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迷失的季节 §金童玉女

二〇〇〇年的夏天,夏、滕两家决定在这个暑假让孩子多接触,多了解亲生父母、亲生的家庭,以备为总有一天会到来的“交换子女”作准备。

滕爱来到夏家,感到自己像电影中的人物了,因为夏家的条件只有在荧屏上才能见到。在东滨市最繁华、房价最高的地段有了楼中楼,别人家的电视都是四四方方地摆在电视桌上,但夏家的电视却有好几个,而且是挂在墙上的,古色古香的茶几,上面的小茶具每一个都是上等的极品,精巧绝伦。浴室就有原来自己家两间屋子那么大……

滕爱忽然想到:“原来我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但滕爱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就太忘恩负义了。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养育她这么多年,就是指望她有个出息,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如果有一天我走出了大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父母也接出来,让他们安享晚年。”

可是现在一边是给自己生命的亲生父母,一边是含辛茹苦培养自己的再生父母,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两边父母都舍不得离开,并且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好好照顾他们、孝敬他们。

在这个本应该暂时告别繁重学业负担的假期里滕爱遭遇了十九年来最棘手的问题,既要考虑血缘,又要铭记真情。

“谁能告诉我,鱼和熊掌该如何……兼得?”滕爱心中犹豫不定,她真的舍不得滕刚夫妇啊!

夏建业夫妇听到“串子”的事轮到自己家,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自己的孙女长得什么样。这一天他们夫妇早早就来到儿子家里。

夏建业见到自己的孙女顿时愣住了,原来自己的孙女就是自己多年资助的学生。

腾爱得知眼前这位资助自己多年的老人,就是自己的亲爷爷时,满眼热泪拥向夏建业向她张开的臂膀,哽咽地喊道:“爷爷,我的好爷爷。”

夏卓来到了滕家村,除了拥有爱爱初到夏家的吃惊外,他还傻眼了!夏卓从来没想到在离自己三百公里的地方还有这样落后的地方,比他想象的最糟糕的还糟糕。

夏卓一时无法将城市的“现实”和农村的“现实”联系起来。

“难道我就是这里的孩子?难道我本应该过这么穷的日子?难道我亲生父母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

“我不要啊……”

在他眼中,什么夏家的贵公子,什么爱好广泛、博采众家之长,什么省重点高中的好学生……似乎都在瞬间瓦解。

“原来我以前的生活全是一个个美丽又脆弱的泡泡,一份亲子鉴定就让这泡泡们破了,散了……”

滕家对夏卓可是喜爱有加,但也确实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自己失散十九年的亲生儿子。夏卓虽然对他们恭恭敬敬的,但一切的不自然让本属于一家现在却是两姓人的一大家备感尴尬。

夏卓很清楚,他很不想回到滕家村,因为自己的生长环境与这里是天壤之别,生活的困难、血缘的真相让这个男孩子心中有了很大的落差。

两家大人都看出了孩子们的心思与难堪,但如何处理好这件事却成了他们心头最大的病!

最后,四个大人想出了一个比较合理又现实的解决方法。

“滕大哥,滕大嫂,我想感激你们受了那么多的苦把爱爱培养大,我们两口子打心眼里感激啊!但现在让两个孩子回到父母身边还是行不通的,对环境和周围人的不适应是他们要面临的最大困难。两个孩子都马上上高三了,成绩又都那么好,这件事处理得不好会毁了孩子的前程的!”夏国扬先开了口。

“夏兄弟,你说的我们俩都懂啊,夏卓放在你们那活得这么好,学得这么好,我真是……相反,我愧对爱爱啊……你们见识的多,这件事最后怎么处理你们二位决定吧,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孩子!”滕家夫妇早就慌了、乱了,在他们心中最大的愿望不是交换孩子,而是别伤害他们,他们承受的确实太多了。

“我想,把爱爱接到我家和卓儿一起学习!”夏国扬终于说出了他的想法。“我这样做并不是想把两个孩子据为已有,而是他们还有一年就高考了,现在很关键,爱爱成绩好,只要我去找校长,一定可以让她在市高中学习。那里条件好,爱爱的成绩一定更好的!”

