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的官僚等级制下,“散官”与“职事官”判然两分。在职事官之外,存在着文散阶和武散阶序列,它们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阶”就是散官,它与“品”分列,是从属于个人的位阶,也称“本品”。我朝的《职官志》中提及:凡九品已上职事,皆带散位,谓之“本品”。职事则随才录用,或从闲入剧,或去高就卑,迁徙出入,参差不定。散位则一切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
谢胭紧张地看了一眼梁恋,发现梁恋的脸色很不好看。
出来之后,谢胭小心地扶住梁恋,梁恋不知是跪得久了还是心思大乱,心气不稳,楚嫣然等待两人下课,迅速跑过来时也发觉梁恋不对劲。
“你……”刚想询问,谢胭就对她摇了摇头。
那我走啦?她无声说着,好。谢胭抬头脸上也没什么血色。
“你打算怎么办?”宫里的实习宫女们都躲着她们,知道自己身份低贱,这二位主子,无论如何是万万招惹不得的。
刚才的《职官志》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就是说百官群僚都拥有着一个“散位”,以此“本品”来标志其个人身份。以散官定官员班位,而以职事官定其职守。散官与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一致。“有低级散官而任较高级职事官者称“守某官”,有高级散官而任较低级职事官者称“行某官”,待遇则按其散官的品级。散官按资历升迁,而职事官则由君主量才使用。所以常有任重要职事官而其本官阶——散官仍较低的情况。”
梁恋终于开口,可是脸上表情却是古怪不已,她露出一个讽刺的笑,“果然,女武官的升迁,想要上一个品级,难上加难。”
“所谓“本品”与职事官是两分另立的。职事官“随才录用”,迁徙不定;“本品”则依“劳考”而稳步上升。作为“本品”的散官与职事官都用九品三十阶来确定高下,二者的品级经常不相一致,为此还发展出了“行”、“守”等术语以规范之。在入仕之初,官员首先获得的是本品;在任满解职的时候,这本品依然维系着官员个人的身份地位;在授予职事官时,本品的高低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由这种“本品”制度,一种“跟人走”而与职位分离的等级序列,就清晰无误地摆在我们面前了。若与若干年前我朝以前的朝代实行的“行政级别”相比,“本品”的差异,不过是其各个等级都系以官称而已──但也正是为此,它每每令外行不知底蕴。然而这些官称,诸如某某大夫、某郎、某将军、某校尉之类,其实只是级差的“符号”。要是拿“本品”与军衔制相比,二者就异曲同工了:军衔的各阶都系以名号,诸如大将、上校、中尉、下士之类。文散官一共有29阶。武散官也是29阶。”
谢胭虽然不爱听这绕嘴的历史课,可是跟梁恋有关的,她就一定要好好听。梁恋的梦想,她的志向,她可以帮助她。
“谢胭,我该怎么办?”梁恋转过来,谢胭看到她,这位一直横冲直撞的巾帼女子,竟然哭了。
“不要这么想啦,”谢胭难得的帮她分析道,“武官虽然升迁艰难,可许姑姑不也说了吗,我朝的女武官位置一直悬摇空缺,所以打败对手会容易很多,可是文官呢,想要升一个品级,却是难上加难。”
梁恋听着,果然抬起头来,谢胭的衣服湿了大半,朝着她点头,目光认真,“当然,宫里面虽然情况未定,可是女官大人们一个个都谨守本分,人才济济如过江之鲫。”
谢胭站起来,拂袖叹了口气,“反倒是我,一直自惭形秽。”她低下头,难得庆幸起自己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来,古代汉语和美学她学的还可以。
所以,穿越过来,说不定她真的可以凭借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事业?!
“不是你说的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梁恋也不哭了,走过来,和谢胭碰了碰拳头。
楚嫣然蹲在一旁的台阶上,见状马上蹦过来,“好啦好啦,二位大人,皆大欢喜啦!”
她绕着她们蹦蹦跳跳,三个女子乐得清闲。
暗处有一女子,被毁伤了脸,看着她们的目光满是阴毒。
“想好了?”花园里偶遇许姑姑,许姑姑问道,梁恋点了点头,然后和谢胭行礼道,“多谢姑姑指教。”
许姑姑这才开始佩服起两个人的胸襟起来,“好,下次上课记得好好听讲。”
“在我朝开国之前,这片楚宫的土地上就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们把它们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时期。”
许姑姑在竹板上画着,谢胭看着这过分简于的黑板,听道,“甲时期不设武官,官员文武兼管。到了乙时期这一国设置中、上、下三军,国君任命军队统帅,才开始有了武官的设置,但是三军将领仍然兼管政事。丙以后,武官的设置大致可以分为:一、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军队将领;二、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三、领兵作战的将帅。丁朝,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行政,统兵作战的武官有大将军、车骑将军等,还有名目繁多的杂号将军。戊代以后,大司马、太尉、大将军等成为了虚衔,没有实权。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是全国最高统帅。
西己、北癸实行府兵制。全国分为一百个府,每府以郎将统领。己朝和壬朝继续实行府兵制。中央禁军设十六卫。都督管数州的军事。前朝以后,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前朝中期以后,府兵制破坏,从募兵中组成中央禁军,共十个军。其中神策军实力最强,设护军中尉和中护军,为禁军统帅。前朝战时有元帅、副元帅为最高统帅。元帅一般以皇太子、亲王担任,实际并不出征,遣大臣担任副元帅,负实际责任。前朝中期以后又以宦官监军,称都监。前朝还有经略使、招讨使、制置使、团练使等职,为临时指挥一方战事的统帅,多为节度使、观察使、刺史等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