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嗜书成癖
农场的主要产业是茶叶。所以,农场的十个大队分布于场部四面八方,每一个大队山上山下,河边坡上,种植的大都是绿油油的茶叶。茶亩望不到边际,它从种植,采摘,加工到供应,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系统完善的流水程序。水稻与水果,蔬菜的种植则是副业,也是解决职工生活所需。却也是磅礴兴盛,蔚为壮观。
因此凡是公路延伸之处的山头,路边,河边,緑油油的茶坡茶地茶田间隙,都散布着农场的包谷地,水稻田,果园,蔬菜地,牛房。
卻明偶然一次经过这个离他家不远的庞牛房,便被它吸引住了目光。他的感觉是牛房太长太高太大,虽是草房,却结实稳固。他来这里放牛,因为口渴,便有些怯生生地进门去讨水喝。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应声而出,站在门边很是温和地指着牛房坎下半山腰上的地方说,那里有一口井,我们都是从那里挑水来吃。说完,就用葫芦瓢舀了半瓢水递给他。
卻明打量了一眼有些阴暗的屋子,根据自己的环顾,他确定这里就只有两个老人工作生活。牛房是一栋用木架子搭建起来的长方形木屋,建于公路之下。除了起手的那一进两间房屋供人住宿外,一长溜屋宇内,有百余条水牛在圈内聒噪。牛房四周的坎上坎下有几块菜地,那一口汩汩流淌着泉水的水井,站在房门前定睛之后,才发觉水花翻卷,分外打眼。
看得出来,两个老人对于他也是蛮喜欢的。给他舀水的老人,听他开口就知道他喜欢读书,于是同他聊《水浒》,聊《三国》。两人越聊越起兴趣。他感觉老人很有知识见地,也隐隐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书香的吸引。就在他见老人赶牛出去放,自己打算离去之际,他惊讶地发现,这位姓石的老人在山坡上放牛时,不知从何处抽出了一本书籍,在饶有兴致地翻阅!
那个时节,大城市都难得见到几本历史文学方面的书籍,更何况这是在偏远的荒野之地!他赶紧凑近去一看,心跳了。老人手握的,居然是清代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原名《金玉缘》)!虽不敢说是旷世稀缺之物,也可说是难得一见的真宝贝也!
卻明成年后,对于老人在那种身份条件之下,居然手里握有那么几本书,人书都安然无恙,很长时间都很是困惑,都没有寻找到答案。
他惊奇之下,连央求带讨好取悦,终是在老人疑惑的眼神中,将书接过来了手中,一目十行,在激动和颤抖中翻阅着。这不看则已,一看,他意动魂牵了。自此之后,他几乎每天都会找理由跑到牛房来,跟在老人屁股后面进进出出,围着老人转来转去,一张带笑的乖巧的脸,一张抹蜜善说的甜嘴,外加一个机灵勤快的身影。他不但殷勤地帮老人做事,还不停地“伯伯”长,“伯伯”短,直哄得这个年近花甲的小老头小眼直眯缝,在无比受用中笑得合不拢嘴。
就这样,老人手中几本秘密收藏的书,从深藏不露,绝不肯轻易示人,到毫无条件全送给了他。
老人似乎从未如此开心过,大喜之余,竟突然提出来要与他结拜为弟兄!
