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燃武 第23章 固执

中秋月圆夜,广州城上方压过一层黑云。

淅淅沥沥的小雨将城内各色灯笼里的蜡烛都浇灭了,也浇灭了广州城百姓观灯的心情。

小雨只持续了一刻钟,黑云渐渐散去,天上又见了圆月。

欢呼声出现在广州城各个角落,广州城又陷入一片灯火之中,同时也掩盖住了某个角落里的灯火和哭泣声。

国公府各处灯笼绚烂如星,今夜却无人有心赏灯。

听涛阁装饰别具一格,那是湘儿和青儿的功劳。

青儿被国公府六夫人关在柴房,身体各处皆是一片紫黑色。

青儿蜷缩在角落里,委屈的泪水汹涌而出。

她无怨,因为那是她的失职。

她活该,不该贪图人间乐享。

她应该听师父的话。

现在什么都晚了,她就要死了。

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国公府的小公爷醒后。

湘儿的眼眶肿了一圈,快要累塌的小身板依旧在坚持。

如果没有公子,也许她已经饿死了,也许会被地痞卖到青楼,也许会被好心人收养。

可湘儿认为,她就应该遇见公子,那是上天的安排。

哭泣与哀伤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岭南到底还有多少倭国人,针对的又是谁,必须查清楚。

这一夜,国公府不安宁。

倭国刺客连番狙击未死透的国公府小公爷,死伤共计二十二人,国公府护卫也死了三人。

黎明来临时,岭南各州进入大规模清剿倭国人的行动。

一个半月,广州城监牢聚满了百余倭国人,与倭国人有来往的商贾也达到了两百余人。

为解国公府上下不顺之气,为了减少国公爷带来的怒火,曹允不问缘由直接斩掉了半数倭国商人,抄没其所有家财,一半上缴国库,一半送往国公府。

即便如此,曹允数次上门,还是被国公府拒之门外。

曹允上门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聚方村,曾荣副将商鹤直接派千余兵力围死聚方村,除劳作与打猎的村民外,所有人一律不许跨过界限,否则格杀勿论。

一个半月,聚方村因食物匮乏饿死了不少人。

曹允急了,又将十数倭国人斩首抄没家财。

这次他没有将钱财送往国公府,而是大半送入国库,一小半用来购置粮食运往聚方村。

弹劾的奏折如羽毛般飞往长安,弹劾曹允贪赃枉法,无视《武国律》流民政策。

接到上疏的皇帝李乐笑了笑,就将这些奏折压在案头,对曾荣说道:“岭南乱了,你还有心情在这里与朕饮酒?”

曾荣说道:“岭南应该乱一些才好收拢,倭国人此次谋乱正合陛下之意。”

李乐说道:“御医已到岭南半个月,那小子命大,放心吧。”

“多谢陛下。”曾荣说道:“陛下,趁这个机会,原定的大军可以开赴***都护府了,迟了有可能生变。”

李乐摆摆手说道:“还没到时候,再让南诏内耗一阵子。”

曾荣说道:“陛下,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南诏国和其余小国可是将长安盯得死死的,错过此次时机,以后难再找到此等良机了。”

李乐笑道:“你呀,武人性子,就知道打打杀杀,还在怪朕将你踢出长安?”

“臣不敢。”曾荣揖礼说道:“当年是臣自愿迁徙岭南,与陛下无关。此事本就与先帝商议的结果,做给朝中官员们看的。”

李乐摆摆手说道:“坐下吧,私下见面不必拘礼,朕已经很久没这么舒心过了。你是看着朕长大的,也是对朕最忠心的一个,让你迁徙岭南是为了武国江山,朕不是将你儿子要来长安了吗?曾家祖祠还是要有人守的,也能堵住朝中官员对岭南的偏见,这是朕对你亏欠。”

“臣惶恐。”

“惶恐个屁,朕还不知道你的心思,以为朕要你儿子来长安是为了做质子?你太小看朕了。”

“臣不敢。”被揭穿心思,曾荣尴尬无比,只能借喝酒来掩饰。

“奉先,你生了个好儿子啊。不像朕,生出来的全是饭桶,也就麸儿堪堪能用,你说朕的江山还能不能保得住?”

曾荣字奉先,私下李乐都这么叫曾荣。

“陛下正当壮年,有的时间教诲皇子们。武国正当盛世,文臣武将辈出,可保武国万代不衰。”

“还万代不衰,奉先你逗朕呢?你看看现在朝中风气,哪有点武国铁血的样子。若不是朕极力压制文臣,武国将门的血性都快丢掉了,朕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杨赵郭王四家将门代代人才辈出,血性不改武国初年,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四家足可带领武国将士们踏平敌国。陛下忧虑的无非是武国经济,河北道旱灾内涝差点让国库见底,其实发展经济远比铁血敌国要难,陛下何必自扰。”

“相比先帝,武国经济在朕手中缩水了近十分之二三,《经纬律》与《商律》的出台还是难以将这部分损失化解,是不是朕的方向错了?”

