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被“狼”叼进了狼窝,就变成了“狼孩”,吃了狼奶长大,也成了“狼”,人性、是非、良知都泯天了。
当妈妈去卫生间后,盼盼一转身,见附近柜台上有一个玩具猴子在打秋千,一面打还能不断翻眼睛,他觉得十分好玩。正看得入神,忽听一个声音叫他:“小朋友,你妈妈在外面汽车上等你呐,快去吧!”
盼盼回身,见一个面容和善穿着讲究的中年人,那人又说:“你妈妈在外面等你呐,快去吧!”说着拉住他的小手向超市门外走去。马路旁边停着一辆小汽车,那人打开车门,一下把盼盼抱进去,汽车就开了。盼盼喊着:“我妈妈呢?我要妈妈!”
那人说:“一会儿你就见到妈妈了!”
可是汽车开出了好远,仍不见妈妈,盼盼叫着:“我要下车,我要下车,找妈妈!”
这时汽车已经开出了市区,那人便现出凶恶的面孔:“不准叫,再叫我打死你!”说着就在盼盼屁股上打了几巴掌,打得好痛哟!盼盼便不敢叫了。
也不知道过了几天几夜,换了几次车,走了多少路,换了几帮人,盼盼总是喊着要妈妈。那一帮接一帮的人都亲切而温柔地向他说:“好孩子,我要带你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到那里你要什么就有什么,你妈妈就在那儿等你,一会儿你就见到你妈妈了。”还给他喝牛奶,吃饼干。
好像过了好几天,是在夜晚,外面黑咕隆咚的,盼盼在一个人的怀中睡着了。“醒醒,醒醒!到家了。”
那人在车上摇着盼盼,盼盼睁开眼,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婆站在野外的公路旁边。这里也停着一辆汽车。那人和老婆婆嘀咕了些什么,便和盼盼说:“这是你奶奶!叫,叫奶奶!”
盼盼看这个女人,满脸皱纹,深眼窝,高鼻子,好像漫画上的狼外婆。盼盼说:“她不是我奶奶,我要妈妈!”
送他那人便给了盼盼一巴掌:“她就是你奶奶,她领你去找妈妈!”
老婆婆的态度倒是很和善,说:“你怎么打孩子呀!好孩子,不哭,不哭,我领你去找妈妈!”
盼盼不敢哭了。他们互相还说了些什么,盼盼坐上老婆婆的汽车,不知又向什么地方开去。盼盼有些饿了,老婆婆给他吃了一块面包,喝了一瓶汽水。又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汽车开到一片满地青绿的地方,老婆婆抱着盼盼走进一个院落。一个老头子和一个中年男人迎出来,他们把盼盼抱进院落中的青砖平房内。那老婆婆说:“到家了。你记住,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他指着那老头子说:“这是你爷爷,”又指着那中年人,“这是你大叔!”
盼盼看那老头子,面色黝黑,又高又瘦;而那个大叔又粗又壮像个油桶。大叔亲切地说:“好孩子,这就是你的家了,我的好孩子!”
盼盼还是叫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他们不管盼盼,又嘀咕了一些什么,原来陪着老婆婆送他的那个人便走了。
那老头子问盼盼:“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盼盼。”
老头子说:“以后你改名了,叫吕元,听到没有?”
盼盼怕再挨打,小声答:“听到了……”
“大声点!”老头子叫着同时伸出大巴掌。
“听到了!”盼盼把声音提高了些。
改名为吕元的盼盼,就在这个院子中住下了。老头子和老婆子虽然慢慢变得和善起来,但不准他离开房门一步。他们用好话哄他,给他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有时也用恶语吓唬他。他们让盼盼叫“爷爷”、“奶奶”,盼盼先是不肯叫,日子久了,盼盼只好叫他们爷爷、奶奶。后来他们又给盼盼抱来一只小狗。这只小狗对盼盼很亲热。盼盼得到些许安慰。
有一次,老头子挽着盼盼的手出了院子,他见东面是一片不见边的青草地,北面是一片沙漠。那老头子告诉盼盼:“你一个人可不能出屋,你看见没有?那个坟堆后面就有个狼窝,还有老虎,它们会咬死你,一口一口地吃……”又指着北面那沙滩,“你看那棵树,树洞里住着妖怪,血盆大口,她吃人的时候是先撕成一片一片的……”
盼盼被吓得胆战心惊,哪敢出门呀。
他们家还常常来些什么人,一般是在夜晚来,来人都叫那“爷爷”为“大伯”,每当不三不四的人来了,他们总是把盼盼关在西下屋。他们偷偷摸摸嘀嘀咕咕什么,盼盼不知道。
又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爷爷”和那个叫大叔的中年男人回来了,同时带来四个和盼盼大小差不多的孩子,其中还有一个女孩子。老头子牵着盼盼的小手,和这群孩子在黑灯瞎火中来到一个地方,这里也是一个大院子。
院子里有个西厢房,也是黑咕隆咚的,只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窗户,什么也看不见。在小屋的一角地上铺了一些稻草,这就是他们的住处了。
那四个孩子都喊着:“我们饿了,饿了!”盼盼也很饿,肚内咕咕噜噜地叫个不停。他们有两天没让盼盼吃东西了。
“爷爷”对那几个孩子命令说:“你们都给我站起来!”
