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白雪建立关系后,一发不可收拾,但还要注意影响,不能轻易接触,在工作之余,除了画画,就一门心思想白雪。我想来想去,要和她不露声色地接触方便,做到天衣无缝,就想起了学开车。如果学会开车,便可带她一日干里,去外地旅游,行动自由,共享天伦之乐,避免在本县出入招人耳目。另外学车也是形势所迫,将来几乎全民皆为司机了。私家车成为发展趋势,也成为现代化的代步工具了。有钱人可以买名贵车,没钱人买便宜车,但都买得起,所以考驾照的人很多。有人私下说,找找熟人,花钱买个驾照就行了。我想这不能自欺欺人,滥竽充数,拿生命开玩笑,只有真技术才有安全感。我忽然想到我的朋友也是局级干部,两年前他从省城回来,在路上学开车,一头钻进三米深的路沟里,虽然他和司机保住了性命,但十几万的公车报废了,结果公职被撤。有时的灾难是突然降临的,让人难以预料。尤其开车不懂装懂,那可是玩命的,所以我下决心去驾校学车,学到真本领,这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但我准备秘密行动,不想让熟人知道。
驾校在某市郊区约十公里,校院占地二百亩,分为练车场、考场、办公区。此驾校是新建的,也叫车管所,所有的楼房、场地、设施等都是崭新的,到处干干净净。因场地大,尽管来的学员很多,在校院散开走动时,也就稀稀落落。附近有两个村子,便成了学员的住所和私人练车场。学员来自四面八方,有各市区的,也有各县城的和外地的,不受身份年龄限制,只要不是残疾、不是色盲、不是老人,皆可报考。每个学员报名后,只要在两年之内拿到驾照,什么时间学都可以,关键是考试过关再拿驾照。我报名后,司机再为我开车,我就留心观察如何启动、挂挡、手刹等基本操作规程了。跟随我的是位老司机,富有开车经验。我告诉他想学车,他说,好学,不过你学开车无用,想去哪里只管坐车就行了。但他不知道我的心思,我说,艺不压身,学会开车,更方便些,比如节假日,办个私事啊!想出去散散心呀!就不该再劳驾您了。
他扭头看看我说,我保证随叫随到,做个您满意的司机。
我笑笑说,是您的休息时间,就不能打扰您。可他绝对猜不透我的心思,有些私事是绝对保密的。
也许司机感悟到了什么,如果涉及个人隐私的事,他是不能凑热闹的,当即说,我在十分钟内,就教你开走车,十天之内学会。
您先教理论,然后我再实践。我这么一说,每遇到路标时,他就对我说那些不同符号的作用。因为我常坐车,路上那些简单的路标我是知道的。
我们在出差路上车少的地段,司机在路边停下车说,你看我脚下,一共有三个踏板,左边是离合器,中间是刹车板,右边是油门。学车时你就踏死离合器挂上一挡,打转向灯,抬起手刹杆,慢松离合和刹车,车就走了。他接着说,车起步时就这样,一踏、二挂、三转向、四喇叭、五手刹,车就走了。如果前面没有障碍,就不用打转向灯、按喇叭了。我在副驾驶座上坐着,看着他做着示范动作。他说在行走时,您可以踏死离合换挡位,然后慢慢松离合,踩油门,掌好方向盘,就行了。当停车时,踩离合和刹车就停了。关键的难点在于倒库,上下坡行驶。然后我们换座位,他让我实践。因为平时我没有摸过车,免不了有恐惧心理。我望着前面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觉得是学车的好地方,便小心翼翼地按他说的细心操作,果然车慢慢前行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学会慢行、刹车,唯恐车像疯子一样乱跑,如果刹不住车,就出大事了。车像蜗牛一样爬行一段路,我就刹车,然后再起步、行走、刹车,这样反复几次,使我兴趣大增,信心十足,增加了拿驾照的决心。我询问司机,这不就会开车了吗?他笑笑说,这是科目三的内容,重要的是科目一和科目二,必须去驾校考试。这使我学车心里有了底气,为了赶路,我让司机开车前行了,快到本县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越往前行,雨下得越大。当时是五月的天气,雨天还冷飕飕的。路两边是一望无际半腰深的绿油油的麦田,若在远处的侧面看,我们的车像在绿色海洋里如快艇般急速行驶。我坐在副驾驶座上看到前面路旁,孤零零地停着一辆雪白色的轿车,可能是私家车吧。我对司机说,你减减速,到前面那辆车旁停一下,可能是车坏了。
司机笑笑说,准是抛锚了。
我说,这荒郊野外的,还下着雨,天也马上黑了,咱帮帮人家,不然车主咋办呢?
