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
孙豪神色闪过几分不爽。
但郑振滨却笑意盎然地挥手打断了孙豪,示意苏和继续说。
苏和指了指那枚翡翠挂件,淡淡开口。
“这玉石本身的质地还算不错,应该是边境那边出的老坑冰种,少色明亮、光泽很好,呈现半透明状,清亮透彻像冰一样,光看这玉石的话算得上高档翡翠。”
“但是这做工可就不怎么样了,粗糙随意,一看便是个造假不怎么样的人做的,而且年代感也不足,划痕还很新,这不过是件现代仿品而已。”
“若是雕工好点,兴许还能加点价,但可惜……”
苏和没说完,只是笑着看了眼孙豪。
“孙总如果找雕工不错的人再加工一下,价值还是能提高不少的,适合把玩。”
“这……”
孙豪已经被说懵了,但又拿不准苏和话语的真假,只得看向郑振滨。
郑振滨点了点头。
“苏小友已经说得很委婉了,你这次是栽了,买了一件价值不怎么样的。”
“该死的!”
孙豪登时气的满脸通红:“那鳖孙还跟我说是什么明代麒麟玉,我呸!”
苏和只是笑笑,也不说话。
看来冤大头在哪个年代都不会少啊。
在现代,也是有很多一头热的人扎进古玩圈,被坑的血本无归。
而且越往后,那造假技术还更加高超。
“小友先请坐。”
郑振滨示意苏和坐下,接着拿出一个信封推到了苏和面前。
“这是尾款,你先看看。”
苏和打开看了眼,厚厚的崭新纸币,立刻笑容满面地收了起来,然后递出了用布包着的宁矢觥。
“郑老一言九鼎,肯定没问题。”
旋即他忍不住问道:“郑老,您特地喊我来,难道就是为了给孙总掌眼的吗?”
“当然不是,咱们先上菜。”
郑振滨说着,轻轻拍掌。
司机立刻带着端菜的服务员走了进来,片刻后便上满了一桌子的丰盛宴席。
这可是国营饭店的宴席,想必光这桌就要数百元了。
待得旁人离开,郑振滨这才再度开口。
“江海镇地理位置特殊,以后想必会成为贸易发达的港口,那么古董的私下生意肯定也会频繁在这里进行。”
“孙总是其中的老玩家了,我专门邀请他来便是和他了解下江海镇的情况。”
“至于小友你,我再次郑重地提出邀请,希望你能成为我古玩研究组的一员。”
郑振滨认认真真地道。
再度提出邀请,足以可见郑振滨的重视。
孙豪愈发高看了苏和几分,心里甚至存了交好的心思,主动出言相劝。
“郑老可很少那么看重一个年轻人,苏小友,这可是大好的机会!”
但苏和略作沉吟,依旧只是摇头。
“郑老,我还是先前一样的回答,实在抱歉。”
“研究古董只是我的兴趣之一,但我真正想做的是想成为一名实干企业家。”
“但您放心,如果我再寻找到什么珍宝,一定联系您!”
若不是苏和给自己定下了三个月的时间,还想着返回现世,兴许他就真的答应了。
毕竟包吃包住还拿高薪的职位,谁不想要?
“想当实干家?有意思!”
孙豪来了兴趣,忍不住和苏和碰了一杯。
“你小子有点那凌冽的气势,有梦想是好事,不过这行可不好干哈,我奉劝你一句,还是个乖乖跟着郑老吧。”
苏和笑着扬起了杯子:“成不成,总得试试才知道,孙总放心,服装业我绝对不敢插一脚。”
孙豪放声大笑,颇不以为意。
就算真敢插一脚,这小子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他见过的志气满满的人不少,但走到最后的人少之又少!
“行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郑振滨只有无奈点头。
人各有志,他虽然欣赏苏和,但总不能绑着他和自己一起吧?
接下来,饭局可谓宾主尽欢。
苏和虽然地位、年龄都差了两人不少,但是往往说出的话却总数蕴含深意,带有极其强烈的前瞻性,引起了二人不少的思考。
甚至他还故意说了几句传统服装业的发展出路和方向,当即便让孙豪如醍醐灌顶,恨不得拉着苏和就拜把子。
饭局结束。
苏和虽喝了不少酒,但只是脸颊微红,笑眯眯地和二人道别。
“郑老,孙总,小弟要创业以后想必得叨扰一番,先行告罪了。”
“你这小子,若不是太倔了我都想把你挖来我厂子里上班了!”
孙豪咂咂嘴,一脸可惜。
“你要是创业失败了,记得来投靠我。”
“屁,肯定是来找我啊!”
几杯酒下肚,郑振滨的儒雅也消失来几分,当即一瞪眼。
“凡事都得讲个先来后到吧,这人我可要了!”
苏和只是苦笑,并不做声。
待到三个月后,想必招到的就是先前那废物苏和了吧……
好容易和二人告别,出了饭店,已经是傍晚时分。
苏和却没着急回家,而是揣着钱径自去了码头。
正是上次在这撞见了那宁矢觥,这才给了苏和加快计划的可能。
否则就凭借他手上这点资本,想必还得要点时间。
一到码头,苏和目标明确,直奔一辆规模不小的货船。
他上次可都看好了,这货船在出售彩电,都是从海外和潮流前线拉回来的最新款。
当然,价格也都不便宜。
已经近黄昏,船员都在忙着收拾了。
一个满脸胡须的大汉叼着根“大前门”依靠在船边,满脸愁绪地嘀咕:“这破地方真够穷的,买得起彩电的都没几个!”
苏和正好听到了,不由笑笑。
大部分人买不起是一方面,少部分人不方便从这个渠道购买又是一方面。
自从打通了孙豪这条线后,苏和已经不再打算做倒卖商品这种小生意了。
他要当一个送礼大使,把这彩电送到最需要他的人手上!
然后,再放开手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老板,彩电多少一台?”
“三千五。”
络腮胡大汉头也不抬,继续砸吧着嘴里的烟。
在他看来,这又是一个闲着无聊问问价格的人。
但没想到的是,苏和又开口了:“现货吗?我要两台,能不能给我看看质量咋样?”
两台?
络腮胡大汉激动了。
他在码头待了三天,愣是没人买得起,他甚至都做好这趟血本无归的打算了。
没想到,生意就那么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