司在网景公司的眼皮底下与美国在线公司好不容易达成了一项交易,使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成为了美国在线主要的网络浏览器。作为交换,微软公司也作出了重大让步:在windows 95中加入美国在线,结束对微软网络的独家优势。微软公司正在从一个互联网络渴望者转变为互联网络夺冠者。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格罗夫说:“这是商业务实态度的杰作。”
1996年6月,微软公司又将注意力转向内部网——一种建立在互联网络技术上的公司网络。6月13日,公司简略描述了其定于1996年夏季晚些时候发动的以视窗nt4.0版“头版”和一个新的查询软件。这对美林公司这样的机构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这类机构喜欢由一家公司为它们提供所有的常规软件和更新的互联网络应用软件。微软公司正为约2.5万台使用视窗的个人电脑和1200个网络服务器制作一种交易系统。该系统与内部网和互联网相连。
永不停止的脚步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盖茨表示,虽然市场以pc唱主角已是明日黄花,但微软在“江湖”中的显赫地位还会更加稳固。
的确,微软好像从来都不缺乏一统江湖的气概,欲将所有软件纳入其中的,net计划野心似乎更大:“.net”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搭建第三代互联网平台,这个网络平台将解决网站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在,net平台上,不同网站之间通过相关的协定联系在一起,网站之间形成自动交流,协同工作,提供最全面的服务。
“.net”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可以只用一种简单的界面就可以编写、浏览、编辑和分享信息,而且还可以得到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工具。由于所有的文件都以xml格式存在,所以所有的商业用户和个人用户都可以方便地查找和使用其中的信息,任何规模的公司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工具与他们的供应商、商业伙伴和客户高效地沟通和分享信息,这样就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协同工作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开放的产品与合作的精神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认同,那么仅仅靠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就想垄断互联网,人们对此表示怀疑。即便他是微软也枉然。
盖茨和微软,毕竟创造了20世纪最美丽的神话,吹响过信息经济时代最嘹亮的号角,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掠夺和不平等的残酷竞争。盖茨是魔鬼,还是天使,微软是新科技的缔造者,还是商业规则的破坏者,现在还没有谁能下一个公正的结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盖茨不是靠幸运取得成功的,微软也不是建立在偶然基础上的软件帝国,盖茨是电脑天才,但更是一个经营和管理天才,他在微软的成长壮大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非凡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他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异常敏锐的市场嗅觉,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超越的。
盖茨和微软,都是永远的……
鲍尔默 缔造后微软
一个从来不坐非底特律产的汽车,即使偶而和盖茨一起也不破戒的人;
一个口无遮拦,因为一次公开讲话就整整损失24亿美元的人;
一个自由散漫、爱开玩笑、性情暴躁,在公开场合讲话几乎不用麦克风,还经常三番五次敲击桌子的人;
一个被旧金山风险投资商称赞为“智力超群”、“或许是整个软件业中最杰出的战略家”的人;
一个和盖茨一起推出microsoft.net,在全球刮起了,net旋风的人;
一个在微软工作了20年,一步一个脚印从产品经理成为微软舰队的舵手,并成为全球it业第3大富翁的人;
2000年1月,当盖茨把微软ceo的权柄交给鲍尔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问同一个问题:鲍尔默是谁?这位身高1.85米,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的混血儿,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然而,面对4万名雇员、229亿美元年销售收入以及总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资本,掌管着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又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艰巨的问题。鲍尔默对如此之家该何以掌门?他又将怎样对得住这一连串沉甸甸的数字?他该怎样为这个巨大的航母把握航向?也许正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傲慢不羁的新总裁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与家喻户晓的盖茨相比,鲍尔默就显得有些陌生了。但了解鲍尔默的人,都说他是个十分可爱的人。
极具帅才的鲍尔默一直是盖茨的亲密朋友,自1980年加入微软以来,他已经在微软工作了20年。但是,在微软任职期间一直是在幕后,起着可靠的副手作用。有知情人士说,微软公司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它的软件,更多地应归功于其非同反响的市场能力。鲍尔默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他的锐意进取的领导才干和倡导公司竭尽全力的处事方式,与盖茨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鲍尔默是个混血儿,他的父亲是瑞士人,而母亲是俄罗斯人。鲍尔默在密歇根州离底特律不远的法明顿希尔市长大,与盖茨的联盟起始于1974年,当时盖茨是哈佛2年级的学生。这两位数学疯子是在学校电影院里观看《雨中情》和《橙色钟表机械》两部电影时相识的。看完电影后他俩曾合唱剧中歌曲,获得同宿舍同学的好评,后来这两人在业界决斗场上也总是联手出击。
在哈佛一起求学期间,鲍尔默曾在一次著名的全美国普特南数学竞赛中击败过盖茨。他在校园里担任过文学杂志的编辑,并且是学生报纸《红色哈佛报》的广告经理;他是男性学生“狐狸俱乐部”的骨干,曾劝说盖茨加盟。鲍尔默在以优异成绩结束在数学系的学业后,考入斯坦福商学院,但他决定推迟去报到。他去当时设在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奎克市的微软总部拜访盖茨,然后去辛辛那提的宝洁公司任职,担任产品助理经理。
1979年春,鲍尔默返回斯坦福。与他的哈佛朋友盖茨一样,他没有完成在斯坦福的学业,不过还是在头一年就获得两项1万美元的奖学金,从而名声大振。当微软的业务日益扩大之际,盖茨急于寻求一位管理人才。盖茨好不容易说服了当时正就读于斯坦福的鲍尔默,于1980年在他的游艇上以5万美元的年薪聘用了鲍尔默。鲍尔默于是成为微软第1位非技术学院毕业的受聘者。从此,鲍尔默就开始了他在微软至今已长达20年的激动人心的职业生涯。
但是,这位后来居上的操着一副大嗓门的鲍尔默,有时也会出些大错。在作微软公司主要的推销员的那些年中,鲍尔默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他的口才。当然有时口无遮拦的确让他尝到了不少苦头。
例如2000年9月,鲍尔默在西雅图对一群商务新闻记者发表演说时就是如此。
众所周知,微软宣布为公众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因特网股份的的价值。几乎与此同时,鲍尔默却在唱反调。“过高估计技术股份是可笑的。”鲍尔默与美国商会的编辑和记者谈话时说,“我们的公司,还有大多数公司都应列入这个范畴。”
鲍尔默的评论被报道不久,微软股票开始下滑长达2天。在最初的一个小时里,微软股票下跌了5.1%。鲍尔默损失了在微软公司的价值12亿美元的股份。到星期四,鲍尔默在微软损失的259亿美元中损失了24亿美元。
公司评论员对类似的口无遮拦和直率早已习以为常。星期四刚被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鲍尔默,是盖茨最好的朋友,也是公司的1号啦啦队队长和高级的广告宣传员。
微软有了这样一个散漫的、爱开玩笑、对人友好的领导,这与办事慎重、有教养的盖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性情暴躁的秃头鲍尔默,声音相当洪亮,在公开场合讲话几乎不用麦克风。正因如此,后来他的声带还严重受损,不得不做了外科手术。
在微软公司运动营的篮球场上,总能看见一个面孔红通通的,身手敏捷,动作职业,或跑或跳,十分活跃的人,他就是处于颠峰状态的鲍尔默。他做生意就像他打球的风格一样,永远精力充沛,认真投入,永往直前,在竞争中从不畏惧,且会不惜一切代价获胜,微软的首席执行官需要这种风格来让他的公司脱胎换骨。
鲍尔默也非常热情和执著,这使得他成了微软内部的啦啦队长和鼓舞者。这一点在微软windowsnt的开发过程中表露无疑。1994年末,nt似乎永远地陷入了绝境。1年前接手nt开发的网络专家jim allchin回想到:“那时我们处于一个黑暗的时代。”但是鲍尔默拒绝屈服。在1994年秋天微软公司的年会上,他把一台便携式计算机放在自己的头上鼓励大家:“拿出点信心来。我们有nt。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直至使其成为标准。”allchin指出:“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家。”随着个人计算机功能的日趋强大、开发internet、企业网络和数据处理需求的迅速膨胀,1997年,nt4.0版开始大规模打入企业和机构市场,并成为今天windows 2000的基础。
在漫长的商界周旋之中,鲍尔默以擅长说服客户而著称。他可以把营销计划浓缩成“鲍尔默原则”,经理们往往不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但是最终总是鲍尔默胜利,他说,采用这种方式让人“兴奋不已。”为此,旧金山风险投资商称赞鲍尔默“智力超群”、“或许是整个软件业中最杰出的战略家。”硅谷风险家约翰·多尔说,“鲍尔默显然不同凡响。”
受命于危难之时
盖茨决定改由他的副手及多年好友鲍尔默兼任他的职务,而他自己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的策略方向上时,美国前总统***把盖茨的这个决定形容为“天才”之举。***说:“我认为他的行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虽然盖茨称,其得力助手鲍尔默接任总裁后,将负责协调微软各生产线和开发小组等日常业务。但分析家指出,其实盖茨早已把这些事务交给了鲍尔默处理,现在盖茨只是给他个正式的名分罢了。
专家们认为,盖茨在这个时刻把企业经营的工作交给鲍尔默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事情,市场调查公司meta集团主管员瑞斯表示,盖茨毫无疑问是第一流的软件奇才,盖茨回到本行对于微软绝对不是坏事。
但是部分观察家却无法不把微软的领导变班做进一步联想,有人认为,盖茨在这个节骨眼下台,和司法部可能要求分割微软有重大关系,forrester研究公司分析师布朗说,不仅于此,周围的竞争环境也构成压迫微软分家的压力,但是如果创办微软的盖茨在位,进行分割会有极大的困难。
鲍尔默首当其冲要迎战垄断案!盖茨将公司的命脉交给了2号人物鲍尔默手中,不免令人感到盖茨准备打一场硬仗。随着报道越来越多地提到检察官想将微软分割,盖茨已变得迫在眉睫地要找对付的方法。
有人认为,盖茨此举是主动为公司日后被政府勒令一分为二时作准备,每人负责管理一家公司;同时,盖茨算准司法部在反垄断案中想打击的只是他自己,如果他下台,则司法部真的要分割微软的机会便会大大减低。
一向被认为敢言和立场强硬的鲍尔默,实在适合担当领导角色。
他获得提升成为头号人物后,立刻以准备打一场硬仗的口气说:“任何人想分割这家公司都是莽撞和不负责任的。”
他誓言不会进行令公司有重大损失的并购,又说司法部有意泄漏消息,是想借此逼微软尽快庭外和解。正如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好的转变:微软将要面对很多挑战,鲍尔默是了不起的管理人才,他的个性实在比盖茨更适合当总裁。”
鲍尔默是盖茨在哈佛大学的同学,于1980年即微软公司成立5年后加入。他靠着微软的近5%的股份,现在已在美国《福布斯》富人榜中排在第4位。
作为新任首席执行官,鲍尔默于2000年9月18日来华,其中有一个任务就是首次向中国用户宣讲微软第三代互联网平台mi-crosoft.net。
盖茨将世界最值钱公司的权杖正式移交给了鲍尔默,鲍尔默成为微软的新任首席执行官,这个历史性的动作表明:微软将从“盖茨时代”走向“鲍尔默时代”。
冷对敌手热乎亲朋
鲍尔默极具双重性格,一面是极富攻击性,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一面是忠实于家庭和朋友,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除了星期三要打篮球之外,他每天早晨亲自送年长的儿子去上学。晚上,他总在吃饭的时候赶回家。他说,“对我来说,担任模范的角色是很重要的。”人们非常好奇,一个人拥有足可以让一个小国富甲一方的财富,更不用说还有一个五口之家——为什么还要每天早晨8点准时踏入办公室、像入不敷出的人一样玩命工作?这在人类有史可考的记载中确实为数极少,他便是其中之一。鲍尔默耸了耸厚厚的肩膀,好像也对这个问题表示不解:“如果我不工作,那干点儿什么呢?如果我每天都在家里闲坐着,我会给我的孩子树立哪一种榜样呢?”