司机集中精力开着车,目视前方说,好,听您的,不过现在的活雷锋不多了。
我们到了轿车旁,司机刹住车。我们一同下了车,看到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从车底下爬出来,满身是油灰。我说,小伙子,车怎么啦?
他明白是遇到好心人了,急忙说,我是省城的,从县城办事回来,走到这里车坏了,就是找不出毛病。他心急火燎地看着我们,然后目光移向我的司机,意识到他会修车,急忙说,大叔,帮帮我,修修车。他唯恐天黑了走不了,在这荒郊野外怎么办?当时从他身边过往的车都疾驰而去,没人理睬他。
我说,没关系,这位老师傅,二十多年的驾龄了,帮你看看。我看着高挑个儿大眼睛的小伙子,愁眉苦脸十分焦急的神情,问开多长时间车了?
他说,哪里呀!刚拿到驾照,开着走可以,车一出毛病,我就没招了。
我想想现在大部分人是会开不会修,如果在路上抛锚也真没办法,只能长时间等待救援了。
我的司机打开车前盖,低头仔细检查起来。
雾蒙蒙的天空,细雨越下越大。一会儿,我们每个人的衣服也都潮湿了,头上的发丝也趴下了,脸上湿淋淋的,像刚洗过脸,没用毛巾擦似的。司机对我说,杨局长,您坐车里去。
我说,没事,咱一会儿就到家了,换换衣服就行了。我觉得浑身发凉,鼻子、脸、脚、手都冻得发疼。大约半个小时,司机帮他修好了车,发动机响了。
小伙子十分激动,连声说,谢谢师傅!谢谢领导!谢谢好心人,今天相遇,算我幸运。
司机指着我说,你应该感谢他,这是俺领导,是他下的命令。
小伙子说,今天没有你们帮助,我就回不去了。说着低头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请您收下,表表谢意!
我笑笑说,把钱装起来吧,小伙子,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人帮哩,天快黑了,快赶路吧!
我和司机转身回到自己的车里,发动了车。当我们的车离开时,我从窗口伸出手摆摆手说,再见。
我看见小伙子手里举着那张百元大钞,摆着手目送我们。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帮了人家,人家就会感恩。我也回头注视着他,直到他开车走了,我才转过头说,老姜还比嫩姜辣。我是有意夸赞我的司机。
司机说,刚入道的毛孩子,只会开,不会修,就不知道毛病在哪里,还撅着屁股趴车底下,瞎摆弄。
虽然我和司机的衣服都淋湿了,但心里很高兴,这就叫助人为乐吧!