父亲卻清时常讲,做人就是要有严格的尊卑长幼秩序,要严格循规蹈矩,尊老爱幼。倘若僭辈越份,无尊无长不仅是严重的“乱辈”行为,且必将遭致“折寿”的恶果,最严重的时候可能会遭致五雷劈顶的严厉惩罚。
如何回应老人关于与他结拜一事?他一开始是把话题引开,分散老人的注意力;后来,就灵机一动,拿结拜之事程序严肃复杂说事。渐渐地,这事总算不了了之了。
不过,这事传入性情开朗豪爽的卻清耳里,他多少有一些得意,同时也着实开心,背着人哈哈大笑了好几天。
这本《金玉缘》使他有了粗浅的江湖,侠女,寺庙,陷害,救援,缘分,姻缘,报应等一些概念。但主人翁侠女十三妹(何玉凤)的命运,一拥二妻的安骥的人生,给他留下的印象较为生动深刻。
从山村走出来,出门赶集,或到公社,区上,或到区学校去,离他家不远的,当地农场的一个制茶车间,是他们必经之地。
这个车间有三个老革命,一个是老红军,担任大队长;一个是老八路,担任大队副;一个据说也是老八路,因为犯了点小错误,临时下放到这个车间协助大队部开展工作。
这个车间实际上也是一个大队,因为拥有全场最集中的制茶厂房和设备的缘故,就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了茶厂。车间的大路边有一个巨大的用混凝土修砌浇注而成的,既充作球场,又充作晒坝的空大坝子。他们要想步行往公社、区公所,农场场部去办事或赶场,这个空大坝子是必经之地。
空坝三个角上,居住着上述三户人家。
晴天时,这三家人均喜欢将桌椅板凳搬出来,摆在家门口的露天坝里。然后,在那里围桌而坐,喝茶,抽烟,嗑瓜子,翻阅书籍!
天生对书籍充满独特灵性的他,当经过这一地带,三家人中有摆出桌椅板凳的,他的那双眼睛一扫,便感知了书籍的存在。经进一步观察,书名分别被他扫描到了,是《红旗谱》,《星火燎原》,《精忠说岳》。
他心痒激动,难耐,但又不知如何是好。踯躅,逗留了几个来回。他最终决意硬着头皮主动搭讪、出击。由此一来,他与“朱伯伯,牛伯伯,马伯伯”熟络起来。随即,马上委身于柴垛,砖堆,碗筷当中。甚至,机灵地帮人垒圈砌房;担水提浆。
这份识趣,直使三个老人喜悦到了心里。
曾在八路军队伍里当过侦察员的牛伯伯,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并点破说,小鬼头,你是在打书的主意吧?
而老红军朱伯伯逐渐对他显现出了慈祥老人的一面,不但郑重地把书拿给他看,还常常留他一道同他的家人吃饭。只要他出现,连环画,小说书由他挑选;还端出水果,水果糖之类好吃的给他吃。时常给他讲故事,讲做人的道理。
丁伯伯则与众不同,将《红旗谱》书籍找出来,搽拭得干干净净,折叠得整整齐齐递给了他。想看吧,得有个条件,那就是只能来我家里看;书不许带走;每一部看完,必须要把整个故事向我复述一遍才能看第二本。
乔伯伯的书,是一本线装的《精忠说岳》。借书的过程虽像政审一般严格,那怕准许借阅也要一丝不苟,但严肃的地方在于,一字一顿写完一张借条后须得用印泥摁上手印。
卻晋回乡担任了大队小学代课老师。无意间,他得以捧读他秘密珍藏的一套《红楼梦》全书。这本来是被卻晋用牛皮纸精心将封皮包裹了一层,并锁护在坚固严实的书柜里的,秘而不宣的。若不是一个极其巧合的原因,即使是身为朝夕相处的亲弟弟,饶是对书具有超常嗅觉,卻明也是没能嗅到关于这套书的丝毫的信息的。
卻晋曾在农场上过学,农场有一名青工与他既是同学又很是要好。他不知何时从老师那里,听说了卻晋手里有这么一套藏书,遂专程步行十余里,前来村里向他开口讨借。卻晋本想推说没有,还在迟疑间,对方已经噼里啪啦把一切情由都说了,这一招使得他无法再推了,只得极不情愿、勉为其难把书借出。但再三叮咛:既然我敢于出借,但愿到了约定的还书日子,希望你也能够诚实守信!