微软公司ceo鲍尔默表示,公司现在正面临着被一分为二的命运,因此微软并没有借助公司整合软件与网络以控制媒体的意图。
鲍尔默在2000年来北京的4天前,他在2000年欧洲it论坛上发表演讲时声称,微软正在全力以赴推出windows的新版本,以支持建立在网络上的,net策略。据他估计,直到2002年甚至2003年,微软才能推出支持,net的windows用户界面的完整版本。
尽管需要很长的发展进度,但鲍尔默仍然重申了微软管理层对,net的重视。他说:“在某种程度上,.net是微软的未来。我们并没有抛弃windows和internet,但是我们需要一个平台能够反映互联网的本质。”不过他也承认,net策略对微软来说是个“巨大的变化”,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和努力”。
据微软说,这项建立在xml(可扩展标识语言)基础上的技术,有望使全体开发人员和其他软件经销商建立自己的应用软件,这些应用软件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多种平台,比如pc、移动设备甚至电视上运行。
为了流水完成这个过程,微软计划给应用开发人员提供一系列基于,net的“砖石”。
盖茨推行的投资数在10亿美元的开发和宣传其创新的互联网服务,这一服务被称为,net。
盖茨称,微软公司的,net战略不会受到与政府管理机构之间正在进行的诉讼案的影响。他表示,除技术前景及来自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反馈外,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影响微软公司所从事的业务。鲍尔默上任后,对外是盖茨计划的积极推行者,更见其“忠”。
改变微软任重道远
品牌专家们认为,盖茨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是微软改变形象的开端。他们提醒微软,不要错过良机。分析家希尔说:“我们生活在ceo的时代:埃里森、richardbranson、盖茨。如果想改变公司的形象,更换ceo是条捷径。”惠普公司的ceo卡莉·费奥尼娜就是个例证。希尔认为,费奥尼娜能否成为一位杰出的ceo尚有待验证,但她的确开始改变惠普公司的形象。
近期的微软垄断案使微软的形象有些黯然失色,此外,微软的形象广告词“今天你想去哪里?”也被认为是一记败笔。因此,鲍尔默出任微软ceo对公司是个巨大的机会。不过,希尔认为,鲍尔默不一定能成功改变微软的形象,毕竟他和盖茨太相像了。
无论如何,改变公司形象不是件易事。有人坚信,盖茨过去一直是微软的象征,现在、将来也还会是微软的象征。由此,我们便可感受鲍尔默面临的局面多么艰辛。
长期以来,鲍尔默一直是盖茨忠实的2号,而实际上他有自己明确的日程表:更多的收入、更多的行销、更多的关注消费者。这位前procter gamble行销经理从消费群体的角度重组公司,而非根据公司现有的技术产品。他抛弃了微软用了很长时间的座右铭:“每一个桌面上、每一个家里的一台电脑。”代之以更大气的口号:“以优秀的软件赋予人们力量,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设备上。”
鲍尔默在幕后的种种行动稳定了微软,也表明“鲍尔默时代”将大不同于“盖茨政权”。最近,盖茨亲手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交给鲍尔默,让后者成为首席执行官,而盖茨本人除保留董事长职务外,还承担了一个新创立的角色:“首席软件建筑师”,他将继续领导微软的技术发展方向。
鲍尔默比盖茨更愿意发现和追求新的收入增长方向,而这一基本商业目标却是盖茨公开鄙视的。在2000年7月份微软于旧金山召开的全球销售会议上,鲍尔默推出了一个3年增长计划,其中包括开发新业务,以及从个人消费者和小企业手中争取更多的收入。据一位董事会成员透露,对于由盖茨主导的一大批投资计划,包括在有线公司的巨大投入,鲍尔默认为偏离了微软的基本战线。鲍尔默的崛起,表明微软已完成了关键的权力转移,从技术人的天下转型为融技术、商业头脑和客户至上观念为一炉的商务人手上。比如,微软消费者部门主管里克·贝鲁佐说过,微软网上业务的成功依赖行销甚于技术。
鲍尔默在1998年7月被任命为总裁后的第一个活动,是同100多名程序员和经理面谈。有些人对公司表示满意,另有些人却认为微软“应该回到正道”。即便是最简单的变动,比如从一个开发小组转到新的部门也要花9个月。“人们开始说,如果我整天都在同一个政治系统打交道,还有什么工作积极性?”一位当时离职的前微软高级经理说。开发小组很大程度上陷于无序。视窗2000推迟一年,并消耗了更多的公司资源。鲍尔默力主把布莱恩·瓦伦汀推上视窗2000小组的主管位置,这个小组承担开发微软旗舰操作系统的重责,拥有4000名成员。当时这个小组的情形几乎就要崩溃。而瓦伦汀的激励鼓劲才能在公司是出了名的。
现在,作为微软在企业运算市场上的关键一击,视窗2000操作系统终于完工。微软收集网络资产的工作也回到了正规。经过一番对发展战略的探讨,鲍尔默发动了一场主导下一代网络服务平台的圣战也已硝烟弥漫。
站在这新世纪的潮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相信,鲍尔默绝对会是一个意志坚定的ceo。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微软有了这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微软有了这样的ceo,肯定不会再“软”了?
埃利森 为什么这么酷
这世界上对微软宝座垂涎最长的是谁?如果这些垂涎者排个队,无疑能有好几公里长,当然我也会毫不脸红地站在这个垂涎者的队列中。
然而站在最前面的一定是拉里·埃利森。
“罗马帝国都会垮掉,凭什么微软不会?”这是oracle老总埃利森1998年底的“惊世宣言”。埃利森的眼光永远桀骜不驯,而他的话语也同样掷地有声。
微软和oracle日前透露,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于2000年12月前往硅谷,拜访了oracle的首席执行官拉里·埃利森。据记者了解,鲍尔默此次拜访埃利森的目的是和埃利森探讨双方合作的途径,以确保双方的软件产品尽可能兼容。
众所周知,oracle和微软,以及各自的董事会主席埃利森和盖茨,长期以来一直是死对头。鲍尔默此次拜访埃利森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拜访本身。埃利森为什么会这么酷呢?记者尝试着走近了埃利森。
出身卑微的亿万富翁
拉里·埃利森,现年57岁,他是全美最有钱的人之一,60亿美元的资产使他轻松稳居加利福尼亚富翁榜的首位。按照《福布斯》的统计,他还是全美第五大富翁。
拉里·埃利森是全世界第二号软件企业——oracle公司的联合创办人、控股人和总裁。
也许埃利森取得的一切成功都与他那渴望被人关注的童年有关。
同为电脑巨子,埃利森和比尔·盖茨的身世可是有天壤之别。比尔·盖茨生在西雅图,父亲是富有的律师,母亲也整天与议员和政府官员打交道。而埃利森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的母亲没有结婚就生下了他。他刚刚9个月的时候,就被母亲遗弃了。在埃利森夫妇的抚养下,他在芝加哥西南部狭窄的街区中一座没有电梯的公寓楼中长大。他的养父路易·埃利森是个俄国移民,本来在房地产业中干得相当出色,可是大萧条使他一贫如洗。据埃利森回忆,他的养父身上带有移民那种从来不怕向权威挑战的素质。而埃利森从小就是个爱顶嘴、个性固执的家伙。
高中时代的埃利森是一个聪明但却疏懒的学生。他高中时代的好友瑞克·罗森费尔德(此人是后来加利福尼亚比萨饼连锁店的创办人之一)如此描述当年的埃利森:“我从来没有发现拉里对学术有什么真正的爱好。不过,我一直相信拉里不会只是个普通人。他非常有热情,而且很有主见。他不论谈论什么都声调极高,而且对于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他依然是当年那样子。”
埃利森的成长道路应该说十分曲折。传说埃利森由于成绩不好,先后从两所大学退学。实际上,埃利森在伊利诺伊大学就读的两年中学习相当不错,还获得过校方的奖励。可是不久以后,他的养母莉莲·埃利森突然去世,这对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因为莉莲·埃利森是他最亲爱的人,是他惟一的精神支柱。在极度的失落中,埃利森离开了伊利诺伊大学,从此再没有回去。1964年秋,埃利森进入芝加哥大学,但一学期未满,他再次退学,并且永远离开了这座对他不再有任何意义的城市。
硅谷的冷面武士和复仇者
差不多有整整10年时间,埃利森基本上都是以“坏小子”的形象而闻名硅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同样是靠软件吃饭的公司,眼看着几乎同时起步的比尔·盖茨窜升为全球首富,而oracle公司反倒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渐渐沉默,埃利森简直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妒忌和愤懑。在这期间,埃利森总是不断制造惊人之举:比方说,他曾经想花2000万美元购买一架俄罗斯米格战斗机,令美国海关手足无措。埃利森的私人飞机总选在晚上11点以后呼啸降落,惹得当地政府大为愤怒。埃利森驾驶着他那条长78英尺的赛艇参加航海比赛,然后又以毫发之差闯过鬼门关。但扮演“冷面武士”的角色决非埃利森的本意,随着pc时代的结束和互联网的兴起,埃利森很快就变成了硅谷的复仇者,他要向过去讨回曾经失落的一切。
埃利森和oracle的再度辉煌,绝对与互联网有关。这当中的一个大背景是:由于互联网能够将大量信息以比特速度传送给客户和雇员,数据库几乎在一夜间风靡一时,而oracle公司最擅长的正是编写数据库软件。很显然,在这场引领全球企业向虚拟空间迁徙的运动中,埃利森跑在了前头。
由于设想将来有一天一些公司将会把内部工作转移到互联网上,所以埃利森开始开发一些与其数据库连接起来的软件程序,以便通过web来完成公司的大量其它的重要工作,如采购和管理库存。现在,这项艰巨的工作终于给oracle带来了回报。自1999年11月以后,oracle开始赢得了一些大客户,如福特汽车、chevron和sears。这三家公司通过签约获得oracle的技术,使他们可以在web上开设虚拟市场。任何打算向他们销售供应品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市场里进行投标。chevron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j.oreil-ly说:“我过去一向将oracle视为一家数据库公司,但他们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已经转变为一家因特网软件公司。”
oracle的股票也显示了这一点。oracle股票在股市闲逛了5年之后,终于加入到了热销股票之列。自1999年11月份以来,该公司的股票翻了两番,达到每股约72美元,使这家世界第二大软件制造商达到205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了势力强大的ibm。虽然技术修正使oracle的股票价格从历史最高的每股90美元降了下来,但它在这场股市风暴中的表现远远胜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埃利森对oracle的好运欣喜不己。他说:“我们又变酷了。”埃利森还想继续保持这种势头,他将数据库业务控制在一个稳定增长时速上,并准备发动第二阶段的互联网攻击。去年5月份,oracle推出近年来的最重要的升级产品。它就是一套彼此无缝协作的商业应用软件,这套软件可以处理从客户服务到与供应商的关系等所有事务。而且合法使用软件可以在web上运行。
埃利森对他这一“电子商务套件”的设想是,开发一种像微软的()mce桌面套件那样的东西。埃利森考虑,让从大公司到小的,com公司的所有人,都能从oracle那里购买一个管理其电子商务的单一软件包,而不是从很多竞争者那里购买各种软件并将其整合到一起。
如果这一点行得通,埃利森击倒盖茨的梦想也许就会变成现实。当计算从桌面pc转移到管理着网站直至复杂的公司网络等所有一切的因特网服务器上时,oracle的技术将会占据舞台的中心。目前,oracle试图成为从pc到web直至一个公司的心脏的关键软件的最大供应商。埃利森说:“我们有机会超过微软,成为第一大软件公司。如果我在两年前说这话,别人会给我服用镇静剂并把我锁起来的。”
由于oracle的股票上涨以及它在电子商务上一开始就取得了成功,因此它成为了一些最强大的软件公司的追赶目标。ora-cle一方面面临着微软及企业软件的主要厂商sap的竞争,另一方面又面临着ibm及其密友siebel系统公司的竞争。
如果说埃利森感到担忧的话,他并未显露出来。他承认电子商务套件的开发工作非常艰巨。他说:“这是一项巨大的工作,但对oracle来说,这是正确的战略。”的确,他坚持认为这个叫做or-acle release 11 i的套件应尽早推出,并会使该公司迅速上升到令人炫目的高度。这个套件为用户提供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自一家公司的一个软件产品——不再需要花费集成不同产品所需的咨询费。
oracle公司目前在数据库软件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0%,这个数字虽然与微软在个人电脑软件市场将近80%的占有率无法相比,但它足以成为oracle公司股票价格一路窜升的有力支撑。1986年3月12日,oracle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时的发行价是15美元,而1999这个数字已远远超过90美元。遥想当年微软上市时间与oracle相差不过一天,经过14年马拉松式的赛跑,ora-cle公司的股票市值业已逼近微软。美国《财富》杂志最新的统计数字称,埃利森眼下的个人财富已达474亿美元,距离比尔·盖茨的全球首富宝座只差9亿美元,而按照oracle股价的走势,埃利森从比尔·盖茨手里抢过全球首富的桂冠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集权式的管理者
“所有个性都得忍痛摒弃”这是埃利森坚持的管理理念。
埃利森从来就不是一个温和的改良主义者,这一点从他喜欢驾驶战斗机和赛艇的做派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埃利森担任oracle的ceo时,正是公司股票大跳水的惨淡岁月。当时,oracle公司不仅在业界的地位无法与今天相比,而且其过于重视销售的企业文化也养成了销售人员夸大业绩的作风。1990年,美国证券监管当局发现oracle公司弄虚作假的劣迹后,对其进行了罚款。结果到当年10月底时,oracle的股票价格一路下跌到了每股13美分的最低谷,几乎与废纸无异。
作为公司的创办者之一,埃利森无法容忍如此劣质的管理。他上台后,很快就扭转了公司只重销售、不重管理的风气。埃利森以一位激进的公司管理者面目出现,他发动了一场向浪费宣战的运动,有力地遏制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埃利森总能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埃利森认为,集权式管理是为互联网时代创造的一种管理模式,他说:“如果你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那么一切都必须由电脑来协调。所有的个性都得忍痛摒弃到系统之外,由新的游戏规则来取代,任何人都不能自行其是。”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个家伙毕竟曾花费300万美元购买过一艘碳船体的帆船游艇sayonara——同类当中最快的帆船游艇;他在加州拥有一座日本风格的豪宅,里面有漂亮的花园和池塘,只有室内展示的日本武士穿着的一套套甲胄才使之黯然失色;除了他的那座俯瞰金门大桥,由玻璃、钢和石构成的家庭住所之外,目前他正在santacruz山脚下建立一座耗资4000万美元、仿照中世纪日本宫殿的建筑,并且在其周围建立一个人工湖。埃利森难道是个吝啬的效率楷模?虽然这难以让人相信,但它是真的。因为所有这些开支都来自他的个人财富。
到目前为止,埃利森在oracle公司进行的管理革命显然是成功的:1999年,oracle的营业收入保持着15%的增长速度,经营利润率达到40%,而这一切都是在员工人数不断削减的前提下完成的。埃利森甚至表示,他有能力在今年再削减15亿美元的成本。他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能使oracle的经营利润率逼近50%,如果能做到这一点,oracle就会像微软一样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公司。
新业务也很酷
过去,.com公司买不起oracle软件。他们常常购买微软的不太昂贵的数据库,并凑合着使用为小型企业设计的会计软件。现在oracle已经努力改变这一切,使自己成为新企业的一种很容易的选择。对于新成立的公司,oracle在其网站上向软件开发者免费提供其数据库软件。以后,当这些公司准备运营的时候,他们就向oracle支付许可证费。但oracle也使这笔费用能够让大家承担得起。1999年10月,oracle开始向新成立的公司销售建立网站所需要的一种由各种基本软件组成的软件包,价格只有7650美元。在第一个月里,就有150家公司签了约。oracle在1999年12月份将其标准数据库的价格降低了40%,使它们比微软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这项战略就是为了在,com公司成立之初将其争取过来,并且在他们发展壮大之后仍保持与他们的业务往来。这项战略显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由于这些商业冒险——以及像ebay这样的一些雄心勃勃的,com公司使用其产品,oracle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最爱之一。这些新兴公司常常一开始就购买极其新颖的技术,认为他们将来在快速发展时不必再更新换代。
7年多来一直与oracle打交道的eckroth说,与oracle合作比以往容易多了。由于oracle采取了新的销售和定价政策,现在只需两天时间就能商订一项协议。过去,也许需要好几周的时间。
埃利森承认,它正在拼命赶超。但他确信,他的7000名软件编程员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软件包,这个软件包的各个部分在某些情况下与专业公司的软件相比一点也不逊色。orac le要想使其电子市场软件具有足够的强劲,只有胜任最苛求的工作。
埃利森认为,在今后几年里,oracle公司将不再是一个传统的软件公司,它将像oracle商业在线的做法一样,向用户提供大部分技术——一项每月收取一定费用的在线服务。现在,公司70%的电子商务软件已经开始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微软的终结者?