回到家的第三天是周末,天晴了,温度也升高了。我穿着白衬衫去练车了,我想尽快学会开车拿到驾照。一般学车的学员报了名,拿到资料,一周后就可以考试了。考试程序分科目一、二、三。科目一的内容是理论知识,因为我知道一些行车常识,再看看书上的综合常识,也不算难,我便胸有成竹地加入考试行列。看到驾校大院里黑压压的人头,到处是学员,就想到现代人都成司机了,怪不得大、中、小城市路两旁的自行车和电动车越来越少了,大街小巷倒是车流成河了,现在的形势变化太快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太高了,家家户户都向汽车发展了,我觉得学车势在必行。
参加考试的学员集中在考场门外,像看大戏的观众乱哄哄的。我也身在其中,不料,我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姜民,他如今是驾校的办公室主任。他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你还考啥呀,可以当教授了,走,到我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在考场大门旁边的三楼。
我跟他来到办公室,看到外面是三间大办公室,里面是套间,他单独在套间里办公,他忙着为我倒茶、递烟说,几年没见你了,依然还是当年风采。
我们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的大学生,都是从农村走出去的,那时一般大学同学都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自尊心,都不谈家庭背景,除非个别家境很好的学生,大家略知一点,所以我和姜民相处四年,但我不了解他的身世。我说咱都往四十奔了,时间过得真快,还谈什么风采。
我看姜民的面容也显老,额头和眼角有了细密的皱纹,再不像学生时代的青春相貌了,显得老成稳重。我说着坐在沙发上。
姜民将倒好的一杯菊花茶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他了解我的情况,说这些年你在事业上,算是一帆风顺,在单位是土皇帝啊!
我说,待在小县城,算啥?是个穷单位,混饭吃,哪像你这里,财神爷单位,生意这么好。
他搬着木椅坐在我面前说,好是好,都是为公家服务,个人得不到。接着又说,你叫什么穷啊!你是大画家,光卖画的收入都花不完。别说当官还有含金量了。
我笑笑说,不是像你想的,这是因单位而异,谁都知道额外的含金量烫手啊!
当时套间内就我们两个,说话很随便,可我想到我不能久坐,还得考试呢。我们在说话间,他的手机、电话不停地响,我感到他是非常繁忙,我不想耽误他工作,说去考试。
他放下电话摆摆手说,不用考了,我给你办个过关证。我知道你精通一般常识,考不考没关系,但科目二你得考,那是电子监控,任何人都得过关。我就这点权力,还是有针对性的,给你搞点特殊吧。
我想说,自己准能过关,但这是人家的一番心意,便改口说,行,谢谢!他拿起电话给对方交代一番,让我去办通过科目一的考试证。我顺利拿着证按照上面的练车地址去练车场,就是练科目二的内容。人们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可能就是这个理吧。有些人就是因人际关系高人一等,成为人上人,这种情感因素,是难免的,也是有些人痛恨的。
练车场分三十多个大库,每个车库四周竖立六根竹竿,后排三根,前排三根,顺着前后对应的中杆画一条直线,便分成了两个车库位置,一个为长库,另一个为短库。各库旁边搭一个简易的绿色帆布棚,棚子里摆着退了漆的旧木桌、伤痕累累的长条木椅、脏兮兮的小木凳等,是供学员坐着休息的地方。因为四周是光秃秃的红砖院墙,夏季没有乘凉,冬季没有避风的地方。每个棚子里坐着十几位,或二十几位学员等候练车。每个库仅有一辆绿色桑塔纳供学员练车。教练对学员一个一个轮流教,每人上车仅能开五六分钟,有的学员等候半天也摸不到一把车。
我被分到十三库练车场,该库教练身穿红色制服,身材高大,腰似大缸,足有一百八十斤。腆着蛤蟆肚,迈着鸭子步,走路慢腾腾的像数步。他看起来有五十多岁,双鬓花白,皮肤发黑,眼皮松弛地耷拉着,一脸横肉,有点像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胡汉三。他走到帆布棚下的抽屉桌旁,坐在简易的木椅上,面无表情地睁大眼睛看看那位半生不熟的学员,正在慢慢地练车,像蜗牛爬行似的速度。练车不是求速度,而是练基本功的,是按老师教的对应点慢慢练的。他又看看身边坐着的那么多学员有点不耐烦,紧皱眉头哭丧着脸说,年老的也学,年少的也学,有车的也学,没车的也学,有钱的也学,没钱的也学,学了不练有啥用?没条件的,就是买了车,也养不起,都学这干啥?他的语速缓慢,句句刚硬。
有位中年男子慌忙站起来递给他一支烟,又掏出打火机给他恭恭敬敬地点上,站在他面前的桌子外面,取笑说,年轻小伙开车,好找对象,老汉开车好玩小妞,大姑娘开车好约会,大妈开车好带孙子,不都是为了方便,显示身份嘛。我想学车就是为了方便和白雪约会,其实学会了车干什么都方便。
这话说得教练的脸色由阴转晴,龇牙笑笑,但笑比哭还难看呢。觉得这话也有道理,学车也许各有目的。
有位中年妇女坐在棚子下的长条椅上,看看周围的人觉得自己的年龄最大,刚才教练说的话,肯定是有意说她,不乐意地说,没人学车,你下岗失业,还喝西北风哩。俺老娘们学车,好带着孙子逛街、游玩、享受,人就活几十年,不抓紧时间,就没机会了,所以老老少少都学车。学会了去哪里都方便,越老越得抓紧时间享受呢。她快言快语,像炮筒似的对着教练“咚咚”。
教练翻翻白眼瞪瞪她,觉得是个难缠的娘们,愣愣地说,开车是高消费,有钱可以,没钱还臭美个啥?