那位汪姓青工果然守约,果真大老远的步行着跑来还书了。卻晋把书接过来,两人简单聊了一会儿。青工走后,正好村人前来找卻晋有事,匆忙间,他竟将书籍顺手放在了书柜之上,急急离家而去。
这书放置于显眼位置,恰巧被放学回家,眼尖的卻明瞅见了。心跳欣喜之余,端来凳子作垫,伸手将书拿下来打开,随便阅读了一段,便被牢牢吸引住了,移不动眼睛,迈不开步子。
于是,诸事尽忘。拿上书,找个僻静地方躲起来。不管天塌地陷,一口气即看了不少内容。没有看完,生怕被发现收走,便将书悄悄藏了起来。为了读完它,寻找各种机会,制造各种条件,跑到无人之处躲起来阅读。三天后,在似懂非懂和莫名心跳中,把这套书读完了。
那“青埂峰下”,那”空空道人“;那”葫芦僧乱断葫芦案“;那“贾宝玉初试云雨”;引人入胜,勾魂摄魄!为了能够读到更多的藏书,他偷偷撬开了卻晋的书柜。
有人说,“真三国,假封神,一部西游笑死人。”他探询到了《西游记》书籍踪迹,可是主人借书条件特苛刻。一,书不能弄脏、弄皱、更不能有所损坏;二,借期只能是一天。愿借拿走,不愿借拉倒!
卻明赌咒发誓拿到了书,一路上都忍不住慌忙火急停下来翻阅一会才走。等跑回家中,连忙凑近十五瓦的昏黄灯泡,如获至宝地打开了书本,十分珍惜而又生怕拉下一个字地阅读了起来。
不知不觉,看到了深夜。孙悟空最善于捉妖除魔,更善于捉弄好吃贪色而又呆头呆脑的猪八戒。书中的一个个滑稽好笑的情节,直乐得他忍俊不禁,无所顾忌地开怀大笑起来。
一波波接连不断,不由自主的大笑之声,惊得寨中鸡飞狗跳,也惊醒了许多人。
被惊醒的卻母极度担忧。她忧心忡忡地端起灯烛上楼,察看他的动静。母亲曾听人说过,某人某人,就因看书过于着迷走火入魔了;某某疯子就是读书成的神经病。她担心他“失心疯”。
对于卻母的无限忧虑,性情豪爽坦荡的卻清哈哈大笑,摇摇头,无限欣赏的说,你儿子对书着迷了。
是好事啊。神经病患者,那是脑壳有问题的人才会得的病。我儿子不会!
书中的某种神秘玄妙,以及魔影仙踪,总会令人心驰神往,想入非非。那《水浒》一书中,第四十二回,宋江下山,原本要去接其父宋太公上梁山。却在只有一条独路,四面崇山峻岭的还道村路遇官兵追捕,慌乱之间,钻入玄女之庙,明明就在神厨里藏着,赵能赵得及其官兵就是看不见。亟待要看见了,神风又起,不是直接吹灭火把;就是将渣滓吹入手举火把者的眼中。九天玄女,法力无边,曾经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她是殷商王朝的祖先。她召见了莫名闯进的宋江,并赐给他三部天书,这三部天书里有玄机无限的兵法和卦象。
这一段描述着实使他对奇遇异能向往不已。后来,他阅读的书更多,当他读到张良圯上纳履,得黄石老人赐书,成为天下第一谋士;张角山中得遇南华老仙,异书授他呼风唤雨之术……,这些更使得卻明一颗少年之心性,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想象与幻境当中。他企盼能遇到仙佛神怪,并传授给自己超凡法术,灵异天书,或赠予某种法力无边的神杖法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着魔般寻找破庙烂覌,甚至村人用作野外烧香敬神的神龛,也曾神秘,膜拜到了极致,以为会有天神依附。
蒲松龄曾说过“艺痴则技必良,书痴则文必工”。由于满腹文章,卻明虽未获得异能,但由于他渴盼将自己领略过的神秘紧张传递,分享给过其他人,总是一遇合适的交集场合,就会兴致勃勃,神采飞扬的叙述,于是,那口才已决非一般。
书籍对人影响力非同小可!一个人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收到的某些人物的影响,作用也不可小觑。