“罗马帝国都会垮掉,凭什么微软不会?”这是oracle老总埃利森1998年底的“惊世宣言”。埃利森的眼光永远桀骜不驯,而他的话语也同样掷地有声。
事实上到今天,仅就软件业的成就而言,他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过了盖茨,据近日的新闻报道,他以高于盖茨约5亿美元的股票差额成为世界技术首富。他拥有6.9亿股oracle股票,每股市值75.56美元,上市后价值521亿美元。
埃利森有他酷的本钱,在1995年的悉尼杯国际帆船赛上他着自己心爱的“莎哟拉那”连续航行三天三夜,最终获得冠军,作为冠军的标志,他的胡子从此就不再刮去。他的搭档就是有名的新闻集团的掌门人默多克,后者在这次比赛中受了点伤。埃利森也许是世界上惟一和自己十来岁的儿子一起着自己的喷气式飞机在空中做特技表演的人。每逢这种时刻,他的一位前妻就会在天空下面提心吊胆。
这是一个到处充满霸权味道的世界——连公司的头目也被称为“首席执政官”,让人想起英雄辈起的古罗马帝国。不过那时的英雄们用的是冷兵器,而现在的英雄们则是挥舞着“软件”去打击敌人。
1977年oracle由埃利森一手办起,20多年来,埃利森总是先树立一个假想敌并公开宣称要消灭它,事实上他说到做到,最终他不得不面对最后的敌人——微软。当然微软也是一路兵枪血刃地杀上来,最后他们的较量势在必行——这就像霍利菲尔德不得不和泰森决战一样。
挑战者仍然是埃利森。“拉里能否击败比尔?”的句子被印在了《商业周刊》封面,一时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埃利森对自己充满信心,他宣布要以“网络电脑”终结微软的“个人电脑”霸业,而盖茨当即还以颜色:“oracle在说谎,网络电脑根本就是骗局!”
埃利森的口才“非同小可”,他的每一句话都会让新闻界和竞争对手们目瞪口呆。葛洛夫、***甚至小时候他父亲教育他的话都被拿来证明他的论点,当然同时不忘讽刺一下微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每天起床后,我都会想:今天微软会对我们的‘网络电脑’发动什么攻势?他们会如何模仿我们的创意并把它加进他们的‘网络个人电脑’?”
埃利森引用了***的一句话——这是一场最后决战,但他又认为最后谁也不会被击倒,谁也不可能完全占有市场。或许这是他惟一的一句真话。
埃利森给他的“网络电脑”描绘出一个美妙的场景,他甚至这么说:“你能想像一个在中国南方偏远山村的女孩有机会通过网络电脑取得哈佛学位吗?这个世界正在改变。”
和惠普的联手以及对linux和苹果(他是苹果老总乔布斯的好友且是苹果公司董事会成员)的支持比埃利森设想的“网络电脑”的美妙前景更具说服力,至少他开始成功地分化微软阵营,这使埃利森离霸业王座又近了一步。在微软被控垄断的时候,埃利森幸灾乐祸地站出来说微软应该被分成三部分。
人们的心情其实很矛盾:很多人盼望微软倒下,但埃利森又怎样?就算他打败微软又能怎样?不过是又成就一个霸主。如果从盖茨的眼神里映射出“阴谋”两字,那我们从埃利森的眼神里也可以读出两个字——攫取。
埃利森说:“生命像一条鳖鱼。你必须继续向前,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否则你就会死亡。”埃利森很欣赏自己现在这么酷,以至不能放慢脚步。
王文京 透视创业轮回
圈内记者说:“王文京这个人少年老成,事业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
王文京自己也说:“用友一直比较顺,没有特别困难的阶段。”
12年,古人称之为一个轮回。12年前,正值本命年的王文京毅然下海,当又一个本命年到来的时候,王文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双喜临门”:第一,用友准备上市,第二,最早一起创业、中途却又离去的事业伙伴苏启强终于回来和自己站到一起。这是怎样的一段人生传奇?
2000年12月6日早晨8点40分,记者如期来到北京贵宾楼饭店二楼的咖啡厅。在东侧最靠窗的位子上,王文京正在埋头写着什么。记者在对面的座位上坐下,大约六七分钟后,王文京抬起头来,把稿子交给公司的人,然后和记者聊天。记者知道王文京一向有自己写东西的习惯,今天写的也一定是一篇重要的文章。一问,果然是。
王文京说:“12年前的今天是用友诞生的日子,今年又是我的本命年,可以说我的人生和我的事业今天都正好经过一个轮回。”
12年创业,一个公司的轮回
记者跟王文京的话题由轮回开始。轮回的起点容易确定,就是12年前用友成立的那一刻,而终点在哪儿呢?
12年前的12月6日,王文京和苏启强借了5万元钱,共同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辞职出来,在中关村租了一间9平米的房子,买了一台电脑,“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宣告成立。那时他们白天上门推销,给用户做服务,晚上回去编程序,编到半夜,就在那儿睡,第二天继续。从那个起点开始,第一年的营业额是8万元,逐年发展,到1990年正式成立“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1995年发展为“用友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并组建用友软件集团,1997年软件销售额突破亿元,1999年公司发展为“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并积极争取股票发行上市。
谈到创业的背景,王文京欣慰地说道:“我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这代年轻人赶上的时代太好了。我们赶上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可以上大学,可以选择,可以自由地创业。这是一个变革和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变革,给了我们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分子最大的发展机遇。因为伟大使我们可以创造业绩。比起我们的父辈和兄辈,我们这代人庆幸多了。”创业的方式有多种,王文京说他选择了从零开始的道路,因为他崇尚白手起家式的创业。
1994年王文京和当年一起创业的拍档苏启强,以一种非常友好而且理智的方式进行“分家”。之所以称为友好,是说他们没像其他人那样打得不可开交;之所以称为理智,是说用友一开始就是“纯民营”,产权清晰,使王文京回购苏启强的股份进行得非常顺利。这件事直到今天,被传为“中关村的一段佳话”。5年后,苏总又被新组建的用友软件股份公司聘为独立董事。王文京对记者说:“我这是首次向媒体透露此事,苏总已接受聘请,回来做我们公司的独立董事。”也许是想借助苏启强在业界的影响,也许是想利用苏启强在投资方面的经验,此举最终能达到何种效果在记者看来已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一段佳话终于可以续写。
关于上市选择国内还是国外,王文京说:“在国内上市,这一点我们已非常明确。过去国内资本市场处于不断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上市门槛比较高,限制也多一些,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由于在国内无法上市就选择了在海外上市;作为产品市场在国内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国内,应该首先考虑在国内上市,这样公司的经营业绩可以在股市上透明的良性的互动。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表现不错的公司都积极争取在国内上市。产品市场在国内的企业,如果在海外上市可能会造成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脱节,难有良性的互动。此外,用友是一家本地企业,从企业长远发展看,在本地的资本市场上市将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回顾以往12年这一个轮回,王文京说,经营一个企业必须借助资本运营,只有通过资本运营,才能完成产业升级。现在就是在中国市场做软件,我们面对的都已经是国际竞争了。大一点的项目我们经常碰到的是国际公司。我们必须通过提高产业规模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上市后公司在几年内可以融到大规模的资金,企业做更大的产业规模就有了前提。
当然,企业的经营没有终点,上市更准确地说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从轮回的意义上说它只是企业下一轮发展的新的起点。回到起点的角度看待上市,王文京有一个比喻:企业上市就如同汽车进入了快行道。王文京说:“人一旦上了道,事情就好办了。”
王文京当时没提到“退出机制”。其实,上市不仅是企业融资战略的重要一环,而且还可以实现用友酝酿已久的期权方案。
软件产业,经济发展在国家间的轮回
记者采访的前几天,王文京刚刚从爱尔兰和美国考察归来。这次他专程考察了爱尔兰和美国的软件产业发展。谈到这次考察的感受,王文京兴奋起来。
他说:“感受最深的是,全球范围对软件和服务的需求太大了,我国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无限。软件产业在爱尔兰和印度的成功给我很大的启示:软件产业能够给中国一次超越的难得机会。软件产业不像其他一些产业,只能先在发达国家发展,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相反可能在一些有人力资源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并向发达国家转移。这或许是近百年来现代经济在国家间的一个新轮回。印度和爱尔兰原来都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牧业国家,这些年来,在政府积极政策的引导下,他们抓住国际市场对软件及服务的需求机会,发挥其人才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成为除美国之外软件出口第一和第二的国家。特别是爱尔兰近年来通过软件及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它从一个原来在欧洲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富裕的国度。在硅谷的旅馆,我天天看到印度的软件工程师出出入入。印度和爱尔兰的成功经验很值得中国软件企业学习借鉴,中国在软件产业的优势必须发挥出来。一旦发挥出来,前景不可估量。”
王文京创业的时候,选择的起点就是软件,至今仍然在从事着这一领域。他说:“80年代末即使在中关村选择软件作为主业的企业很少,因为那个时候软件不值钱。我们选择了这一领域,一干就是12年。我们亲眼目睹也亲身经历了中国软件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中间王文京也有两次印象深刻的经历。1993年的“一段弯路”:当年他差点投身房地产,他甚至已亲自到了海南,考察并少量投资,要不是性格中“天生的稳重有余”,决策慢了一点,说不定就没有今天。事后他对记者感叹:幸亏当时及时回来做自己的主业。
2000年初的“网络狂热”:受国际互联网产业和资本市场狂潮的影响,中国在1999年下半年特别是2000年初也掀起了一次网络热潮,特别是在it产业。用友原来是一家软件公司,网络热给软件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网络公司的光环一度使软件企业在it产业沦为“传统公司”。公司的软件工程师也经常接到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的“加盟邀请”,对软件人才队伍产生影响。4月份nasdaq的股市风潮结束了这一狂潮。年中开始,一些曾经流到网络企业的人员又回到用友。“这次我去参观美国的comdex,跟去年感受到的差别很大,电子商务去年更多地表现为概念,今年已经走向务实的应用。去年到处都是,com,今年似乎从狂热回到理智,从概念回到技术,从.com回到了产品和软件,软件公司再度成为it产业的焦点和投资者的中心。”
尽管网络不像年初那般狂热,但王文京坚信互联网确实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在这次热潮中,王文京还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按照公司互联网战略,2000年3月份用友筹建了一个网上软件租用的asp——伟库网。伟库网不仅开创了公司的网上服务业务,也意外地为公司留住了年初一批想往互联网公司流动的优秀人才。
对中国的软件产业,王文京说:“今年国家颁布了专门针对软件企业的鼓励政策(国务院18号文件),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在软件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上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富豪榜: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轮回
前不久,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对中国内地50名首富的调查排名,结果王文京以6000万美元的个人资产名列第41位。排在他前边的是创维集团老板黄宏生,排在他后边的是新浪网的ceo王志东。记者问王文京对这个排名有何看法,王文京说,这是美国的统计方法,对此我没有评论。
在过去12年里,王文京在财务软件产品和技术上不断创新,持续领先,始终操纵行业的发展方向,他的财务软件所占市场份额超过40%,连续10年为中国市场第一,创造了中国本地最大的独立软件厂商和供应商,并率先在行业中进军asp和互联网。由此我们可以说王文京对财务的理解是超前的,在计算方面,他有理由比《福布斯》更加自信。他也给了记者几个数字,这就是用友在新世纪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他说:“到2010年,我的目标是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公司市值达到100亿美元。”
对于这个数字,王文京有两项支撑。第一项就是技术支撑。1999年王文京推出互联网战略。具体来说,用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战略包括三个方面,即软件产品转向web-base,并开发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网络财务、ierp、icrm);在独立的低端市场尝试改变软件包方式,直接以asp模式提供网上在线服务(伟库网);公司运作加快电子商务化(“e用友”)。
第二项是数字的支撑。1988年王文京靠5万元借款起步的时候,他和苏启强曾大着胆子定了一个“十年规划”:争取做到3000万元。然而结果是不到10年的时间,用友的营业额就超过了亿元。按照一般的算法套用这个比例,一贯稳重有余的王文京这次抛出的,恐怕又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
曾几何时,福布斯和财富杂志排出的都是外国富豪和外国企业。从现在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走上这些排行榜。这是否预示着财富在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轮回?
