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窥明者 第二十九章:宁夏平叛(三)

大炮已经架好李斌命令朝蒙古兵后面开炮,切断蒙古后续部队支援,再说古人炮不准偏差很大,打不好容易伤到自己人。“轰、轰”十门红衣大炮齐射,有两炮不知飞到哪。再看效果微乎其微;古时的大炮与现代的大炮不可同语,那时候说是用大炮炸还不如说是用大炮砸,炮膛里装一个圆圆的铁疙瘩,用火药把铁疙瘩推出砸入敌群中,铁疙瘩滚到哪是哪,只要碰上就完蛋,开始是躲避不及,后面人一看不对早就跑了。

还有是放两颗相连铁球叫“链子弹”又叫“葡萄弹”效果也差不多,而且越打越没准,因为一炮发出后大炮自身要倒退十几米,士兵又把它推回来,重新校订目标,往往一着急校都没校就打出去了。也没办法差也要打,十门大炮继续轰鸣。

骑兵火枪队停马装弹药后又转头追击蒙古兵,打一枪就跑,玩起了游击战。这时佛朗机炮已经到位三十个铁疙瘩打出去效果就不同了,炮弹过去蒙古队伍纵向留下一趟空间,打了几十炮蒙古军队受不了,渐渐攻势减弱。明军步兵投入战斗使部队精神一振,加重了筹码给蒙古人增加压力,最后不得不放弃逃跑。

双方打了将近五个时辰十个小时,明军骑兵最早加入早已经筋疲力尽无力追击。李斌找到李如松看他浑身是血坐在地上。“大哥受伤了?”急忙去扶。

被李如松推开道:“这般小贼如何伤得了我,都是鞑子的血。”明朝时一般管蒙古人叫鞑子,有轻蔑的意思。李如松后来战死,死因不详,李斌估计十有八九是冒然迎敌,但愿历史不会重演。

打扫战场时李斌命令把打出去的炮弹捡回来,到时修修还可以用。这时的救助队起了作用,救治了不少的伤员。过去战场上伤员都是自生自灭,完全凭运气。这一战李斌创造了新战法;火枪骑兵队的游击战,虽然不能决定战场的胜负,但牵制了对方一部分兵力,减少了部队的伤亡,给胜利创造了条件。

以前战争中,火枪就是摆看的,基本上不用,因为一是质量太差无法保障,士兵们都怕炸膛宁用刀不愿用枪。二是嫌是累赘,放一枪装弹药、铁砂要半天,碰上骑兵连烧火棍都不如,跑起来拿着它太重。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使用火枪战胜敌人的战例,开创了热兵器时代的到来。

第二天李如松命令麻贵领兵2万追击蒙古人,亲率大军5万人马进发宁夏城。

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有着“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部队来到平罗县平罗沙湖休息,但见万亩水域,千亩沙丘,千亩芦苇,士兵们卷起裤脚下水扎鱼,惊起一群群鸟。李斌想我们不是拿着鸟铳吗?拿起一个士兵的枪冲天空的鸟放了一枪。

一些士兵哧哧笑:“千户大人,天上的东西能打着吗?”话音未落几只小鸟扑通、扑通掉下来。士兵们学李斌打鸟一下子一大堆鸟。

“行了、行了别打了,弹药打完了还怎么平叛?”中午他们吃了餐鸟宴。天空中有几只天鹅围着水域转,看到他们不敢下来 。李斌对红红说:“我能让天鹅下来你信不信?”

“小爷干别的事我都信,可这事不敢恭维。”

“那我能吃了你信不信?”

“这个我信。”

李斌从囊中掏出降香桦皮放些草一起烧起来,烟零四散只见天鹅一个个往下飞落在不远处,天空中又飞来许多天鹅都冲着李斌身旁飞来围着李斌和红红一圈又一圈,似白雪皑皑景色格外壮观。

众将士惊愕道:“李大人真乃神人也。”

红红拍着小手:“小爷真厉害,好似神仙下凡。”

李如松看到此景暗暗叹道;我这个九弟,自从狱中出来焕然一新,每每有惊世之举,连我都黯然失色,看来上天赐与我李家。

两天后部队围住宁夏城,城内有三万叛军,少数蒙古人,大部分是汉人。李如松命令攻城;李斌的神机营所有炮火都用上了,可效果甚微,别看宁夏城墙那么大,古时的大炮打十发有一发能砸到就很不错了。一是没有瞄准器,完全靠经验、感觉来打。二是震动太大,总是移动位置,不好校正。

部队指望大炮是不行了,步兵抬着云梯往前冲,火枪营800人掩护,但对方居高临下箭射的远,几天下来损失了一百多。李斌看这样也不行,亲自操刀来校正红衣大炮。先在大炮顶端绑一个铁丝竖起一个柱子缠上红布,当做瞄准的标准。李斌学着电视中用大拇指放到眼睛中间测量距离,拿个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摆了摆大炮位置,又把大炮的位置做了记号。

“放”士兵莫名其妙看着他瞎比划,根本不相信他能校准大炮,反正他是官说放就放呗,点燃了火线“轰”大炮出膛砸在城墙上。士兵们有些惊讶第一次打炮就能打中城墙,会不会蒙的,还是不太相信他。

李斌又调整了位置;“再放”一炮打在城头上,惹的火炮手们都来问怎么算的,能否赐教。古人一般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很保守,生怕别人学了去砸自己的饭碗。李斌不存在,可不知道说什么好,这里面有几何、勾股定理等知识跟他们说也听不懂。

“以后再交你们,先打仗。”李斌再厉害也只能摆弄一个大炮,边打边调,没有标准化生产,每个大炮的临射角度都不同,这里差之毫厘,飞出去就差半里地。所以虽然每发炮弹基本上都砸在城头上,还是于事无补。

战斗持续了十几天损兵折将,攻了无数次毫无进展,众官兵开会讨论攻城策略,有人出主意,根据宁夏城是个盆地地势低的特点,挖通周围的河流,水淹宁夏城。得到众将领的认可,李如松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李斌却提出反对;理由是宁夏城还有很多老百姓,水淹宁夏城首先受害的肯定是他们,都是大明子民,我们不能因为攻宁夏城死那么多无辜的百姓。

李如松说:“那你说怎么办?”

“退兵。”

“什么?退兵?”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