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利为民谋王维和 第二章 御河北畔异军起

改革开放掀狂飘,

东方巨龙欲冲霄!

辽阔神州擂战鼓,

富饶津南凯歌飘——

争先恐后兴工业,

你追我赶逞英豪……

益丰公司拔地起,

雄师谋帅露头角!

第四节 患难困苦炼壮志

逆境,对弱者来说,是倾覆生活之舟的波涛;而在强者看来,是锤炼壮志的熔炉。我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思想家和著名学者梁启超讲:“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王维和的身世及其数十年来的一贯表现,雄辩地说明:他就是这样一个排难勇进的强者。葛沽原属河间府静海县。1926年(清雍正4年),因设立天津府而划归天津县管辖。王维和祖辈务农的老家,就是静海县大丰堆乡高庄子村人。在“干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困苦年代,天灾频仍,王维和那老实巴脚的爷爷和奶奶,拉扯着大的十三岁、小的仅两岁的三子一女,住在四面透风、屋顶漏雨、摇摇欲坠的低矮土房里,荒洼里那瘠薄的旱地,根本长不出可让全家人糊口的粮食——过得是真正衣难遮体、食不果腹的困窘时日。十分疼爱孩子而又束手无策的奶奶,万般无奈地淌着涔涔泪水,对耷拉着脑袋、愁眉苦脸的丈夫说:

“莫非我们就在这儿苦熬穷耗着等死吗?就是不顾咱俩,也得为四个孩子想想呀!”

好久不吭声的丈夫,思虑再三。蓦地站起身来,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全家都走、远远地走!听说北边的大天津近郊,是靠河近海的鱼米之乡——到那里以后,咱俩肯下辛苦、不怕脏累,还会没吃穿、没地儿住?哼!天无绝人之路——咱走,明天就走!”

从未走出本村的妻子,想到迫不得已地即将离乡背井,顿感茫然、一阵心酸,她异常悲怆地饮泣着轻轻点头……第二天,也就是在1931年一个凄风苦雨的初夏一早,王维和那意志刚强、筚路蓝缕的爷爷,就照昨日已定的计划出发了。他用一条扁担、八根绳,挑着小孩、领着大孩和妻子,依依难舍、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了这祖居的高庄子村。他们艰难地走啊,走啊,雨下大了,就在墙根儿或树下背一会儿再走;太饿了,沿路要口饭吃。就这样相依为命的一家老小,衣湿身冷、饥肠辘辘地跋涉百余里,最后,来到了葛沽南十里的马厂减河北畔,稻田地头一间废置的水车房子里暂切栖身。那里只有几户人家。在这举目无亲、孤家寡人的荒凉处,心灵手巧而又勤快任干的爷爷,立马着手改造这房:他用硬泥垒墙,垒一层砸实了再垒;又伐来野树当檩条;把在沟边打的苇子,扎成把子做房盖儿;又在苇把子上覆层土;土上抹好泥。这就将原已颓垣断壁、八面来风的水车房子,改造成了一间整整齐齐、严严实实的“新房”了,当地人叫“土堆房”,虽然简陋,但相比之下,暖暖和和地挤在这儿,倒是比在静海老家的破屋强些了。紧接着,他又自己开荒,开出后,租用人家的土地种粮,以此维持全家生计,倒也勉强过得去,这真应了“人挪活,树挪死”的民谚。这样简简单单地过了八年,虽然清苦但却安生的日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患。1939年(民国28年),波浪滔天的汹涌洪水,冲垮了地头的“土堆房”。王维和的爷爷他们,逃到了马厂减河堤埝的高台上活命:白天风吹日晒,晚上蚊虫叮咬;饿了吃发霉玉米,渴了喝堤下凉水……苦挨到翌年开春,他们又在地头原房处,用草和泥混合在一起堆墙、垒房,越堆、越垒越高,终于盖成比单纯的“土堆房”要结实的四间“泥草房”,然后,全家搬进了这首次住上的冬暖夏凉的“宽敞新房”。日本鬼子投降不久的1945年农历10月初4,王维和就出生在这里。四年后,新中国成立了。从他一懂事起,祖辈和父辈,就经常向他仔仔细细地讲述苦难的家世——爷爷讲了奶奶讲,奶奶讲完爹又讲,直讲得聪敏好学、勤思善记的王维和,对长辈们讲的每段历史,都能形象生动、如数家珍地复述,尽管如此,而当每次再听讲时,胖胖乎乎儿、大眼溜睛的小维和,仍是全神贯注地聆听……

