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去世了,但是司马家族还需要有人来统领、来保护,因为在这个家族的周围,还有很多双高晨莫测的眼睛,在意味深长的盯着、看着,他们再也不会认为司马家族是一般的大臣,司马家族也就再也不能按照一般大臣的路数来经营了。
所以司马懿在临死前,没有把权力还给皇帝曹芳,他利用自己皇帝之父的权威,把权力交给了大儿子司马师,从此以后,司马家族注定要走上一条逆臣贼子的道路,再也不能回头。
在司马懿死的当天,司马师就用皇帝曹芳的名义,做了享受一品待遇的扶军大将军,同时录尚书事,全权负责全国大小事务。
虽然司马师顺利的接替了司马懿的权力,但这个时候的司马家族,可并不就是一统江山、天下第一了,司马师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占领四川的蜀国、占领长江以南的吴国就不用说了,他们都知道司马师当家是名不正言不顺,都对政局不稳的曹魏帝国虎视眈眈,并且已经开始计划对魏国发动进攻,而最危险、最微妙的就是曹魏帝国的内部。
虽然没有一个人对司马师接替司马懿掌权表示反对,但并不能说法司马懿和司马师这么做是合法的,因为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废除了贵族制度以后,君权可以世袭,大臣的权利就不再可以世袭了,而且按照实际情况来说,辅政大臣的儿子还是辅政大臣的家族,最后往往会被皇帝干掉。所以在一片祥和之下,却有无数刀枪,司马师分不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现在的朋友在什么时候就会成为敌人。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对于曹魏帝国的很多士族大爷们来说,当初跟着司马懿干掉曹爽,和现在跟着司马师干掉曹家,是两码事儿,当司马师一步步架空曹家的时候,他们能支持吗?能支持到什么程度?到什么时候就会不支持了?
所以现在摆在司马家族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司马师能撑住这个局面吗?
我们现在就来介绍一下司马炎的大伯、司马家族的第二任领导者——司马师。
司马懿有很多儿子,但是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大司马师和老二司马昭,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他们父子三人在对外作战的时候简直就是黄金组合,到哪里都是父子同心、一致对外。然而,当司马炎的老爸司马昭名气还不是太大的曹睿时代,年纪轻轻的司马师就已经是全国闻名了。当时,由于并没有司马懿和曹爽的争斗,司马师和夏侯玄、何晏这些人还不是仇敌,他们的名声也不相上下。何晏是一个自大到极点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人,也评价司马师是不可多得的能够扛起国家重担的栋梁之才。
而最难得的是,司马师不光有名声,还有实际能力,他并不像同时代的其他名士那样喜欢显摆,而是少言寡语、不怒自威。我们都知道,当初曹爽为了把夏侯玄放在大西北,就让司马师继任了中护军(中央禁卫军副司令),像很多朝代的禁卫军一样,曹魏帝国的很多禁卫军军官士兵,都是军官子弟,仗着家里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关系,自由懒散、难以管理,就连当初担任禁卫军领军将军的蒋济,为了平衡各种关系,都对禁卫军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拔禁卫军军官,也只能公开买官卖官。到了夏侯玄接任中护军,也摆不平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禁卫军的管理,仍然非常松懈,直到司马师当了中护军,才在选拔任用人才的时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有功就赏、有过就罚,这么一弄,所有禁卫军将士都服服帖帖,他的同级、领导对他也刮目相看,这些人当中,自然包括他的亲生爸爸司马懿。
司马懿刚开始计划发动政变、诛杀曹爽的时候,为了保密起见,一开始只和司马师谋划,而司马昭一点儿都不知道,等到政变前夕,司马懿才把司马昭叫来,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一切。政变前一天深夜,司马懿秘密的派人去看司马师和司马昭,见司马昭在屋里来回乱窜、睡不着觉,而司马师睡的安安稳稳,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儿。