山乡穷困,何况孩子众多的人家。卻明常常要放牛,拾柴,打猪草。他有一习惯,无论上山干什么,都要把小说书悄悄带在身上。一俟到了山野僻静之地,便诸事抛开,急火火钻进草木茂密,位置隐蔽之处,顾不上被各种蚊虫,蚂蚁叮咬到身上皮肤大面积疙瘩,或奇痒或生痛。每一回,不到天已黑尽看不见字,对时间他是浑然不觉的。这时,两手尚还空空,又不得不挪步回家。快要到家了,为了免遭责骂,突然心生一计,一下爬上柴垛,掀起一根粗壮沉重的湿柴,拼命使它直立起来,然后,猛然放到,只听那棵大柴“咚”的一声巨响,重重砸在柴垛上,家人便误以为他是扛了柴回家的。如此蒙过了一回。之后,每遇心魂被书所牵,便心有所愧的如法炮制。
另一次则担心遭识破。只好以夜幕做掩护,想到偷偷去抽人家用树木与树枝做成的玉米地或菜地的栅栏,这里抽一根,那里抽一根,很快就可湊成一捆柴;而这些村人的菜地或玉米地就在寨子中间或寨子边上某个方位。
因为不断读书,翻江倒海,上天入地的卻明慢慢安安静静了下来。
茅盾先生认为文学即是人学;要想写好书,就需要有足够的知识与生活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知识与事理,则留心便成记忆……。这些话他铭刻于心,也就养成了一个极好的习惯,就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一旦看到有价值有意义的语言文字,人物动态,就会用心阅读或观察,就会努力记忆,不仅用心记,还必定将之录入总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中。人们发现,他变了,变得不再顽劣;不再斗胆;且知书达理。
那时他到省城去上学,只能乘坐长途汽车。漫漫长路,翻山越岭,穿村过寨。那副“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前有泰和”的对联,就是他在长途汽车路过村庄时看到,用心记忆下来的。在省城读书期间,一个冬日的周末上街,见一个指书艺人摆摊卖字画。对于指书,他闻所未闻。好奇地走近一看,面上的那幅指书上,录下的是一首诗。诗曰:“调养怒中气,谨防顺口言。检点忙里错,爱惜有时钱。”这些东西,虽是在无意中看到的,却由于他对知识学问十分有心上劲,自然会努力将它记下来,并永远镌刻在了他的脑海深处。
“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这副对联,本是比喻神仙与凡人所经历的时光的巨大差距。卻明沉迷于书籍,并非意识不到对父母应报答养育之恩。只不过,家中兄长较多,他们都是孝子,对父母一直尽着奉养的职责,根本预想不到人生无常之劫数,会那么快就降临在自己家,降临在自己父母身上。人的潜意识里产生了对长兄们的依赖,就会迷茫于尽孝的是否落实。既然沉迷于书,就更会少不更事了。
当某一天,父母亡故的惨剧接着发生时,懵懂间,他如遭雷击,竟一时间回不过神来!但是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父母永远不会醒过来了!而自己呢?竟留下了那么多的愧疚与遗憾!现实令他痛彻心扉,极度的悲伧使他在雨中狂奔,一口气跑到无人之处,一遍遍高声呼喊爹娘。可回答他的只有那无情的潇潇风雨之声。之后,每当忆及父母,他内心便无限感伤。
稀里糊涂间,一切便成了永恒。
他清晰而深刻地记得,父母在他幼小时候是用怎样的口气,神态与他说话,就在大限来临的不久前,也一如既往保持着,没有丝毫的改变。
