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中宫 第3卷 宫谋 第1章 人中龙凤

没等大理寺出手,贞妃娘娘关起门来盘问了两个小太监,凌云台刺客案就已经水落石出。说起来也真是匪夷所思。原来刺客竟然是个死了女儿的失心疯,他女儿被江湖妖道拐带而去,他苦寻不到,日渐癫狂。那一日皇上为了祈福和闭关,穿了件明黄织锦星月道袍,被他误以为是拐带女儿的妖道,所以痴痴傻傻躲进盘鼓,疯疯癫癫举刀行刺。至于他扮作孤胡,原来是献艺的艺人故意为之,楚驳的挑衅国书已经天下皆知,民情激愤,都城内四处都在叫嚣着要灭他番邦的气势。为了逗皇上和贵人们开心,杂耍艺人骗了个不怕死的疯子扮作孤胡人,本打算在宫宴后,表演抓拿番贼的把戏。没想到,竟然鬼使神差出了这样的岔子。于是又问,为什么在大殿上艺人们不敢辩驳,查问一番,原来只为事出突然,龙颜震怒,这些没见识的升斗小民吓得不敢发声。

于是,第二天大理寺问话,第三天,便已经结案。关押的一众人犯全部释放。只打了艺人班主几杖,怪他无故生事,哗众取宠。小陆子依旧拿了封赏回宫当差。

那一晚,羽若离开凌云台,已经夜半更深。王兴和庆儿早就从紫兰殿赶来接了她的轿撵回宫。

庆儿说起德妃落败而归,话语间满是兴奋:“娘娘真是神机妙算,德妃看到奴婢时,那脸色真是比死人还难看!”

陪伴了羽若一整晚的喜蕙却还在另一桩事担忧:“小陆子他们真能过了大理寺和刑部那一关吗?”

“放心吧,这点手段,他还是有的。”羽若语气里透着疲惫,这一晚,她真是心力交瘁。喜蕙明白,她话中所指,并非小陆子,而是无申。而这话,也只有他俩彼此间能够明白。因为到目前为止,王兴兄妹还不知道羽若的真实身份,也不知道凌云台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又替主子击败了德妃一回。

但喜蕙却不免心有余悸,等到她与羽若独对时便问:“公主今日真是如有神助,一边盯着无申,一边防着德妃,到底,你是何时起了戒心,又怎么猜中了他们的诡计?”

羽若苦笑:“哪有什么神助,我唯有一颗时时刻刻悬着的心而已。我并不知道他们的计谋,但我猜得中他们的目的,稍加推算,自然看得明白。”

“只是这样,公主活得太辛苦了。”

“我倒不怕辛苦,我只怕这样辛苦的日子,望不到头。”

镇帝听大理寺和刑部细述案情,据说得知了前因后果的皇上兀自沉默了许久,回宫后,便命人将那日穿的星月黄袍烧毁了。凌云台闭关修行的事情也就此搁置下来。

不几日,一道圣旨,贞妃狄氏,崇勋启秀,惠雅贞静,德昭六宫,才显内政……封为贵妃,以示褒宠。

圣旨一下,羽若变成了后宫之首。这样的盛宠,六宫侧目。大家都说,贞妃果然手段了得,那一晚夜闯甘露殿,彻底俘获了圣心。去了又走,更是欲擒故纵的把戏。对此,容妃还是那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即便她知道那一晚去陪伴圣驾会换取万般宠爱,她仍然不会出手。

德妃自从凌云台刺客案后,却仿佛受了惊吓,一直躲在自己宫中休养。心中想着,这赤狄真是人才辈出,自己当年受教于世子,自觉计谋不落于人后,如今看来,这四公主更胜一招。到底人家才是赤狄皇族之女,一脉相承的高贵血统,自然更通父兄谋略手段的真谛。想到这里,不免心灰意冷。

丽妃却是百般地不服。她不明白,刺客归刺客。怎么皇上就不再闭关,将自己进献的仙丹也丢至一旁,连国师都很少宣进宫来。不知道这个贞贵妃,在皇上面前下了什么蛆,她恶狠狠地说:“贵妃又如何,上面还有皇贵妃,再上面才是皇后呢,谁能保她只上不下,一路平顺!”

而紫兰殿里的羽若望着皇上颁赐的贵妃宝册、金印、礼服,不由苦笑。他一力抬举,但到底,没给她中宫之位。所有人都以为,皇上是为她的夜探而感动,其实她心里明白,皇上更是对她查明刺客案的褒奖和感谢。在镇帝看来,眼下大乾与楚翎暗潮汹涌,局势暧昧,任何一方的不当举措都会引起悍然大波。眼下狄后新亡,后位空悬,大乾与赤狄之间间隙暗生。代表罗金的贤太妃涉嫌谋害皇后,罗金对此态度未明。况且,罗金与赤狄之间也刚刚兵戈相见。这种混乱的局势下,镇帝也不希望对楚翎宣战。无论群臣如何慷慨请战,无论百姓如何群情激愤,镇帝都不会轻举妄动。这点心思,对于从小就跟随父王听政,熟知两王一帝间种种纠葛牵绊的额羽若来说,一望可知。

羽若受封以后,并没有任何心情庆祝。她一心营救被软禁在永安阁里的姑姑。凤冠中脱落而出的索魂咒颇多蹊跷,在此期间保管凤冠的丽妃嫌疑最大。罪证白绡已经交到御林军首领手中,按大乾律令,此事该由大理寺会同内侍省审理后宫,身为妃嫔的羽若已然不好插手。但她绝不放心这件事丢给别人去处理。朝堂之上,自己必须有可用之人,可借之力。

而就在此时,羽若一心要倚重的黎勋忽然上书,恳求担当使臣,出使楚翎。

皇上在勤政殿召见黎勋,听他抒发宏愿,纵论天下之事,辨析各方局势,两个时辰以后,走出勤政殿的黎勋已经成为镇帝的股肱之臣。皇帝下旨,将他从五品御史,升为三品京畿司马,掌管都城九门兵马和皇城御林军。将整个都城的安危托付于一个随嫁外臣,这对于黎勋来说,是何等信任和重用。

很多人都说,黎勋的高升是得益于贵妃的荫庇,借宠妃近侍的途径平步青云,在朝堂上令人鄙夷。但羽若心中明白,是他自己的才干、胸怀赢得了镇帝的青睐。

黎勋,本就是人中龙凤,又岂会久居人下?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