回想当初,在他头两次听讲后,曾经还好奇地询问:

“为什么过去人们生活那么苦,现在就好了呢?”每当这时,向他讲述的大人,总是这样认真地回答他:

“过去,是那少数富人。欺负咱们多数穷人的旧社会;可现在,共产党、***领导咱们建立了新中国,人人平等,大家生活也就变好了!”

他还会天真的闪动着疑惑和求知的眼神儿追问:

“这会儿生活好了,那为什么你们还给我讲过去的苦日子哩?”

大人们仍然是不约而同、众口一词而又十分认真地对他说:

“咱过去受的苦楚不能忘了——这就要讲,还得常讲!知道了过去的苦,才会珍惜今日的甜;再一说,人经历了困苦,才能炼成坚强的意志!这意志,就是要由弱到强,把穷变富——让更多的穷人变得越富越好!”家长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得这些通俗易懂的话里,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最初,小维和听了眨巴着眼睛,还似懂非懂;到后来,一遍遍地听多了、想透了,越听越爱听,也就心明眼亮了。致使少年王维和,渐渐树立了这样的信心和决心:

“牢记先辈苦,迎难迈大步——学到真本领,快让穷人富!”

在那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作为老大的王维和的下边,又一连挨肩儿生了9个弟、妹,夭折2个,今有5弟、2妹一一他家是石闸村少有的一个热热闹闹,但却因劳力少、人口多而生活紧巴的大家庭。尽管如此,深明事理的家长们,还是在维和6岁时,就送他到5里外的南辛房村小学上学。这偏僻村校的教室和设备的简陋,学生的衣着和文具的简朴,是出于今人的想像的:维和肩挎着母亲用家织粗布手缝的书包,怀抱着父亲自制的小板凳,冬穿布鞋、夏天赤脚,抄近道在迤逦坎坷的稻田埂子上横穿去校;唯一的土房教室,是斗地主的胜利果实,里边空旷而阴冷;同学共用课桌,两头是泥垒的土台,上面搭着学生从家里带来的门板;各人坐着自带的小板凳上课。这年龄相差十多岁的40多人的复式班,分四个年级,开始没有课本,都由同一个老师教:先给一年级讲完课,让学生写作业,再给二年级讲,依次类推。上音乐和体育课,大家一起唱歌,共同锻炼。维和用的作业本,是父亲到镇上买来便宜的毛边纸,即粗疙瘩纸,母亲用针线缝缀成的,他既用铅笔写,也练毛笔字。由于幼时的家教,维和学习兴趣很高,他觉得,这正是自己学知识、长本领的好机会,一定要珍惜。在学校,他认真听讲;回到家,他自觉写作业;就是在上下学的路上。他也边走边背课文,所以,他的学习和表现,一直在班上领先!后回到本村,在全村无一间砖房的情况下,他们也是在斗地主没收的一间土坯房里上课,上到五年级,才到邻村刘庄的国办小学去,直到高小毕业。

王维和顺利升人历史悠久的当地名校葛沽一中后,未酬的壮志更高昂,学习起来更刻苦。他每天清晨,书包里装着玉米面饽饽和咸菜,从家步行十多里地,到镇上去上学;到傍晚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边走边和同村同班的同学,讨论老师讲课的内容或作业题,说得口干舌燥了,就蹲在道旁的沟边,用手捧着沟水喝(当地1965年才有自来水);晚上在家,还要凑到微弱的煤油灯下写作业(这里1963年通电),直至深夜。天道酬勤。他的各种成绩都优秀。1961年,他初中毕业后,本该顺理成章地升人高中,然而,因众弟、妹年幼,异常繁重的家庭负担而未能如愿。虽仅十五岁,但已长得膀乍腰圆、浑身是劲的王维和,眼看着因家庭生活而劳累得心力交瘁的父母,再也不忍心为自己上学花钱而加重双亲的经济负担。他悒悒不乐地前思后想:

“为了我的父母和弟妹们,我要回村干活,决不能让他们再这样苦下去了!”

