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绮春园修整两日后,终于迎来盼望已久的五月节。
这一天,皇后娘娘,各宫嫔妃及宫中女官女眷头上皆佩戴有玉制的五毒簪,翠制的艾草簪或绸布制的老虎簪。宫内的陈设也都按照五月节的气氛来摆放,各宫墙壁上皆挂的是龙舟呈祥缂丝挂屏,桌上摆着崭新的明晃晃的大青葫芦音乐座钟,瓶内插着明艳斑斓的五福五瑞的花枝骨朵,各宫里用的熏香也都为艾菖蒲沉香,熏的满园都是这个味,闻着让人精神的很。
天刚微微亮,御膳房便给各宫送去了艾叶形状的银碟,银盘,还有雕有艾叶形状的银筷,宫中上下人人皆有,早膳各宫无论主子还是奴才,每人便是一盘(1)角黍。当然里面的角黍馅确是不同的,主子的角黍皆为上等肉馅或上等莲子,栗子,红枣或各类干脯制成,而奴才们都是寻常的枣子制成。
此时箬筠端坐在膳桌上,品着御膳房送来的角黍,盛着角黍的银盘上纹饰着“艾叶灵符”,很是精巧。
角黍刚刚入嘴,箬筠便觉黏韧香甜,眼瞧着手中的角黍,此为糯米、绿豆、咸蛋黄、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莲子制成,虽很美味却总觉着还差点。便又伸手剥开另一个角黍,刚刚撕掉黍叶,浓郁的清香便扑鼻而来,便觉是香浓淡兼有,轻咬一口,也是爱不释手,此角黍为糯米、栗子、萝卜干、鱿鱼、干贝、芋头、蛤干、鸭蛋制成,眼瞧着上面铺有一层淡黄色的蜂蜜,让人顿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箬筠不禁轻吟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果真是极品。”言罢,不禁看了看此时侍立于身侧的云奚,清椀与汐柠,便婉声吩咐道:“这样的美味需要有人来分享才好,俗话讲的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剩下这些你们几个分着吃了吧。”
“谢小主恩典。”云奚福了福身子,言道。
“谢小主恩典。”清椀与汐柠也异口同声道。
隅中十分,箬筠便穿戴齐全,手扶云奚皓腕前往了正大光明殿,今日有“角黍”宴,宫中各宫主子都需前往,热热闹闹的过五月节。
箬筠刚刚走至殿前便觉满眼的金碧辉煌,不由放慢了脚步,眼见正大光明殿阶下为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抬眸间便是巍然而立的重檐九脊顶,黄瓦盖顶,上檐角尖端上排有一行小兽装饰物,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前面并排并肩建有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两条巨龙,盘绕升腾,腾云驾雾。
待箬筠行至台阶上,便见殿内殿外梁枋上皆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皆嵌成菱花格纹,下部皆为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行至殿内便是金砖铺就的地面,北面三级台阶高的高台上设九龙金漆宝座,为紫檀木所制,上面铺有明黄色绣缎绒垫,台阶下面四周环以红漆木栏杆,栏杆上雕刻着玫瑰花卉,极其精巧美观。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2)甪端、仙鹤和香亭。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而距离宝座正上方不远处悬挂有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御书有四个鎏金大字“正大光明”。宝座两边竖有高高的屏风,屏风上装饰着蓝翡翠和孔雀毛,雀羽上点缀着红宝石和碧玉。
箬筠不经意抬眸间,眼神瞥见了大殿中心位置,雕镂着深色花纹的木质天花板上,悬吊着晶莹剔透的西洋进贡的刻花玻璃灯具。退后几步旋身间又被殿内西墙上悬挂的壁画所吸引,那是一幅极其逼真的圆明园全景大观图,大的几乎盖住整面檐墙,甚是壮观。
箬筠望着殿内极为考究,极为富丽的陈设,便觉极其奢靡,直让人叹为观止。
此时,正大光明殿殿内两侧皆摆有膳桌,各宫嫔妃依据尊卑居于左侧,亲王郡王与其福晋居于右侧,皆恭敬的站立着,并不嘈杂,偶有窃窃私语亦是低如蚊声,只静待太上皇与皇上驾临。
箬筠亦款款行至第二排第二位,恭敬的站立着,左手边第一位是吉嫔,箬筠与吉嫔相互福着身子,相视一笑,随即箬筠便转身与右手边站立的淳贵人,客气的互相福了福身,点头微笑着,而身后的冬倪早已是小声唤着:“嫣姐姐,嫣姐姐。”箬筠便回眸示意也知晓。
此时站立于殿内右侧第一排第一位的永瑆朝着旁边永璘低声悄言道:“皇弟,你说八哥今日会来吗?”
