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说起来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出现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音。其实严格说来,它应该叫做“*黑*火*药”,和后世战争里大量使用的各种*火*药还是有些区别。
*火*药最初只是应用于医药上,这从其命名的"药"字便可见一斑。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长期沉醉在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之中,他们驱使一些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一书中,有关于“伏火矾法”的记载,这被认定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
大约在十世纪初的唐代末年,*火*药开始在战争中使用,不过由于威力不大,多是用于纵火等用途。至北宋时期,*火*药在军事上才得到广泛使用。曾公亮著有《武经总要》一书, 里面记录了三种*火*药配方及多种*火*药武器,还配有插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热*兵*器制作工艺流程记载。
至南宋时,*火*药武器技术愈发先进,不仅在战争中使用了火枪用于冲锋,之后甚至发明了有深远影响的管形火器。这些火器的发明或者技术的改进,让宋朝成了最早使用“*热*兵*器”的国家,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了火器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蒙元时期,由于各种原因,*火*药的相关技术略有停滞不前。直到明朝,火器才再次被上下重视起来,各种新式火器层出不穷,虽然部分想法在应用中,可能实用性不高,但是却让人看到了进步的希望。
钟南的脑海里不断地冒出一些想法,不局限于火器的改进,还有就是生产方式的改进。在明朝,无论是枪、炮、雷还是各种生活物资,都是手工制作为主,这就导致产量无法提高,同时也会有批次不同,产品性能大相径庭的状况发生。所以采用相比手工来说,效率更高更快捷的其他方式也迫在眉睫,比如畜力、水力等驱动方式之类的。
想着一桩桩的大事,钟南觉得自己身边的高手能人太少了。不像后世穿越爽文里的男猪脚,一上来就是各种异能,各种牛人被其王霸之气折服,纷纷来投。
可是自己呢,穿越而来有五、六年的时间了,除了在军队里打仗,靠着战功和万历皇帝的青睐,得了个总兵的官职,其他一无所获。幸好讨了个好老婆,不然钟南真的会极度郁闷!
想着刚才列举出来的那些事情,随便哪一件,都是自己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的,钟南就愁眉不展。不知道是他这个伯乐不合格,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记忆中的那些猛人,一个都没有遇见,不知道老天打算什么时候才让自己去收服他们呢!
既然暂时碰不到这些大咖,钟南只能自力更生了。他绞尽脑汁去回想那些化学知识,可是几天的功夫下来,除了能记起钙、铁、锌等常用元素的写法外,并没有什么重大进展。然而记起的知识没什么卵用,只能让文科出身的钟南多少有点懊悔没学理科,不然什么*硝*化*甘*油,什么*苦*味*酸的不在话下。
不能研制出新式的*火*药,那就只能继续使用原有的*黑*火*药了。钟南虽然倍感无奈,却也没有觉得天塌了下来,在他看来,即使大家都在使用*黑*火*药,他同样可以让自家的*黑*火*药比别人的威力大上许多。
说干就干,钟南找到火器营的资深工匠,详细咨询了蓟州军营里*火*药的配比和制作工艺等。这工匠姓洪名天亮,四十多岁,从祖上数辈前就开始在军营里做*火*药,算是*火*药世家。和洪天亮交谈过后,钟南松了一口气,自己有限的这些知识勉强能让*火*药的威力上个台阶。
古代的各种工匠并不被人尊重和重视,其地位同属低下的序列。洪天亮见堂堂总兵大人和他同吃同住,就为了改良*火*药,心里也倍受感动;而且这位总兵大人对他可是敬重有加,以“洪师傅”称呼,饷银也给涨了不少,更让他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
先是重新确定了比例,接下来就是制作工艺的改良。