有学员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买个小q才两万多,一般都能买得起,照样满街跑。
教练的手指缝里夹着烟卷,那食指和中指是黄色的,都明白那是烟熏的,看得出他是个大烟鬼。他慢腾腾地说,将来还没有自行车跑得快呢,路不加宽,到处是车,堵住走不动,说不定还没有鳖爬得快呢。他一本正经地说话,倒是惹得周围人嘿嘿直乐。
我看到一位中年妇女,烫着时髦的波浪式黄头发,有点和年龄不相称。脸赤红色,肿眼泡,高颧骨,面部消瘦,皮肤粗糙且起了皱纹,显得格外苍老。她默默地坐在长条椅上很长时间了,可能是教练看她不顺眼,没让她摸一把车。我觉得她很老实,没那么多心眼儿,可能是没有给教练买烟吧。我发现人家私下里都主动给教练买盒烟,或一根一根地递烟,教练就乐意教他们学车。当然他也有凭印象和好感去教学员的。中年妇女心里愤愤不平,暗暗咒骂,看我不顺眼,就不看看自己啥×样,把老娘们冷落一边,看见漂亮女人年轻妞,恨不得给人家舔屁股,手把手地教,还夸赞人家脑子灵,学得快,啊!呸,老色鬼,就像苍蝇盯臭肉,恶心。但她满腹怒气只能忍在心里,泪汪汪地说,我报了名就后悔了,掏钱买罪受,坐出租车一来一回四十块,在这里干耗时间,也学不成车,到何年何月才学会呢,白扔钱。
我就在她面前站着很同情她,也想到在这里练车不行,白耗时间。我知道附近的村庄里有很多私人练车场,和这里的布局及练车方法都一样,他们招揽远处的学员,在家里吃、住、学一条龙服务,大部分学员在那里练会,再来驾校考试。我是打算当天在这里学会开车的基本操作方法,准备回单位练习。我告诉那位中年妇女,你去私人练车场学吧,比这里学得快些。
她阴沉着脸赌气说,不学它龟孙了,气都气饱了。
我想想现在的人,为何都乐意争权,看来权力和利益是成正比的。只要手里有一点权力,就知道怎么使用,就像练车吧,你不给教练送一盒烟,弄点小恩小惠,就冷漠你,不让你练车,即使让你练车了,弄不好就训斥你,吆喝你太笨,就难以过关。我第一次去练车,还不知道此内情,所以也没有给教练套近乎,我也不想在这里练车,在现场站了一会儿,就去私人练车场了。
我来到附近的村前一家私人练车场,坐在车库旁边的车棚里等候练车,棚子里有三四个学员,每人练半小时25元,只要舍得花钱,想练多长时间都行。教练是个年轻小伙,文文静静的,说话软声细语,教得很用心。他坐在副驾座上,教我怎样踏离合、挂挡和刹车,这些基本常识我都会了,就告诉他学倒库出库。他给我清晰地讲解,并指挥操作规程,说从左库出来,至门口右杆对应车后三角窗口停,向左打死方向行走,至调直车身停。然后挂倒挡后退,到主驾座与对角杆形成一条直线时停车,向左打死方向,后退见杆停,调正方向,继续后退到车后三角窗口对应右门杆停,再向左打死方向后退,到车身调直,打正方向,后退到停车线停。再向右打死方向前进,至前车轮过两库中线停,再向左打死方向前进,使车头中间对中杆停;然后挂后退挡向右打死方向,看后轮压中线停,再向左打死方向后退,这样车身就移到短库里了,前进一米,再后退到与长库停车线对应停,这一步是为了调直车身对好点,准备从长库门出去,向左打死方向前进,使前车角对应长库的前角杆停,再调正方向,就出了长库门,出门后,回头看车后座角对中杆停,再向右打死方向,前进调直车身停,后退至主驾座与对角线杆形成一条直线时停,向右打死方向,再后退至中杆30厘米停,调正方向,后退至短库中。