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中学成立于一九二九年,当时叫凯伦中学,但一直到一九九零年还是一个三流学校,没有家长会注意这么一个中学,孩子实在上不了别的学校,最好的选择就是凯伦中学。
凯伦中学?陈东阁到现在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会叫凯伦中学。凯伦苏护是一个很洋气的名字。
但凯伦中学挂着公办学校的排子,谁也不能把它怎么样,它就这么半死不活的存在着,掩藏在茫茫尘世的大海之中。
一次西京市的市区领导去省级知名康平市第一中学视察,雁翎区区委书记萧何和当时的学校教学校长丁希孟有了一次改变历史命运的交谈,着一次谈话萧何见识了丁希孟的才华,觉得丁希孟人才难得,就如同捡了一个宝贝,当时就私下里邀请丁希孟来西京发展。
面对更广阔的舞台,丁希孟思考了一天,最后还是答应了萧何,萧何大喜过望,说西京市的雁翎区的学校你随便挑,想去哪个学校我给你开绿灯。丁希孟说好学校我不去,我害怕辜负了您的期望,你就随便挑一个三流学校给我,我看我能不能让它起死回生。
萧何叹息了一声说也好,那我写三个学校揉成纸团,你抓阄,抓住那一个就是哪一个,这就是你的命。丁希孟觉得很高兴,就随便一抓展开一看,纸团上写的是凯伦中学,凯伦中学正是西京中学的前身。
丁希孟风尘仆仆走马上任,这个时候的凯伦中学债务缠身,官司不断,事故频频,质量三流。面对这种情况,丁希孟知道着急不得,他于无声处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改进着学校的方方面面,在不知不觉中,凯伦中学由三流步入了二流,由二流步入了一流。
但这些成绩并不是丁希孟的亮点,丁希孟最大的收获是征服了凯伦中学的民心成为了凯伦中学的精神领袖,所有的老师唯丁希孟马首是瞻,这个结果为他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三流学校成为了一流,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但丁希孟并不满足,他要雄霸天下独步江湖。二零一零年,丁希孟以巨大的代价一次性引进了五十名名优骨干教师,震惊了整个西京教育界。
但是这么多的老师不能让政府出钱来养活,借市场经济改革的春风,丁希孟自然有它的打算,他迅速成立了一个校中校凯伦分校。凯伦分校是民营机制,学生要上凯伦分校必须缴纳一笔不小的择校费,但民营机制的身份让其他人无话可说。
依靠这一笔择校费,丁希孟不但解决了新聘教师的待遇问题,而且大幅度的提高了凯伦学校所有老师的福利待遇,使凯伦中学教师的收入一举跃升为全省第一。
虽然新来的老师没有正式的名分,但是福利待遇是原来学校的三倍有余,这足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新聘教师要在西京中学立住脚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和凯伦中学的原有教师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西京中学的教学质量一日千里进入了全省前三名,一举打破了西京市中学的旧格局。丁希孟又一次让同行刮目相看。
可是丁希孟并没有停止自己改革的步伐,他依托凯伦分校又大举引进各大名校的优秀毕业生,而且对新大学生要求一年入门,三年成骨干,五年挑大梁。否则,淘汰“出局”,对中老年教师要求当好示范,更新观念,再立新功,原地踏步或不求上进的,或降档使用,或改作他用。
丁希孟的优胜劣汰机制正好遵循了价值规律的要求,关键是他的经济杠杆太起作用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有两年时间,凯伦中学已经和省第一名不想上下了。
丁希孟毕竟脑子灵活,在这一种胶着状态下,丁希孟又剑走偏锋,祭出了艺术学校和体育学校的旗帜,依托这两个学校的贡献,凯伦中学一举超越了第一名独步江湖了。
这个时候,丁希孟向已经升任的萧何提出了把凯伦中学改名为西京中学的要求,萧何不答应,丁希孟说你不答应我就急流勇退。
西京市的中学名称分为三类,一类是市级中学,它是按照数字序列排列的第一中学第九十九中学等,一类是企业子校,第三类是大学附中,还没有一个叫西京中学的学校,丁希孟想填补这个空白,这个举措要是成功了,凯伦中学可谓独一无二了,丁希孟正是冲着它的轰动效应去的,丁希孟这是要称帝呀。
萧何为难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说了不算,必须经过省委领导的研究才能决定,无奈之下,萧何把这个情况报了上去,上级领导开明,既然凯伦中学早已名震天下了,改为西京中学实至名归,于是他们也也没有多加思考就同意了。
丁希孟又成功了,也把自己推上了省教育界的神坛。
但丁希孟并没有沾沾自喜,如何保住这天下第一的宝座,他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后丁希孟创办了大教研活动,通过这一大型教学及科研活动,全方位、大幅度、深层次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教科研水平。
敢为天下先,敢施大手笔。这个时候丁希孟率先在校内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公开竞聘上岗制,此举开当时省、市之先河,实践证明,这又是他的成功之笔。丁希孟说:“竞聘上岗体现了活的机制,它是学校强势发展的源泉,它通过择优提拔人、转变人。”
为了巩固既得成果,丁希孟敢于大奖特奖夺旗捧杯的师生,他也不怕重罚个别顶风违纪的人,甚至包括名师骨干。
丁希孟的成功实际上是金钱的成功。
在当前发展的基础上,丁希孟又制定五年规划,未来的西京中学要办大、办精、办强,使在校学生最后达到一万人;未来的西京中学应该是生产精品的工厂,培育英才的基地和金牌得主的摇篮。
这个时候继续改进硬件。丁希孟于是自筹资金,先后改装了教学楼、修建了实验楼、科艺楼、体育馆和图书馆、阅览室;斥巨资又兴建了标准的塑胶跑道,标准的人造草皮足球场和大型的篮球馆和大型一流的学生公寓。在设备上先后为教室安装了全国一流彩电、全部联网的微机、投影仪、实物展台、录音录相机、扩音器等,同时为学生装有空调、电扇、饮水机;教师人手两台微机,学校管理完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西京日报的首席记者采访丁希孟校长后这样报道:“当名校校长不易,但西京中学的丁校长成功了。为什么西京中学在短短的几年由一所三流的学校发展成为全省的第一品牌,其原因就是:校长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思路清晰,办学定位准确,持续发展能力强。”
陈东阁也认为丁希孟理念超前,乐于求新,虚心好学,勤于吸纳,才思敏捷,善于辞令,从严治军,是真正管理的统帅。
但英雄爱美人,从丁希孟来到西京中学,关于丁希孟浪漫的传说和好色的谣言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