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玉冠,腰佩宝剑,那位青年男子三庭饱满,五官端正,身长貌伟,当真富贵十足。
此刻,青年男子面含微笑,姿貌颇有威容,穿着好不特别:内穿一套绛红的儒服,外套一款简易的银白鳞甲,乍一看去,整个人显得气势非凡,格外引人瞩目。
青年男子被一群人们拥簇。
定睛一瞧,青年男子的身后,可谓泾河分明:左边似是他的文士们,右边则是武将们。
而青年男子身后的文士武将们,又被一支护卫们所跟随。
——这……这么多人!
这、这也太热情了罢?
心头一跳,诸葛亮和周瑜暗中交换了彼此的目光,都从对方的眼里读出了:袁绍?!他就是那个北主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人,司空袁逢之子,出身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因此也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一九零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然而……
定定地注视袁绍,诸葛亮都没注意到自个儿已是屏住了呼吸,举止投足之间亦是相应地拘谨了不少。
诸葛亮和周瑜不约而同地理了理衣角,自觉地站好,相继地行礼道:
“小子诸葛亮,见过袁公。”
“在下周瑜,见过袁公。”
诸葛亮暗暗磨牙:真想自称「在下」,奈何不行……谁让他和周瑜站在了一起?——再称「在下」,委实不太合适。却见青年男子又惊又喜,望了一望诸葛亮,又瞧了一瞧周瑜,两眼弯弯,放声地大笑,笑道:
“哈哈哈哈!可算把你们请来了……绍久闻两位小先生之大名,今日得见两位小先生,实乃绍之幸事!”
果不其然,那位青年男子不是别人,赫然是袁绍。
诸葛亮:“……”
周瑜:“……”
莫名地,诸葛亮和周瑜皆觉脸颊发热——
太……太会恭维了罢?
他们何时这般有名了?
诸葛亮和周瑜皆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再次地行了行礼,不敢作答。
眼见气氛微微地尴尬,袁绍亲自地走上前来,轻拍二人的肩膀,亲切道:“累了罢?——让绍替你们接风洗尘!邺府备下酒宴,只待你们到来……咦?”目光一转,袁绍转看诸葛亮,迟疑道:
“小先生,今岁数几许?——可能饮酒否?”
不怪乎袁绍要问:诸葛亮虽才十岁出头,个头却不算矮,甚至还比同龄人略高——随意一瞥,只会觉得诸葛亮算是小少年,而不是孩童!更何况,他与周瑜并肩而立,更衬得他像周瑜的弟弟,只比周瑜小了一、两岁。
诸葛亮绷着一张脸,挺直了腰板,应道:“可。”——就算不能,那也得能!
于是,袁绍再次地开怀笑起,忙不迭地道:“那可更好了……不瞒小先生,绍自酿一种美酒,名曰「葡萄酒」,酒性虽不烈,却回味无穷!绍正担心你们没法饮酒,以至于要错过此等美酒呢?”
周瑜听罢,抬起头来,好奇道:“葡萄酒?——顾名思义,是用葡萄酿成的酒么?”
“小先生……”惊喜地打量周瑜,便见周瑜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英气,更兼文武双全之感,全然不像单纯的文臣!袁绍顿了一顿,立即改了口去,“……小将军也知葡萄酒?”
转了转眼珠子,周瑜道:“西汉建元三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浇地……」此酒产于中原地区,为少数士族们享用,在下也只听过,却不曾尝过——如今有机会能尝上一尝,在下也期待万分。”
袁绍:“……”
或许是诸葛亮的错觉罢,诸葛亮总觉得袁绍的笑容隐约地僵了一僵。
沉默片刻,袁绍摇了摇头,感慨道:“是啊,是啊!如今大汉乱矣,许多珍贵的秘方、书籍早已失散——「葡萄酒」虽说早已酿制过,奈何如今却没几人学会和传承……绍也是机缘一次巧合,得了方子,这才侥幸地制了出来。”
话音刚落,便见袁绍身后的一群文士们欣慰地抚了抚须,似对袁绍的这种举动大为赞赏。
笑了一笑,周瑜亦恭维道:“袁公睿智,不愧是当今北主。”
袁绍谦虚地点了点头,又道:“你是周瑜?——表字公瑾,对罢?……绍收到大元的书信,料到诸葛小先生会来,却没料到小将军也会过来!你是江东人士罢?怎地前来北方?绍实在好奇。”
“好说好说。”周瑜不紧不慢地说,“公瑾虽在南方,却立志想游历各方!公瑾游历豫章时,恰巧遇上了亮弟前来投奔他的叔父,这才与亮弟结识,后来……”
吧啦吧啦,周瑜将他遇到诸葛亮的经过,缓缓地告诉了袁绍。
听得袁绍表情五彩缤纷,好看极了。
诸葛亮连忙地低下头去,默不作声。
讶然良久,袁绍才道:“……如此说来,文若留在豫章,是为了照顾诸葛小先生家里的叔父他们啊?”
