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大唐之天才皇子 正文 第七章 册封尚书令 下

其他的官员虽然被李真的话震到了,但是李世民可没什么影响,不过李真为什么这么说,他还是很有些不解的,于是他问道:

“真儿何出此言?”

要知道李世民可是很要面子的,怎么可能容许别人欺君犯上呢,既然李真这么说,李世民自然要他说清楚,要是说不清楚的话,李真的那个尚书令什么的就别想了,之前的功劳也全部作废。

可是李真会没来由的这么说吗?当时不会,要是李真是乱说的,那他自己就是犯了欺君之罪了,以他怕死的性格怎么可能这么做呢!

就算他是皇子,李世民不会赐他死罪,但是自己的那个官位也全是吹了,这样一来,那个任务肯定是完成不了了,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想到了这一点,李真呵斥百官欺君犯上的那句话自然是有底气的!

于是在听到李世民的询问之后,李真立马挺起胸膛,正义凛然的大声回道:

“父皇,这大唐是您的大唐,既然是您做的决定,他们竟然敢反对,这可不就是欺君犯上嘛?而且既然是您答应了儿臣的事,若是因为他们,导致您出尔反尔,他们这不就是将您置于不义之地嘛,父皇您说,这算不算欺君犯上。”

李真话音刚落,刚刚还在怕你李世民收回成命的百官,无不脸色大变,就算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魏征,也不自觉的脸色一紧。

魏征那是什么人,那可是千古良臣,和李世民君臣二人传为千古佳话,他自然也是及其注重名声的,甚至他是那种可以不要命,但是一定要名声的人,不然也不会再三再四的和李世民对着干了。

而李真的这句话杀伤力可太大了,欺君犯上?谁能担得起这个罪责?他魏征也担不起啊。

这可是诛心之言啊。

所以李真的话刚说完,百官就意识到自己刚刚在做什么,虽然他们平时跟李世民这么做习惯了,但是现在李真既然当着所有人的面指责他们的罪责,他们要是还不要命的和李世民反着来,这不是脑子有坑吗?

就算是再开明的皇帝,碰到这种人,怕不是都会杀一儆百。

于是群臣纷纷磕头认错。

“臣等冒犯天颜,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臣等有罪!”

“臣认错!”

生怕自己认错认晚了就被定罪了,往常李世民大度就算了,但是一旁可是还有个李真啊,但是当所有的官员开始认罪之后,这才开始反思自己刚刚的表现,顿时一个个官员都开始在心里骂李真这个小狐狸,差点被他给阴了。

而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刚开始看到李真在数落这些官员的罪行的时候,他还是感到很生气的,似乎自己的威严真的受到了侵犯,但是等他看到这些官员一个个争先认罪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刚刚都是李真这个小狐狸的圈套,差点自己都被他绕了进去,心里也是苦笑不得。

原来这时,他们才看清李真的套路,李真先是先声夺人,大声斥责群臣罪行,让这些官员自乱阵脚,然后指出他们错在什么地方,李真说的这些罪行似乎真的很有道理,所以这些官员一听,立马认错,就连一向精明的魏征都不例外。

但是此时一回想,刚刚李真的话其实一点都站不住脚,首先,这大唐虽然是李世民的大唐,但是也朝堂之事自然不能是李世民一个人说了算,不然的话,还要这些官员干什么,百官自然是有进言的权利的,魏征他们刚刚的表现完全谈不上欺君。

其次,虽然李世民答应了李真,要完成他的一个请求,但是话说回来,群臣依然有进言劝解的权利,所以更谈不上置李世民于不义之地了,不然的话,要是李世民答应一个人,就完成一个人的请求,那别人还努力干嘛,只要讨李世民欢心就行了。

所以整的来说,刚刚李真只不过是占了先声夺人的优势,这才让群臣占了下风。

不过既然群臣都已经认错了,此时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李世民看见这些认错的群臣也是心中暗笑,佯装生气的说道:

“哼,平时也怪朕对你们太松懈了,才导致你们越来越大胆了。”

“臣,惶恐!”

“既然这样,朕就不得不惩罚惩罚你们,让你们长长记性了。”

“任凭皇上惩罚!”

“既然如此,那就罚你们。。。每人一年的俸禄。”

“谢圣上恩典!”

虽然李世民是惩罚了这些官员,其实也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哪里会真的严惩,一年的俸禄看起来很多,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还真的不算什么,虽然朝廷一直强调官员不可经商,但是这些官员背地里,哪个没有扶持一些商人,一年的俸禄,算的了什么,而百官在想明白李真的套路之后,其实也就知道李世民会做做样子惩罚自己,此时一看,果然如此。

不过虽然看破了李真的套路,但是他们现在可没胆子在反对李真的事了,毕竟已经在李世民这里记上一笔了,再被李真坑上一下,只怕李世民都不会放过自己,想到这里,就连魏征都不想再掺和这件事了,毕竟就算是李真真的当上了尚书令,也关系不到自己御史台。

看到这些人都不再作声,李世民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都被李真吓破了胆子,看来是没人再出来阻挡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没犹豫。

“李真,上前听封!”

“八皇子李真,年幼聪颖,少年有成,乃是不世出的天才少年,再加上和突厥使臣对试有功,于国于民,功不可没,特此册封,李真,为大唐尚书令,掌管三省六部,统领百官。”

说到这里,李世民似乎又是想到了什么,接着说道:

“再赏赐朱雀街上的秦王府为李真府邸。外加三百奴隶。”

“钦此。”

“谢皇上恩典!”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