“大哥,大嫂,”王悦也说话了,“你们相信我,卓儿在我身边这么多年,全家从来就没慢怠过他。而爱爱是我的亲骨肉,我一定好好待她。孩子有我们好好照料着,你尽可放心。两个孩子星期放假我就让他们回滕家村看你们,你们也可以随时来我这。”

“对啊,两个孩子我们都疼、都爱,你们放心吧!”

滕刚和李凤玲站起来,拉起王悦、夏国扬的手,“孩子……我们放心……爱爱很懂事,不会添麻烦的。卓儿就交给你们了……”

四个人眼中都饱含泪水。

“爸,妈……”滕爱一下子哭了出来,滕刚和李凤玲一把把她搂在怀里,三个人顿时哭成了一团。

“爱爱,好好听你爸爸妈妈话,四个父母都爱你啊!”凤玲紧紧搂着爱爱。

“爸,妈,你们放心好了,我一定照顾好爱爱,不让任何人欺负她!”滕家夫妇听到夏卓清楚地叫自己“爸”、“妈”,幸福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把卓儿拉过来,搂着,一起哭。

事情暂时平静下来,滕爱转学到东滨市高级中学,并与夏卓在一班学习。

滕爱还没进到班级,在走廊里等待着,学生们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同学。

那是张无懈可击的脸!尖尖的下巴,小巧玲珑的嘴,唇线分明,弧度美好。鼻梁不算高,却恰到好处地带着纯东方的特质,鼻尖是小而挺的,眼睛大而半掩。她正在凝视着环形教学楼内的水池,所以视线是下垂的,因而,那长长的密密的睫毛就美好地在眼下投下一排阴影,半掩的眸子中有某种专注的、令人感动的温情。从没见过这种宁静、美丽。

是的,她当然是美丽的。可是,在美丽以外,她这张脸上还有某种东西……如果思索着脑中的词汇,你就会蓦然想起两个字:高贵。是的,从来没见过的高贵。不过,不止高贵,远不止高贵,她还有种遗世独立的飘逸。还有,那种神情,那若有所思的神情,带着几分迷惘,几分惆怅,几分温柔,几分落寞……合起来竟是种说不出来的、淡淡的忧伤。

十分钟后,班主任郭老师带她进了班级,对大家说:“打扰同学们一下,我们班来了一名新同学,请大家鼓掌欢迎!”

面对热烈的掌声和同学们的目光,滕爱有些羞涩。

“大家好,我叫滕爱,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滕爱微笑着鞠了一个躬。

班里顿时小声议论起来。

“她叫滕爱?这名字好好听!”女生们分不清“疼爱”、“滕爱”,总之是羡慕不已。

“长得漂亮啊!”

“二班那个邵洁不是校花吗?我看她比校花漂亮!”

很快,滕爱温柔的性格,谦逊的品格以及优异的成绩再次让师生们喜欢上了她。

滕爱的语文成绩十分突出,每次作文几乎都拿全年部最高分,其中有一篇名为《风的故乡》:

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村上春树

风声低诉:风是流动的。听风的人是灵动的。

在风似乎要悄然而逝的时代,空调撞击我那颗被利刃镂空的心灵。

在无法被称作星空的黑夜里,我点亮心灵之灯。

孤冷中借助这唯一的亮光我看到了水中月,镜中花。

她们却将心事虚化。没有风的抚摩,星星冬眠了。

我转过身。没哭,只是眼泪自己滴出来。灯说:

“那是心在流泪。”

在风中听你。你只是沉默。别人笑我是傻瓜,我多想听到另一种声音,哪怕,只有一声。

心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相对无语。

你沉默的嘴唇就像沉默的大河,内心的语言却流泻千里。我执著的徘徊便是对你的寻觅。与其说在寻找对方不如说是在找自己。

如果这个时候窗外有风,我就有了飞的理由。然而,没有。

你听不见我的呼吸却听得见我的心意。

我看不见你的身躯却看见你的思绪。

风儿啊,真的要诀别吗?

