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体育比赛须知(4) 一、学校卫生学

劳动时的卫生要求

(一)工种的选择

1.适应不同年龄特征

儿童少年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发育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完善的。儿童少年时期骨髂骨化过程尚未完全,肌肉力量较弱;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未完善,心肺功能较成年人差;神经系统的均衡性也较差;体力及耐力不及成年人。因此在不良体位、长久站立或负荷过重的长期影响下,很容易引起脊柱、胸廓、骨盆变形和扁平足的发生,又特别易产生疲劳。

2.适应不同性别

男、女学生的功能发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些与体力劳动有关的生理功能,如肺活量、握力、背肌力等太生均比男生低,随着年龄增长而差距愈大,因此女生体力发育较差。此外女生在性成熟期,还有月经问题,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全身和生殖器官的抵抗力下降,若不懂得经期保健,往往容易引起全身或生殖器局部急性或慢性疾病。女生对毒物的敏感性高于男生,受危害也较男生大。有些毒物会引起月经紊乱,如接触铅会引起月经不调;接触苯可引起痛经和月经过多;接触汞可出现月经过少,并能逐渐发展成为闭经。由于此时期骨盆发育未完成,笨重的体力劳动、不良的体位或剧烈的震动等,都会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而引起骨盆狭窄或骨盆扁平。因此,女生参加劳动时,应选择与她们的身体形态与生理功能特点相适应的劳动,如轻工业、农业劳动等。在月经期要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冷水作业。

3.考虑健康状况及避免有毒、有害的工种

健康状况存在着个体差异,学生在参加生产劳动之前,应进行健康检查,根据医生的意见,分配适当的工种。凡患有慢性疾病的学生,如肺结核、肝炎、肾炎、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应根据当时疾病的性质、病变程度以及全身健康状况,分配较轻的劳动或暂时避免劳动。对病后参加劳动的学生,应根据当时的健康状况安排合适的劳动。据国外研究认为,患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的学生,在病后参加劳动课的时间不应早于复课后的7-8d,患咽炎参加劳动课的时间不应早于复课后的10d。

根据青少年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等特点,下列工种应完全禁止中小学生参加:

(1)危害性较大的工种,如高空作业,易燃、易爆和高温作业;

(2)引起硅肺或尘肺的粉尘作业;

(3)有物理危害因素的工作,如恶劣的气象条件、噪声和震动、高频电磁场和放射性物质等;

(4)强迫体位、繁重的体力劳动,高速度和高精度的工作;

(5)有化学毒物的工种。

(二)劳动负荷

儿童少年体力的发育随年龄、性别而异,他们身体各器官、系统也未发育成熟,因此应根据年龄、性别特点,安排劳动负荷量。

在制定学生的劳动负荷量时,必须考虑每天劳动总时数。学生每小时劳动定额按年龄应与成人有所区别,每小时的定额较成人低,高中生低25%,初中生低40%,小学生低60%。我国各地对学生劳动时间的安排,大体上有集中劳动和分散劳动两种。前者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每天劳动6-8h;后者为每周有半天或一天劳动时间。我国规定:中学每周的劳动时间,高中学生一般规定为8h,最多不超过10h;初中学生一般规定为6h,最多不超过8h;小学生从9岁起一般每周劳动4h,最多不超过6h。

(三)劳动姿势与劳动设备

为了减少疲劳,保护儿童少年的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在劳动时,必须注意劳动姿势。正确的劳动姿势,能够减少肌肉疲劳,不妨碍血液循环,防止畸形和近视眼的发生。

坐着工作时头部前倾不应大于15°-20°,眼睛与物体间的距离不能小于30-35cm,双足应平放在地板上,前胸不要压在工作台缘或其他物件上。

站着劳动时要求体姿对称,两脚左右分开在一直线上,身体取对称姿势,尽量使身体重心落在支点面积内。如需要整个身体前倾劳动时,两脚应前后分开,两脚前后距离为足掌长的一倍半,横距离为足掌宽的两倍,脊柱保持正直,身体前倾应弯曲髓关节,膝关节不弯或弯曲成钝角,踝关节应放松,工作台应不压迫胸部和腹部。

在生产劳动中所使用的工作台和劳动工具,必须适合学生的身体、体力及生产过程的要求。正确地选择工作台和机床的高度,不仅能防止疲劳的发生而且能保持视力和防止身体畸形。

球场类卫生

足球场地应平坦,最好铺有草皮,场地上不宜有石子、砖块、碎玻璃、铁钉等硬物。在炎热干燥的季节里,练习前30-40min应在场地洒水。雨天或泥泞状况下使用场地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保养。篮球、排球场地面应平坦、结实、无碎石和浮土,地面不宜过硬、过滑,以防止跌倒和减少震荡。泥质场地应以胶土铺面,并经常保持平整,经常洒水、滚压;水泥、沥青场地应经常清扫表面尘土、沙石。篮球架的支柱都应用软物包裹。各类球场,边线外2.5m范围内不应有任何障碍物,如观众席、立柱、树桩等,以免发生伤害事故。一般来说,儿童少年不宜使用硬质地面的球场。

传染病

生物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破坏了机体的平衡,使机体产生疾病,且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该疾病称为传染病。

劳动时的安全防护

车间应选择在干燥、有阳光且宽敞的地方,并远离存有易爆物品的地点。车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充足的采光照明及取暖降温设备,并应有冲洗设备。校办工厂的位置应远离教学楼和办公楼,并在教学楼和办公楼的下风侧。

各种机器车床的齿轮、轮带都应当有防护设备,散热器应有隔热设备,凡有毒物、粉尘产生的车间应有密闭装置,设置电动排风设备。总之应针对各车间、各工序的不同特点及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使之符合卫生标准。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根据工种性质供给学生工作服、围裙、工作帽、口罩、手套、护腿、鞋罩、防护眼镜、帽盔等。

1.有灼伤、烫伤、机械外伤等危险的操作。

2.辐射热或低温条件下的操作。

3.散发刺激性物质或大量粉尘的操作。

4.经常腐蚀衣服或潮湿的操作和有飞溅的火花、碎片、刨屑的操作。

传染

病原体进入人体的过程称为传染。

环境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客观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由有生命的物质和无生命的物质构成,以地球为核心,可以把大自然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土壤圈和生物圈。各个环境圈有各自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性。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条件、教育环境条件、经济环境条件、文化环境条件和社会病态环境条件等。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已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环境污染

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称为环境污染。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再侵人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生产性污染物

主要是工业生产所形成的“三废”。如未经过处理或处理不当时,其有害物质大量的排放到环境中去就可能造成空气、水、土壤和食物等污染。

生活性污染物

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垃圾、粪便、污水等。如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排放到环境中去,也可污染空气、水、土壤和食物。一些致病微生物的污染主要是来自生活性污染物。

易感人群

易感者是指对某一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被传染的人。

放射性污染物

主要来源于核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医用及工农业用放射源、核武器生产和试验所排放的废弃物。

日晒

紫外线具有消毒作用,一般附着在衣服、被褥等物品表面的病原体,在直射阳光下曝晒3-6h可被杀死。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