袁绍绝口不追究是谁害得诸葛亮的亲人们中了毒去。
诸葛亮见机插缝,亦不表明他要追查甚么凶手,只哧吭哧吭地道:“荀先生曾说,袁公这里有解药……所以小子才不远千里,特意地求药。”
袁绍:“……”
沉默半晌,袁绍问道:“你们……你们不是来……?”
微微地瞪大双眼,袁绍迟疑不定地看着诸葛亮,表情疑为失望。
诸葛亮绷着一张脸,心道:嗯?——袁公的反应……为何失望?
莫非……他以为是贤才来访?
咳了一声,一名青年文士迈前一步,出声道:“小先生不远千里来求药,此举实是令人动容!奈何事有缓急,小先生突然求药,主公一时没有现成的……不如稍作几天歇息,等主公制好了药,再来全成小先生的孝心。”
微微尴尬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
诸葛亮眨了眨眼,暗地观察那名青年文士:模样倒是普普通通,穿着也相当随便,但若仔细地瞧去,必会发现那名青年文士的儒服袖角绣有金丝,宛如他本人一般,含蓄低调却不失内涵。
袁绍轻拍脑袋,亦作一副懊恼的模样,叹道:“沮先生说得对……相关的药材虽说齐全,制药却至少需要五天!不管如何,就请小先生和小将军留府五日罢!五日后,解药必当奉上——”
那名青年文士想了一想,亦道:“小先生和小将军若觉烦闷,不如参加主公的宴会——不瞒你们说,这几天人来人往,大大小小的宴会也不少!小先生和小将军若感兴趣,可来一观,想必从中能学到不少。”
诸葛亮和周瑜相继地拱手,满脸好奇:宴会?人来人往?——看来宴会当中,应有许多文人雅士罢?
目光一闪,周瑜向袁绍询问有关宴会的情况,袁绍也忙不迭地告诉周瑜相关宴会的趣事——
干脆地,他们一边聊着,一边走着。
见他们迈步了,众人也默契地跟随。
原本,应是袁绍重点招待诸葛亮,哪知周瑜后来居上——瞄了一瞄周瑜和袁绍的背影,诸葛亮挑了挑眉,又垂下眼帘:很好,很好,有周家兄长在前顶着,他可以缓上一口气了……呸呸呸~谁是他的周家兄长?!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进城里。
诸葛亮快速地环顾四周:许因袁绍亲来,周围冷清非常,都没寻常百姓们行走——距离邺府还有好一段路程罢?……莫非,他们应要徒步地走过去么?
只才想到这里,诸葛亮便瞧见不远处恰有几十辆马车——
果不其然,待到袁绍领着周瑜来到马车前,袁绍把手一摊,指向其中一辆马车,对周瑜和诸葛亮说:“你们先乘车,待到邺府,绍再来好好地招待你们。”
周瑜和诸葛亮拱了拱手,以示感激。随后,周瑜和诸葛亮相继地登上马车,等待马夫行驶。
车内,周瑜和诸葛亮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有一肚子疑惑,此时却问不出口来。
周瑜也有一肚子感慨,此时却说不出声来。
稍后,应该是袁绍和他的所有文士武将们都登上了车后,诸葛亮和周瑜这才发觉他们的马车终于动了。
马车排成一字型,稳稳当当地驶向远方。
又过半晌,诸葛亮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
当诸葛亮和周瑜登下马车夫,便见一座气势恢弘的府邸坐落眼前,府邸门口站有十名仆役,一见他们,皆是鞠躬行礼,大声地唤道:“老爷回府了!老爷回府了!……”
言罢,那座府邸的狮子铁门轰然打开,几十名婢女们鱼贯而入地走来,熟门熟路地接应自己的贵客——诸葛亮和周瑜受宠若惊地瞧见,四名如花似玉的婢女们走到自个儿面前,行了行礼,似要领他们进府!
诸葛亮和周瑜不约而同地脸红了。
又一文士见罢,笑道:“小先生,小将军,可还适应否?”
诸葛亮和周瑜红着脸,刚想出声,便听前面远处一阵嘈杂。
愣了一愣,诸葛亮和周瑜寻声望去,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冲出府门,大叫道:“爹爹!爹爹!……”
奔跑的方向却不是袁绍那边——
却见袁绍眉头一皱,喝道:“来人!快拦住她!”
——嗯?那个小小的身影竟然不是袁绍的女儿么?
诸葛亮愣了一愣,定睛一看,便见那个小小的身影是一名女孩,黄头发,黑皮肤,穿着一件格格不入的丝绸红衣,怎么看怎么丑……莫名地,诸葛亮忽觉眼前的女孩有一种熟悉感。
哪知,诸葛亮刚在揣摩那名女孩的来历,那名女孩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突然把视线调转到他这一头——把手一指,指向诸葛亮,那名女孩大叫一声,说道:“小哥哥,救救月英!”
月英?!
张了张嘴,诸葛亮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突然很想问那名女孩,她是不是姓黄,名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