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部衙门办完事情之后,李真还去其他几个部门办了一些手续,最后等到出发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了!
长安城外,此时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也早已收到了消息,一同从皇宫内赶到了城外,同行的还有被李世民坑了一万贯铜钱的侯君集,看样子,他们应该是从御书房出来的。
而听到李世民前来送行李真的消息,百官也纷纷赶到了现场。
等到李真来到长安城楼处的时候,看到的是以李世民为首的一群人,这让李真自己都没想到,要不是李世民敦促自己在路上要加快步伐,不要让山南的百姓等久了,李真差点感动的以为他们舍不得自己呢!
时间已经不早了,百官们还来不及跟李真说话,李真也不愿意跟他们多说什么,只是跟李世民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直接跨身上马,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往远处出发了!
在落日的余晖里,这个只有十岁的尚书令,在百官的眼中,他的身影竟然变得越来越高大,直到消失在了天地交合的远方……
。。。。。。
一连赶了三四天的路,李真带领的人马,已经快要赶到山南了,因为都是快马加鞭的赶路,再加上日夜不停的奔波,所以他们的速度都比较快,只是一个个的脸上都有些疲劳罢了。
“将士们,前方不远处就是山南了,我们再加把劲,山南的百姓还等着我们呢!”
李真虽然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是还是不得不给大家鼓劲!
现在是武德九年,也就是说,马上就是贞观元年了,李渊也才刚刚下台不久,整个大唐也才刚刚建立,虽说大唐盛世,幅员辽阔,但那是后来在李世民的努力下才创造的盛世,如今的大唐北有突厥,高句丽,西有土谷浑国,党项,整个大唐的版图远远不到鼎盛时期的一半。
而此次李真前往的山南,它的面积大约就是在此时的大唐的十分之一左右,主要包括了后世的湖北,陕西,河南等地,而李真主要赈灾的地方就是陕西等地!
山南在两晋、北魏的时候,主要指后世的南阳和商洛地区;到了西魏和北周的时代,又渐渐扩展到荆襄、梁汉及巴峡等地,包括后世的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湖北与重庆的大部分地区。而唐代的山南则是沿袭了西魏、北周的划分方法,和他们的划分方法相一致。
湖北虽然也属于山南,但是他们的条件就比陕西好多了,别的不说,就一条长江,就够他们用的了,哪里会发生旱灾,要发生,那也是发生水灾!
其实严格说起来,陕西其实也不容易发生旱灾,只不过前段时间,有些地方一直不下雨,这些地方慢慢的都出现了缺水的现象!
如果发生在后世,只需要调水救援就够了,但是此时的唐朝,那里有这样的能力,做到跨区域调水的本事,所以只能祈求老天爷下雨。
当然缺水还不是最严重的,就算是缺水,那也是少部分地方缺水又,怎么也不会波及到整个山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水带来的后遗症――蝗灾。
因为少部分地方缺水,导致蝗虫开始在这些地方生长,一开始只是少部分地方出现,如果发现的时候就及时开始灭蝗,可能并不会导致这么大的灾难,但是坏就坏在老百姓根深蒂固的观念。
古代的老百姓都认为,蝗虫是蝗神惩罚人间的手段,他们对于蝗灾的处理方式就是逃跑,完全没有灭蝗的想法,这要是个现代人在,估计他们就要讨论怎么吃蝗虫才好吃的方法了,哪里会有饿死人的说法。
然而正是老百姓的观念导致大量的蝗虫开始无节制的生长,很快蝗虫就生长到了一个恐怖的数量。
蝗虫一多,这些地方的资源就已经无法满足蝗虫的需求了,如此一来,蝗虫就开始到处侵略,再加上蝗虫无物不食的特性,很快,田地里的庄稼全部都被蝗虫给糟蹋一空,再后来,把庄稼吃完了的蝗虫就连草和树木都不放过,甚至还会去攻击人类和牲畜,最后就导致了一场人间地狱般的灾难!
所以说,旱灾本来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这些蝗虫,当然还有这些山南官员的处理方式。
此次李真来到山南,除了要赈灾之外,另外一件事,就是要灭蝗,和处理山南的官员们。
大唐刚刚从隋朝的战乱中走出来,百姓本来就少,现在又发生了旱灾,这肯定会影响整个大唐的人口政策。
要知道在古代,人口才是强国之本,人越多就代表国家越强大,影响了国家人口,那就是动摇国家根基,李真自然也对这点认识的也很清楚。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看着自己带来的这些粮食,李真却感到一阵头大,毕竟这些粮食想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可以说是特别难了,尤其是在经过一些地方,李真已经将他手中的铜钱换成粮食后,他更是感到任务艰巨。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他所带的铜钱可以买到更多的粮食的,但是越接近山南,他才发现,现在的粮食已经涨到了一个恐怖的价格,和旱灾发生之前相比,已经是好几倍的差距了,这就导致,现在李真手中的粮食和预想中的数量,有很大的出入,不过,虽然这件事有些棘手,但是李真的心中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就要看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况了,所以此时的李真虽然有些着急,但是更多的却是想着如何调查当地官员的事情。
如是想着,突然,从他们前方的不远处,传来一阵打斗的声音,顿时将思考中的李真惊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