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大唐之天才皇子 正文 第十三章 百官信服

“魏征大人说的没错,既然我说出这么一个法子,自然有信心让百姓将钱存进来。”

说到这里李真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们担心的是百姓不会将钱存进钱庄,其实主要是因为百姓没有看见利益,只要让百姓看见将钱存进钱庄的利益,百姓们自然会纷纷将钱存进钱庄。”

“而且百姓敢不敢将钱存进钱庄,还需要考量的一个因素,那就是钱财的安全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保证百姓将钱存进钱庄的安全,那么百姓自然就不会把钱存进来了,但是只要我们让他们意识到,将钱存进钱庄的安全性是十分可靠的,那么这一顾虑将完全不存在。”

李真说完之后,李世民和大唐官员明白了,李真的这个方法,不过这个方法听起来确实很可靠,不过民部尚书唐俭似乎发现了一点问题。

这个安全性倒是很容易保证,毕竟这个钱庄是由他们朝廷出面建立的,在百姓面前还是很容易就可以建立起威信的,但是说到利益方面,唐俭蹙了蹙眉头,让利于民是好事,但是如果让利于民需要让朝廷负担的话,那么本就空虚的国库,直接就会破产,更别说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充盈国库,而展开的讨论,现在按照李真的这个说法,似乎充盈国库没有做到,但是掏空国库倒是做到了。

想到这里,唐俭立马说道:“启禀陛下,不得不说,尚书令大人的做法确实是尽心为民,一旦按照上述的做法做的话,那么天下的百姓一定会获得非常大的回报,但是臣不得不说的是,让利于民确实是好事,但是我们的财政完全支撑不了啊!我们的国库本就空虚,如何能够帮助尚书令完成他的宏图大志呢?”

说到后面,唐俭基本上就是在说李真的这个做法就为了成就他的个人名声,这要是被李世民听进去了,那对于李真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然后就在唐俭话刚说完,李真立马说道:“唐大人多虑了,你唐大人能想到的事,我还想不到吗?我自然明白,我们的财政确实支撑不了了计划的实施,但是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既然我们要付给百姓利润,那我们何不能也像百姓讨要利润呢?”

李真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没给唐俭面子。

“此话何解?”

李世民听到李真这么说,好奇的问道。

“回禀父皇,我既然要建设大唐钱庄,那肯定不可能,只是想要存储百姓的钱财,而是想要让这些钱财用在该用的地方,据儿臣所知,大唐有很多家庭或者很多商人,都曾或多或少的急着用钱,而烦恼过,所以按照儿臣的办法,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将钱借给他们,这就是所谓的贷款业务,当然,这个贷款肯定不是没有代价的,在民间自古就有高利贷的做法,我们就可以仿照他们需要贷款的百姓收取一定的利润,而这个利润只要高出我们付给百姓的利润,那么我们大唐钱庄绝对有的赚。”

“当然要想保证稳赚的话,那么我们就一定要保证借贷平衡,不能说贷款业务远远的高过存储业务,而想要做到借贷平衡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借助我刚刚提出的借贷记账法,所以说,为何我刚刚会提前提出借贷记账法,其实都只是为大唐钱庄做准备,绝对不是说只是单纯的想要查清,偷税漏税的事情,毕竟只要大盘钱庄成立的话,这些偷税漏税,所产生的利益在大唐钱庄面前完全是九牛一毛”

随着李真介绍的越来越详细,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眼睛越来越亮,等到李真说完的时候,他们已经完全明白李真的这项壮举有多么伟大了。

李世民忍不住的“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妙计,妙计啊!真的是妙计啊!”

李世民此时满脸红光,一点激动的说道。

而文武百官听到李真的讲完之后也是纷纷称赞道:

“尚书令的方法真的是太精妙了,真的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啊!”

“我就知道八皇子天纵奇才,一定有办法解决国库,问题,此时看来果然不出我所料。”

“呸,老匹夫,刚刚你还在说把王子异想天开,现在又来拍马屁,真不要脸,刚刚说八皇子妙计的只有我一个人好不好?”

“呸,你才不要脸。”

李真竟然一一己之力让整个大唐朝廷震动不已,此时这些官员可不敢再将李真当做一个十岁的孩童了,这哪个十岁的孩子能想出这么妙的办法?别说十岁了,就算是让他们想个一百年,他们也想不出来啊,不过他们确实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办法还真不是李真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华夏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李真说出来的,只不过是一点点皮毛罢了,但是就只是这点皮毛,就足够让他们消化半天了。

这些官员虽然对财政方面的问题不是特别精通,但是从理李真的介绍中,他们也差不多能够了解一二了,首先通过贷款业务,大唐钱庄能够获取大量的利润,其次在获得大量利润之后,大唐钱庄就有了资本,能够向百姓支付利息,而百姓在看到大唐钱庄的利息之后,自然也就会纷纷将钱财存进大堂钱庄,而大唐钱庄有了百姓存进来的这些钱之后,又可以继续向外贷款,这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而且百姓将钱存进大唐钱庄之后,这些钱都要通通经过朝廷的手,大唐的百姓有多少人?不说几千万,起码几百万是肯定有的,这几百万人中,就算是每人存一两银子,那也是几百万了,这对于国库来说是什么意义?那就相当于国库,每天都有几百万的进账,这样的话,别说一个国库了,就算是十个国库,那也能装的下,

如此一来,别说国库空虚了,到时候的问题,那就是国库数量不够了

想到这里,群臣纷纷进言:

“陛下,尚书令大人的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确实可行,请陛下下令,全国推行借贷记账法和大钱庄!”

“请陛下下令!!!”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