“皇兄,我怎么会知晓啊?你们一母同胞兄弟应是比我亲近,皇兄怎么会问我?”永璘疑惑不已的瞧着永瑆。
“唉,几月不见人影,如今身在何处还未可知,若是今日不来,必是要惹恼皇阿玛,这可如何是好?”永瑆一脸忧愁。
“皇兄不用沮丧,八哥向来不按常理出牌,想必皇阿玛早已习惯,断不会与他计较。”永璘微微一笑,拍拍永瑆的肩膀。
“如此便好,只是以前从未这样,平日里即便是再不羁,家宴他向来必是要早来的。”
“皇兄,不必多想。”
此时永瑆的嫡福晋富察·傅玢荟使劲儿揪着永瑆的衣角,轻声言道:“王爷,勿要多言。”
永瑆轻抚富察·傅玢荟的玉手,温言道:“不碍事。”随即噤声了。
一旁的永璘见此憨憨一笑,也不作声了。
日正十分,“啪!啪!啪!”后殿击掌声渐进,这便是太上皇与皇上驾到的讯号。
不一会儿,太上皇贴身内监胡世杰宣道:“太上皇驾到!”紧接着便是皇上贴身内监鄂罗哩宣道:“皇上驾到!”
声落,便见太上皇被内监胡世杰搀扶着从后殿中步履蹒跚的走进了大殿内,皇上紧随其后,待太上皇与皇上依次端坐在台上宝座上,台下众人皆齐刷刷的屈膝一跪,双手伏地,行贴额之礼,高声呼道:“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太上皇兹眯着眼睛,略略瞅着台下众人,轻“咳咳”两声,右手轻捋了几下下颔的斑白胡须,方才威言道:“诸人且平身吧!”因年迈衰老,声音有些许沙哑且咬字不清,但太上皇自认为自己声音还是威震大殿的。
“谢主隆恩!”众人纷纷轻抚衣土,恭恭起身。
“入座!”胡世杰一呼声落,众人皆入位就座。
待箬筠坐定便抬眸向高台上望去,此时太上皇端坐在九龙金漆宝座,皇上则在另外加置的膳桌上坐着。眼见皇上身穿蓝棉纱袍,红青棉纱绣二色金龙褂袍,满目炯光,气宇轩昂。
随着御膳房主事公公古哲泰的一声呼:“起膳!”
殿外御膳房的宫人们依序鱼贯而入。不一会儿便见众人膳桌上皆为角黍堆成的一座座大小山峰,有的用三号银碟装,每盘十八个,有的用二号银盘装,每盘装二十二个,而太上皇的膳桌上却是堆着最高的,用几个极巨大的银盘盛着,足足有千个角黍,皇上的膳桌为第二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最后又上了一些酒菜便是膳齐了。膳齐之后,众宫人退出殿外,殿内便响起悦耳的奏乐声,可谓一派祥和。
这时太上皇兹眯着老花眼环绕着四周,眼神最后落在了永瑆旁边的空位上,询问声起:“怎么?”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言道:“永璇怎么未来?永瑆,你可知他现在何处?”
对面的箬筠一听“永璇”二字,心下便是一惊,此永璇,是否为彼永璇,许是同名也不一定,心绪便又稍有缓和,一旁的清椀却是手握拳头,紧张的不得了。
“启禀皇阿玛,臣也未可知。”永瑆起身拱手言道。
听罢,太上皇侧过身瞥了一眼皇上,皇上不禁摇摇头,太上皇又正身看向了永璘继续言道:“那永璘呢?你知道吗?”
这时箬筠眼见一个五大三粗,黝黑结实,毫无贵族气派的男子站立了起来,拱手回禀道:“皇阿玛,臣也不知啊,许是八哥又云游四方也未可知,他向来自由惯了。”
“胡闹!”太上皇,嘟囔着嘴气呼呼的言道。心下不免嘀咕,难道这永璇还在与朕置气不成,罢了,罢了。正欲举杯之际,有宫人来报,“启禀太上皇,皇上,仪郡王永璇在外候着呢。”
“那便让他候着吧!”太上皇气呼呼的言道。
这时永瑆赶忙言道:“皇阿玛,大好节气,一家人好不容易团圆......”话音未落,一旁的永璘也起身言道:“是啊,皇阿玛。”
太上皇年事已高,他甚是珍惜与孩子们短暂的相处时间,心里也软了下来,但还是不露声色的厉声言道“那便让他进来吧。”
“喳!”宫人弓身缓缓退出了殿内,随即高呼道:“宣仪郡王觐见。”
此时,箬筠的心却是提到了嗓子眼,眼巴巴的望着殿门口,随着脚步声的接近,不由得心跳加速,“砰-砰-砰。”手掌心微微渗出了汗。
注释
(1)古时称粽子为角黍、黏黍。
(2)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一种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一角,甪端据说能够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而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