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多年来,熬死了先帝爷,到了如今的皇帝登基,再到皇帝大婚,皇太后依旧没有权利也从来没有处置过宫务。这个时候,皇后也不会去找皇太后,没有一点好处也没用。
“奴才参见皇后娘娘。”作为太妃,并没有看起来听起来的那么风光。要是没有皇太后,没有太皇太后,太妃生活在紫禁城其实,与死了没有区别。只是两者的不同之处,只怕也就是一个在苟延残喘,一个是埋葬在坟墓中。
太妃到底是不如皇太后尊贵,皇帝也对于太妃不需要有什么孝道之说。太妃的子嗣,很多时候,那也是现在皇帝最初的皇位竞争者。
皇后,需要所有人的奴才都能够辨别,能够一身明黄朝服的人,在紫禁城从来不多,单手都能够数过来。皇宫中,一个奴才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那也是要看奴才有了好运后,是不是还有好命去享受。
皇帝并不是饥不择食的,能够随便因为一个奴才,就不顾朝堂,不顾祖宗家法。皇帝要是在晚上办了一个奴婢,明天要是忘记了也就罢了。要是第二天有什么奴才成为了贵人,嫔,在前朝皇帝美色误国这样的话,并不是只有汉人才会说出来。
“皇后娘娘到,仪飘阁接驾。”皇后到了,那是需要众人跪下接驾的,这是皇后身份尊贵的象征。就算是太妃,也不能例外。
慈宁宫不小,太皇太后在慈宁宫的主殿,而太妃就在慈宁宫的偏殿,或者是偏阁之中。从偏殿或者偏阁里再开一扇侧门,那么很多时候太妃们有事出门也不需要在正门与太皇太后相撞有什么冲突。
“皇后娘娘到我这小阁中来,不知道是所谓何事。”顺治皇帝的庶妃巴太妃,作为最先给先帝养育皇子的女人,在后宫中,当年就算是庶妃的身份到了如今也,到底还是比别人要多了一份保障。只是终究还是,没有留住。年幼的皇长子,并没有在紫荆城中活下去。
“我以为,太妃娘娘是有意为之,只是现在看来,果真本宫就是自作多情了。如此,本宫也不应该多加打扰了。这是皇上当初赏赐的,太妃身子弱想来是需要好好补一补的。”钮祜禄皇后也不强求,只是说了一些话后,也就放弃了。
“太妃自己可要多多的保重了,毕竟巴家还是需要太妃照拂的,要是少了太妃娘娘这巴家只怕还不知道会如何了。”钮祜禄皇后,不希望自己白白的跑一趟,还是冒着被皇帝怀疑的情况下,得不到任何的好处,皇后不愿意去做。
“皇后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皇后的意思。”巴太妃这些年,一直都在慈宁宫安分守己,没有成年皇子成为依靠,巴太妃死后也需要靠着皇帝下葬到顺治皇帝的孝陵妃园。所以,这些年来,巴太妃一直都是小心谨慎的。
只是到底还是心有不甘,所以当赫赫找到了巴太妃后,要是说自己不动心,那真的是不现实的,是假的。一旦康熙十八年的大选,赫赫家的女儿入了皇帝的眼,或者分位低下但是有了皇子后,境遇又会不同了。
所以,巴太妃愿意去赌,只是没有想到皇后眼睛不但毒辣,更是带着别的目的,对于更多的事情了如指掌。
“太妃娘娘,奴婢不会说空话的这家中的姑奶奶真的是姿色不错的。”赫赫家与巴太妃之间的关系,并不没有多么的亲密。但是奈何巴家能够入选的姑娘,并没有从年龄上来说也好,从姿色上来看都是不够格的。
所以,从皇帝大婚到如今,巴家就算是有心要送女儿入宫,但是也没有办法。“哀家暂且就相信你,但是要是让我知道你要是欺骗了我,那么也就不要怪哀家心狠了。”巴太妃希望自己在后宫中的日子,能够好过一点。
能够在后宫中,找到一个与自己是统一战线的人,一点也不容易。尤其是,作为先帝的后妃。
巴家是旗人,也只是比其他的汉人要好上那么2一点,相比较于满洲八旗的其他旗人,也就不算什么了。
皇帝选妃,在太皇太后眼中,一直都是更加看重家世。紫禁城城门的端午门后,大匾之后藏匿的一纸诏书,“非旗人女子,入宫者斩。”可见,太皇太后对于身份的看重,究竟是多么的在意了。
只是,在太皇太后重视出生,重视身份的背后究竟是带着别的意思,还是并没有什么意义。也就只有太皇太后,自己才会知道,这些究竟是什么。
巴太妃的妥协,确实是给了别家一个很好的展示,皇帝不会在这些事上费什心思的。太皇太后如今是没有精力去打理这些事情,已经是这个世间最尊贵的太皇太后,早已经不在需要用这些去为自己谋得什么。