圈内人说:“王文京这个人少年老成,事业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王文京自己也说:“用友一直比较顺,没有特别困难的阶段。”
记者最后问了王文京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切挫折在你嘴里似乎都平淡得不值一提?王文京说:“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觉得好像没有哪个阶段很特别,很困难。这可能和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有关系。我认为搞一个企业,经常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也会面临问题与困难,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困难是很正常的,通过问题的解决、困难的克服来推进企业的发展,实际上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企业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没有什么很特别很困难的阶段。”王文京的话反映了他的一种心态,而成功是不是更容易光顾有这样心态的人呢?
贵宾楼里的厅柱高大宏伟,玻璃窗非常宽阔。窗外的长安街正是车流如织,而王文京就这样安静地坐在窗前,淡淡地讲述着事业、朋友和轮回,一缕冬日早晨和煦的阳光,这时刚好从他的脸上经过。
石钟韶:做并思考着
大家说杭州美,也许是因为杭州有令人向往的像苏小小这样连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都不能及的佳人,也许是因为名震四海的在中国的雕刻中自成一家的西泠印社。但是你不一定知道,杭州在中国的软件业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
众所周知,当世纪的指针指向21的时候,知识经济的脚步已声声入耳。记者于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前夕来到杭州,就是为了拜访一个这次知识革命中的“弄潮儿”、一个在中国软件业举足轻重的人、一个擅长思考并讲究实干的人,他就是杭州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总裁石钟韶。
影响成长的人和事
说实在话,记者在见到石钟韶本人之前,只知道他是在1993年与他人合作投资3万元,然后经过几年的拼搏,他的公司现已成为全国著名、浙江省规模最大的软件企业。
石钟韶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就呢?满脸挂笑的石钟韶告诉记者一件在他成长中举足轻重的“故事”。
石钟韶是宁波人,令他难忘的是当时他家有个邻居,是一个很有经营头脑的老人,绰号叫“兰半天”,他不仅很有学问,听说以前曾独撑兰州商业半边天。石钟韶小时候经常去“兰半天”家玩,“兰半天”就经常给石钟韶讲如何做人和做生意,年龄还很小的石钟韶就己经能跟“兰半天”交流了。石钟韶说,现在回忆起来,“自己是从‘兰半天’那儿感受到商业的启发,而从父亲那儿感受到了技术的启发。现在的成功与当时的启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石钟韶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记者的一个强烈感受就是“顺其自然”。他自己也说他的性格处于激进与温和两者之间。石钟韶觉得北京大学的四年成就了这份秉性。
石钟韶从北京大学的文化中感受到创新的意识。北京大学的文化是一种包容、英明的文化。石钟韶特别欣赏北京大学的学生上台演讲时的那种激情和文采。北京大学毕业后,石钟韶回到了杭州还十分怀念在北京的那段日子:“小时候在宁波鄞县一个小镇上,生活比较艰苦,培养了自己不清高,好相处的性格;大学四年又在北京这种大的环境下学习。做事情时就有一种庞大的气势。”
毕业到了浙江后,分配较顺利,石钟韶到浙江丝绸工学院教力学。教书培养了他的口才、组织能力、工作能力。1988年经济大潮涌来的时候,在攻读硕士学位的石钟韶也加入了“下海”行列,贩卖些带鱼、黄鱼之类的小生意。虽然不太成功,但经过这次磨练后,石钟韶觉得“下海”还挺有味道。
创业有些无奈
尽管石钟韶自称上大学时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不听老师讲课而看自己愿意看的书。但石钟韶最终走上自己创业的道路,多少却显得有些无奈。
石钟韶在浙江丝绸工学院任教3年后,于1986年考入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大潮扑面而来,那时我的学位论文已经做完,但离毕业还有1年,我当时非常想退学,觉得呆在学校里简直是浪费时间。”石钟韶说,“无论从我自己的性格,还是从其它各方面来看,我都觉得自己更适合去企业里创业,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未能如愿。结果,正赶上1989年毕业,于是我被分配去了杭州制氧机厂做了1年真正的钳工。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做过大学教师,又拿了硕士学位,结果最后却当了钳工,这种结局让我根本无法接受!那时候我的心态完全失去了平衡,觉得前途无比渺茫,每天想的惟一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能脱离那个环境,自己去做点事情。”
在干了整整1年钳工之后,石钟韶被调到了厂信息中心,负责看管机房。“那是1990年9月,从那一刻起我算真正地进入了计算机领域,”石钟韶说道,“当时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刚刚被看好,我自己也认准了这个行业,于是我把自己从前所有的书籍都统统地卖了或扔了,在没有多少钱的情况下,还是咬牙花了300块钱,买来了从本科到研究生所有的计算机教程,直到1991年11月,花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把所有这些都认真自学了一遍。”
这样,在1991年年底时,石钟韶就离开了那家工厂,开始踏上了成为一个企业家的道路。
“新中大应该说是我的第3次创业了,不过,前面两次都是在公司架子还没搭起来的时候就夭折了,”石钟韶说道,“1993年8月,我筹集3万元人民币创建了杭州新中大电脑系统研究所,从此才开始了我真正的创业生涯。”
4兆内存条起家
石钟韶和他的新中大开始的几年也就是做一些系统集成业务,直到1994年底,才正式确定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做财务软件。“当时,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基于windows平台的大型企业财务软件非常有前途,”石钟韶说道,“于是,在最后确定用sybase 3.0作为我们的开发工具之后,我们就开始迈向了这个领域。但当时很多的机器都是386xx系列,或更低的286系列,而运行我们的产品首先需要机器是386dx以上,并且要有8兆以上的内存。所以,当时我们的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就遇到了许多实际的困难。因为很多用户的机器当时都只有2兆或1兆内存。”
“内存危机”给整个新中大的软件推广和销售带来了一个巨大难题。“后来,我们只好设计了这样一套解决方案,即只要是买过我们软件,或者是用过我们软件的客户,我就送你4兆内存条。”石钟韶说道,“因为如果客户没用过我们产品的话,那我们软件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海宁的一个乡镇企业——锦达针织厂,是新中大财务软件产品的第一个用户。“海宁可以说是我们新中大财务软件起家的地方,所以直到现在我对海宁仍然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石钟韶说道,“刚开始使用时,用户的反映是速度特别慢,于是我们也是白送了他们8兆内存条,才有所改善。但因为我们是windows平台、图形化界面,所以那些当时对计算机不是很懂的用户用起我们的软件就感觉很方便,于是他们也就开始选用我们的产品了。”
石钟韶是一个敢想敢干、非常富有行动力的人。“我对我自己在管理上面最满意的一个原则,就是始终坚持将发展放在公司的第一位,”石钟韶说,“对于我来讲,什么事情都可以向后拖一拖,但是我绝对不能没有钱去做宣传,公司对广告宣传的这个基本性投入,对于我而言是最主要的。”
怕坐飞机的另类人
石钟韶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甚至是有些另类的企业家。记者听说他从来不坐飞机,这样的总裁现在来说,还真是绝无仅有的。
石钟韶的理由倒是一套一套的,一是他原来曾学过空气动力学,经常吹飞机模型,因为压力和气流的问题,飞机就会上下抖起来,总之,坐飞机不太可靠!不过他说总有一天会开戒的。
“另一个原因是我乐于坐火车。”石钟韶说,“我每个月都得出一两趟差,自从坐上火车以后,才发现自己获益匪浅。每次坐火车时带上一堆书刊杂志,下车时就全看完了。我的书籍,我的杂志大部分是在火车上看的,一半是走的时候看,另一半回来时看。来回十几个小时,在火车上解决了读书的问题。学习、思考,我在火车上可以完全超脱。看看风景,听着音乐,我思考的全是平时忙碌之中根本无法想到的。”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一些所谓规范的管理原则之外,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非常个人化的、有时候甚至会是一些“讲不通道理”的所谓管理“诀窍”,而这些企业家的成功,可能更多地就是依赖于这些“个人的信仰”。虽然石钟韶所受的教育已经很高,但他的管理就十分另类。
“血型理论在我的整个公司管理实践中,至少要发挥30%以上的作用,”笃信血型理论的石钟韶说道,“一个人到公司里面工作,不外乎有三种需求:一是事业上的发展空间;二是待遇上的需求;第三就是学习上的需求。这三个需求里边,你最起码得保证有一样需求能够满足他,他才会留下来。因为,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个性化的管理在我们这样的公司里是必须的。而根据每个人的血型,再依据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安排,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公司在管理上的特色。”
新中大公司对血型的重视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公司的招聘登记表与其它公司不同的一点是,专辟有血型一栏,”石钟韶说道,“而且我也要求每个部门的经理都要对其属卜的血型进行了解和掌握,因为不同血型的人适合做不同性质的工作,而且不同血型的人相互之间的配合也与彼此的血型高度相关。”
除“血型管理”外,石钟韶还很“迷信”,十分注重“风水”。现任新中大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林当清就曾对记者说:“当时我们给北京分公司办公室选择新址时,石总特地从杭州飞来一起看地方、选家具并决定办公室各类家具的位置和摆放方法,令我们很是吃惊。”
“实际上,我这样做,也是个性化地考虑员工们住在这个地方心情是不是很舒畅,是不是符合他们的习惯,”石钟韶说道,“it行业是人的行业,所以只有当人舒服了之后,他才能有创造力!”
均权在技术与资本之间
1999年5月29日,是杭州新中大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创业志”上应该大书一笔的一天。
这一天新中大与总资产达18亿元的上市企业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签约,双方共同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组建一个全新的合资企业:“杭州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
新组建的杭州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也由此而一跃成为浙江省软件行业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
新中大这次融资行动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一方面缘于新中大进入企业扩张期后企业自身所存在着的对发展资本的内在强烈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轻纺城作为上市企业欲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但是这当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双方都能够从达成长远合作的角度来审视彼此的要求,并理性地就有关企业的诸项控制权等敏感问题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并满意的共识和条款。其中尤以双方合约中对小股东的权益保护这一系列条款最为根本,也最为有借鉴意义。而在国内,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小股东权益保护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此次融资过程中,虽然轻纺城拥有51%的绝对控股权,但由于双方的一系列创新性条款规定,使得新中大仍能够保有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控制权。这一系列条款包括新中大的人将出任监事会主席以及副董事长,新公司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公司总经理等都将始终由新中大提名推荐给董事会最后,当新公司符合上市条件而准备上市时,新中大按双方协议应成为第一发起人。
如同勇猛的武士又披上了一身合体而坚固的护身铠甲,这一系列小股东权益保护条款使得新中大在成功融资之际仍保有了对新企业的实际管理和控制权力,从而也直接保证了新企业能够持续拥有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2000年10月,新中大又一次成功地吸引了21世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具有丰富科技风险投资背景和投资经验的公司成为新中大公司的战略股东,给新中大注入了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管理经验,为新中大下一阶段的资本扩张和跳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只生产“尼桑”
石钟韶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差点投资做管理咨询及培训网站,‘www.powergm.com’是他们当时已注册的网站域名。他们的目标是做一个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及培训网站。”
1999年,网站的火热也让新中大感到了机遇的来临:“圈地”的最佳时机不能错过。“我们也应该投几百万开个网站,在虚拟空间先占得一块地盘。”实际上,石钟韶他们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再不行动也许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很多人都认为几百万无所谓,“就权当在网上投的广告费。但谁敢说我们就没有好的创意、好的商业模式呢?谁敢说我们就一定干不出名堂来呢?”