那四个孩子都听话地站起来了。盼盼也站起来了。
“爷爷”说:“我给你们讲,现在你们都是我们家的孩子。我是你们的爷爷。”他又指着那个油筒似的中年人说:“他是你们的大叔。”又转脸对孩子们说:“你们都认识一下……”吕元仔细一看这个大叔,就是他刚刚来这里时见过的那个人,黑脸上净是横肉,身材短粗,胖得像一个油桶,胳臂像杠子,只这模样就够吓人的了。
大叔装着和气的样子说:“孩子们,我的名字叫黑子,但是你们叫我大叔就行。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
“爷爷”给大家互相介绍,先指着盼盼说:“他叫吕元!”
“爷爷”又一一指着其他几个孩子说:“他叫楞子,他叫敏敏,他叫大奎,这个女孩子数她小,你们叫她小妹吧!从今往后你们就是一家人了。”
停了一下“爷爷”继续说:“按年龄,大奎八岁,是大哥,楞子七岁,是你们的二哥,吕元六岁,是三哥,敏敏五岁,是四弟!”大家都不言语。
“爷爷”继续说:“你们虽然是我的孩子,可是我不能白养活你们,也养活不起。你们得自己养活自己,也得给我挣钱,怎么挣法呢?以后由大叔教给你们!你们叫他‘老师’也行,叫大叔也行。你们都得听他的。谁不听话……你们就等着瞧吧。”
这个大叔就是后来孩子们恨之人骨的“头领”。
爷爷说完就走了。
大叔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是没有人白管你们吃饭,你们得去乞讨,我现在教给你们乞讨的方法……”
大叔从跪在地上的姿势到乞讨的声音、乞讨的词句,给他们讲了几遍,然后一一表演给他们看,并让他们学。开始孩子们不肯,不学就不给吃的。过了几天,孩子们也都学了。后来大叔给他们每人一个破搪瓷缸,换了又破又大的衣服,把他们的头发弄乱,脸上抹些黑灰,大叔就领着他们到附近的一个城市去乞讨。每人在什么地方乞讨,由大叔定。大叔还告诉他们,乞讨来的钱,不能私自花,得交给大叔。更不能私自藏,其实他们也没有私藏的地方。每天晚上他们要在大叔规定的地方集中,把当天讨到的钱交给大叔,由大叔再给他们返还几角,让他们买吃的。他们每天能讨到十元二十元,自己留几角,交给大叔的钱也不是个小数。
孩子们过了一段乞讨生活,大叔又带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把他们锁在屋里关了两天,只给喝凉水,不给吃饭。
第三天,大叔开锁进来了,他从身上掏出一块切成十来份的大面包,问:“你们饿不饿?”
孩子们齐哭着说:“饿,饿,饿……”
大叔问:“我先问你们:这一块大面包是谁的呀?”
孩子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大叔看了看大家,自己说:“这个面包现在谁的也不是。你们叫面包一声,它答应吗?它不答应。所以,现在它不属于你们,也不属于我。它就放在这里,谁抢到手,它就归谁。现在我要你们抢,谁抢到手就是谁的,由谁吃!”
大家仍不敢动,大叔催促着说:“抢呀,你们抢呀!”
首先是楞子去抢了一大块,接着敏敏,小妹也抢了一块,只有吕元不动。
大叔说:“你这个熊蛋,胆小鬼!你等着饿死吧!”
停了一刻大叔又说:“我告诉你们,这世界上的东西,不管原来是谁的,谁去抢来,它就是谁的。所以谁会抢,会偷,会摸,谁就有钱,谁就吃香的喝辣的,过好日子!”
大叔又掏出一块切成若干份的大面包:“来,来,来!再抢一次!看看谁勇敢!”
这一次几个孩子便同时去抢了,吕元也去抢了一块,拼命往口中填着,他饿得已经头昏眼花了。
大叔脸上现出笑容,说:“你们还行!要想吃香的喝辣的过好日子,你们得跟大叔学,我的本事多着呢!现在我教给你们‘做活儿’的本事!”
这时那个叫“奶奶”的老婆婆也出现了。大叔对老太婆说:“上菜,让咱们的孩子痛痛快快撮一顿!”
于是老太太立即端来不少饭菜。有香喷喷的馅饼,有炖羊肉,有小米粥。
孩子们拼命似的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