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策与紫苏赶到西厢时,火势已然成燎原之势,几乎顷刻间,隔离院就被烧了大半。虽说,初春时节,气候干燥多风,可火势蔓延的如此之快,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紫苏。”
“公子!”
“这火来的蹊跷,你去查查。”
紫苏领命,隐没在了围观的众人中。韩曙一脸焦灼的站在人群中,看见徐策,忙跑了过来。
“先生,快!妞妞与卓兄都受了伤!”
徐策点点头,快步跟着韩曙来到了背风的一处矮墙下。卓衍抱着妞妞,坐在那里,衣衫上还有被烧过的痕迹,索性脸部并未收到殃及。
“伤到了哪里?”
徐策蹲下去,看着他的眼睛。
“不碍事。”卓衍摇摇头:“火势刚起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只是冲出来时,头顶的悬梁掉落,一不小心,砸到了手臂,略有些灼伤。”
徐策低头,果然,在卓衍的手臂上发现几处被灼伤的痕迹。虽算不得严重,但还是烫伤了一层皮,露出红红的血肉来。
“先生还是看看妞妞吧?起火时,我正在外头熬药,所以伤的不重。可妞妞她,虽无外伤,却总昏睡不醒。”
徐策点点头,却是看向韩曙:“有治疗烫伤的药吗?卓大人的伤口需要处理。另外,我需要寻一处安静的地方,最好远离火场。”
“东边还有几间房子,原本是寺院给那些常驻的斋客准备的。房子与这边不联,就算火势蔓延,一时半会儿的也波及不到。”韩曙看了看,此时,不仅院中的病患投入了救火,就连驻守的官兵,也都赶了过来。想来,这隔离院着火的消息,一定很快就会传入京中府衙,火势也会尽快的给控制下来。
关于这场大火,徐策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妞妞的性命。刚刚触诊,他已经诊出,妞妞之所以昏迷不醒,除了吸入大量的烟尘外,还被人下了*。
掰开妞妞的口鼻查看了一番,还好,因卓衍赶到及时,妞妞口腔之中只有少许黑灰残留,在指导韩曙做了相关急救工作外,又用清水清洗了妞妞的鼻部与口腔,随后又喂了她几口清水,见她呼吸平稳,这才将人移到韩曙说的那间房子里。
“先生,妞妞她怎么样了?”
“你赶到及时,性命无虞!”
“如此,我就放心了。这孩子也是命苦,小小年纪,就多灾多难。”卓衍叹了口气,坐在一旁,任由韩曙为他涂药包扎。
徐策一边施针,一边用淡淡的口吻说着:“隔离院原是朝廷出资修建的寺院,其一切规制,都属于官方的级别,想来这防火防水的措施也是做的极好。怎么,偏偏今夜就着了火?”
“先生的意思是?”
韩曙与卓衍互看一眼,两人都是聪明人,焉能不知徐策话中的含义。今夜虽不是月朗星稀,却也无风无燥。起火的那间厢房更是远离火源,房中也无任何可燃之物,平白无故的,怎么就起了火,而且火势还蔓延的如此之快?
“两位大人今夜去找徐策,可还有第三人知道?”
“去寻先生是临时定下的,不过这些日子,卓兄一直都在为妞妞的病情焦灼。也曾当众提过,要请先生来看的事情。”韩曙解释着:“不过京中人多眼杂,先生又非寻常人,今夜的行程,我们又没有刻意隐瞒,被人知道,也不足为奇。”
“妞妞的当真是薛家的人吗?”
“这个我们也不知,只是传言都是这么说的。”
“所谓传言,不过是人云亦云,也可能是别人故意放出来的消息。”徐策意有所指。
韩曙用手托着下巴,一副陷入沉思中的模样:“我也挺奇怪,这之前,一直未曾听过薛家还有妞妞这么个孩子流落在外。薛家二老爷虽有些风流,却并不下流,府中妻妾,均安置妥当,莫说是通房的丫头,就是外面相好的红颜,倘若生下孩子的,也会帮其赎身,另寻别院安置。对于这些豪门富户来说,多一个庶女算不得大事,况且女儿,有时候比儿子可用的地方要多。薛家二房,虽不及一房那般的显赫,养一个庶女还是不成问题的,为什么要刻意隐瞒?”
卓衍也沉默了,他看着妞妞,似有所思。
“这么说,妞妞其实不是薛家的孩子,是有人故意放出风声,然后才把妞妞送到隔离院的?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妞妞只是一个孩子,就算是刻意培养,也生不出什么事来。况且,她还只是一个病孩子。”
“不必着急,是真相,就会有被揭穿的一天,是假象,也会有被看穿的一刻。”徐策说着,将搭在妞妞脉搏上的手移开:“在厢房起火之前,妞妞被人下了*。分量不算太重,但因为之前被关押囚禁的关系,她身体娇弱,因此才会昏迷。刚刚我已经施针,将那些*化解,估摸着再过一会儿,她就醒了。”
“*?”卓衍稍微有些吃惊:“可是起火前后,我并未发现什么可疑之人。”
“没有吗?”徐策眼眸一沉,不由多看了妞妞一眼。
门外传来脚步声,听声音,就知道是紫苏的。
“公子!”
“如何?”
“奴婢刚刚在院中仔细查看过,起火点应该就是在安置妞妞的那间厢房,但因为火势巨大,无法进入现场进行确认。另外,在着火的厢房周围,都发现了火油以及引线。”
紫苏说着,掏出两样东西。一方锦帕,还有一根引线。锦帕是紫苏自己的,在边角处,用丝线绣着一个小小的紫字。然而,在锦帕的正中央,却沾着一团污渍,即便还隔着一段距离,也能闻见火油的味道。引线,应该来自私pao房,做工有些粗糙。除此之外,在引线上还发现了尘土和草屑。
“是事前埋在这里的。”
“不错!奴婢仔细看过,这引线是被人从地下扯出来的,从土壤的干湿程度以及引线中掺入的土灰来看,至少在五日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