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走乌云,太阳出来了,明媚阳光透过树枝照在汤斐君通红的脸上,即使鸟叫蝉鸣那么悦耳,微风轻拂,她还是窘迫极了。
目前已有云珠和窦耘当着她的面,说她改变太大,其他的人哪个不是人精,肯定早已看出她与从前娇蛮任性的知府千金有所不同。
“窦耘,说来也许你不信,这些天,我爹时常入梦,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一来二去的,我有自知之明了,已不是什么大小姐,就别做事嚣张惹人嫌。”
辩解完,汤斐君拿不准窦耘信不信,用眼角偷瞄他的反应。
窦耘面色平淡,没有答话,却把两根树枝接了过去,像用火钳一样夹起地上带刺的板栗。
汤斐君轻舒一口气,继续钩板栗,直到双臂发酸才停下。她转头看,竹篮里空无一物,刺壳板栗堆成一座刺山,让人不敢靠近。
“窦耘,你为啥不把板栗装到竹篮里?”
“还没剥壳。”
汤斐君一手叉腰,一手扶着长竿子,“带回去大家伙一起剥,岂不更快?”
“剥的人多,手指被扎伤的人也多。”
汤斐君真没想到看着冷冰冰不爱搭理人的窦耘,竟是个面冷心热的男人。他不把谁放在眼里,却心细如发,宁愿自己一人受累受伤,也不要别人分担。“我和你一起剥。”
事实证明,剥板栗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即使有树枝做筷夹起裂开口子的黄刺壳板栗,她还是不敢伸手把板栗抠出来。她随手捡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用力一砸,壳完全裂开了,轻松取出两颗板栗。有时她用力过猛,板栗会被砸破。
窦耘用的是另一种法子,他左脚踩住裂开板栗的一边壳,右脚踩住另一边壳,板栗完全露出来再捡起扔进竹篮里。
汤斐君惊呆了!
窦耘所穿的布鞋,鞋底极薄,以板栗壳上布满密集尖刺的程度,把鞋底戳成筛子也就一眨眼的功夫。他表情轻松,毫无半点怯色,好像踩的不是刺壳,而是两只小蚂蚁!
“窦耘,难不成你的脚是铁打的?”
窦耘弯腰脱下布鞋,从中取出一块鞋垫状的薄铁片,脚掌处银光发亮!
汤斐君忙拱手,毕恭毕敬地说:“窦大侠深藏不露,失敬失敬。”
“什么大侠,这铁片是我刚放进鞋里的。”窦耘又把铁鞋垫塞回去。
他是否偷练武功,汤斐君不得而知,但她看出来他是个有生活智慧的细心人,他总有办法应对各种难题,跟他搭档干活,实在不累。
半个时辰后,两人剥了满满一竹篮板栗。
“窦耘,回去的路那么远,我们轮流拎。”
“你拎不动的。”
汤斐君最不喜欢被人小瞧,立即鼓起劲,准备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负重健步如飞。谁知,太沉了!她使出吃奶的力也只能平移,根本没法拉起竹篮。
“放着,我来。”
汤斐君松手,“你这小身板就能拎得动?”
窦耘弯下身,用力一提,装满板栗的竹篮离地,没有半点力气不足晃晃悠悠的样子。看来,瘦男人的力气不可小觑。
俗话说下山容易上山难,汤斐君脚步轻快,窦耘每隔一段路程要停下歇歇。
在他歇第三次的时候,她提议一起拎着,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老话说得好,死要面子活受罪,你一个人拎这么重的板栗走五里路,要是摔伤或闪着腰了,没人替你干活,那不耽误事么?”
窦耘答应了,但他并未采取她一起拎竹篮的提议,而是砍了一根竹子当扁担。
沉甸甸的圆竹篮放竹扁担中间,汤斐君肩扛竹扁担的前端走在前,窦耘在后。下山的路有斜坡,田埂狭窄,两人少不得要相互叮嘱对方注意脚下,不知不觉走了一半路程,说的话比近期加起来都多。
天已擦黑,在田庄外徘徊多时的傅昀升,还拿不定主意进不进去。
小厮李德说:“少爷,您已经转悠了近半个时辰,要不还是进去吧?”
“姑母恼我,表妹连礼物都退回了,定不肯见我,我去了也是自找没趣。”傅昀升回道。
“既然如此,那就不去。少爷,趁着天还没完全黑,咱们回去,再晚可就看不清路了。”
真要走,傅昀升又不肯挪步。
忽然,前面不远处传来:“窦耘,小心坑。”
傅昀升喜笑颜开,“是表妹的声音!”
李德竖起耳朵听,并没听到什么,“少爷,您听错了吧?”
“绝对没错!”傅昀升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摸黑去找人。
田庄外亮起了白灯笼,白绸染上了淡淡的黄光,色调柔和。
四人碰头。
傅昀升看清汤斐君和窦耘同挑一根扁担,中间满满一篮子板栗,意味着他俩一起去摘了板栗,还挑了回来?两人夫妻双双把家还?枉他傻等半个多时辰!
不对!
汤斐君最喜欢捉弄人,府里哪个下人没被她整过?其他人嘴碎爱告状,她会被父母教训,只有窦耘是软柿子,随她怎么捏。傅昀升记得往年来汤家小住,即使他不想欺负窦耘,但为了哄她开心,他还是会想方设法戏弄窦耘,也时常和她联手欺负窦耘。
窦耘这个怂包,怎么敢跟汤斐君一起挑担?难不成她拒收礼物,是看上了窦耘这穷小子?
按下心中疑惑,傅昀升怜惜地问:“表妹,你怎能干这种粗活?”
窦耘听出话里暗含责备他的意思,便没打招呼直接卸下肩头的竹扁担。
竹扁担瞬间失衡,沉重的圆竹篮自动滑落,眼看着板栗要撒一地,幸好窦耘眼疾手快,将竹篮捞起,径自走了。
汤斐君杵着竹扁担,并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在他心里一落千丈,“表哥,我已不是千金大小姐,什么活都得学着干。”
“表妹,只要你愿意,我能保证你一辈子都不用干活,衣食无忧。”
拿一辈子来承诺,看似深情,实则幼稚!汤斐君低眉垂首,问:“表哥,你知道一辈子有多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