最后,他毅然含泪辍学。他暗自思忖:

“我一定要在今后的劳动和工作实践中,一步步具体地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第五节 拼干农活成内行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真干才做什么都出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少年王维和,一回到村,就同生产队的社员们一起下地干活了。他一身尘土两脚泥地天天早去晚归,埋头苦干:撅地、挑沟、锄草、收割,什么农活都干,有时也给人干脱土坯的力气活;为了全家生计,他还利用一早一晚的业余时间,到官港等荒洼拾柴、打草,去河里、沟中捕鱼、摸虾……他常想:

“事在人为!我虽无条件继续上学,但我要在农村拼干、苦学。争取尽快成为各种农活的内行,还要力争干出名堂!”

“言必信,行必果”的王维和,在两年内基本掌握了一般农活的要领之后,十七岁上,开始向本村老农学习插秧,这比稻田地区大多数青年学插秧要早得多。成绩,总是跟在勤奋的背后。由于他天性聪敏,又专心致志,所以学得很快,插得很好。当笔者向他请教农活中最难的插秧技术时,他笑微微地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畅谈体会:“要站在水田,稍微分腿,左右甩几,则后退几,以插秧面为一正方形为宜;左手拿秧、分秧,右手插秧;插前,先用右手的拇、食、中三个指头捏着稻秧;插时,以每十来棵秧为一·墩,用食指和中指将秧插入深浅适中的泥中,太深了难还苗,太浅了,易漂秧,约1至2公分为好,再把秧向里一贴,泥就把秧沾住了。这样插出的秧,直立不倒又不漂;一般行距和株距都约10至15公分,每插完一墩,都要用眼睛的余光,迅即地看一下,使前边的三墩成一线。这样就能保持横平竖直,多长的地头,也不会插歪到一边去——快手一天能插1亩多地。”

我好奇而欣然地聆听着他这娓娓道来的谙练讲解,深感受益匪浅,我情不自禁地发问:

“那你和大家相比,插秧的速度怎样呢?”

一贯谦逊、从不张扬的王维和,听了我这不得不回答的问话,他不禁赧然一乐,轻轻地说:

“一到插秧季节,时间紧,任务多,活很忙,也很累。大家在范茫水田里,一摆开插秧阵势,自然就是比赛战场:看谁能领头,而且插得垅直、秧挺、速度快!”“那你呢?”我追问。

