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大靖君王殁,太子昭启继位
新君登机,群臣皆拜之。
昭启正襟危坐于大殿之上,身旁侍奉的是先皇老臣,李公公。
“先皇在世,我大靖风调雨顺。如今先皇故去,昭启定不负先皇所托,正朝纲,福万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拜,声势之浩大。
昭启满意的看向群臣,环视一周,终将目光落在将军李敖身上。
尤记得贺李敖凯旋而归那日,新提上来的柳州刺史张礼正有意让李敖当众难看,杀一杀其锐气,却不想四皇子昭荣竟主动站出来为其说话。
学堂之上,每每先生问及诗词歌赋、治国之道、昭荣见解皆比太子深刻一分。
虽不曾为帝,但宫宴之上,有意亲近李敖为其解围,念及四皇子昭荣当初种种行为,如今在太子心中皆成了意欲不臣之举。
“回皇上,臣有本奏。”于群臣之中走出的是中书侍郎左敬之。
群臣静默,目光纷纷投向左敬之。
新皇登基头一日,如此招摇,似有邀功心切之嫌。
“爱卿请讲。”昭启抬手示意,思绪却是回到登基大典前夜。
登基大典前夜,昭启秘密召见中书侍郎左敬之:“李敖不除,君位不稳,我心难安。”
左敬之领会,于是便有了新皇登基大典当日,朝堂弹劾李敖这一幕。
“臣以为,李敖恃宠而骄,从未将天家君威放在眼里。既与朝歌公主定亲,再流连烟花柳巷之地,实为不妥。”中书侍郎左敬之道。
昭启目光微眯,看向朝堂之下跪伏在地的左敬之,又转头对李敖道:“李将军,左爱卿所说可皆属实?”
李敖于群臣列而出:“臣以为,先皇赐婚无非怕我李家军功高震主,意图不臣,因此将婚期推至三年后,以助新皇丰满羽翼。”
“但我李家世代忠良,李敖其父、其兄长、皆为大靖命丧沙场,衷心可鉴。李敖定不敢有违祖上,做那不忠不孝不臣之人。”
话罢,李敖面朝新君,郑重叩首,先王心思,群臣尽知,只皆不敢言。
如今李敖一吐为快,群臣皆屏息静气,看新君作何反应。
“李将军以为先皇心胸狭隘,不配忠臣?”昭启面色微凝,看向李敖。
李敖再叩首:“臣不敢。臣以为,李家忠心日月可鉴,实不必搭上朝歌公主一生幸福,于李敖这等戎马之人,心忧一生。”
“臣以为,李将军之言于先皇不敬,李将军之行于公主不恭,当伐之。”左敬之俯首。
“臣以为李将军战功赫赫,新君切莫轻信谣言,以伤忠良之心。”苏晚秋兄长苏长史于殿前跪下。
“臣以为李家世代皆待大靖忠心耿耿,李家男儿皆为大靖战死疆场,皇上不可听信谣言,以伤良臣之心。”四皇子昭荣亦跪。
昭启眼中微现寒光,瞥一眼堂下,最终将目光聚在左敬之身上:“左爱卿以为李敖如此诋毁先皇、不顾朝歌公主声誉之言行,该当如何处置?”
“臣以为,清君侧,以正朝纲。”左敬之再叩首,神情视死如归。
……
昭启神情漠然,目光转向李公公。
李公公会意,遂扬扶尘,高声道:“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