于是,注册域名,几百万资金到位,网站基本架构设计好,人员到位,甚至从外边挖来的总经理都已从原来的网站辞职、就要上任“全球管理网”ceo。但就是这样一个“万事俱备,就连东风也不欠”的“网站投资计划”,在2000年春节前夕,石钟韶他们最终还是决定暂且不涉足网站。
回想当初的决定,石钟韶现在仍然认为是十分正确的。“首先是风险太大”,“做网站像个无底洞,像新中大这种正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很可能会被它拖累。”在石钟韶看来,“全球管理网”的出路有两个:“一是被别人收购,二是收购别人。”但这两者要做到哪一个都不简单,都要冒很大的风险。
石钟韶看来,新中大去做咨询或网上理财都是不务正业的。新中大就是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全面的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新中大并不是一定要做成国内的第一或第几大厂商,但一定要做一个品牌好的厂商。正如在大家熟悉的汽车行业,新中大的定位就是:既不生产属于低端产品的“夏利”,也不生产高不可攀的“劳斯莱斯”,但生产适合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消费者、又有良好品牌的“尼桑”。
“尼桑”是国际品牌,石钟韶的目标也是将新中大做成世界品牌。他认为随着wto的逼近,尤其是随着我国各项制度与国际的逐渐接轨,中国的软件企业一定会走出去,“否则会被人家打死”。但他不会将新中大轻易带入国际市场。在自己实力不是很雄厚、软件产品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走出去也会被人家一棍子打死”!
财务软件重新洗牌
一位颇具影响的经济学教授透露:在我国香港上市的某h股公司,依据在不同国家不同的会计准则计算,其利益能相差20%。这说明,如果国内的财务软件不能实现国际化,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是针对这一情况,杭州新中大软件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旨在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监控的“新中大国际财务软件”。
2000年3月21日,总部设于杭州的新中大财务软件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新中大国际财务软件。虽然仅仅是一个产品发布会,但是新中大公司除了介绍自己的产品,石钟韶还提出一个颇引人注目的口号:“新中大要对财务软件行业重新洗牌。”
1993年8月才成立的新中大公司,直到1995年9月才推出自己的财务软件v1.0版,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新中大认为现在已经拥有“洗牌”的实力。“第一,我们的技术平台有明显的优势,产品的设计在网络化管理、开放性体系和物流资金流的高度统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第二,公司的资金实力具有优势;第三,公司在高端领域占有很大份额,用户群是大企业”,石钟韶向记者分析。
石钟韶指出,中国的财务与企业管理软件在过去的20年来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最初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到最近的管理型财务软件,虽然在功能上有极大增强,但从产品本质上来看,尚存在许多风险:而新中大的国际财务软件就主要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了解决方案。石钟韶显然认为,对企业在管理上国际化和网络化趋势的及时把握,是新中大赖以“洗牌”的重要筹码。
资金的优势来自于公司在1999年与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资项目。“新中大”以往的发展靠的是自主积累,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大的突破比较困难,因此积极需求投资方的合作;另一方面,“轻纺城”实际上属于靠租赁地皮为生的传统行业,为了开拓新的增长点,也在积极寻找高科技行业的合作伙伴。
此外,石钟韶向记者透露,新中大正在筹备到中国的创业板上市一事。“至2000年底,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券商正在对公司进行上市前辅导。到目前为止,一切进展顺利。”
1999年,财政部规定,要在两年内实现企业的电算化。而国内财务软件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的状态,使用财务软件的企业仅仅占很小的比例。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洗牌”机会。这种机会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同时出现。“洗牌”的口号能否落实,不仅取决于各企业能否在资本市场上提升份额,还更取决于他们能否在产品市场上提升份额。
石钟韶相信,一年之后国际财务软件intfi“肯定会变得更加成熟。2002年新中大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让新中大成为业内最有影响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公司。今年争取股票上市;两三年内跃居中国第一软件品牌,并成为国际著名软件公司”!
即将离开杭州前的晚上,记者在俯瞰灯火阑珊的杭城时,不禁感叹起了新世纪的美好!而远眺更加风起云涌的“软海”时,记者更有理由相信,新中大在新一轮财务软件行业的“洗牌”中必将笑到最后!
杨春 打造金算盘
“杨春谈不上什么魅力,但他的员工都觉得他这个人比较坦诚、正派,从不做虚假的事情。杨春认为最佳的品质是宽容。杨春不能容忍人格很差的人。他也开除过人,但他还允许员工最多换过四个岗位,这些人中现在居然有的已经成为骨干了。”
杨春对做ceo也有着自已的想法,他认为做ceo至少要有一到两个强项,否则没有人服你。
记得20世纪的最后一年,中国软件业发生了一件非常轰动的新闻:重庆金算盘和沈阳东大阿尔派(东软)共同投资设立东大金算盘软件有限公司,金算盘的总经理杨春将其51%的控股权让给了东大阿尔派。后来又听说还是这个杨春,公开扬言要做中国财务软件帝国的老大!
这个杨春何德何能竟敢出此狂言,暂不说同行业的国外大公司,就是国内的用友和金蝶,也够你杨春有些年追了吧。还想当财务软件的老大,简直是狂妄!
在21世纪的第一个月份,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来到这座闻名中外的山城——重庆,在同样闻名的嘉陵江边见到了杨春。
记者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是一个如此平和谦逊的人。在和杨春的交谈中,能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一种都市中久违了的真诚,而在他的眼睛的后面,更会让你明白什么叫做智慧的光芒。
三万元三个人起的家
杨春的创业,几乎是记者所接触的it老总中起点最低的。
1992年12月,杨春和他爱人、还有一个朋友,三个人通过借钱,勉强凑足了3万元,开始做用友财务软件的代理。这个“小米加步枪”的创业过程坚持了2年多。
其实杨春心里已经有了方向:代理只是过渡,最终肯定要做自主产品。
金算盘出来的时候,就重庆也已有几家相当规模的财务软件公司了,中联、康迪、四维3种财务软件均已通过有关部门的评审,并已经在重庆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杨春经常和这些公司的老总聊天。因为杨春“下海”之前是某局财务处的电算化主管,和这些老总是朋友。
杨春发现,他们都只是想占领重庆市场,很少去想怎样走出重庆,走向全国市场。杨春说:“我认为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我想如果要我做,我不会这么干。我要做就做成一个全国性的软件大品牌。”
想归想,但杨春当时的工作还是有相当的优越性。真正让他“破釜沉舟”“下海摸鱼”,还得从杨春的身世谈起。
杨春出生农村,读书时成绩非常好。1981年高考,为了能够百分之百“跳农门”,父亲要求杨春只能报考中专。杨春十分不情愿,老师也都感到很可惜,“其实本来可以考上大学的。”这样杨春只读了一个会计中专。没有上大学虽然给杨春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但是杨春本性非常好学,中专毕业后杨春上了在职电视大学,学计算机和中文专业,拿到了大专文凭。“这对我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我的计算机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学得来的。”
中专毕业后杨春被分到一个兵工厂任会计,因为业务比较扎实,加之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上级主管局把杨春借调到他们那里去负责电算化工作,最终是想把杨春的人事关系调到他们那里。借过去之后的将近5年时间里,杨春的工作业绩不错,同事对他评价也挺高。但是,杨春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只能一直被“借调”着。杨春当时也很自负,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为什么非要窝在这里,连一个正式的人事档案都不能办过来?”他当时虽然有点赌气的意思,但杨春一气之下还是下海了。
杨春从此十分讨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自己成立的企业里明确禁止拉关系、搞帮派。“员工绝对不可能靠关系得到一些好处、提升,不靠自己的能力不行。”
告别家族企业
现在许多记者还都会问杨春,金算盘后来是如何妥当处理公司里亲戚员工关系的?
的确,开始金算盘只有十几个员工,亲戚就有五六个,占了一半左右。现在回头看,那时亲戚确实帮杨春度过了一段困难的时期,刚创业时公司没什么形象,租的房子只有十几个平方,两台电脑,房子也很破旧,都是为了节约费用。在这种环境下,要招聘很能干的人非常困难,没办法就必须用亲戚。大家一起帮忙,工资很低,每个月只有二三百元,杨春的堂弟当时只有100多元,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杨春自己不拿工资。在当时用亲属、朋友,基本上就只能解决成本和工资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没什么怨言。所以当时不仅有杨春的夫人,还有杨春夫人的妹夫,一个堂弟和一些其他的亲戚在金算盘公司里。
后来金算盘发展得比较快,很快就赚了些钱,就搬到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地方,并开始打广告,招聘,开始进入正轨。在这种时候亲戚就开始走人,有的是要求他们走,极个别的自己要走。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公司的长远发展着眼,所以他们也能理解。因为他们大多数并不适合这类工作。自己在国有企业受过“关系”的刺激,使杨春认识到关系对企业发展的一些障碍,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步步开始将自己的亲戚往外“赶”。现在公司基本上没有太多亲戚,杨春的爱人也出去了,只有他的弟弟还在里面。
记者提出为什么他的弟弟还留在金算盘时,杨春说他弟弟跟其它亲戚不太一样,他本身是大学生,学的又是经济,能力比较强。人比较聪明,跟其他员工比较起来也比较冒尖。当记者问在平时工作当中发生分歧时,会不会因为亲情关系而影响正常工作和决策时,杨春停顿了片刻说:“严格地讲,有时会。即使两个人都很优秀,而且两个人的想法都是正确的,冲突有时也难以避免。但我们最终还是能够协调起来,哪怕有时他保留他的意见,有时我保留我的意见,只要一旦决策下来,冲突就消失了,该怎么执行就得怎么执行。我们的冲突主要是在坐下来开会讨论问题时,而一旦会议开完并作出决定,哪怕这个意见他或我不一定百分之百认同,也会很好地执行。”
说起那段创业的日子,杨春至今还对他的家人内疚不己。杨春说:“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我爱人为了公司健康、快速发展,个人和家庭的投入都很大。而杨春自己在创业前期都是没日没夜地工作,每天至少都在10小时以上,每周6天以上,工作量很大,对父母、爱人、孩子照顾极少,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内疚。”
1993年,当时杨春的爱人生小孩,这种时候谁都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在身边,但杨春却没在她身边。“当时我的爱人在江津的一个兵工厂,我在重庆。当时公司也刚成立不久,非常需要我,爱人给我打电话让我当天赶回去,但却因公司里有重要的事情,没赶回去。”在说这些话时,记者分明感受到了杨春对爱人的那种浓浓的歉意!这时一直在边上静静坐着聆听的杨春的爱人说话了:“我打电话时他没在,别人接的。当时我就想,那种时候都不回来的确有点接受不了,但由于马上要生产了,也顾不了那么多,何况他也是因为忙才走不开,我也没办法。现在回想起来也没什么怨言。”事实上,就是在平时,杨春也是经常往外跑,家里的家务、带孩子、什么事都做不了。
杨春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于他既能认识到创业时期家族成员的好处,又认识到“举贤不避亲”。杨春认为基于规范管理的家族企业也有自身优势。在法国90%的中小企业都具有家族背景,一个用头脑而不是用权力管理企业的家族,倒是优势多多。杨春将家族成员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很小的程度,让员工觉得自己在金算盘空间不受关系限制。杨春说自己是“用人不避嫌,举贤不避亲。”
记者相信杨春的那些家人亲戚既然在创业之初能够那样地支持金算盘,也有理由充分相信在金算盘以后的发展中,会以更具体、不同的方式支撑着金算盘的。
三次重要的挑战
一生当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同的挑战,而杨春面临的挑战,似乎更具传奇色彩。杨春几次和软件业的几个领先擦肩而过。
1994年金算盘完成从代理用友的财务软件到开发自己的产品的角色转换。这是面临的第一次大的挑战。当时杨春认为:windows版的财务软件肯定要取代dos版,成为主流财务软件。于是杨春组织人马快马加鞭,开发出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财务软件。但是这种兴奋没有持续太久。1994年9月在全国首届会计电算化成果大展上,杨春等人带着经过半年准备开发出的win-dows版财务软件参展。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种趋势,可能会引起轰动。但是没想到杨春等人在软件商品化上面一点经验也没有,产品技术虽然很领先,但是产品的配套光盘、宣传资料、手册、包装等,所有关于商品化的东西都做得不好。杨春的win-dows版财务软件本该在1994年引起较大反响,但是他们带回去的却是沉默的滋味。
杨春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推广windows版财务软件的机会拱手让给了金蝶。1995年底金蝶开发出了windows版财务软件,同时发起了大规模的市场宣传,结果他们做成功了。现很多人认为,金蝶第一个开发出成熟的windows财务软件。
第二个挑战是1998年,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众多财务软件企业从财务软件转向企业管理软件,大家刮起erp的风潮。用友、金蝶都号称推出了erp,当时杨春认为时机不成熟,还是要以财务为核心,把供应链管理、决策支持、人力资源、设备管理等这些企业管理的基础东西扎扎实实地做出来。
这一回其实金算盘很危险,稍不留神就会被用友和金蝶给拖死。现在回味当时的情况,杨春说:“没有盲目去上erp的产品是对的,那个时候要是匆忙地上erp,现在肯定被拖跨了,公司可能就此完蛋了。现在的用友、金蝶erp还是没有挣到钱,回头还是在做财务软件,都回到了起点。”金算盘的产品在决策支持方面做到了领先对手。“有的竞争对手打广告声称推出这方面的产品,但我们一直没有看到实际的东西。在供应链这方面,金算盘也一直处于领先。”,杨春惬意地说。1998年全国软件评测的时候,金算盘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软件是全国最好的产品,七八个指标加起来总分比对手高100多分。
第三次挑战是金算盘和东大阿尔派合作。确切地说是东大阿尔派控股新成立的东大金算盘公司。在和东大阿尔派谈判过程当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投资者来找杨春。他们钱给得很多,有的传统上市公司给的钱比东大阿尔派多几倍,而且提出可以不控股,但杨春还是一一谢绝了。表面上讲,有人给钱是一件好事,但是杨春心里重若千斤。因为这一举措和公司命运休戚相关。资产重组搞不好就是公司走下坡路的开始。国际上这种事例并不鲜见。最后杨春选了东大阿尔派。金算盘产品品牌不变,公司名称前面加“东大”二字,也可以不加。杨春觉得东大阿尔派的领导胸怀很广,而且加上“东大”对公司更有利,杨春选择了加上。