他知道,在父母眼中的自己,从来就没有长大过。他们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未懂事的孩子。而才转瞬间,就已经物是人非,犹如幻梦一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养儿才报父母恩”;“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逝,人生只剩归途”这些话,平时谁会受半点影响?而此时,竟句句入心入肺,使他不觉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当年,前往区中学的道路,是一条漫长崎岖,凹凸不平的简易公路。粮票那东西是特别稀罕之物。农村特殊家庭中有些人有正式工作,便可轻轻巧巧得到、揣上,拿去学校就可兑换打得香喷喷热腾腾饭菜的饭菜票。他家里没有谁能够得到工作,对粮票只能是望洋兴叹了。为了不饿肚子,他只能穿着解放鞋或母亲为他做的布鞋,背负二十余斤重沉重口袋,走四十余里的乱石尖利的毛糙公路,在满脚血口水泡中,龇牙咧嘴,身心俱疲地完成每月的饭菜票与粮食的兑换。由于那鞋子多半是薄薄的一层塑胶作底,鞋帮鞋面的布料不仅很薄,且大都朽损易碎。穿着它们走在坑坑洼洼,乱石嶙峋,湿滑易崴的马路上,鞋子直接被搓烂撕裂,光脚板赤裸裸遭受圆石尖石细石肆虐,简直是司空见惯的事。
每星期来回徒行八十余里。有时还需背负近二十斤重的粮食徒行,卻明每每到了力至极限,气不可撑之时,多次生出痛痛快快撂掉粮食袋子,伤伤心心瘫坐于地上,痛痛快快大哭一场的冲动。
当年,他们这么大的一个大队就只有他一个人考取区上的高中。极长的一段时间,他瘦小的身影,孑然独行在学校与家之间的旷远而荒凉的路上。
学校在一个荒山上,是把整座坟山挖掉修建起来的教室,宿舍。秋冬两季,大风呼呼地从地处高处的学校教师,操场,宿舍肆无忌惮,大大咧咧强劲吹过时,由于被薄衣单,屋敞窗破,卻明常常冷得捂在被里都会发抖。
离学校不远,在蛮荒而浩大的山野里,有一个名字很奇怪的大的无法形容的寨子,从那里来读书的人,成群结队,身体强壮,性情粗暴,如野马一般桀骜不驯。
他们中间有一个游鹰同学更是野蛮嚣张。一次,为了打饭,站在后面的游鹰偏要将站在前面的他拉到他的后面,强行往前站。倔强的他岂能遭此欺负?据理力争,他迅即变了脸色,先出手推搡了他几下,正待要带人向前殴打,不意校长出现了,游鹰无奈,只好悻悻离去。临行,做了一个警告的动作。
他对此事丝毫未在意。以为事情已经过去就百事无忧了。一日,他正端了装有满满饭菜的大搪瓷碗走出食堂,谁知那游鹰却早已纠集了一伙三人,在食堂外专门守候。
当他一走出食堂的大门来,一声响亮的口哨突然惊心动魄的吹起,这几人开始呼啸着依分工快速动作起来。一人飞快迎面朝他撞去;一人在侧用脚使绊子将他绊倒;用身体直接与他正面碰撞;另一人则趁乱将他手中的碗猛力一掌搧飞;还有一个则趁他正目瞪口呆之际,把一口浓痰重重地,侮辱性地吐到了他的脸上。
他腹内空空,饥饿难忍,心痛的看着满地的饭菜,难受的直想哭。但看着那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伙,只能默默忍受。“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他们住的是那种特大号的双层床。巨大的木柱子,又长又宽的大炕。他住在下铺,按理住上铺的人只能脱掉鞋子,用布或纸垫在下铺的床上,轻手轻脚的爬上爬下。
但是,来自陆博寨子的刘刚,常常穿着鞋子一脚泥水,上,直接从他的床被枕头上踩踏而上;下,径直从上铺直接跳到他的枕被之上而下。
他的床铺在他的眼里,不过就是一个可以肆意踩踏糟践的垫子罢了。
看着母亲为他清洗得十分干净的枕被,被他们的鞋上的黄泥,黑泥玷污的肮脏,狼藉,有几次他想站起来说话,表示阻止与反抗。但看着虎狼一般来去如飞,成群结队的队伍,毕竟一人难敌二手,只得以敢怒而不敢言的方式认了。
有一次,眼见踩踏这就只一人,就忍不住弱弱的说了一句你可不可以不要用这么野蛮的方式过路?话音未落,大部队不知从何处齐“刷刷刷”的钻出来,摩拳擦掌,凶神恶煞的样子,吓了他一跳。
刘刚用食指戳着他的鼻尖大声吼叫。“你找死啊?”