“我总领头——在全村的同龄人中,我确实是插得最快、最好的。我插的秧,墩墩挺直、精神,整个看去,横成线、竖成行,也从来不漂秧,所以,他们才都鼓励我是‘年轻的插秧把式’哩”王维和的出色表现,使他在18岁上,当了生产队的记工员兼仓库保管员。白天,他同社员一块儿下地干活;晚上,就到冬严寒、夏酷热的低矮牲口棚兼队部里去,在昏黄的煤油提灯下给干一天活儿的全队男女社员汜工分。那时,少数最棒的男劳力,一天才能挣10分工;最壮女劳力,只能挣8分。一分丁值,只有几分钱。全村任是谁,汗流浃背地奋干一天,也挣不了1块钱!有些人口多、劳力少的户,辛辛苦苦地干上一年。除去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开支,年底一结帐,竟是“红码”——欠生产队的钱!为使社员有些打油、买盐的零花钱,生产队组织王维和等男青、壮年们,每天天刚亮,就带着玉米饼子、咸菜疙瘩头、凉水和大铁锨,骑着笨重的铁驴车,到70多里外的塘沽盐场搞副业。具体活是:在那连棵树都没有的空旷、荒寂的大盐汪子里,挥动大铁锨,挑舶盐沟和打海埝。他们冬天挨冻,夏日干晒,用手在晒得黝黑的皮肤上一划拉,手上都是白盐面儿,连那里的风都带咸味儿。他们的土方任务是:每人每天完成10个立方,这需要干10多个小时,每天到家时,都已繁星满天了。第二天一早,又得出发。他们就这样,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每天来回奔波150里,整整持续了六年。经济分配是这样:副业收入归生产小队统筹,这些人同其他社员一样挣工分;他们搞副业时的待遇是:每人一天补助5毛钱、半斤粮票。在根据区、镇布置,由村集体组织、王维和参加的十多次出河工劳动中,无论是从河底抬着装满泥土的大筐爬坡上岸,还是推着泥土装得高过头顶的独轮车,他不但在全镇各村丁地上的民丁中,装得最多,而且走得最快,有时简直就跑起来了,就像他永远也不知疲倦似的11981年春暧花开的季节,一心想让能人带领他们过好日子的石闸村第五生产队的全体社员,一致推选脱颖而出的王维和当队长兼会计。大家的信任和重托,使王维和萌发了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感。他一上任,就以敢想勇为的创新面貌出现:对土地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将原来在所有耕地全部种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的一贯做法,改革为在一部分土地种植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就在这一年,当他从报纸上看到一条关于“种植从日本引进的‘新大和’优质西瓜种籽,可以致富”的信息后,就专程到天津市农林局瓜果种子站去咨询,并购来种籽、试种了30亩,当年即大获成功,种一亩西瓜所卖的钱,竟等于20亩粮田的收入!第二年,又扩大了西瓜种植面积,收入更加可观,仅两年,五队就成了石闸村六个生产队中的收入拔尖队。榜样是无声的号召力。当地人对这种个头大、产量高,皮薄、口甜的“新大和”西瓜,看见了,吃过了;对五队种瓜获得的显著经济效益,也知道了。于是,本村其它生产队和一些邻村队,都亦步亦趋地跟五队学着种植市场俏销的“新大和”瓜,也不同程度的受益了。市场规律就是这样:当人们感到新奇的一种商品刚面市之时,大家争相购买,甚至一时供不应求;可当生产者一多,这种商品充斥市场时,却又少人问津,出现滞销。当然,种植业也不例外。《孙子兵法·虚实篇》中写道:“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其《势篇》中又写:“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就在此时,善于应变的五队队长王维和,转移了目标,并出奇制胜地再传捷报。

他经过多方联系。在五队办了个为天津自行车厂搞加丁配套车锁的小小副业厂。虽然只有8个人干磨光的活,但那每月细水长流的固定收入,却使全队社员手头活泛,喜上眉梢!王维和经营的这石闸第五生产队,便在附近小有名气,他本人,也因对发展集体经济有功而被选为天津市津南区人民代表,并连任两届;后来,他又荣任区政协常委,直至而今。

与王维和在同一个生产队的邻居冯俊廷。一提到他,就心折首肯地滔滔讲起来:

我同维和,从小赤脚光腚一块长大,后来又一起摸爬滚打,互相是最了解不过了!他为人厚道,对人实在;干活拣重的,拼力向前冲;他批评人,摆事实、讲道理,从来不训斥人、不扣帽子。这一个个的事例是太多太多了。比方说,你要有事求他帮忙,他总是诚信相待,从不推诿;如果实在办不了,也实话实说,从不摸棱两可,更不会让人抱着热罐子空等着。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谁有事都愿意找他办,有心里话,全愿对他说——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我们一起割稻子,他总是扪头儿,唰唰唰,割得最快又干净;他挑起稻个子来,扁担两头像小山,把他整个身子都影住了,快步走起来,带起一阵风,他虽大汗淋漓,可却一声不吭地来回飞奔,谁也赶不上他;他当生产队长时,有个别社员不着调,对分配的农活完成的不好,维和发现后,就默默地走上前去帮助他干,直到符合标准。然后。维和再和蔼可亲地跟他提要求、讲道理,往往是他不动声色地只说jl句话,就把对方感动了……所以,一些调皮捣蛋的小青年,背后嘀咕:王队长的丁作方法,让人口服心服一一我就愿意听他说,也最听他的话!维和的事迹可多哪,在社员们面朝黄土、背顶蓝天,一味地从人均不足1亩的贫瘠旱田里刨食挣工分的年代,人们劳动效率低,产出少,好像一切东西都不够用一一吃饭要粮票,购物要票证,但最紧缺的还是农民手中的:钱。为缓解这个大难题,维和组织我们种西瓜、办锁厂,都收到了立杆见影的经济实效。这一下,他的名字可就传开了,邻村人赞:

