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姑婆家所属的那个镇子里面,有一个风景区叫大仙岩。相传“八仙”云游四海,曾在此洞相会,故此得名为“大仙岩”。在我们那有这样一句“无山不岩,无岩不洞,无洞不怪”的说法指的就是大仙岩,接下来我给大家讲的一件事情就是和大仙岩有关。
大仙岩又叫大仙岩溶洞,是我们那开发的第一处风景区,十三岁那年和小姑姑一起去过。大仙岩溶洞为江南最大的溶洞之一,自古就以峰奇、洞异、石怪而闻名。
出事的是一个叫严海生的年轻小伙子,从大仙岩回来后第二天就开始胡说八道,严重时口吐白沫躺在地上不停的抽搐着,他家里人以为他得了什么病,连忙将他送去医院,可是一到医院就奇怪了,人也没事了。
医生帮他检查时并没有发现任何毛病,就按照人身疲劳过度给他开了一些药就走开了。家里人一看到他没事就离开了医院,没想到第二天后还是老样子,到医院时医生也感到不可思意,只看见躺在病床上的严海生不停的抽搐着,医生检查了半天也检查不出啥玩意,就按照羊癫疯的病情给他配药,可是严海生一服下药物后差点就归了西,严家人为此在医院大打出手,把医院的一些东西咋个稀巴烂。
我姑婆听说了这件事情后,连忙跑去李斌家将李斌请来,李斌一来后看了下就说道:“他去过哪里?”
“他也没去过哪里啊”严母想了下说道:“对了,他去了大仙岩,回来后就变成这样了”
“走,我们现在立刻去大仙岩看看”李斌说完连忙往大仙岩赶去。
一伙人来到了大仙岩,门口的游客密密麻麻的,整个场面好生热闹。“走,我们进去看看”李斌说完连忙走了进去。
走进大仙岩溶洞,第一段前后共有两个大厅,其中一个高达数十米,宽近百米,可容纳近千人。在灯光的照耀下,正面洞壁上有三个人形巨石,高约10余米,兀立如屏,俗称“三仙”,故此地名为“仙岩”。在“仙岩”周边抬眼望去,两边石壁上呈现出晶莹如玉、奇幻诡怪的群猴戏舞的独特景象,同时,绵羊吃草、聚龙腾飞、观音坐莲、童子欢号等奇石异岩,不但越看越像,而且步移景换,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就是“三仙”兀立迎贵客了”李斌指着洞壁上的三个人形巨石说道。
“真实鬼斧神工啊”严母不禁赞叹到。
“这里没有问题,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李斌说完率先走了出去。
另外一厅内石林交错,内有石梯田、石柱、石林,景观亦真亦幻,令人难分真假。厅内还有一个大石峰,好似大佛端坐,颈挂项珠,道貌岸然,周围石柱林立,如武士列阵。大佛之前还有一些石乳,如香烛高燃,似神殿一般。整个大厅气势雄伟,蔚为壮观。李斌看了看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去。
穿过“仙岩”两洞之后,一行人沿一条小溪而进,便来到了大仙岩溶洞的第二段,各种石桌、石凳、石花、石床遍布洞中,还有形态各异的石猴、石龟等。小径旁有飞瀑,如白绢飘飞,似天女散花,令人眼花缭乱。仔细看去,一湾清溪泄入深渊,巨崖下有一深潭,令人目眩。曾有好事者投以石块,轰然如雷,瓮声瓮气,余音袅袅,这里便有了“雷响潭”的美誉,似乎也代表了大仙岩的热情好客。
一行人跟着游客穿过飞瀑,盘旋而上,就到达了岩洞的第三段,这里地势迂回曲折,宽窄相间,洞宽处如进大厦,洞窄处如入小巷。洞顶石乳倒立,长短各异,晶莹欲滴。再往里则是岩洞的第四段,洞中幽黑,四周岩壁犹如天然浮雕,左侧有猪头石、玉兔石,右侧有美女梳妆石、磨盘石,胜似人工雕塑,令人赏心悦目。
李斌他们来到了溶洞的2500米左右便进入了大仙岩溶洞的下洞,沿石径盘旋而下,只见洞中有洞,回廊曲折,洞内则越走越窄,忽然又“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里千仞绝壁,一洞中开,洞高20多米,宽50余米,长百余米,可同时容纳上千人。洞中见天,光亮如昼。洞中一侧,一条小溪潺潺流淌。阳光之下虹影高悬,绚丽无比,让人感觉似乎到了“悬岩滴水晴疑雨,凉气袭人夏似秋”的蓬莱仙境。 李斌溶洞中紧闭着双眼,一动不动的站着,突然猛地睁开双眼说道:“就是这了”。
“这?”严母好奇的问道。
“嗯”李斌点了点头说道。
“这没什么不对劲啊?”
“你们并非道术中人,也不是灵觉强烈的人,所以根本感觉不到”李斌说道:“你问下那个孩子有没感觉到什么”李斌指了指我说道。
“飞飞啊,你有没感觉到什么啊?”严母连忙问我。
“有,我在这里感觉到一丝不安,而且耳边还听到一些呐喊声,就好像古代战场的场景里面的声音是一个样”我说道。
“这孩子的确说的不错,我也感觉的到,但我没他感觉的那么强烈,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李斌说道。
“道长,为什么会这样啊?”严母连忙问道。
李斌说他师傅留下的手抄本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太平军曾在此御敌,大仙岩溶洞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美誉,历来为兵家据守御敌的必争之地,并留下了许多美丽传说。
从洞内的“蓬莱仙境”拾阶而上,便是出洞之口,洞口宽约6米,有人建墙垣围住。相传清朝咸丰七年,太平军某部在永丰县境内与清军交战失利,进洞抵抗,坚持数月,而这些人工墙就是当时太平军为防御所筑。后来,清军在溪水源头下毒,最终洞内的太平军全部被毒死在山洞之中,这是第一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又传南宋年间,永丰人罗开礼曾在袁州任儒学教授和武冈教练等职,蒙古军进逼南宋之际,罗开礼晚年追随文天祥抗击元军,矢志收复河山。1227年,文天祥兵败,罗开礼则率余兵隐在大仙岩溶洞之中继续抵抗,后被俘虏并卒于狱中。而至今还流传着当年罗开礼就寝的地方有神仙庇佑,所以没人能够找到,至今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
“你只要你儿子跪在地上,诚心叩头认错就可以了”李斌说道。
严母连忙叫儿子跪在地上叩头认错,叩过头后还真是奇怪了,他的病离奇般的竟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