皇宫里太妃虽然是不多,但是也真的有几个。先帝顺治爷福临八个皇子,六个皇女,皇子包括康熙皇帝活下来的,也就只有四个而已。
爱新觉罗隆禧,顺治爷第七子,康熙十三封纯亲王;爱新觉罗常宁,顺治爷第五子,康熙十年封恭亲王;爱新觉罗福全,顺治爷第二子,康熙皇帝唯一活着的兄长,康熙六年封裕亲王。而顺治爷的皇女,如今依旧还活着的,也就只有庶妃杨氏如今的杨太妃生的二公主,还活着。和硕公主于康熙六年,下嫁瓜尔佳氏纳尔杜。
瓜尔佳氏尚主,已经是天大的荣耀,自然这件事也是在鳌拜在世的时候,发生的。太皇太后为了能够拉拢鳌拜,将先帝的皇女嫁给瓜尔佳氏纳尔杜,这一点也不奇怪。尚主,千百年来,对于臣子而言,那都是无上光荣的事情。
而公主们一生的使命,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皇家效命。公主们享受荣华富贵,但是自己从来就是在政治漩涡中,而公主的婚姻便是最大的筹码。
顺治皇帝只有一个女儿成长到成年,然而就算是太皇太后百般疼爱这个孙女,为了江山为了爱新觉罗家,做出这样的选择从来就是最好的。瓜尔佳氏纳尔杜是鳌拜的嫡亲侄子,将和硕公主嫁给纳尔杜,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出嫁的女儿,贵为皇家公主,又如何呢!皇家情亲淡泊,康熙皇帝对于自己这个姐姐,并不是真的很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康熙八年鳌拜被皇帝收监,瓜尔佳氏一族人因为鳌拜案,被贬回原籍。纳尔杜自然也是不能幸免,爱新觉罗家从盛京关外来,如今爱新觉罗家的女儿,又从关内回到关外。
康熙皇帝一直因为这几年的战争而忧心,后宫中不少时候都是疏忽的,就算是皇宫中的皇子皇女一直都在出生。
到底,巴太妃还是没有将皇后的话,听进去。正好每年的宫廷夜宴后,大年三十总是皇后率领后妃朝贺皇太后的日子,这是家礼也是国礼。
“皇后起身吧,到哀家跟前来。”身穿五爪金龙朝服的太皇太后,周身的威严已经掩盖了这是一个已经老去的女人的事实,谁也不能轻视这个从盛京到北平,一路伴着荆棘的女人。
慈宁宫是康熙皇帝登基后,孝庄太皇太后一直居住的寝宫,紫禁城乾清门将前朝与后宫划的分明,一道宫门隔着的就是男人的权利世界,与女人的生存之道。
太皇太后最初是居住在保和殿,顺治二年,顺治皇帝为了彰显孝顺之心,将明朝皇宫的建极殿更名保和殿。“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是顺治皇帝,当初从《易经》中所选取的含义。
顺治三年之后保和殿中居住的皇太后由此搬到了别处,顺治皇帝倒是居住在了保和殿,一直到顺治十三年。顺治皇帝在保和殿居住了十年,当时的保和殿也叫位育宫。
而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到康熙四年大婚后,康熙皇帝依旧还是居住在保和殿,只是当时的保和殿又叫“清宁宫”。康熙皇帝在保和殿居住了八年,然后才搬到了紫禁城中的乾清宫。
紫禁城的慈宁宫始建于嘉靖十五年,是嘉靖皇帝时期前朝皇贵妃的居住地。而到了顺治皇帝后期,康熙皇帝登基后,孝庄文皇后的宫殿便就成为了慈宁宫。
慈宁宫在内廷西侧隆宗门,隆宗门一直都是一座及其重要的要塞,是内廷和外朝以及西苑的一处重要通道。更加值得一提的,当然要说隆宗门与乾清门的关系。慈宁宫与乾清门也是相隔不远,与乾清宫的距离当真是算得上近了。
前朝的太妃也好,太皇贵妃也罢,先帝爷驾崩了没有为先帝殉葬已经是仁慈,所以居住在慈宁宫的太妃们,便会在寝宫里礼佛。所以慈宁宫中修建了一座大佛堂,大佛堂在慈宁宫的后殿。紫禁城中修建了不少的佛堂,佛家讲究慈悲为怀芸芸众生贫苦。居住在紫禁城中的贵人们,也是向往佛祖的仁慈。
所以,后妃们多少是有人吃斋念佛的,而慈宁宫居住的乃当朝太后,自然佛堂也是不比其他。慈宁宫的后殿的佛堂也要更加显得宏达,才能表现皇太后的尊贵。
大佛堂面阔七间,深三间,以黄琉璃瓦为顶。殿前设置香炉香筒,殿内装修更是考究,有佛龛,供案,佛塔,佛像。只是单单紫禁城佛堂的供奉,只怕也足够一个道的百姓一年吃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