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沈子明快要跨出门槛的背影。
“唉,二叔你要去哪?”颜乐瑶叫住了他。
“我要去将他们追回来。”
沈子明信誓旦旦,大有不将人追回来誓不甘休的架势。
这人什么时候跑的,他们都不知道,这要怎么追?
更何况,两条腿的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的。
二叔这是气糊涂了。
颜乐瑶还欲开口再劝,就看见周氏冲她摆了摆手。
“由他去吧。”
周氏打了个呵欠。
追上也无济于事,大房什么样的人,这些年她早就看清楚了。
被沈子明这样一闹,周氏的睡意全无了。
她理了理身上的衣服,站了起来。
“你们再休息一会儿,我起来弄点吃的。”
虽然颜乐瑶很想睡懒觉,但是这是在古代。
从原主的记忆中,媳妇都是要伺候婆婆的,哪还有婆婆给自己煮吃的道理。
她初来乍到,也不好做的太明显。
于是,颜乐瑶挣扎着也跟着爬了起来。
“婆婆,我来帮你吧。”
“不用,没了马车,今后我们都要靠自己走路,你先歇歇。”
颜乐瑶看了一眼外面,沈子明腿长,不一会儿的功夫,已经看不见人影了。
“可是,就让二叔这样去追会不会不太好?”
毕竟现在的世道太乱了,而他只不过是个少年。
周氏顺着颜乐瑶的目光。
“由他去吧,子明早晚都要长大,子越他又这样,日后怕是要委屈你了。”
“不委屈的婆婆。”
颜乐瑶话刚落音,就看见沈子越坐了起来。
“娘,我不会欺负娘子的。”
周氏慈爱地笑了笑,“吵醒你了?”
沈子越睡眼惺忪,他混混沌沌,但是娘和娘子的话他是听见了。
他又认真地重复了刚刚的话,“娘,我不会欺负娘子的。”
“好,娘知道。”周氏安抚道,“你再休息一会儿”。
见自己的娘亲这样子讲,沈子越才放了下心来。
他又重新躺了回去,将被子盖好,一副乖巧的模样。
但是,宁静是短暂的。
周氏的粥还没煮好,就听见沈子明的声音在外面响了起来。
听声音,风风火火中还带着一丝丝的焦急。
“娘!娘!”
“怎么了?”周氏赶忙将自己手中的勺子交给颜乐瑶。
她快速地站起身来,往外看出。
这一看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
这沈子明出去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怎么就带回了一大帮的人呢?
而且看他后面,身后还背着一个人。
沈子明一刻也不敢耽搁,他背后的小孩滚的发烫,热得他后背难受。
“娘,您快过来看看。”
以前他发烧的时候,都是娘帮他退烧的。
现在这个孩子这样,娘也一定会有办法。
周氏话刚落音的时候,沈子明带着后背的一帮人已经冲了进来,来到了周氏的面前,将周氏团团围住。
沈子越嚯地站起来,将周氏护在了身后。
“子越,没事,让娘过去看看。”
听到周氏这么说,沈子越才偏开身体,让周氏上前查看。
“儿子,怎么了?”
周氏一面看着孩子的脸色,一面问沈子明。
“大夫,求求你了,求求你了,一定要救救我的儿子。”
一位面色苍白的妇人从后面挤上前,她上气不接下气,一边向周氏哀求着,一边就要下跪。
“别,别,别,这位妹子,我也不是什么大夫。”
周氏连忙扶住就要跪下的妇人。
子明也真是的,她哪懂什么医术啊。
他们两兄弟自幼皮实,发烧的次数两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
而自己都是硬守,用冷水退热的方法,幸运地让他们退烧而已。
孩子是不知道,每次他们发烧的时候,自己这个当娘的是有多煎熬,多害怕。
就跟面前的这个妇人一样。
她是感同身受的。
周氏在心里暗暗地骂了沈子明一句。
真当他娘是万能的,就两次退烧经验也好意思拿出来讲,还把人带回来了。
周氏头皮发麻,而且这孩子看着不是一般的普通发烧。
颜乐瑶站在周氏的旁边,悄悄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昏迷不醒的孩子。
孩子看起来也就五岁,一身的皮包骨。
此刻,他嘴唇发黑,出气多进气少,一身皮肤发红起疹子,而且全身发烫。
沈子明将孩子放下,听周氏一说,,才发觉自己实在是太莽撞了。
“大家先冷静一下,我娘确实不懂得医术。”他开口解释道。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大伙都炸锅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呜呜,”孩子的娘呜咽哭道,她已经语无伦次了。
“大夫,不,大娘,大姐,我求求你了,做牛做马……呜呜,救我家孩子,以后给你做牛做马都是可以的。”
“就是!这孩子,那里干嘛二话不说,背着人就跑?”
“这孩子好缺德!”
“对!”
……
这一下,原本就着急上火的大家对沈子明,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展了言语攻击。
沈子明也无语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我就是看见这小弟弟躺在地上,地上那么凉,你们个个的都围着,他娘又哭的那么的伤心。”
他也急了,他就想起自己的娘亲给自己退烧的事情。
怪自己当时脑子短路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背着他就跑回来找自己的娘亲。
沈子明现在才知道,自己好像多事了,给自己的娘亲惹祸了。
周氏将沈子明挡在自己的身后。
而沈子越又站出来,将周氏挡在身后。
颜乐瑶见状,她提高了音量。
“大家稍安勿躁!大家冷静一下!”
那名妇人还在哭哭啼啼。
但是被颜乐瑶这么一嗓子,人群终于有一点点的安静了。
周氏拉开挡在自己面前的沈子越,小声地叫道,“乐瑶。”
颜乐瑶给了周氏一个放心的眼神。
孩子这么小,那么的可怜,是个人都会有恻隐之心。
这事也不能怪沈子明,他也只是一时没有细想,太过冲动而已。
正当她想上前仔细察看的时候。
人群又爆发了一阵骚动。
有人惊慌地大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二蛋子口吐白沫了。”
“唉,孩子他娘,孩子他娘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