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历525年,南宫城。
二月未完的时候,许诺又收到了齐涉的一封信。
“……许诺,听闻天水城盛产花露做的胭脂,不知你可钟意?我这次去,给你捎两盒如何?……”
想起齐涉,许诺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羞赧的红晕,嘴角也微微勾了起来。她记得四年前那个下午,少年身上满是温暖的阳光。当时他脸上虽是紧张羞涩,眼里却是真诚和坚定,他向她伸手,说要带她走。
当初的少年郎,不知现在是否不变?倘若是变了,又变成了什么模样?
天色将将才亮起来,许诺却已经出了城。彼时南宫城里还是料峭春寒,城外却已有了春天的融融暖意和新绿。
“真是有些奇怪啊……”不过许诺倒也没有多想。
天水城在齐国西边的边界上,相比都城,南宫城倒是距离它更近一些。从南宫城到天水城约莫十五天的马力,而从都城到天水城则还要慢上三四天。许诺想,不出意外的话,她会比齐涉先到。几年未见,若是遇上,他们可还能认得出彼此?他可还记得当初的诺言?
她自然是能认得出齐涉,至于齐涉能不能认得出她,许诺心里没底。
她记得他生得干净好看,面上看着虽然和颜悦色,眼里却似乎没有多少笑意。明明也只是个孩子,却硬是要装出一副久经世事的沉稳模样。
许诺心里快活起来。其实无论齐涉认不认得出她,无论他是否还记得当初的诺言,她都看得开。
齐涉遇上她的时候,她不过是个落魄的小乞丐,他那样对她,估计也就是公子哥心性,图个一时好玩罢了。倘若他真忘了她,忘了那什么无聊的诺言,她也不会缠着他。
他对她好过,她便记着他的恩!
况且除开其他的先不说,许诺记得齐涉说过他父亲是都城里的大官,那他家境一定很好,他们能做朋友也是不错的选择啊!偶尔去蹭一顿好饭吃,朋友一场他估计也不会拒绝!
其实如果不是齐涉,许诺当初可能就真的饿死在南宫城的大街上了。他给她留下了一半的盘缠,也不知道他回都城的途中可还顺利。父亲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老和尚小时候也跟她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为报。
许诺虽然有时候看上去性情凉薄,不过也只是看上去。
这四年她收到过齐涉写的二十七封信,其中大都也附带着寄来一些他觉得她会喜欢的小物什。按齐涉所说,其实他之前还写过许多信,只是她都没有收到。
后来齐世子殿下设立了信官儿一职,官府包揽了整个齐国的信件往来,所以齐涉给许诺写信也方便了许多。
许诺偶尔也会给齐涉回信,不过通常也只有寥寥几句,简单说明最近的情况,比如她找到了她的家人,比如她开始和父亲学习识字,比如母亲整日 逼着她背书练武……
不过这次她也要去天水城的事,她倒是没告诉齐涉,只是跟他说要出趟远门去到穷乡僻壤之处,暂时不用寄信给她了。
齐涉收到信之后思量许久,决定将信官儿和货官儿拓到整个齐国的事落实。
————————————————
天水城。
许诺一来天水城便喜欢上了,站在这片土地上,她竟然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天水城的繁华是远离喧嚣的繁华。路上来往的人儿、街道两边的摊贩、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眉眼里都是和善的笑意,让人觉得亲切。
“姑娘,买镯子吗?上好的琉青镯。”
许诺在一处停了下来,把玩着精致好看的首饰。她来时听母亲说天水城的女子都生得美,天水城的胭脂首饰一类也做得好,果然不错。
“姐姐,这镯子怎么卖啊?”许诺相中了一只翠绿色的镯子,它的颜色像秋日山谷里幽深的湖水。
“姑娘真是识货,这镯子的原料可是我夫君从南华山采来的玉石,镯子也是自家雕的,别处可买不到呢!”卖镯子的姑娘容色清丽,眉目含笑。
“真的吗?南华山的玉石,那可是一等的好货啊!纹路雕刻得也很漂亮啊,姐姐的夫君手艺真好!姐姐你也太幸福了,能戴上夫君亲手为你做的首饰了。”许诺感叹道。
卖镯子的姑娘也笑了起来,她抬起长袖,遮住脸上害羞的红晕,“姑娘谬赞了,不过是一门吃饭的手艺罢了。若真是幸福的日子,我又怎么会抛头露面出来卖首饰呢?只是他确实对我很好,我们夫妻两个不求其他,能在一起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这也就够了!”
“姐姐说的对!”许诺心里竟也真的羡慕起来。
她着实喜欢这个镯子。那位郎君雕琢这个镯子时满心里想的必然都是他的妻子,所以这镯子才会这样精致好看。
“姐姐,你还没告诉我这镯子多少钱呢?”
卖镯子的姑娘脸上红晕未褪,她轻笑道,“这镯子原是一对,六十银珠一个,姑娘若真是喜欢,两个镯子我便只收姑娘一个金珠。”
“如此便多谢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