杨春认为,东大阿尔派10年前也是几万块钱起家,按现在的市值已经是一百个亿,在中国还是少见的,管理比较成功。在思路、方法、理念方面比较先进,市场渠道比较健全。金算盘选择的理想的合作对象正是这种可以与金算盘互补的企业。但是,这个合资对杨春来讲仍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杨春要放弃控股。按照传统观念来讲,杨春放弃控股就等于放弃了主动权,在资本市场这是很危险的。杨春最后想通了:“因为大家合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不管是谁控股。就算是我杨春控股,企业发展不起来也不行。”
三种股权留住员工
东大阿尔派控股东大金算盘的条件之一是,东大阿尔派拿出一些即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东方软件期权给金算盘,分给公司一些骨干,这一点金算盘的员工非常满意。以前金算盘的股份大多是杨春的,但是现在不是杨春一个人的了,通过合资,做贡献的员工大部分都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在合资当中,有一个方案是杨春把股份全卖给东大阿尔派,可以获得几千万元人民币和可观的期权,并聘请杨春当总经理,还是领金算盘这帮人干。杨春没有选择这个方案,杨春觉得这样的话,合资使自己赚了一大笔钱,自己的员工在企业的购并中得不到什么实惠,这不是杨春的做事风格。而且从长远来讲,在收益上也是不合算的。
实际上金算盘的骨干员工现在有三个股权,一是和东大阿尔派合资的新公司的股份,二是东大阿尔派所有员工享受的福利股票,三是东大阿尔派的母公司东方软件的期权。杨春说,在中国企业中,员工同时享有三种股权是绝无仅有的。有的公司出的现金比东大阿尔派高几倍,但是杨春还是选择了东大阿尔派,这是东大阿尔派的胜利,也是杨春们的胜利,在这次重大决策中,创业者和员工站在一起。
金算盘在和东大阿尔派合资后,实行了更好的待遇政策,如赠杨春打造金算盘送2个月东大阿尔派的福利股票、奖励东方软件的期权、统一购买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医药费报70%、提供购房购车贷款等等。记者认为,在目前的it企业中,金算盘的福利制度是很健全的,员工的安全感强,保障系数高,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收益有一个好的组合,对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
未来的天空很美
对于金算盘跟东大阿尔派的合作前景,曾经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正如杨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的:“金算盘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构筑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原始积累和滚动式发展,对金算盘来说速度实在是太慢了。金算盘太需要一个平台,一个支点了,而东大阿尔派正好为金算盘提供了这样一个东西。的确,东大阿尔派是我国最大的应用软件供应商之一,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软件公司,它能够发展到今天也确实有许多优势,尤其在资本运作、企业管理、渠道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经验丰富,而且对分支机构监控也做得很好。另外,东大阿尔派还有一个强大的资源,就是行业客户非常多,因为它本身就是以做行业为主的应用软件公司,比如在社保、教育、金融、通信、安全、办公等方面都有大的用户群体。金算盘正好能够利用这个资源,针对大中型企业的财务和业务解决方案搭在一起销售出去。这是一个捷径,能够快速地缩短与对手的差距。
东大阿尔派的总经理王勇峰(他是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最年轻的ceo)曾几次对记者讲,金算盘的杨春在整个东大阿尔派体系中也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听了这些话,杨春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他认为这也许只是东大阿尔派想树立他的威信,但记者更认为这是东大阿尔派对杨春的正面评价。杨春说:“新公司才运作半年,目前是打基础、建平台的时候,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我们将不辜负股东的期望。”
对于财务软件未来的走势,杨春早就胸有成竹。杨春告诉记者:财务软件未来几年的走势一是利用互联网做平台,在网络上应用,这跟历史上其它时期的发展有很多的差别,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机遇;二是要求软件提供商能够快速满足用户需要;三是用户的个性化会逐步加强,差不多是量身订做。但是在一个大的框架上来做,小的东西可能三天、五天就出来,大的可能需要半个月或半年。快速满足需求变得很重要,好像是在量身订做,像搭积木一样,金算盘就是要把各种各样的积木准备好。金算盘在产品上的下一步策略,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构建这样一个平台,叫“3e策略”,就是e平台、e知识和e服务。在这上面,金算盘早就有了准备,不久就会把竞争对手甩在很后面。对此,杨春有个精彩的比喻:“在对手还在用机枪大炮时,金算盘可能用的是原子弹。”
现在机会对金算盘很关照,金算盘曾经没把握住windows的机会,而现在却又迎来了internet这个更重要的机会。对手在以前虽然小获成功,但持续发展却是另一码事。在网络时代,过去的成功甚至会成为包袱,如爱普生在针打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就妨碍了它的激打市场上的成功;而诸如hp、佳能这些在针打上相对落后的公司现在反而独占鳌头,反败为胜。这一切都给了金算盘很大的启发。杨春深信,中国财务软件必将面临在internet冲击下的又一次大的分化和重新洗牌。通过2年到3年较量,中国财务软件的格局将真正形成,最终生存下来的公司将与国外软件巨头一决高下。而在这次新的机会中,金算盘必将胜出。
当记者问杨春,金算盘的明天会怎样时,杨春给了记者一个坚定的微笑,他说,金算盘未来的天空肯定会更美。
杨致远:来不及结婚的年轻富翁
一位华语电视女记记者前往访问杨致远时,惊讶地发现,他的办公室只有一个小的隔间,桌上乱七八糟,他穿着短裤、光着脚接受访问。
赚钱速度,赛过“波音”
2000年,一家美国财经杂志的网站在当今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yahoo!链接后,股票价格竟然翻了一倍多;而近几个月来,另有几家公司因与yahoo!链接沾上了“仙气”后,股票也飞涨不止。
yahoo!前的市值己达433美元,一举超过了波音这样的大公司。这家站点有平均每日页面击量达到了2亿3千5百万,也就是说,几乎是全美国的人每天都要上yahoo!一次。
“超级玩家”,“超级机会”
1994年,当杨致远和yahoo!的中一个创始人,他的同伴大卫·菲罗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工程博士学位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感到厌烦,开始沉溺于互联网。两人都设计了自己的网站,杨致远的英文名字叫杰里,他为自己的网站命名为“杰里环球网络向导”。
杨致远这样解释当时为什么选中yahoo!这个名字:“我们那时并没有当真,没有把建立网站当成一项事业,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成功。我们完全是出于一种嗜好、好玩。既然是为了好玩,为什么不起一个好玩一点的名字?《格列佛游记》中的那群叫yahoo的人是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的野人。我们在斯坦福大学正事不做,游手好闲,没有什么水平,于是我们也自嘲为yahoo”。
yahoo!的名字从此何留下来。今天,杨志远的名片上的头衔是“头号yahoo”(chief yahoo);而菲罗名片上的头衔则是“廉价yahoo”(chief yahoo)。yahoo!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杨致远和菲罗的博士谭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真正成为“不务正业的ya-hoo人”。
期望成功,准备失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杨致远2岁的时候灾难降临到杨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被迫肩负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他10岁时,一家4口来到美国圣荷塞定居。12岁时,致远一边上学,一边开始当报童。回忆起这段往事,杨致远说,那种生活简直像地狱。
做教师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作为,从小就格外重视启蒙教育。注意开发孩子的智力。致远3岁时就能认识不少汉字,而且凡事总喜欢问为什么。
有人问杨致远成功经验是什么,这位总是自称“头号yahoo”的人不假思索地说——“先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是最重要的。”但他同时还认为,在成功之前不能期盼过多,准备失败,迎来的往往是成功。
成功不能等待
圣荷塞《水星报》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在办公桌上裹着毯子睡觉的人,初看像个无家可归者,看了报道,才知道这位30多岁的年轻人大卫·菲罗是一位亿万富翁。菲罗是杨致远都有上亿的身价,但他们都需要的是睡眠,睡眠成了大多数年轻创业得的最大奢侈品。可以这么说:高科技的快速发展都是由于千百万年轻人的不眠之夜换来的。
正是因为这种坚定,成功和巨大的财富没有使杨致远飘飘然。一位华语电视女记记者前往访问杨致远时,惊讶地发现,他的办公室只有一个小的隔间,桌上乱七八糟,他穿着短裤、光着脚接受访问。找杨致远,打电话是打不到的。他说找他最快的方式是发e-mail。对他来说,工作第一,吃饭、睡觉仅是最必要时才进行,要赶书记在成工的基石上再前进,才能巩固己取得的成果,否则马上会被淘汰。
如果有人问杨致远,“你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他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最喜欢吃饭、睡觉,最不喜欢等待别人,等待是一件十分讨厌的事。”“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永远不要等待,这大概便是yahoo!成功的要素之一吧。”
陈一舟 我拿社区赌明天
1949年10月1日,***那一声响彻宇宙的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在今天,记者更有理由相信,“中国人”已经挺立在世界互联网之林中。
想采访陈一舟还真不容易。提前预约了好几次,不是说在香港,就是在美国谈合作。这不,2000年3月17日上午听说陈一舟刚下飞机,也顾不上陈一舟是否休息过来,便匆匆忙记地扔下手头的工作前往chinaren采访了。
“中国人”站起来了
1998年秋季的一天,似乎并没有特别的不同。
但在斯坦福大不学学生活动中心门前的草坪上,在明媚的阳光下,一群人一边吃pizza,一边热热闹闹地讨论着什么。
这群人参加的组织名叫:“斯坦福中国互联网研讨会”,实际上是非正式和极为松散的,对互联风感兴趣的中国学生均可成为会员,手持pizza,参与讨论。
研讨会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叫陈一舟,正就读斯坦福电机工程系硕士和商学院的mba,也就是声名赫赫的互联网神话缔造者“雅虎”掌门人杨致远的师弟。他与两位电机工程系的小师弟谈得最带劝:周云帆和杨宁。三人中在在年龄上相差几岁,但爱好与志向却颇为一致:热爱互联网,决定做中国的internet.
后来,讨论的地点已不公仅局限于草地。而且每个人的“歪主意一个接一个”,讨论便很快升级争论和辩论。杨宁要在中国居民小区楼里铺isdn专线,周云帆要做“书贩子”,做中国的“亚马逊书店”,陈一舟则提出尝试虚拟社区的主张。一个人一边争执到底体做什么,一边想域名。做中国的互联网一定要带“chi-na,”但在“china”后面加某个英文单词的域名早己被人注册完了。正当大家苦苦冥想时,杨宁信手拈来一个“chinaren”,竟然引得了一片叫好声。
直至今日,chinaren(中国人)网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只要一提起这档事儿,还不无兴奋地说:“用英文与汉语拼音连起来作域名是我们的独创。域名促使我们idea终于统一了”。“中国人”站起来了!
“中国人”取了真经
在前往“chinaren”采访陈一舟前,记者专门对chinaren做了一些侧面了解。如“中国电子商务还不成熟”、“虚拟社区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工作”、“技术是虚拟社区建设的原创力等说法给记者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在chinaren.com进军国内之前,虚拟社区便已经浮出水面,并引起业界的相当关注。国内最先提出虚拟社区概念的网易创始人丁磊曾说:“网易的居民在起草和讨论一部‘网上婚姻法’,一旦通过,风民的虚拟婚姻就有法可依……”虚拟社区的本质是让现实生活的种种事物在internet上都有一个镜像,人们在此流连忘返,成为为社区的忠实居民,这样网站的访问率,负读率便可旱涝保收,这是公司热衷虚拟社区建设的原因。chinaren.com的三位创业者不仅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打算给这一老概念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internet的新一代创业者,电子商务始终是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chinaren为什么选择虚拟虚社区作为定位呢?chin-aren认为,完整区给予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他们的最终目标也是电子商务,但电子商务不是一夜之间表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000年2月初,chinaren已引入第一轮风险投资,听说第二轮也己基本搞定,预计在4月底到达。陈没有透露风险投资公司的名称、资金的具体数额以及各自的特股比倒。据外界猜测,第一轮应不少于千万美元,第二轮有可能在1亿美金左右。2000年2月29日,chinaren投资千万,推出有奖个人网页制作大赛——“玩真的——搭乘主页大巴,网上立页成家”,凡参加者,人人有奖,最高奖项竟是现房。
“中国人”也要上市
中国互联网目前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上市了。chinaren也一样,他们也在千方百计地争取以期能尽早上市。
陈一舟介绍说,美国最成功互联网社区提供者说geociries。
1998年8月11日,geociries在nasdaph上市。17美元开盘,下午便升至36.31美元。此后geocities的迅速超过了10亿美元。1999年,雅虎以数亿美元收购了geocities及350万会员,geocities目标性格强的用户群为雅虑今日的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陈一舟从geocities身上获得了信心,陈认为chinaren的产品和团队已经在事实上具备了上市的条件,现在还在抓紧寻找合适的投资银行。
问及陈一舟chinaren是否会走geocities行上市再被并购的道路,陈回答说:“chinaren与geocities的模式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的独立性会更加一些。总之chinaren将是一家以网络广告与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公司。”
采访结束后,而对日益壮大的chinaren,记者不仅想起了1949年10月1日,***那一声响彻宇宙的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在今天,我更有理由相信,“中国人”已经挺立在世界互联网之林中了,那就是祝愿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大步朝前走吧!