无论是从面世之初,还是当下大明王朝,军中*火*药的生产都是纯手工,所以无论*火*药的产量还是质量都不可控,这也导致火器在实战中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钟南给洪天亮建议:用水力和畜力代替人工研磨和压制,实际应用后,果然能大大提高*火*药的威力。
之后,新式*火*药应用于火器的试验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只是这一切都是悄然进行的,无论是配方还是工艺,都只有钟南和洪天亮知晓。
年底时分,改良之后的火铳、虎蹲炮、*地*雷等火器已经成型,剩下的就是批量生产了。生产武器可不是小事,朝廷有专门的兵工厂来做,钟南不敢越俎代庖。只是让别人来造他需要的东西,总感觉不放心。思虑再三,还是觉得自己造更好,于是只好向皇帝打报告要政策。
朱翊钧回复很快,让钟南用事实去说服他。钟南便带着新式火铳和*地*雷进京面圣,虎蹲炮原本也是想带上一门的,只是运输和操作麻烦,才做了罢。
京师演武场,目睹了经过钟南改良的火器之威力,万历皇帝当即拍板:允许蓟州总兵钟南在辖区择址生产新式*火*药和火器,兵部必须优先给其提供各种原材料。
兵部原本就掌管兵器的制造事宜,由武库司负责,全称兵部武库清吏司。明朝洪武六年,兵部只分三个属部,即总部、驾部、职方部;洪武十三年再增武库部,洪武二十二年改总部为司马部。洪武二十九年兵部再次改制,改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此后朱家子孙一直沿用此制。每司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两人。另辖会同馆,大通关等机构,各设大使和副使。
武库司由侍郎邢玠负责,他同皇帝一起在演武场感受了新式火器的神威,于是严格执行圣旨,优先划拨了各种原材料,还从兵部的火器工匠里挑选了经验丰富之人,帮助钟南快速建好了蓟州兵工厂。
蓟州兵工厂坐落在平谷县,钟南为厂主,负责宏观把控,洪天亮为副厂主,全权负责日常管理。从一个卑微的火器工匠,升任兵工厂的副厂主,洪天亮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知道这完全得益于总兵大人的信任,为此,洪副厂主私下发誓:从今以后,一切以钟南马首为瞻!
蓟州兵工厂的规模暂较小,熟练的工人不多,生产能力也不足,勉为其难能提供蓟州一地的火器供应。钟南的想法是先保证质量,待时机成熟后再行扩大规模,最终目的是要为全国所有的火器营提供作战武器。
眼下兵工厂里主要生产的就是火铳、*地*雷和大炮三大类,每一大类下面又分了几小类,比如*地*雷就有陶壳雷和铁壳雷等。钟南还特意在铁壳雷里加了些料,这还是《地*雷*战》等抗战电影给他的灵感,虽说影视剧作品难免夸大其词,但是想来总归不是毫无用处吧?
除了这些,钟南还打算改良火铳击发装置的,无奈能力有限,拿着一把火铳琢磨了两三日,都想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钟南在原本时空里是普通家庭出生,父亲是煤厂的工人,母亲是铁器铸造厂的工人。小时候,钟南和母亲、哥哥一起住在铸造厂的员工宿舍里,天天能看见各种铁制生活器具的新鲜出炉。
母亲所在的工厂是集体企业,别称“铁木社”,是解放后新鲜出炉的产物,主要生产铁制的炒菜锅、煮饭罐子、铲子、瓢一类的东西。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其比较火爆的年代,每天炼铁高炉都不停歇,滚滚的铁汁注入各式模具里,冷却后,就形成了各式产品。之后再经过抛光、打磨等后续工艺,这些产品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装进货车,发往川蜀各地。
由于这些经历,钟南对铸造铁器不算陌生,如今多少也派上了用场。兵工厂里的火铳、铁壳雷和各式火炮都需要用生铁浇铸外壳,在这方面,钟南给工匠们提出了几点改进办法,并增加了土制高炉和沙制模具,大大提高了火器质量。
虽然临近年关,蓟州兵工厂仍然是全天运转,人停机器不停,加班加点地制造武器装备。因为钟南直觉蒙古人不会给明朝太多日子了,他必须在开战之前囤积足够的军火装备。
万历二十三年的春节便在这种气氛中临近了,百忙之中的钟南特意给自己放了几天假,陪着秋香和小地瓜好好地吃了顿团年饭。小地瓜就是秋香收养的那个女孩儿,如今已快四岁了,钟南对她视如己出,秋香见自家相公如此喜欢孩子,更坚定了要给他纳几房妾室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