“石闸村的王维和,真是个有心路、又拼干的精明小伙儿!他看得远,预测准一一跟着他学,保证没错!”

本村人夸:

“人家维和说话少,干活多,干什么成什么:不光各种农活,很快干成了内行;就是为咱抓钱,他也很有一套哩!”以上我讲的这些,就是我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真真实实的王维和。

思路清晰而又健谈可信的冯俊廷,以对王维和溢于言表的崇敬和艳羡之情,结束了他的长篇谈话。

然而,作为天津这个大城市的郊区,具体在耕地少、劳力多的石闸村,单靠农业的收入,毕竟有限;勤于学习和思考的王维和深知:中国农民的金光大道和锦绣前程是:“无工不富”,“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六节 为民快富大兴工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明确指出:农村“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并赞誉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异军突起”。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丰饶中华大地上,那勤劳智慧、拼搏奔富的10亿农民,就以务实创新的大无畏精神,雨后春笋般地办起丁千千万万个大大小小的乡镇企业,它们犹如一支“异军突起”的雄师劲旅,正以锐不可当的凌厉之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坦荡征途上,呼啸疾进!在横穿天津市津南区的马厂减河,即御河北畔的葛沽地区,就是个数量较多、行业较全、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集巾地。2004年,在津南区区委、区政府组织评选的“感动津南的十位企业家”中,这个有46。14平方公里、只占全区总面积11。5%的葛沽镇,特别是集聚在御河北畔一带,竟然有四位,占到40%,足见其引入注目!滨河拔地而起、由雄师谋帅王维和领军的天津益丰餐具公司,就创办于此时、此地。

有的读者会问:这个非同寻常、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之地,是怎样兴衰沉浮的?王维和等企业家们,又缘何会在此创造出今天的辉煌?为系统而又简要的回答问题,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地回眸一下此地演变的历史。这里属于赫赫有名的清末天津小站练兵的范围。从小站镇,沿马厂减河至此的两岸地区,就是我国近代军队的发祥地。它是以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调遣淮军著名将领周盛传,率部从河北清县马厂,移屯如今小站北侧的潦水套,设“亲军营”小站练兵开始,又陆续由胡燏棻、袁世凯、张之洞、段棋瑞练兵,到1920年止,历经近半个世纪的一段史实。天津小站练兵,改变了中国封建的旧军制,建立了一支由近代军制和装备编制的新建陆军,为中国军队的发展开了先河,小站地区就成了当时中国先进的军事基地和北洋军阀的诞生地,并随之产生了北洋政府,走出了袁世凯、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四位总统以及段祺瑞临时执政和9人凡17届总理,还由此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重大影响,天津小站地区,也因此而名扬四海,成为当时令世界列强震惊和关注的目标。1895年以后,欧美各国的世界地图,都把小站登人图版之中,这在全国数千个小城镇巾绝无仅有!也正因数十年的小站练兵,开挖了御河即今马厂减河,并在河上用石料修闸,逃荒来此的农民,盖房居住,日渐形成村落,这就是王维和所在的石闸村。也正是丰沛、优质御河水的浇灌,才培育出了驰名中外的天津小站稻,使这支吃皇粮的军队,得以自给有余。甚至清廷,还把小站地区定为京畿食米供应地。