要我,就请连我的根植入你的心房。可是你哪里有根啊。

没有风的时代,心也空旷。

没有风的时代,梦也荒凉。

深秋的雨季。落叶的黄昏。换一身旧时的衣裳,晾一院蜡染的心事,叹一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都说,风没有故乡。可为何吹向我心中的那些风儿,总来自同一个方向。莫非,莫非你那里是风的故乡。

可是,轮回中我不知道你在哪里。

你在川上钓鱼

影子沉到河底

鱼在水中读你

别的同学只是把《风的故乡》当成一篇美文欣赏,但夏卓却明白所谓风的故乡就是爱爱现在内心彷徨的写照。

今夜月明如画!花园里一片光亮,树影参差,花影朦胧。爱爱的影子投在地下,颀长而飘逸。

夏卓突然有种感觉,他和滕爱都是烛。是两支走在水中的烛,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各自漂流。就像走过狭长阴暗的走廊和很深的这个夜,其中有蓝的烟和纷乱的影子。

两个人,两支水中行走的烛。

夏国扬和王悦的关爱,让两个孩子都很适应现在的生活。尤其是夏卓和滕爱,每天学习、生活在一起,又有共同的“心思”,因此两个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经常一起讨论问题。

夏卓和滕爱的成绩都有了进步,他们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也充满信心。

五一劳动节学校终于大赦天下,给所有学生放了一天假。一清早,滕爱就醒了,但她并没起床,用手枕着头,仰躺在床上,侧耳倾听着窗外的鸟鸣。窗外有棵可以合抱的大榕树,上面有个鸟。现在,里面的小鸟正在那树上喧嚣着。晴天啊,鸟儿也知道今天晴天!

爱爱懒洋洋地伸伸腿,又懒洋洋地伸伸手臂,她的手碰着了在床头的窗帘穗子,用力地一拉,窗帘陡地拉开了,好一窗的阳光!她眨眨眼,一时间有些不能适应那突然而来的光线。

但,只一会儿,爱爱就习惯了,而且感到血管中有一种崭新的兴奋在流动着。

“起床!我要好好复习,考一所大学,报答四位父母!”爱爱下定决心。

二〇〇一年七月七日到九日,滕爱和夏卓参加高考,正常发挥。

报志愿的时候,夏卓因为尿毒症后的第二次生命而有意从医,而爱爱文科好,选择了新闻专业。夏国扬和王悦都很支持他们的决定。

一个月后,喜讯传来,夏卓被省城的一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录取,滕爱即将成为省城的一所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

其实两个孩子考到省城,也是事先商量好的。因为省城高校多,在那能学到更多东西。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在一个城市里,找对方也比较容易,而且东滨离省城也不远,回家看父母的机会就多了一些。

家长知道他们的心思,这用心良苦的做法让双方家长都感到很欣慰、很满足。

然而,考入大学后,两个孩子换不换自然成了最大的问题。夏卓和滕爱私下里也商量着,“爱爱,我们认识都一年多了,你在我家,不,应该说在夏家这么适应了,你怎么想啊?”

“什么夏家、你家的!不许再这么说话!我想上天既然安排了这种相遇,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我和你都有两对父母疼爱着,而他们都有一双儿女膝下孝顺,这不是很好吗?”

“爱爱,你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以后我们一起孝顺爸爸、妈妈,让他们的生活永远不再遗憾!”

“嗯!”

两个孩子终于从“串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又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一天,夏国扬夫妇和滕刚夫妇正在收听广播。一段话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我昨天收到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由于上天的安排,使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爸爸、两个妈妈,他们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心血。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很想在这里为爸爸妈妈点播一首歌曲,但是现在任何歌曲都无法表达出我们对父母们的爱。这份爱同样深沉、永恒……

在这里我们祝福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你们的一双儿女会用全爱来报答你们,感谢你们!

这封信没有署名,但我想收音机前的那四位父母也一定收到了儿女最虔诚的祝福,那么我在这里也祝福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播音员动情地说。

四位大人的泪水几乎同时夺眶而出……

上苍的一段捉弄,造就了两个不平常却更加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