这就完成了出库倒库移库的整个规程。我是靠他指挥着完成一步步步骤的,在移库出库时,我握住方向盘转来转去的,有点晕,就询问教练有没有简单好记的方法,他笑笑说,其实很简单,就是右转、左转、右转、左转,前进、后退、再右转调正方向出去。这是其他教练心里清楚,嘴上不教的方法。大部分教练教一堆文绉绉的理论,叫你慢慢学,自己感悟。如果在短时间内,教会每个学员,人家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但这个小伙不是这样想的,他想的是创牌子,扬名声,在短时间内教会学员,自然生意也不差。我练了半小时,觉得收获很大,掌握了基本规律,便和学员坐在一旁,一边看人家练车,一边理清思路,想清楚了,也就等于学会了,思想指挥行动嘛。我看到教练又跟随另一个学员指挥,太阳将他照得虚眯着眼,红润的脸庞油亮。我敬佩这位小伙子,不但毫不保留地教技术,而且还很热心指导。有人说,在这里学车的学员,不但学得快,而且过关率达百分之九十八。我趁着学车兴趣正浓,准备中午在附近的小食堂里吃点饭,然后抓紧时间再练半个小时,就基本会了。我想想上路的司机,到站就自然停到车库,或路边,也没有倒库出库的弄得很复杂。不管平时开车多么简单,但想拿驾照就必须按人家的操作规程去考试,只有在这里练车过关了,才能拿到驾照。
这里的村民富有经济头脑。他们就着驾校的外围墙头搭建成斜坡棚子,相互隔离成小餐馆。棚子外面是稀疏的杨树林,碗口粗的杨树下面摆着高矮不同的小餐桌、旧木凳,供学员就餐。各餐馆门口都垒着土煤炉,燃烧着黑煤球,散发着浓浓的煤烟。上面摆着黑铁锅、铝锅等。门口都挂着纸牌,上面写着饭菜名称,如刀削面、肉丝面、凉面条等。这里的场景有点像逃荒过路时,临时搭起的野炊。他们都从成本小见利大去考虑的。那肉丝面是清水煮的,仅加点盐放几丝肉;那凉面条里加点盐水,放几片炒番茄,吃着没滋没味,但在这荒郊野外,各个餐馆内外却座无虚席,到处是黑压压的食客,个个食欲大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萝卜快了不洗泥。你不吃就挨饿。我看到这里的小餐馆赚钱太容易了,因为人家占据了此处的地理优势。就像那些名人、名家大部分聚集在北京一样,人家占据了最高点的地理优势,就容易名扬天下。为避人眼目,我钻进棚子里吃饭,吃了一碗凉面条,里面仅有三片炒番茄和两星炒鸡蛋。我体谅到了贫民的疾苦,学点技术不易,不但缴费,还得吃苦。我吃了饭,立即返回练车场,学会了倒车入库,回去后又加强练习,我的司机也教会了我上下坡行驶停车技术。不久我便拿到了驾照。
刚拿到驾照那阵子,我对开车兴趣特别大。一有空闲时间,我就带着父母和岳父母到公园玩,我们在那里散步、观景、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锻炼身体,觉得心情特别好,老人都很高兴。我觉得这才是最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