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春满甜园:寒门首辅农家媳 卷一 014郑举人大闹灵堂

烈日下,郑博旭连环炮似骂出的字眼,就像一支支短箭刺在窦耘的后背。说不难受是假的,只是请大夫更为重要,他才大步往前走。

郑博旭骂了那么多声没被理会,就像武林盟主挑战不会武功的垂髫少年,胜之不武。他不甘心,又骂:“你个狗崽子,狗眼看人低!我迟早收拾你!”

妇人拉了拉他的衣襟,“相公,他都走远了,别再骂了。”

“我那是教他做人,怎么能是骂他?你不懂就闭嘴,有辱斯文!”郑博旭瞪圆眼,大声回话。

“有辱斯文的是你!”

郑博旭两道皱起的眉毛像虫在蠕动,“为了这个狗崽子,你都跟我顶嘴了!别以为你跟他一样姓窦,就了不起!”

“我从来没觉得有多了不起,对他只有对不起。”窦氏低声回道。

“你闭嘴!”

郑博旭圆胖脸气鼓鼓的,把香和草纸塞到窦氏怀里,再将双手背在身后,带着一身怒气走在前。

田庄近在眼前,窦氏开口道:“相公,要不我还是别进去了?”

“来都来了,只管进去。”郑博旭脸色好了些。

窦氏担忧:“万一被人瞧出来了,可怎么是好?”

“你怕什么?她们全都要被流放到岭南,顶多过个十天就要走了,谁有空找你麻烦?”郑博旭满不在乎。

窦氏想了会,“我还是不想进去。”

“平日你总说我不带你出来见世面,这次带你出来,你又打退堂鼓,可见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窦氏不想被看扁,咬牙进去。

田庄大门没人守,两人绕过影壁,穿过走廊,还是没看到人。

郑博旭用略带讽刺的语气说:“就算他生前是正四品的知府,这一死,多冷清,估计除了咱们,也没啥人来。还有,咱们走了这么多路,也没个人来招待,可见汤家彻底乱了套,哪还有点大户人家的样子。”

“死者为大,你少说两句。”

两人闻到浓浓的香味,听到多人嚎哭声,循声找到了灵堂。

孟氏最先看到郑博旭,叉腰斥问:“你还有脸来?”

“二夫人,您这问得真莫名其妙。汤大人生前是知府,我是他的师爷,他殁了,我于情于理都该来祭拜。倒是你们漏了报我的信,搞得我现在才来,差点失了礼数。”

郑博旭说话时,众人止住哭声,齐把目光定在他身上。

孟氏反斥:“郑博旭,你可要点脸吧!那一夜刁民攻城,大哥逃跑的路线是你一手策划的,你倒好,没跟着一起逃,假惺惺守在城墙上。我大哥会被革职,会自尽,起码有一半的责任在你身上。我们没找你麻烦,你还来找茬!”

傅氏本想阻拦,可一想到从汤耀宗逃跑、被革职、被抄家、自尽到昨天一共十七天,郑博旭都没露面。他好不容易主动上门,还没上香先怪汤家人礼数不周,实在是有些过了。孟氏素来会说,不如就借着她的口,把该讲的话讲了。

“二夫人,汤大人可看着我们,你怎能血口喷人?我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没错,路线是我出的主意,可脚长在汤大人身上,他要是不想走,谁能把他绑着逃走不成?还有他畏罪自杀,他的死怎么也怪到我头上?”郑博旭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孟氏暴跳如雷,“你这狗贼!平日在大哥面前拍溜须拍马,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你是师爷,你就得规劝大哥走正路,办正事,就算他做错了,你也得赶紧想办法补救。”

“二夫人,您这说得委实没道理。大家伙评评理,有人投井,难道怪井?又不是三岁小孩,说话别跟放屁一样。”郑博旭露出懒得跟妇人一般见识的样子。

孟氏气急,“我说话跟放屁一样?亏你还是个举人,满嘴喷粪!”

“我考的举人怎么了?你们在座的,别说举人,连个秀才都没有!”

只有男丁才有机会考取功名,除了老太爷和汤耀祖外,年轻一辈六男娃虽开蒙启智,却还没人开始科考。因而,他们气愤不已却只能低着头。

汤家人都是明理的,谁不知真不能怪郑博旭?可他在灵堂上如此大言不惭,丝毫没把死去的汤耀宗以及无比哀伤的汤家长辈放在眼里,实为过分。

高氏左手扶着棺材一角,右手指着门,厉声喝道:“你给我出去!”

“老夫人,您息怒。我今儿个来可真是想好好上柱香,跟汤大人告个别,祝他黄泉路上一路走好。是二夫人红口白牙诬赖我,我又不是哑巴,哪能不回嘴?”

还要说!

这回轮到傅氏发火,“郑师爷,这里不欢迎你,请你出去。”

“别介啊,夫人。”郑博旭面子上挂不住,又说:“得了,我不说了,我现在上香。”

“子贤,子义,你们把他给我轰出去!”傅氏发令。

跪地的汤子贤和汤子义一同起身。

“两位贤侄,容我上柱香。等上完了香,我自己会走。”

“郑师爷,您是尊贵无比的举人,哪敢劳驾您上香,还是回家待着吧。”

汤子贤正话反说后,便和汤子义一起架着郑博旭拖了出去。

“我来上香,你们轰我出去,哪有这样的待客之道?”郑博旭一边喊叫,一边挣扎。

丈夫被拖出去,太丢人现眼!窦氏没脸再呆下去,又觉得来了不上香不像话,便轻声说:“让大家看笑话了,我相公也没有恶意,请大家别放在心上。我想可能大家也不欢迎我上香,那东西我放这。还有我相公曾借了汤大人十五两银子,现在还给夫人。”

窦氏把银子交给傅氏,“夫人,请节哀。”

郑博旭的娘子识礼数又主动还上没有借条的银子,使得傅氏心生好感,“来都来了,还是上柱香吧。”

窦氏上香并磕了三个响头,再离去。

孟氏问:“娘,大嫂,您们觉不觉得她和窦耘眉眼有点像?”

“我听说她也姓窦,她和窦耘五百年前是一家,有点相像也正常。”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