清晨的时候,司马懿集结私人部队,突然发现司马师的部队里多了三千个人,而且都是侠客武士,不是正规军,这才知道司马师早就在暗地里招募了这么多的敢死队员兼特种兵,而且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的身份,连一贯神鬼奇谋的司马懿,都对自己这个大儿子黑白两道通吃的本事佩服不已。在政变期间,司马师的这三千特种兵发挥了中坚作用,让司马懿如虎添翼。政变之后,劳苦功高的司马师被封为二级侯爵——长平乡侯,不久就晋升为卫将军。司马懿死了以后,司马师接管曹魏帝国的中央大权,有的人对这种现象不但没有非议,反而还认为这是子承父业、众望所归。
252年1月2日,司马师升任大将军,走到了大臣官位的最高点。有人想拍司马师的马屁,请司马师改变国家制度,来个新老大新气象,而司马师却说,先帝们订的制度已经足够完备了,除了军事,不能频繁变更。说实话,司马师不是不想来他个新气象,但是一来新气象,就要改革,一改革,就会触动曹魏帝国皇室和士族的利益,所以司马师清醒的吸收了曹爽众叛亲离的教训,只要大家允许他掌权,他一定给予厚报,一定不会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于是,就在这种前提下,司马师下大力整顿朝政,制定了许多惠民政策,提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使得本来已经日渐腐朽的曹魏帝国,开始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但司马师的掌权路,却注定不会顺利,因为对内部人他可以安抚、可以温水煮青蛙,但是对敌国,他却无法安抚,人家也不会听他的安抚。就在司马懿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52年4月,东吴帝国的开国皇帝孙权也去世了,由于继承人孙亮只有九岁,所以由大臣诸葛恪担任首辅大臣,全权负责朝政,曹魏帝国和东吴帝国,都进入了外姓人说了算的时代。
和司马师一样,诸葛恪也是威望、资历不足,虽然他这个首府大臣是孙权临死前以自己意愿指定的,但是他的地位并不稳当,人们也不认为他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资格,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诸葛恪也必须干几件大事儿,比如说,挑战一下儿连孙权也不敢贸然招惹的曹魏帝国。
诸葛恪敢于挑战曹魏帝国,就是因为他看出了曹魏帝国的政局并不稳当,以他这样光有名气、没有战绩的一个人,要是司马懿还活着,就是再添他三分胆子,他也不敢。就在当年的10月,诸葛恪就侵入了曹魏帝国的领土,在东兴(安徽含山)修建堤坝,还派兵在两岸修了碉堡守护。
不论是什么时代,在别人的国土上修建军事设施,这就是宣战。司马师刚刚执掌曹魏,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公然抽自己的脸,在11月就派出了三路大军发动进攻,由于东路统帅胡遵、诸葛诞轻敌,结果被东吴军偷袭成功,死伤过半,第二年年初,司马师只好承认失败,命令大军全线撤退。
这次大败,对于刚刚上台的司马师来说,无异于一场八级地震。威信大打折扣就不用说了,关键是他继承最高权力本来就不合法,这样的失败,无疑更容易会让忠于曹魏帝国的势力趁势而起,这个时候,如果司马师恼羞成怒,像曹爽那样用嚣张来掩盖失败,那他最后一定会失败,而且会比曹爽败得更快、败得更惨。但司马师毕竟是司马师,他充分吸取了曹爽的错误,在战败回来以后,司马师首先诚恳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认为,是自己没有接受将领们的意见,才导致失败,所以,他赦免了所有将领的罪过,只是处罚了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昭。司马师说,安东将军司马昭当时担任监军,却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所以要处罚,结果,司马昭被撤销了新城乡侯的爵位,而其他将领,则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司马师通过这一招儿,大大收揽了人心。