记者后记:事实上,大家都已经知道,“要赌明天”的陈一舟愿赌服输,chinaren已经被另一家中国的大型门户网站搜狐给收购了,而陈一舟本人也已经返回美国硅谷重新寻找机会去了。
卢建 我能让enet赚钱
做网络,是为赚钱,还是要上市?曾是加拿大五大华裔风险投资家的卢建毫不犹豫地表示:“当然是赚钱。”他解释说:“此次回国出任enet——硅谷动力的首席执行官的原因也是,我能让赚钱。”
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卢建看好enet做为it行业垂直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从enet首期即获得世界最著名风险投资梦幻组合——高盛公司,redpoint ventureal公司和peninsula capital等,共同投入的1000万美元也可证明这一点。更重要和是,卢建认为,他的国内的合作伙伴——《互联网周刊》的国内市场经验与权威it专业门户的信息资源和市场领先优势都是enet走向成功的保证。
enet是于1999年成立的,在短短8个月已成为领先的资讯科技网络内容供应商,而通过广告收益就己获得了8万美元的收益。由于经营模式或资讯科技入门网站cnet类似,所以在国内不有中国cnet的称号。
卢建还指出,随着与cnet类似的广告收入外,chinaenet也会发展电子贸易平台,过网上产品销售赚取收益。
“我们己经看到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趋势,预计到明年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将超过5亿美元”卢建先生说。“我们的目标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领先优势,进一步聚焦商业方向,整合各方资源,最终成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it商业门户。”
记者后记:这是记者1999年采访硅谷动力ceo卢建先生后的报道,然而“豪言壮语”犹在耳,互联网在泡沫却不依“卢建”们的意志所特殊,就在2001年11月,卢建的老板高在朗带着他的两个神话“硅谷动力”和《互联网周刊》搬家了——
□高在朗 拎着两个神话搬家
文/《北京青年报》 易铭
两个后院同时起火,平素行事低调甚至被外界视为“神秘”的高在朗不得不亲自冲上前台充当“救火队长”,尤其是拯救处于风雨飘摇状态的硅谷动力。
2001年11月,国内新经济的见证者《互联网周刊》和其兄弟企业硅谷动力将从象征着身份的国贸中心写字楼搬出,与常人所理解的“落魄”不同,当家人高在朗把这看做是实现企业良性的成本控制和务实的经营策略的新起点。现在看来,高的再造努力已经显现了效果,尽管租金已交到了12月份,高在朗还是断然决定在本月执行搬家计划—再过一周,他执掌的硅谷动力(www.enet.com.en)和《互联网周刊》将从象征着身份的国贸中心写字楼迁出,新的办公地点是古观象台附近的金龙大厦5层—硅谷动力仍与《互联网周刊》对面办公;因靠近地铁,新办公地点的交通仍很便利,租金却要便宜不少。
从国贸中心到金龙大厦,乘地铁和公交车都只有两站地的路程,但这短距离搬迁所浓缩的互联网的风云变幻可谓意味深长—2000年初,从《互联网周刊》网络部脱胎出来的硅谷动力成立不久,便吸引了包括投资银行高盛和著名风险投资基金redpoint在内的总额为1000万美金的首轮风险投资。而随着网络概念的升温,创办仅3年的《互联网周刊》在去年便实现了盈利,更有消息说它去年的收入己进入it媒体的前列,估值一度超过1亿美金。但好景不长,如今,随着网络概念的一落千丈,痛快地烧掉了第一轮融资的1000万美金的硅谷动力开始在死亡线上徘徊;而互联网企业广告的近乎绝迹和it企业开支的锐减也使《互联网周刊》从短暂的扩张运动中清醒过来,面对来自内容和经营的双重压力。
两个后院同时起火,平素行事低调甚至被外界视为“神秘”的高在朗不得不亲自冲上前台充当“救火队长”,尤其是拯救处于风雨飘摇状态的硅谷动力。在向记者证实了搬家消息的同时,高表示近两个月来自己实际上就己经在直接操作硅谷动力—高如今名片上的身份还是硅谷动力的董事长。
“我们犯了错误,错了就要改正。”高在朗说。除了搬家这一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举措,高的“自救”计划还包括:裁员—硅谷动力的员工已由高峰时的140多人降到如今的70多人,整好砍掉一半;做好内容—搬完家后硅谷动力网站会有一个改版动作;做好销售以及重建品牌。对于情状稍好的《互联网周刊》,高在朗亦投入近一半的精力,除了抓整体经营,还参与到内容尤其是“封面文章”的策划细节当中。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互联网周刊》在内容的实用性方面已有所进展,定位非常明确:效仿美国的information week,把企业的信息总监(cio)作为杂志的主要服务对象;而在经历了一系列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后,硅谷动力已完成“止血”,有望在搬家后实现收支平衡,结束“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
当然,对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来说,做“减法”总是最容易的。高能否在内容和销售等“加法”方面为硅谷动力和《互联网周刊》做好文章?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走在“浪尖”上的日子
高在朗把自己冲上前台的一个动机解释为“为名誉而战”。联想到高过去10年来在商海中并不为人熟知的经历,此言当非妄语。
1985年,高在朗从清华精密仪器系毕业。同年高就读于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企业管理专业。在当时的出国热潮中,高一心想的都是海外镀金这件事。
机会果然来了。3年硕士读下来,高在朗去了外经贸部下属企业华润集团,任职于企业开发部。当时结识的一个客户是给壳牌石油做前期投资咨询的公司,这家公司表示,可以请高在朗去伦敦商学院半工半读。
没有任何犹豫,高在朗辞职去了英国,成了在伦敦商学院就读的内地第一人。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当时伦敦的经济形势很不好,伦敦商学院虽是欧洲最好的商学院,也只有30%的毕业生能找到工作。在一次校友座谈会上,高在朗发现了一个更为“悲惨”的例子:一个英国学生辞掉了年薪5万英镑的工作来念伦敦商学院,毕业后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工作。高在朗的出国梦遭受重大打击。时逢国内***南巡讲话发表,大干快上的淘金气氛四处弥漫。高在朗决定提前结束学业回国发展。
创业是早己选定的主题,问题是做什么。高在朗的选择是做顶级西装的销售。在他看来,这既有机缘的存在,又有创意—高认识一个美国西北大学的毕业生,此人刚接手香港的父业“英伦西服”,客户都是李嘉诚、包玉刚这样的超级富豪。将这个生意搬到国内未尝不是一种创举。
高在朗找到了创业伙伴沈维。1992年年中,两人在亚运村的康乐宫租了一个店面,开始了贩卖英伦西装的生意:从香港运面料过来,由顾客挑选,把尺寸量好传真到香港,对方做一个没有袖子的半成品用ems快递回来,请顾客试穿,再返回修改。这样下来,一套西装的售价高达五六万人民币,却也不乏顾客。但当时能买得起这种服装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干了半年,高在朗决定撤出,交了店面租金后还是小赚了一笔。
“到现在,北京也没有卖过我们那么贵的西服”高回忆。
高还是想做“最高级的事儿”。在当时来看就是做国际贸易,准确地说,是做它的一半:把国外的东西卖到中国市场上来。至于卖什么,高在朗和沈维便到国家计委、经贸委、世行贷款等给中国提供资金的地方找项目,结果查出了几千个项目,知道中国要买什么东西。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拿着单子去欧美找卖方。这样一来,大到高速公路,小到用于印刷的电分机,高在朗成了两三百家国外公司在国内的代理商,两个人一个秘书,两年多的时间内拿了价值1亿多美元的合同。后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外贸越来越难做,高在朗决定全身而退。
嗅觉敏锐的高在朗认定,当时在国内刚刚兴起的互联网同过去的外贸一样,是“浪尖上的东西”,不过,这一次他需要的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阵地,于是《互联网周刊》应运而生:只要做这样一份刊物,在业内就是一号人物,而刊物是传统行业,办肯定能赚钱。1997年,高在朗找到了中科院的领导,由其出面向高层打报告申请刊号,1年后,《互联网周刊》正式面世,以中科院控股的公司的形式运作。
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高的市场判断力。有朋友相劝,这事儿你己具备5个失败的必要条件:第一,没有品牌,跟idg和zdnet都没关系。第二,《互联网周刊》的名字与广告不搭界,当时的广告还都是以pc外设为主。第三,没有团队。从《计算机世界》和《中国计算机报》都挖不到人。第四,高本人没做过媒体,也没做过it。第五,1998年的市场形势非常不好。
但是从1999年年初开始,互联网的风生水起很快就让高的判断力显示了效果,以至同行开始艳羡《互联网周刊》这个“恰到好处”的刊名。紧接着,2000年年初,硅谷动力成立。这是一家完全面向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互联网企业。“当时是风险投资商追着我们投钱。”高在朗回忆。融资过程中,善于资本运作的卢建加盟硅谷动力担任cfo/ceo,高在朗任董事长,沈维任总裁。
就这样,2000年4月,在互联网新经济的一路凯歌高奏声中,两家单位的办公地点搬到了豪华气派的国贸中心写字楼2座32层,一度招来不少羡慕的目光。
再造硅谷动力
好日子很快就走到了尽头。尤其是面向资本市场而生的硅谷动力。
硅谷动力的定位是效仿当时在美国非常成功的cnet,做一个针对it产品网上导购的电子商务门户。具体来说,是既做内容,又做商务,以期实现两者的动态交互。“内容”部分包括it新闻、软件硬件的使用技巧、各种产品的介绍和评测报告等。“商务”部分,硅谷动力并不做买卖和配送,而是搭建了一个商务平台,让传统的经销商和零售商都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来“开店”。收入来源将主要包括网络广告和商家在网上开店的基础费用。
在当时门户概念衰落的情况下,这样的专业化定位未必不是一个讨巧的选择。但是以国内目前的互联网发展阶段而言,等待硅谷动力的肯定是一个被大幅推后的盈利时间表。随着海外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链条断裂且看不到复苏迹象,国内众网站发生的悲剧故事也同样体现在硅谷动力身上。
资金的消耗速度是惊人的。尽管ceo卢建对外界表示,“在市场火爆的情况下,硅谷动力没有一味地去‘烧钱’,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硅谷动力还是在去年年底就花光了首轮1000万美元的融资。
2001年年初,在网络界一片萧条、上市无望的情况下,硅谷动力对外宣布已完成第二轮融资,并将此看作自己实力的证明。高表示,此番融资时,自己曾向董事会提议要借这个时机在成本控制上狠狠砍上一刀。此后硅谷动力也有裁员和减薪的消息出来,不过,温情主义的成本控制结果仍与董事会目标相去甚远。更要命的是,公司从上到下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至于被裁员工都为自己可以重新寻找一个目标明确的工作而高兴。
危机正在一步步迫近:二轮融资的钱又消耗殆尽,寻找新的投资比登天还难,董事会也几乎对硅谷动力的管理层失去信心。“你们是一流的远见,三流的操作能力。”这是海外投资者的评价。三个月前,一直深居幕后的高在朗猛然意识到,“这个公司自己再不管,就差不多了”。
硅谷动力也的确需要高这样有着丰富创业经历的鹰派人物—同样在裁员这个问题上,高的步子迈得更大,除了把员工裁掉近一半,高层也不例外。再加上搬家所节省的费用,运营成本降低近一半。
除此之外,高还在公司内部提出一个口号:“向餐馆学习”。即在细节上下功夫,把内容和销售做好。现在,公司的销售队伍热情很高,因为同类的it专业网站已被硅谷动力抛在后面,销售人员现在往往是与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争客户。
不过,高并不想对硅谷动力的商业模式做彻底的修正。“当时的远见并没有错!”高在朗仍坚持认为硅谷动力有能力做成中国的cnet,“人是第一重要原因,过去的失误99%是我们几个领导人水平不够。”。
39岁的高在朗能搞掂一切吗?自信的他愿意讲这样一个故事来证明“能者无敌”的道理:那是帮国内企业在加拿大上市的1996年,高和几个朋友在多伦多玩了这样一个游戏—拿出1万美元,在1个小时内选出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投1000美元,两年后揭牌看谁的收益最大。时间紧张,有的人按行业选股,有的人按兴趣选,什么方法都用上了,2年下来,高在朗的1万美元变成了十几万,成了游戏的最大赢家。
凭什么?高的答案是:把公司的ceo简历都调出来,觉着哪个不错就投哪一个,不管这些公司是干什么的。
白莉 能让倪萍扛煤气罐的人
她说上市不是她的最终目标,上市就像获取荣誉一样,只是奋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只为获取荣誉而存在,则不一定能获取荣誉而存在,则不一定能获取荣誉,而做网站如果只为上市,那么你的网站也许永远不能上市,即使上了市也是好景不长。
说起白莉,许多人都知道她曾是中央电视台的资深编导,都会联想到诸如倪萍、牛群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好像白莉只属于银屏,只属于文化界,可谁也不曾想到刚在2000年“三八”妇女节开通的“半边天”网站的ceo竟然也是白莉!这真让人搞不懂了,白莉还会这个?