他怒火中烧,仅差那么一点火气就要大大的爆发了。随即想了想,勉强带笑地说,我,开一回玩笑。
他在这个远离家庭的学校,因为是是孤身一人而饱受欺凌。这种窝囊气他一定得想办法出出来。
他看过一本关于拿破仑传记,叙述拿破仑幼时遭受多人欺负却一直隐忍不发,直到那些人单人匹马进入完全孤立无援的状态时,有备而来的他突然如跳涧猛虎般冲出,直接凶猛地向对方发起攻击,直到把敌人打的口服心服才肯停手。
他心中豁然开窍。那刘刚身畔历来三五成群,他苦苦等待着他落单的机会,可惜这机会总是难予出现。正当他郁闷之际,他没有回家的那个星期六,正当他百无聊赖走到食堂门口时,突然见到平时总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刘刚正孤身一人若有所失地端着饭在那里没滋没味地吃。兴奋无比的他连忙走过去,用计将其引诱到教室背后的偏僻处,突然狠命出手打击,打得对手猝不及防,几计狠拳猛脚之后,彻底缴械投降。这一招,取得的奇效令他大喜过望。因为刘刚保证今后自己不会也不允许他人在欺负他了。两人由此而结盟,成了朋友。
有一天傍晚,大家都在教室窗外,面对对面荒坡的地方煮饭。为了一棵干柴,他与高二年级的王真起了争执,开始仅是争论,到后来彼此嗓门都大了。正待要动手,他刚站直身子准备架势,突然,“呼啦啦”一下子从四周涌出来许多人!这些人全都是为王真助阵的。他慌了,正打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时,一句用当地土话喊出的有力的“等等”,镇住了所有的人。
随着喊话声,站出来一个中年男人。王真连忙用土话询问,阿爸,你来干什么?卻明见那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显得十分孔武有力。他是王真的亲爸爸,是用马驮粮食到学校来为王真换取饭票的。他以长者的修养见识,必然要阻止儿子的危险之举。
他走近卻明,竟发起愣来。瞪着卻明看了好一会后,开口问道:
“你爹,是不是叫,叫卻清?你家是不是舞撒寨的啊”卻明很诧异,用眼睛看他,迟疑着边点头边回答是。王真爸爸大喜,用不太清晰的汉话喊道,王真,你过来。
王真懵了,犹豫着走过来。他爸一把拉住他,指着卻明,眼泪直流。说:记倒!他爹是你爹我的救命恩人!当年,我还很年轻,赶马谋生。那次驮货到他们那边去,走在街市上,就突发起“鱼鳅症”来。那种病,痛得昏天黑地,人事不知。我当时“咚”的一下就倒在黑糊糊的稀泥烂路上了。当时直痛得满地打滚,只一会儿,就完全陷入了昏迷。
街上人来人往,看到我发病,有人呼吁救人,有人表示同情,就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出手施救。他爹来进货,一见浑身湿透的我,二话不说,把我拉起来,背起就往国营饭店跑。讨来热水热汤,为我洗干净手脚脸,才喂我喝下他出钱买来的热菜热汤,等我缓过气来了,就当即顾不得脏臭,撸起袖子对我实施起救治来。后来我才知道,他有救治此病的绝活。
转眼到了放寒假的季节。阴雨霏霏里,卻明一个人形只影单地走在返家的路上。走在层层大山笼罩的马路上,虽然头发衣服都湿了,人也走的热得不行。但思绪却开了小差。
路途寂寞,一个人的环境里,美妙无比的神话与超凡脱俗的幻想,能带给他无尽的快慰与满足。可这样一来,几个小时之后,他发现天已黑了下来,也就在此时,他突然心脏剧烈的抽搐起来:他发现他因沉浸于自我的世界里,原来居然已经走进了一个异常陌生的深深的山岙子里来了。
就在他心下正忐忑万分恐怖万分的时候,群狗的叫声,突然响彻整个山谷并连续不断回应,紧张之下,他吓得毛毛汗密密从身上,额头渗出。
此时,他已经误入寨子中间的水田当中了。
接着,更恐怖的事情出现了!村里的不下于十余条的群狗嘶鸣着,咆哮着,朝他汹涌而来。他歇斯底里的大吼着,虽仍慌里慌张不断对狗做作驱赶恐吓的甩石踢脚,但心底暗暗地想,自己这一次,肯定逃不脱被群狗撕了裹腹的悲惨命运!急得团团乱转,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之时,首先想到了假若自己死了之后,在地狱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父母不知该有多伤心?
就在他绝望并胡思乱想之时,忽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吼,死狗!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