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贪看无边月. 走路

我不骑自行车,出门的时候楼下也没有小轿车等着,多半是安步当车。其实早些年我也是骑自行车的,那时在学校工作,每天要上班,不骑车子很不方便的,只可惜车技实在太差,常常要和人撞个跟头什么的。有自己摔下来的事情,也有撞人的时候。撞了几次都是撞的小孩子,人家孩子好好的在过马路,我突然地就去撞人家一下,虽然不是存心有意,但也是很可恶,好在我的力气也不是很大,车速也不是很快,撞得也不是很重,并且每次都是我自己一同倒地的。当我很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来不及扶自己的自行车,要紧先问被撞的小孩子撞痛了没有,那些小孩子真好,看着我直是笑,摇头,说不痛不痛,没事没事,也不去告诉家长来找我算账。虽然如此,我的心里总是很过不去的。现在再回头想,真有些后怕呢,也还算额骨头高一些,没有去撞了骨质松脆的老太太或者是蛮不讲理的什么人,所幸也没有去和汽车亲个嘴什么的。可是有一天就出了一件事情,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早上上班时被人撞了倒在马路上不知人事了。后来有人告诉我,说是围观的人一大堆,那场景一定很壮观,我的样子一定很悲惨。医生根据昏迷时间的长短定为轻度脑震荡,家里人再不让我骑车,至于我自己,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从此告别了自行车。

既没有小车坐,又不敢骑自行车,出门办事,常常要去挤公共汽车。现在的公共汽车线路是不断的增辟,车辆也是不断的增加,但仍然跟不上人的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汽车总是不能很均衡地工作,要么一来一大串,要么等死了它也不来。上班的人迟到了要扣奖金,赶车的人迟到了要误车,也有患了急病的,性命交关,也有要约会的,事关重大,总之等车人多半不会无事生非,在那里等着玩的,总是有事才去挤公共汽车,车不来,真是心急如焚。我虽然不常坐公共汽车,却也已经深尝个中滋味,公共汽车的拥挤,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事情,抱怨的人居然越来越少,恐怕也是抱怨得够了,懒得再说,再说也是没用,不说也罢。

再不然就是由我丈夫用自行车带我走。这种行路方法,受限制比较大,首先要看我丈夫是不是有空,最好又要天不下雨,走哪条路也要事先想好,哪条路上交通警少一些,哪条路车流弱一些,都是要考虑好的。一上路就开始提心吊胆,万一被发现,罚三五块钱事小,还丢人脸面,争争吵吵之际如果有个熟人路过那更是难堪了,或者和别的车子有个什么碰碰撞撞,不管责任在谁,自己只有先说对不起,谁让你车上带个人,说到哪里也是自己先违了章,占不了便宜。

于是算了,就走路。走路虽然劳累自己的脚,却也有些别的好处,走路不就是散步么,散步就有许多健身功效。现在的人常常说,在城市赶路,坐车不如骑车,骑车不如走路,走路多好,如此想想,也很快活。以我自己常常走路的体验来看,走路还真能走出些趣味来。一路而去,看看大街小巷风俗民情,有人争吵,也可以过去听一听,或许从中发掘些写作素材。有人动真格的,就远远地感受一下紧张的气氛,像看一回惊险片,碰到熟人停下来说说话,说说你我,说说张三李四,不定又启发了什么创作灵感之类。路过某某大杂院也回头看上一眼,看看老百姓在里面做什么。在菜场里穿梭,听着菜农用浓浓的乡音叫卖,或许就回想起插队时的情景。在大街上行走,看着路人行色匆匆,体味着自己的一份闲情逸致……像我们这样的靠写别人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过日子的人,多在外面转转总是不会吃亏。

一天有位朋友问道,听说你是为了保持体形才坚持步行的?天哪,好像我真是一个好潇洒好自在的人,把一件令人惧怕令人无奈的劳累的事,做得那么有趣味,那么有收获?其实哪能呢,谁知道因为走路我曾经磨破了并且还将继续磨破多少脚皮?脚疼的时候,管什么体形不体形,只知道脚要变形了,于是,忍不住要感叹还是做大款好哇,还是做大官好哇。出门走路多半是有事而去,走起路来脚底生风,眼露凶光,路人常常侧目而视,以为遇上了急惊风,实在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去道听途说,去启发灵感。更多的时候,我只能把走路当作走路,而不是别的。说到底,人也是在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愿意劳累自己的脚,安步当车,这已经是最后的一步了,再往后退,就是不能行走的残疾人,比比他们,我们好歹还能劳累自己的脚,也许已经够幸运的了。

走路,也就是走自己人生的路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