倪萍:我帮你扛煤气罐
那个日子,恐怕是倪萍终身难忘的。1990年1月5日,中央电视台如期播出19期“综艺大观”。由于没有合迁的主持人造,“丑小鸭”倪萍被推到前台。当时几个编导意见纷纷,认为倪萍并无出众之处。但白莉力排众议,认为时间紧迫,非倪莫属。见匆忙上马的倪萍紧张得浑身僵硬,白莉拍着她的肩头说:“没事儿,哥们儿!”好动情的倪萍顿时泪如泉涌。这次偶然的机遇使倪萍顿时泪如泉涌。这次偶然的机遇使倪萍成为中国影视界一颗耀眼的明星,而白莉则从此远涉重洋,开始了她的旅美生涯。
难怪倪萍在白莉的“半边天”网站开仪式上,动情地说,只要白莉愿意招呼一声,她将义不容辞地为她扛煤气罐!
网络“女秀才”
1984年到1991年,国内真的没有几个人知道网络为何物?白莉也是这样,直到1996年,她才受先生影响,去学习电脑课,在这之前,从未接触过电脑,更甭说网络了。学了电脑后,当时还热衷于帮电视媒体的白莉就准备拍个大型专题片《挑战与对策—面对21世纪信息革命的中国》,就是在为专题片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她接触了大量的关于网络的信息,白莉旨烈地感觉到这肯定是她的又一个人生路口了!
1996年的美国,互联网已经出现神话了,而白莉手头掌握的大量信息量也已多到非得以出书的形式来表现了,白莉跟先生商量:要不先出一本书?但当时也有不少人对出这类科教类的书持否定态度,但白莉深信,连她这样一个对网络完全外行的人都能对网络产生巨大的兴趣,如此地迷恋它,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迷上它。
事实证明,1997年1月份开始出版的《网络—席卷全球的风暴》一书首印即达3万册,马上被抢订一空,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早全面的关于网络文化的著作。此后白莉更是一发不收,与先生袁道之先生连续出版了《创造企业神话—风险投资运作要点及案例》、《蓝色巨人—ibm在中国》、《同创崛起》等著作,摆在我的面前,足足一大摞。正是这些扎实的理论功底对成功企业经验的把握,使白莉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自己抱负转变成现实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头发长,见识更长
伴随国内互联网市场的不断成熟,特别是中国迈向wto的步伐越跑越快,白莉眼中的中国互联网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长成富有朝气的小伙子。
2000年伊始,白莉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与ibm联手,共建全球最大的华人女性网络。白莉认为,国内网站数以千计,但女性专业网站微乎其微。从这一市场空档中,白莉看到了女性网站的美好前景,也感到到了肩上的责任与压力。“该出手时就出手”,雷厉风行的白莉说干就干,而且要赶在“三·八”节前开通。可是这时离“三·八”只有40来天了,而白莉手中,除了一个构想,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啥都还没有着落。
创业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但令人可喜的是,2000年3月8日,网站如期开通了。这一天,数百来宾观聚一堂,向白莉祝贺,为白莉骄傲。而更让白莉自豪的是好些与她艰苦奋战40天的同仁们,她说,这是个奇迹,这是“中关村精神”的奇迹,这是一支高效率团队战斗精神的奇迹,这是一种与“硅谷精神”相比豪不逊色的精神财富。
顾名思义,“半边天”是完全女性空间,网站以“温馨、梦幻、时尚、实用”为宗旨,白莉说,“半边天”将为女性群体提代多方位的经济、艺术、情感、生活等领域的网络信息、咨询、交流及电子商务服务,致力将“半边天”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华人性网站和虚拟社区。
白莉真的是有眼光。白莉说,“半边天”肯定是要上市的,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赚钱。但她说上市不是她的最终目标,上市就像获取荣誉一样,只是奋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只为获取荣誉而存在,则不一定能获取荣誉而存在,则不一定能获取荣誉,而做网站如果只为上市,那么你的网站也许永远不能上市,即使上了市也是好景不长。
“要做就做最好”,这是白莉的一个信条。忙得几乎没有了私人电话的白莉好像有着永远也使不完的劲,白莉说,她们马上就会有一些重大举措,马上要出台;外面不有许多合作商在等着她去谈我不好意思再打扰她了。骑车走在街上,己是华灯阑珊,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半边天”网站就是互联网星空最耀眼的那颗明星!
记者后记:对于“半边天”网站,白莉和记者一样,是失落的。因为“半边天”网站也成了互联网星空里的一颗流星了。不知身在何处的白莉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否还能想起当年这些美丽的话语。
戚立峰 要做高校第一网站
20世纪初,北京大学吹响了“五四”运动的号角,为中国历史谱写了一曲不可磨灭的篇章;21世纪的今天,在“五四”运动81周年前夕,当互联网这一主施律奏响新世纪的东章时,北京大学又吹响了向互联网进军的号角。
听说“北大新青年”网站要做中国高校第一网站,并立志成为当代青年的代言人。记者抱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北大新青年”网站,见到了“北大新青年”网站的总经理戚立峰博士。
这个“青年”与众不同
戚立峰是即将毕业的北大博士,记者从他身上可以看出一股“学子+创业者”的气息。“边学习边创业,马上去建互联网”,这是新近在北大学子当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一度以“学生创业”为先锋的北大校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浪潮—互联网创业热。在北大团委一楼,近100位被北大学生称之“数字英雄”的电脑高手,正在戚立峰博士的带领下色画着北大新青年网站的(new-youth beidaonline.com)未来蓝图;几乎在每个学生宿舍,都能看到痴迷于计算机面前的“网虫”……
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进行创业是北大学子创业的独特模式,戚立峰博士对此就有一番独特的认识:“新青年网站开拓的是一种全新的学生创业模式,反映的是集体的智慧,学校提供的是一个学生创业的平台和资金,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迅速地得到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你完全可以想象这些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的创造力。”
这个“青年”最优秀
“开拓校园网第一门户—创中国高校第一网站”,是“北大新青年”网站的目的。其双重使命是:在中国表年所有青年学子心目中树立起“北大新青年”—中国高校第一网站的品牌形象,以特有的高含量学术文化内容,开拓网络生活的文化精神家园。因此网站专门面向中国学子的学习生活及其精神世界,目标瞄准了中学生、大学生以及社会上所有希望继续求学的群体。
戚立峰博士认为,按照北大“爱青年”的传统风气,“北大新青年”网站拟设与学生们紧密相关的9大版块,包括计算机天地、北大传奇、有问必读、情感频道、考试中心、三角地所有版块及栏目均融丰富的文化、经济、科学、艺术、时尚于一体,弥补了其它网站所缺乏的青年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如校园民谣的歌词、mp3和歌手档案之外,还将着重介绍北大校园歌手的创作经历。正如戚立峰博士所言,北大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是“北大新青年”网站最大的资本。“北大新青年”网站将藉北大深厚的文化学术底蕴,整合其优秀的网上资源,以独特的文化理念为所有的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探索网络精神的家园,让他们感受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交替中的校园文化生活。这正是“北大新青年”网站欲成为“中国高校第一网站”的目的之所在。
这个“青年”大有前途
与步立峰博士聊天的时候,能让人强列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那种从“北大”文化深层中透射出来的光芒。有理由让人相信,戚立峰所带领的网战一定会与向来又红又专的他一样大有前途。而其中有一条足以让记者和“新青年”网站所有人员都振奋的消息:“北大新青年”网站的投资总额己到了5亿—10亿人民币,并计划18个月后上市。
让我们祝福“新青年”吧!祝福它一定会大有作为。
苏米扬 擎起网上半边天
sumi身上分明演绎着这样一个道理:成功其实很简单,重要的是它在于踏踏实实地自积累,因为一栋建在金沙上的高楼大厦尽早会塌的。
记者的一个网友最近有了一个新的“烦恼”。前段时间,在网上冲浪时不小心迷恋上了一位绝代佳人—“伊氏女人”(www.yesee.com),此后每每上网去冲浪,就摆脱不了魅力四射的“伊氏女人”的诱惑,再也记不得老情人“伊人在线”、“婀娜女人”、“十分女人”了,但是让他心跳的除了“伊氏女人”还有那直线上扬的上网费。
想起过去,心有点酸
一踏进伊氏女性网站办公区,一股因房子装璜散发出的浓重的油漆味刺鼻而来,绝对让人相信这是个年青的企业。在拥挤的办公区里,记者见到一脸忠厚的伊氏女性网站掌门人苏米扬。
苏米扬特喜欢大家叫他sumi,因为这样让人感觉没有距离。记者让sumi回忆一下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最有感触的事,至今单身的sumi低头沉思了一会,说了三个字:“互联网”。对于互联网sumi最有感触的是刚创业时周围环境对互联风的那份不理解,至今仍倍感心酸。1996年至1997年,sumi与“搜狐”狐主张朝阳一起创业,此时的互联网和sumi走得的确很“孤单”。但su-mi深信,互联网肯定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超势,只要能让这个概念让公众理解和接受,它自然会开花结果。
那些等待中的日子和故事,sumi是忘不了的。为了把商场做成信息栏目的网上推广他亲自一个商场一个商场挨着跑:燕莎、西单……可由于当时公从对互联网概念的模糊,结果十分不好。更让sumi感到沮丧的是1994年一家当时还算前卫的报纸签发了一则关于在线的报道后,发稿编缉竟然挨了社领导的批评,理由是,做这样的报道,纯属吃力不讨好,毫无意义。可见,当时“互联网”这本经还真不是那么好念的。
今天的天气还不错
sumi告诉记者,前几年总有人问他:“你能熬到互联网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吧?若是漫漫无绝期,是否还要继续等下去?”也就在这个时候,sumi的许多朋友都开始为他张罗着出国攻读的事情了,正当出国有了眉目时,国内的互联网大环境开始变得舒适起来了。sumi必须对前途作出抉择;经过前期的辛苦暗育,互联网开花结果的日子好不容易迎来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些朋友又觉得出国留学的手续几乎办好了,费了好么大的劲,这样放弃,是不是可惜了?但此时的sumi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明朗:这一次,肯定不能走了。
sumi凭借自己对互联网得到的认识及自身充沛的精力,决定在国内做一个至今独一无二的专门网站—伊氏女性网。刚开始许多人对sumi做女性网的可行性有些迷惑。但sumi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已经成熟,首先,争取风险投资已经不像与张**一起创业时那样困难了,另外,现在的风险投资家对互联网概念的理解已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他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做互联网必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的定位点。sumi还告诉记者,在美国有许多专业的内容网站,诸如女性化妆、美容等等,只要你能想到,只要你生活中需要,那么都会有一个配套的网站存在,而在中国缺的正是这个环节。如今业内业外的有识之士都翘首期待那些专业化、纵深化的门户网站诞生、发展。
sumi这只在“搜狐”狐群中得道成仙的“狐狸”以无比敏捷的身姿逮着一只大猎物—女性群体。sumi说这个决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一个家庭中,特别在支配消费支出时,女性起着主导作用。服务女性,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女性消费。“伊氏女人”主是要为女性群体提代一个信息平台,包括一些产品的商业机构、商场的专专信息等等。在上网人员中,女性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例如在美国,女性用户占50%左右,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40%的份额,大陆也应一样,但由于国内互联网启运相对软晚,女性用户相对较大,所以开拓性极大。有关女性话题现在做得相对不错的网的“婀娜女人”、找到啦的“十分女人”等,但这些只是一个频道,真正把女性群体作为商业定位来作的至今只有漂亮的“伊氏女人”。
未来的天空最美
未来网络会怎样发展?网络到底会给未来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sumi给记者描绘了一幅精彩的蓝图。
sumi认为如今在美国互联网上发生的事情,在中国最近1—2年内肯定会实现,在21世纪开始的10后,在中国主要是互联网唱主角。
未来的网络行业,会以“新浪”、“搜狐”为首,如“伊氏女人”这样专业化、纵深化的门记网站肯定会在该域内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一种潮流。
未来的传统商店,基本上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易,网络会成为它们的广告窗口,主要业务通过网上一实现,而商场只作为一个货物发送基地。
未来的传统媒体,像报纸、杂志等都会依附互联网而生存,互联风到时也不会仅仅作为第四媒体,因为它比传统媒体容量大得多,一些诸如人类的沟通、信息的传递、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与网络密切相关。
未来大家的生活,将会与虚拟的网格一块进行,现代化的电话、传真、商店成了一种维系,网格会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和物质基础……
采访结束了,sumi身上分明演绎着这样一个道理:成功其实很简单,重要的是它在于踏踏实实地自然积累,因为一栋建在金沙上的高楼大厦尽早会塌的。而一个有眼光的网络人是绝不会只顾眼前,而看不到未来的前景的,正如s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