“陛下看看这个。”

李乐狐疑接过曾荣递来的一封信笺,拆开看完后气笑道:“怪不得李彦忠老是在朕耳边吹风,原来这些观念是你儿子想出来的,朕就说嘛,李彦忠懂个屁的经学。”

曾荣也笑了,说道:“当初接到文武这封信的时候,臣看了深感惊讶,条理清晰步步为营,臣险些就深陷其中在陛下面前为文武说道。商贾善驱利可适当宽松发展,但最终还是百姓为根,臣并不赞成将商贾划为武国经济重点扶持对象。”

李乐笑道:“文武还是太年轻了,一旦将此写入《商律》中,人人趋之若鹜都做了商贾,农田谁来种,国家无粮,还打什么仗。”

曾荣深以为然。

李乐点了点竹纸说道:“不过里面有一点朕倒是觉得颇为新奇,先富一方再带动一方,很符合现在岭南的现状。这小子想从梅岭开始实现自己的目标,看来已经蓄谋已久,有了应对之策,不妨让这小子试试。”

曾荣惊讶说道:“犬子胡闹,陛下怎么也跟着胡闹啊。梅岭已关闭数年,再启动花费国帑堪巨,地方州县也不会同意征用民间劳役,陛下三思啊。”

李乐笑道:“谁说朕要动用国库了?这小子既然想开发梅岭妄比曲江和芙蓉园,甚至想把岭南秦时五路变成曲江和芙蓉园,朕惜才爱才就给他这个机会,一个子也不会给他,让他自己想办法,甚至朕还要让他养活驻守梅关的将士。”

曾荣苦笑说道:“这……恐怕不易啊。”

李乐将竹纸折好放在案头上,说道:“世上本就无难事,难就难在有没有人敢去想敢去做,文武既然开了先河,朕岂能不通达,朕就下昭让全天下都知道,朕雄心万丈有这个能力启复武国经济。”

事已至此除了高呼陛下盛名,曾荣已没什么话好说了。

儿子胡闹,皇帝也跟着胡闹。

曾荣说道:“岭南倭国人祸乱,陛下应及早让各州县严控倭国人。”

“武国太大了。”李乐发出这一声感叹后,就一杯接一杯的饮酒。

想了许久,曾荣才明白李乐这句话的意思。

是啊,武国确实太大了,想要将倭国人一网打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倭国人总有办法潜入武国,尤其是商人,真可谓无孔不入。

过分清理会引来倭国遣武使的质问,也导致他国遣武使人心惶惶,继而辱没武国威信。

实难有两难之策。

“不过也不能当此事不存在,妄想乱朕江山,倭国就该付出代价。”

“来人。”李乐喝道。

“陛下。”李彦忠早已在外等候多时。

“拟诏,倭国乱岭南,欲焚岭南水师,实乃罪大恶极,将倭国遣武使割耳驱逐出境,将倭国质子押入天牢,命倭国献黄金三十万两,否则不仅其子不保,倭国商贾赋税也将提高五十税一,游历武国的倭国人全部遣送。另拟旨,新丰县男曾斌全权开发梅岭,一应所需皆由自身所出,包括兵马粮草用度。”

李彦忠愣了一下,俯首领命说道:“是。”

“等等。”

曾荣揖礼对李乐说道:“陛下,梅关毕竟乃重要隘口,臣觉得岭南兵力不宜也不能胜任在梅关驻守,需派杨赵郭王四家其一前往,才能真正遏制梅关。”

陛下这是在敲打曾荣,帝王心思变幻莫测,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下套,曾荣深有感触。

李乐微微一笑,说道:“奉先说的是,就派杨家二郎杨明慧去吧。”

李乐摆摆手,李彦忠退了下去。

不稍半个时辰,中书舍人拟诏,由中书令效验封存留档之后,李彦忠将诏书置于龙案上,李乐加盖了金玺,两路人马飞奔出了皇城。

一队前往鸿胪寺,一队则出了长安城。

曾荣待李彦忠走后,对李乐说道:“陛下,若梅岭成功,其他秦时四路也需效仿梅岭,才可保南境安稳。”

李乐点头,望着南熏殿门外的天空,悠悠说道:“暴雨将至,不知武国能不能挺得过去。”

曾荣默不作声,眼睛盯着墨绿摇曳的酒水发呆。

同样发呆的还有曾斌,从重伤到醒来,休养了足足一个月气血才恢复。

这一次受伤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聚方村没有吃上他美味的月饼,也没有吃上他油而不腻的红烧肉,更没有出现在梅岭。

站在身边的青儿同样因为他,遭受方氏最残酷的惩戒,完美的脸上留下了一条浅浅的疤痕,身体各处淤青虽除变淡,但心理上的创伤短时间内很难痊愈了。

“父亲将你安插在我身边,本来就是个错误的决定,红线组织绝大多数时间逍遥自在,你完全可以无忧享乐,何必跑来这里,这个世界应该没有人能威胁得到你们。”

“桃源和繁华总有取舍。”

“我宁愿选择桃源。”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

“你选择了繁华?”

“是的,其实是我自己逃出来的,遇见你父亲的时候,青儿正被一群兵士围困,是国公爷救了青儿。”

“繁华险恶易丧命,远没有桃源宁静安详。”

“青儿在公子受伤之后很后悔来到这个繁华地,但现在不后悔了。”

“为什么?”

“公子醒来第一个想到的是青儿,足够了。”

“长安更繁华,广州城不过是沧海一粟。”

“青儿就算舍命,也会护送公子安全到长安。”

“曾经有个太监问过我,怨不怨恨自己的父亲让你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说不怨,因为那是命,一个人的命运。”

“青儿不怨。”

“好了,这里是国公府,里里外外全都是护卫,倭国人就算再狠再狂,也有死绝的时候,不用每天时时刻刻都跟着我,人总要休息的。去吧,这是命令,这可是我人生中下的第一个命令,给我点面子。”

当一个人固执的时候,说话的声音会很大,会和你讲很多神经病式的道理。

当然,一个人固执的时候,做事也是一根筋到底。

青儿是个固执的女人,但她从不和你讲道理,她的行动就是道理。

只有他睡觉的时候,青儿才会趴在床头睡觉。

为了能让青儿能睡个安稳觉,他每天只能不停的躺在床上睡觉,伤势倒是在睡觉中无声息的痊愈了。

“公子,快去接诏。”湘儿跌跌撞撞进来,喘息说道。

湘儿还是毛毛躁躁的,曾斌展颜一笑,走出了听涛阁。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