要知道,他司马师虽然是首辅大臣,可他并不是皇帝,在他和皇帝之间,还有很多摇摆不定的力量,尤其是很多重要将领和皇族、司马家族都有千丝万缕的私人关系。司马师如果把失败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只会让他们怨恨,而不会让他们尊敬,一个总是把失败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统帅,一定会众叛亲离。所以司马师只处理了司马昭一个人,他这是杀鸡儆猴,让所有的将领们都明白,他司马师也不是好惹的,以后不出力,司马昭就是他们的榜样,而司马昭呢?司马昭是他司马师的亲弟弟,怎么处罚也不会隔心的。这一下,将领们对司马师又害怕又尊敬又感激,司马师在全国将士们心中的低位,又大大的提高了,他的失败,也被他表面上的“大公无私”而掩盖了。
司马师的这次失败,让诸葛恪更加坚定了曹魏帝国不堪一击的看法,于是,就在两方罢兵的两个月后,也就是公元253年3月,他集结了全国的精锐,足足二十万人,发动了东吴历史上规模空前绝后的一次进攻,与此同时,蜀汉帝国的姜维也带领几万人,包围了曹魏帝国的狄道(甘肃临洮)。自从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东吴三路大军遥相呼应以来,将近二十年,曹魏帝国都没有遇到过这么大规模的入侵,这不仅是司马师当权以来遭遇的最大危机,也是曹魏帝国创业者相继去世以后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危机,整个曹魏帝国上下惊恐、人心动荡,大家都在睁大眼睛看着司马师,看他将要怎么样拯救曹魏,连带拯救他自己。
就连一贯能沉得住气的司马师,现在也害怕了,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阵脚,在广泛听取意见之后,他派出了叔叔司马孚,率领二十万人抵挡诸葛恪,一直拖着诸葛恪,就是不和他决战,同时又下令镇守西北的郭淮、陈泰也坚守不出。最终,蜀军因为粮草不济,只好撤退,而东吴的诸葛恪也因为长时间攻城不下,又赶上水土不服,最终死伤过半,惨败而归。诸葛恪回去以后,像曹爽一样恼羞成怒,越失败越嚣张,最后众叛亲离,在公元253年8月被东吴皇族杀掉,从此以后,东吴和蜀汉再也不能对曹魏帝国形成合力,司马师、司马家族、乃至整个曹魏帝国,终于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司马师,终于胜利了。
这次大胜,司马师运筹帷幄、处变不惊,以静制动,最终大获全胜,保证了曹魏帝国的安全,他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曹魏帝国大多数人的钦佩和赞扬,他也成为了继司马懿之后,曹魏帝国新一代的守护神。司马师提拔的将领邓艾,在战后有这么一段话:“孙权刚死,新君即位,大臣们并不是都心服口服,东吴帝国的士家大族,每个都手握重兵,领着那么多的私人部队,他们仪仗自己的实力,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诸葛恪刚刚接管大权,在中央不能得到高官的支持,在外又不知道珍惜部下,打牢根基,却带着全国的军队去打仗,结果失败如此,又得罪老百姓,又伤将士们的心,他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从前,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哪个不是国王的首席大臣,可是老国王一旦死掉,哪个不是功败身死,诸葛恪的才能,不如这四位古人,对自己的警惕,却更松懈,他的灭亡,近在眼前。”
邓艾的一席话,对司马师来说,又是赞许,但同时也是警告。司马师和诸葛恪,身份地位何其相似,然而,事事做法都和诸葛恪相反,所以司马师能先败后胜,而诸葛恪却先胜后败;然而司马师和诸葛恪的身份又何其不一样,因为无论是伍子胥这些前辈,还是诸葛恪这个同时代的辅政大臣,他们的权力,都是他们的君主给的,他们的君主,对他们都是如此的信任,却还无法保证他们善始善终,何况司马师的权力,是他老爸通过杀了无数人夺过来的呢?司马师的每一次成功,都会使他的敌人们越来越恨他入骨;司马师的每一次成功,都会使司马家族的处境更加危险。
因为,最大的危险恰恰来自魏国的内部,最不愿意司马师成功的,正是他口口声声宣示效忠的顶头上司、曹魏帝国真正的皇帝——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