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春秋我做主 第二十章 彭生来访

两人一路转回大堂,召府内院颇大,侍女冬已在侧门等着了,说道:“两位请快点啊,宗妇急于过目,都等得不耐烦了。咦,小君子……”边说边上下打量。

召忽奇道:“怎么了?”

冬笑道:“很合身啊,真好看!来来,快进去。”

三人刚从侧门进得堂内,葵襄见新衣合体,召忽穿着神采飞扬,不住地夸赞,眼中满是怜爱和欣喜,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此时仆役来报,齐僖公四公子彭生在门外请见,葵襄一听,连忙起身,催着召忽一同迎了出去,生怕怠慢了这位公子贵客。

召忽心里泛着嘀咕,想到此人同样是一月前国学馆奠基之日识得,当时只觉他天真烂漫,说话赣直,两人挺聊得来;

后来听他说起,他和自己在几年前的葵丘乡射礼上还一同较量过射箭艺业,召忽后来努力回忆,好像倒有这么回事。

又想:“不过今天他来是干什么?这小子时候倒找得挺准,眼看鹿肉要开锅了,他就来了。”

正琢磨着,已到了召府大门外,果见吕彭生背手候在外面,一瘦瘦高高的内侍拉着轻便的轺车,立于身后。

所谓轺车,即是贵族子弟用的轻便之车,其不同于戎、兵车,往往由单马拉动,又由车轮、车轴、车舆和伞盖组成,用作单人或双人出行、通勤之用。

那彭生身高八尺,长得膀阔腰圆,眼如铜铃。

葵襄道:“哎哟,这是贵宾到来啊,快请进,请进!”夏和冬也纷纷敛衽行礼。

彭生大嘴一咧,边笑边躬身行礼道:“这位就是伯母吧,小子不请自来,实有要事,还请伯母见谅。”说罢嘴一努,那内侍牵着马,跟在众人身后进得大门。

进大门左转,过了屏门,来到外院,召忽笑道:“是那阵风把你吹来了呀?”

公子彭生搭着他肩膀,笑道:“实不相瞒,我今日来访,只为了两件事……”一面瞅了瞅堂内,道:“我们进堂再说吧。”

召忽暗笑,心想:“瞧他这嬉皮笑脸的模样,准没好事。”

须臾间,到了大堂阶下。按周制,堂作为会客用之用,而宫殿、庙宇或高级大宅等重要建筑的堂前都设有左右数层台阶。

有宾客来时,主人要请客人先从右边台阶登堂,自己再从左边台阶上去,已示尊敬。这就是《周礼》之中规定的迎宾之礼了。

进了堂中,分宾主坐定,葵襄自然是首座,而彭生居于右边上首,召忽居于左边上首,二人相对而坐,内侍早将轺车交于召府仆役,牵去了马厩,垂手侍立于彭生身后。

夏、冬端来水果、糕点,放于各自身前木案上。

刚寒暄了两句,又有仆役进堂,说那大鹿已炖了许久,将要呈上前来请宗妇、小君子品尝。

彭生顿时笑开了花,道:“实不相瞒,教我射艺、武功的师傅近日不在,君父和小妹也去了西境,我在宫中憋得好生无聊,所以来找召忽兄打打猎,切磋切磋武艺,顺便嘛……”

召忽说道:“顺便什么?你倒说啊。”

彭生忸怩道:“恩……这个嘛……昨晚二哥使人抬了好大一头鹿回宫,我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杀来吃了,分我一杯羹,他却呵斥于我,说那是要交付宋国使臣的……他还说……”

一面说一面瞟了瞟右边首座的葵襄,道:“他还说这鹿是召忽兄和贵师擒得,贵处还留有一头活的,想来今日便会宰杀,若我嘴馋的话……”

夏、冬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掩口嬉笑,葵襄也咯咯笑道:“原来是此事,口腹之欲,原是人之常情,一会公子请一起就食。

我这儿子最近小病一场后,就对礼数忘了好多,不日我家忽儿就将和公子同窗学艺,还请公子多多提携、指教。”

原来召忽穿越到这里,还未全部拾起记忆,礼数方面闹了些笑话。

彭生听得此言,禁不住连连摇手,说道:“不……不……小子在这方面也是不成的。要说周礼,我那三哥和五弟,比我可强多了。”

召忽知他原是心直口快,不喜弯弯绕绕,故意讥讽道:“是吗?我看你礼数倒挺周全的,这么久没来我家玩,一来就照着这奇鹿来啦!哈哈!”

彭生被这一番说词给挤兑得面红过耳,扭捏着说不出话来,连身后内侍都觉得手足无措,大感无光。

葵襄瞪了召忽一眼,怪他出言无状,召忽抱拳行礼,大笑道:“刚才这话是开玩笑的,公子请勿见怪。奇珍异兽之味,正需与同道之人分享,一会我们还得多喝几杯!”

彭生听到这话,登时眉花眼笑。

召忽突然想道:“哎哟!糟糕!说起同道之人,我怎可忘了师傅!此物本是他与我一同猎得,我若独食,良心何安?”

立马起身吩咐府内一年轻腿快之人,催其速去祝似熊之家,请其前来同尝甘肥。

不一会,薛辛带着数名仆役,两两抬着几台热气腾腾的大鼎上得堂来,鼎内正是已经炖好的鲜美鹿肉汤,混着白菜,上面洒有葱花。

周礼规定,卿大夫用食最大只能用直径一尺之铜鼎,那鹿生得高大健硕,是以每人面前木案上放有二鼎。饶是如此,薛辛解释道,由于此鹿的腿部和背部些许地方肌肉过于结实,暂未炖好,这里呈上的也只是一半鹿肉而已。

仆役又呈上肉酱、小米粥、荠菜汤、芹菜汤等各种菜肴,放那几张五尺见长的案几上顿时摆得满满的。

小米粥用簋盛放,而鬲则用来装着各种菜汤、羹汤。

簠是春秋时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记载:"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而鬲的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出府之人也已回报,说祝师傅家里有事,不便前来,好意心领了。

葵襄坐于首席,见彭生看着眼前二鼎,不住地咽口水,笑道:“公子饿了吧?请用食,忽儿天未亮就领军从郊外出发了,这么久了也没吃饭,快快动箸吧!”

彭生眼看鼎内,鼻闻清香,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待得听到祝似熊来不了,已是伸手执著了,幸得那内侍在身后轻拍其背,方才恍然大悟,忍痛停手。这时听得葵襄开了口,哪还管得了这许多,夹起一块肉急急于酱上一滚,就送入了口中。闭眼品味,神色满足之极,忙不迭又去夹那第二块。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