虽然小站稻闻名于世,只是近百年之事,但其种植历史,却可上溯到宋、辽时期。据正史记载:明朝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徐光启,曾四次专程到小站地区,致力于垦田植稻和提高米质及其产量,他亲自沿海河查勘土地,对灌溉技术和治田办法,都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及至清朝,稻田增多。清咸丰九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督兵大沽口,在咸水沽、葛沽一带挑沟建闸,引海河水育秧种稻,遂使稻田面积扩大。1896年,清政府成立了小站营田管理局,1905年又设立专办荒地招垦、种稻的垦务局,于是稻田又有大发展,种稻最多时逾七万亩!后来,因连年战祸,百姓涂炭,种稻也大受其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注重传统的小站稻生产,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扩大面积;提高米质;疏河挖渠,确保灌排;运用科技,育种选种,巧施精肥,防病灭虫——使单产和总产逐年增加!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水源匮乏,不得不在这低洼盐碱地里改稻种旱,加上席卷全国的“文革”暴风的袭击,就使这“重灾区”的农民,只能把生活的来源,放在向“土里刨食”上,于是,这块曾经被人歆慕地称为“土肥水美鱼米乡”的“风水宝地”,很快嬗变为“水缺地薄少资源”的贫虞地区。

如何应对这“飞流直下”的艰难困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从不言败的葛沽人,想起了20世纪的伟人***“穷则思变”和如何去“变”的教诲,得到了为人立业的真谛:“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据此,葛沽人,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写下壮丽篇章的“小站练兵”故地御河北畔的人们,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打探兴工致富之策,他们走出去取经,请人来传艺,努力武装自身,强筋壮骨,为“自力更生”地创业储备能量,只要一有机会,就尽力施放!尽管当时是计划经济,农民以种地为主,不能:“·以副伤农”,农村办工业即乡镇企业,还有种种清规戒律,但是,这里的农民们,为了改善单靠种粮生活的拮据窘境,——些生产大队(村)、生产队、甚至几个人一块儿,开始办起为国营厂加丁零部件的手工作坊式小厂,或仅有几件简单机械的小车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到这里,大家就心花怒放了!早已储足的能量,有如高山流水,奔泻而下,汹涌向前……

很多农村干部、党员,为使村民尽快致富而放开手脚,大办工业;一些志同道合者,办起联合体;有的大能人,创办民营企业,至于家庭小个体户,那就更多了。其结果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又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形成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整个社会是一派各展其才、大显身手、你追我赶、彼此推动、相得益彰、朝气蓬勃的可喜景象!

在御河北畔的一支支突起“异军”中,能征善战、闯关夺隘的劲旅真是不少,诸如,所产多种型号潜水电机,在全国同行业荣居榜首,由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马恩成领衔的天津甘泉集团;自行研制、开发的石油钻头,多项填补国家空白、荣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由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王树林创办的天津立林集团;在睿智、果敢的总裁田树纯统领下,从一个严重亏损的镇办小厂,发展成跨国办厂的国际服装界知名企业——天津市长城服装制造集团;以“奇人张祥青”为总裁,仅用短短31个月的时间,就一年为国家纳税6280万元的天津荣程钢铁集团……一心想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的石闸村五队队长王维和,因领导有方、经营有道、群众爱戴,故在1984年11月2sb,经以夏洪云为书记的村党支部研究决定。选派他到环境脏乱管理差、劳动量大收入低的手丁作坊式村办磨光厂任副厂长。当时的孟厂长兼村委会主任,村务忙,顾不上厂,所以,厂里的事情,主要由维和办。他雷厉风行而又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很快使厂容焕然一新,厂风为之一振,厂区不断扩大,职工与日俱增,产量逐月飙升,效益年上层楼,到而今,已由当初十来个人、几间破房,发展成有800多职工、拔地而起的3。5万平米现代厂房的益丰餐具有限公司,统率这支雄师的骁将王维和,也开始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