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千挑万选,楚怀王最终把人选定格在宋义身上,这个人经验丰富、能说会道,看着比项羽强多了,于是,任命他为北上救援军团的总司令。
虽然项梁死了,但楚军中有不少是项梁的死党,他们更倾向于让项羽接班,对宋义的介入,有些不满。
为了照顾这种情绪,楚怀王听取了范增的建议,让项羽做了北上军团的副司令,同时让范增也一道北上。
最后,楚怀王为了显示宋义的官职高于项羽等人,特意给宋义起了一个花哨的“卿子冠军”称号,以便让众将明白,宋义才是这支队伍的头儿。
自从项梁失败后,楚国内部高层忙着重组争权夺利,根本顾不上恢复楚军一直颓靡不振的士气。这次北上能否取胜还是个未知数。毕竟,章邯军团的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再加上边防军王离军团,秦军的实力更是不容小觑。
为了给楚军打气,也为了缓解北上楚军的压力,楚国领导层提出了一个大胆又富于想象力的战略计划:攻击秦国的大本营——关中地区。
这个战略计划有一定的可行性,最起码有五成的取胜把握。因为此时秦国的主要作战部队都已经外移,秦国故土很可能兵力空虚,这是派兵直插秦国“心脏”的绝佳时机。
当时,楚国只顾着国内争权夺利了,对秦国的间谍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所以秦国故土是否兵力空虚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如果真的实施这个战略计划的话,章邯一定会分兵救急,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效果就是缓解巨鹿地区的军事压力。不管怎么看,这种“围魏救赵”的计策还是可行的,如果幸运的话,还真有可能攻下咸阳。
话又说回来了,攻入秦国本土,这极可能是有去无回的买卖,大家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和秦国有血海深仇的项羽。虽然他主动请缨,袭击咸阳,却热脸贴了冷屁股。
被再次否决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项羽虽然勇猛,但为人凶残,在攻克襄城后屠城,把城中人都活埋了;他所经过的地方,都遭到残杀毁灭。秦地的老百姓苦于秦朝的暴政已经很久了,不能再派一个凶残的人入秦地。
说到底,项羽同学还是太幼稚了,身为项梁的侄儿,迟早也是被清理对象,万一你真在关中站稳了脚,成了第二个项梁,那楚怀王往哪里摆啊?所以项羽被安排北上,和章邯军团硬碰硬,如果不小心被流弹击中,身死沙场,相信楚怀王会手舞足蹈,三天三夜睡不着觉的。
结果,一向宽厚的刘邦成了西入关中的最合适人选。一来,刘邦是农民出身,大大咧咧,似乎没什么野心,容易控制;二来,和项梁集团没有什么深的瓜葛,可以拉拢过来,重点培养,为己所用。
其实,说心里话,刘邦一直祈求老天爷显灵,不要让西入关中的差事砸在自己手中,但怕什么来什么,结果他还是走了狗屎运。
如果说刘邦怕死,有损大汉开国帝王的形象,但刘邦的确是不想死。如果北上救赵,前面有宋义、项羽、范增顶着,天塌不了,即使塌了,也砸不着自己。如今要西进,就没这么幸运了,毕竟这种深入虎穴的事情,十有八九会弄丢自己的小命。
虽然自己49岁了,但还是觉得很年轻,还想好好活。
但军令如山,推是推不掉了,只有死扛了。
这就是命,认了。
最后,楚怀王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救援,一路西征关中。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楚怀王又下了一剂猛药:谁先入关中(关中地区指函谷关以西、散关以东、萧关以南、武关以北的渭水流域的所谓八百里秦川),谁就做关中王。
刘邦乐了,因为这个关中王的诱惑太大了。
碰了钉子的项羽心里很不是滋味了,如今又要在宋义手下干活,甭提多郁闷了。但为了给叔叔报仇,他只能把郁闷统统都装在自己心里。
在宋义的率领下,楚军向北进发,目标直指巨鹿。
不让率军西征关中,忍了,只要能和秦军兵戎相见,我项羽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但偏偏在半路又出现了新的状况。
当楚军骑兵和步兵到达一个叫安阳(今山东省曹县)的地方时,就停了下来。难道楚军到了目的地吗?非也。安阳同巨鹿隔着两条河(黄河和漳河),距离300多公里。
如果是临时休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让项羽发疯的是,这一停就停了46天。
苍天呀,大地呀,这可了不得啊。
照这样下去,连秦军的一根毛也见不着,还谈何报仇。
救兵如救火,时间不等人啊。
心急如焚的项羽跑去督促宋义下令行军,解赵国之围。理由是:秦国的围攻已经让赵国疲惫不堪,楚军应该在赵国覆灭之前向秦军发起进攻,到时候赵军再来个里应外合,就能一举击败章邯军团。
一直从事作战参谋工作的宋义却没把项羽的建议当回事,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牺牲赵国的利益,坐收渔翁之利。也就是说,等秦赵都消耗得差不多时,再向秦军发起进攻。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宋义的这种没有仁义,小人味十足的谋略能得逞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本来是打着解赵国之围的旗号出兵的,如今却置赵国的利益于不顾,这只会把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
毕竟,谁丧失了仁义,仁义就会抛弃谁。
宋义虽然身为统帅,但他还是不放心项羽,深怕这个愣头青私自带兵前去解围,坏了自己的大计,于是就下了一道军令:凡是不服从命令私自调兵的人,都要杀头。
对于这种不合格的军队统帅,项羽恨得牙痒痒。突然,一个念头闪现在他的脑海中: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