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一品红尘 第五十九章 西大附中

西京大学附中和西京中学一样也实行了初高中分离,不过不同于西京中学的地方是它把高中部搬到了新校区,而西京中学恰巧相反。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两个学校都建立了校中校,公办中套着民办,民办学校主要是收高价生,既然是民营性质,他们收费就是合理的,公办学校才是真正的实力所在,正是凭借着这一种公私合营的机制,他们这些学校才得以不断提高待遇和声誉,激发起了他们的活力。

但是要追溯历史渊源,西京中学就不如西大附中那么辉煌了,西京中学脱胎于企业子校,自然就带有了企办学校的风格,西大附中背靠著名的西京大学,可谓出身高贵有它的优势。

西大附属中学具有百年办学传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大学的前身东洋公学。西京大学从上海迁至西京后,于上一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了西大附属中学,八十年代恢复重建。学校坐落于西京大学科技园。和西京中学一样,2008年也被评为省首批示范高中,先后获得“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基地”、 “全国青年文明号”、 “全国创新型学校”、 “全国红十字模范校”、“陕西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培训基地” 、“陕西省绿色学校”等上百项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不能缺少,但是没有高考升学率,这些牌子都是空的。

在西京中学没有崛起之前,西大附中师大附中两强相争,其他的学校被他们远远的甩在后面,曾经的西京大学附中,连续出过三年高考的双料状元,可谓名震天下盛极一时。那个时候的西京中学根本没有被西大附中放在眼里。

但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西大附中领导班子大换血,再加上校园搬迁带来的新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好,从而造成了高考成绩急转直下。在所有的问题里面,其实最核心的是债务问题,由于投入巨资建设新校区,学校每年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偿还银行的贷款,致使老师的收入大幅度下降,沉重打击了老师的积极性。

债务危机,这个才是致命的。

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西大附中的新领导班子上台以后,马上把应试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了素质教育身上,提出要把男同学培养成绅士、女同学培养成淑女,不断淡化高考指挥棒的观念,这个指导思想产生的冲击力也不小,而学校的老师和绝大部分家长也不认可这个提法,他们只是把这个指导思想做为笑话广为传播,认为学校领导是在构建空中楼阁。丁希孟在教工大会上也曾经调侃过这个提法。

但西大附中的民主管理理念深得陈东阁的心,西大附中提出人人平等的管理思想陈东阁特别欣赏。是的,西大附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身作则,用自己办好学校的真心实意和无私奉献的作风感召教职工,把教职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心碰心,以情激情,团结群众,共同努力;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对教职工的尊重、信任、关心、培养。

这一点根本不同于西京中学独裁专制的管理方法,西大附中的这一点做法陈东阁认为具有长效机制,西京中学的管理模式是以“明君”的存在为前提的,一旦换成一个“昏君”,那西京中学就相当的危险。这也是陈东阁选择西大附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大附中提出“真心关怀+真诚服务=管理效益”。学校形成了以“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敬业奉献,永不松懈;团结一心,打团体仗”为核心内涵的优良传统,这个优良传统已经成为全校教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大家都以培养好自己的学生为唯一使命,专心致志,孜孜不倦。

所以陈东阁经常听到西大附中的老师动不动就在教工大会上向领导叫板而领导并不以为意。

西大附中还有一点陈东阁特别欣赏,那就是坚持平行分班,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这一点和它的总体办学思路是一致的。

为什么要长期坚持学生平行分班,不分“快慢班”,也没有办所谓的“重点班”、“火箭班”、“实验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陈东阁就这个问题曾经问过王军,王军说学校选择这种做法的原因是认为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都希望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平等对待,有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关爱。而平行分班正好能满足学生的这种深层次需要,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其次,青少年学生非常活跃,可塑性强,对未来和人生都有美好的憧憬。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都会放下过去的“包袱”,振奋精神向前看,决心在全新的起点上拼搏一番,与同龄人开始万米赛跑。坚持平行分班,把学生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就能适应他们这种积极上进的心理需要,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再次,“学困生”需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额外的关心和帮助,一个班级如果这类学生集中,老师穷于应付,难免顾此失彼。实行平行分班就可以分散难点,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也能让“学困生”受到优秀生的影响和带动,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

“哦,原来如此,虽然你们成绩拼不过西京,但是这一种办学理念绝对先进,符合时代要求,你们培养的是人,西京可能培养出来的是奴才。你们不急功近利,有利于学生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不出成绩顶怂用!”陈东阁没想到王军来了这么一句惹得陈东阁哈哈大笑。

“每次开会,领导都要强调面向全体,均衡发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减负增效,精讲精练;教会自学,培养习惯;统筹兼顾,让各个学科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培优扶弱,让所有学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可是家长和社会看的是你清华北大考了多少,谁还考虑你将来如何如何,连一个名牌大学都考不上,将来谁要你,怎么找工作。”王军不认可自己学校的做法。

“哈哈哈,那是这样,要不咱们两个换一下,怎么样,听说我们校长特别喜欢你呢。”

“呵呵呵,要去我早都去了,这边不放人我有什么办法。”

“这样呀,看来你是人才呀。’

“人才个屁,到哪里都是下苦的,只不过混口饭吃罢了,天下乌鸦一般黑。”

“我觉得西大讲民主,不错,我们不是追求民主自由么?”

王军意味深长的看了陈东阁一眼:“好吧,是不是讲民主,你亲自体会一下再说。”

“哦?什么意思?”

“现在没办法跟你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尝过再说。”

“但我觉得西大附中这几年考入国外名牌学校的学生比西京中学多。”

“怎么说呢,你也在学校,考入国外的学生分两类,一类是考不上国内好大学的去了国外;一类是特别拔尖不愿意上国内名牌的,这一类才是真正的人才,但是学校再算的时候把两类人一起算。别人不清楚你老哥还不清楚。”

“呵呵,我知道的。”

“不过学校在这一方面真的做了不少工作。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的名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每年与美国布鲁克兰中学,赛格斯高中,夏伦中学,澳大利亚万土那中学、艾文荷中学、肯思吾得中学,加拿大圣托玛斯中学,新加坡海星中学,丹绒加东女校等互派留学师生,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直接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十多所国际名校。同时学校也接收了很多美国学生留学和韩国新加坡留学生.这一点你们西京中学可没有想到呀。”

“呵呵,丁希孟的视野还是存在问题,西京中学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名校,有些方面确实需要改进,人还是要走出去看一看。”

“您说的是。西京大学附中同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名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架起该校教育与国际交流的桥梁。每年约三四百名师生获得国际奖学金赴美、澳、英、新等国交流体验学习。 现已有一百五十多名同学由中学直接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滑铁卢大学、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十多所国际名校。同时,学校已接收美、英、澳、新、日等国留学生三百多人。”

“不错。”陈东阁有点激动:“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开放办学,将来也许对我国改革真的有用处。”

“呵呵,但是家长要有钱呀,能上的起的毕竟是少部分人,所以西大附中自己把自己的路子走窄了。”

“哦,你这么想的?”

“是的,我是这么想的,我倒觉得西大附中应该向你们学习才对。”

“哈哈哈。”陈东阁不置可否的笑了。

“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那你就来吧,先尝尝梨子。”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