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泪泉之花——傅小石传 §五、快乐的小画僮

金钢坡的生活及三四十年代整个民族处境窘迫但精神昂扬的时代背景,对小石的早熟乃至成材,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

小石的少年好友邓家驹回忆道:他们曾同在司徒乔利用炮台废墟,以树皮、茅草建造起来的圆屋里,看司徒乔站在高高叠起的三只桌凳上,创作歌颂抗日游击英雄的《国殇》。这位身染肺病,为了奔赴国难而从海外归来的油画家那奋力挥毫,激昂洒脱的雄姿,令两个孩子看得眼不眨,气不透,心呼呼地起伏着,完全被油画家崇高的精神气魄及画面上的悲壮场面所震慑了。

傅老辛勤研究及实践的所得——对于中国画创作规律的认识与新的探索,使小石获得日积月累的熏陶。

三十一四十年代的傅家父子,并无目前许多父子间的所谓代沟。青年傅抱石曾有过擦边球式的革命经历。但他终究是一位在祖国传统艺术殿堂中乐而忘返,又与旧社会常不投□的文士。即使在晚年,他也还写出了《论郑板桥》那样孤愤郁勃的文章。他那复杂而深邃的个性气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儿子,熔铸着儿子。

少年的小石,因此而有着一段极其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不仅有痛苦的感同身受,也不乏快乐的身临其境。

傍晚时分,他和父亲一同外出散步。简单却又难得的一种家庭情趣,你却很难在一般家庭中经常看到。

兄妹几个或前或后,或追或藏地相随着身穿粗布长衫,身材瘦削却步履轻捷的父亲,穿竹林,蹚小溪,沿小街,登上高高的盘山公路,将日落时的层林尽染一收眼底。

“美呵,真美呵!”

父亲每每这么陶醉着。

孩子们于是边欢呼,边赞叹,深深地陶醉于美好的夕照与父亲的脉脉温情之中了。

与父亲一同外出写生,则更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体验了。

巴山蜀水风光秀丽,沐浴在风雨或沉重飘逸的大雾中的巴蜀风光,就显得更是美不胜收了。傅抱石特鍾此景,每当刮风下雨,总要抱着画本出去写生。而小石往往要随他同去。在雨雾迷蒙,气势分外宏伟秀丽的山林中,父亲的笔在画本上刷刷地奔走着,而身边的儿子,也瞪大双眼,全神贯注地捕捉着自己的情感。一老一少的衣衫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濡湿了,但他们的心灵却也沐浴在氤氲般祥和飘逸的意境之中,渐渐地与大自然的精神,气韵融汇成一体……

最令人动情的是父亲作画高兴起来的时候。这时,他会一边泼墨挥毫,一边高吟古曲。盎然的兴致深深地陶冶着儿子的情怀,他会如痴如醉地趴在一边,看得出神入化,心底像幽幽古涧,拂过片片花雨。

此时,父亲又往往会即兴地给小石讲一些历史典故,介绍一些绘画技法。

至于为父亲作画僮,当帮手的时候,可说是小石最快乐的时刻了。

抱石先生作画时,多用水墨,需要时时烘焙,以免墨迹过分洇漫。在那烫发用铁钳的年代,烤画也只有靠小火炉了(暑天也一样),母亲太忙,弟妹还小,帮手就非小石莫属了。起先,这个帮手还真不好当,炉火时大时小,稍一掌握不当,画就被烤焦或化作一团乱墨。每当此时,抱石先生便情不自禁地跌足大叫:“哎!哎!”

幸而,小石毕竟精明,很快便熟能生巧了。该烤何处,多少火候,只要父亲一个眼色,一个动作,他就会心领神会,恰到好处地令父亲大为满意。这时,父亲就会情不自禁地拎起身边的酒瓶抿上一口,一边仄头品评自己的杰作,一边大叫:“妙哉!”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一阵得意之后,常常便顺手将酒瓶塞给儿子,作为对他的褒奖。

少年小石也毫不客气,美美地来上一口。

成人后,小石也是个豪饮之士。无疑,这也是得自父传。

这倒没什么不好。不妙的是,对酒当歌,挥毫作舞这般神仙般的豪放潇洒,在小石一生中竟是如此少,如此之短暂。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唯其如此,金钢坡呵,你的每一个日子,每一片记忆,才越发地令人珍视,令人追思,令人流连忘返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