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夭斩大清 第三十六章 刘玄初

风波渐渐过去了,吴应熊在府上闲了两天,转眼已经到了正月十二号,离三藩进贡的日子不远了。额驸府大厅内,吴应熊无聊的拌着粥,连史鉴梅走到他跟前都没发现。

“我说,从我出房间到现在,你这碗粥一口都没动过呢?”史鉴梅没好气道:“我说小贼你不是一向都挺乐观的吗?这些天怎么回事呢?魂不守舍的,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看了就来气。”

“放肆!”建宁将碗筷重重的磕在桌上,转头盯着史鉴梅道:“小蹄子,你说话注意点!别以为额驸让你在府上住几天,你就是这家的主人了!你还想反天了?”

史鉴梅脾气虽然暴躁,但建宁毕竟是公主。她冷哼一声,不冷不热的问了句:“你刚刚说什么?我没听清楚,麻烦你再说一遍?”这一招吴应熊对她用过多次,每次都让史鉴梅气的差点暴走,果然建宁的脸顿时拉了下来,怒道:“本宫和你说话你听不懂吗?你在府上白吃白喝这么多天也够了,什么时候给我滚出去?”

“闭嘴!”吴应熊被建宁和史鉴梅搞的兴致全无,看着眼前的粥完全没有食欲,“鉴梅是我的救命恩人,你妈和你侄子要杀我,就是她为我挡了一掌,要不然你现在就在额驸里守寡了,懂不懂?该滚的不是她,是你!”

建宁咬着嘴唇一言不发,倒是旁边的丫鬟实在看不下去了,站了出来鼓起勇气道:“主子毕竟是公主,额驸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你他妈也给我闭嘴!”吴应熊凶神恶煞的盯着那丫鬟道:“谁知道你是不是康熙派来的细作!监视本世子来的?”那丫鬟见吴应熊这么凶,吓得哭了起来。建宁眉头一皱,冷冷道:“好了,干什么大呼小叫的,她不是我母后派来的眼线,是我让吴老买来的丫鬟。小菊已经被你......我身边总要有个丫鬟吧?”

史鉴梅见因为她的事,惹的吴应熊夫妇不和,有些过意不去,也劝道:“好了,好了。干什么冲小丫头发火,你有什么不顺利的事也不能冲家里撒气啊。”建宁一听这话不乐意了,差点想暴走,但看了眼吴应熊阴沉的脸,忍气吞声,狠狠的盯着史鉴梅,史鉴梅有些茫然,问道:“怎么了公主?难道我说的话不对么?”

建宁以为史鉴梅故意气她,阴着脸道:“史姑娘说话请注意分寸,你住在府里我没意见,但这什么时候成你家了?”史鉴梅这才恍然,想到刚刚那句话是有点不合适,脸忽的就红了。建宁以为她对吴应熊有意思,更是气苦道:“额驸,我额娘是我额娘,他们的事跟我没关系,我既然是你的妻子,自然站在你这边,以前是我任性,可那是因为我太在乎你了。”

“得了!得了!”吴应熊口气不耐烦道:“谁知道你是不是你老母派来的奸细。”建宁默然不语,吴应熊也懒的理她。史鉴梅突然骂道:“臭小子,对自己媳妇撒气算什么好汉!你要是心中气愤,敢和我打一架不?”

“谁怕谁啊!”吴应熊跳了起来,指着史鉴梅的鼻子道:“我告诉你,本世子不和女人动手,丢份!哪凉快哪呆着去。”

“你!”史鉴梅气的眼都绿了,恶狠狠道:“少废话!不敢动手的是混淡,看在你不会武功的份上,本姑娘让你三招!”

“我呸!”吴应熊看着史鉴梅道:“你也有脸说我不会武功,你这不是仗着会点武艺欺负人么?你还有脸说我,有种把自己双手双脚绑了,还不准用内功,我们就比比!”

“你还要不要脸。”建宁和史鉴梅都看不下去了,异口同声道。吴应熊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半响才道:“好哇,都合起伙来跟我叫板了,行,我好男不跟女斗,不和你两个一般见识。”

“世子,王爷运送贡品的队伍到了。”吴老走了进来,高声禀报道。吴应熊眼睛一亮,猛的跳了起来,拉着吴老的手激动道:“是谁带的队?马宝还是夏国相?”

“世子!”一个五十多岁的痨病鬼走了进来,他身材瘦小,手里拿着烟杆。整个人看上去像根火柴棒,脑袋显得特别大。他的脑袋和常人无异,主要是他实在太瘦了,让人看着不舒服,总感觉一阵风刮来,就能把他刮倒。

靠,这吸鸦片的坑爹货是谁?吴应熊迷茫的看着那老头,见那老头比他还激动,有些不知所措,细想这坑爹货不会是吴三桂吧?要不然那眼神怎么这么的扑朔迷离......

“臣刘玄初拜见世子!”那痨病鬼就要上前跪倒,吴应熊赶紧蹦了起来,拉住他的手道:“你、你就是刘玄初?”口气中透着兴奋,这刘玄初的智谋可不比姚启圣差啊,在大局观上,姚启圣甚至还不是这个阴险老头的对手。

“是老臣啊!”刘玄初也有些激动,看着吴应熊道:“哎,都十几年没见了,也难怪世子不认得老夫。往常都是杨溢之和皇甫保柱押送的贡品,今年王爷特地让老臣护送贡品进京,老臣总算是看到世子了。”说到这,刘玄初的声音有些哽咽,看着吴应熊道:“世子啊,这些年你在京城受苦了啊!”

我了个去,吴应熊该不会是刘玄初的私生子吧?

见吴应熊眼神怪异,刘玄初不解道:“世子怎么了,怎么突然魂不守舍的?”吴应熊赶紧收回思绪,笑着把刘玄初迎进大厅,亲自倒了杯茶给刘玄初。刘玄初赶紧站了起来道:“世子不可,老臣担当不起!”

“刘老先生你坐。”吴应熊连忙按住刘玄初道:“刘老先生为我父王忙碌半生,我为你倒杯茶有什么关系。”刘玄初欣慰的看着吴应熊,暗自点了点头。

后世有人说,如果当时刘玄初没病死,说不定吴三桂就成事了。刘玄初眼光毒辣,能将事情分析透彻,他一生都想撺掇吴三桂反清。甚至连康熙都不得不佩服这个老头,见识独到,可惜吴三桂只想偏安一偶,对刘玄初的建议置若罔闻,反倒对汪世荣言听计从。

吴三桂起兵,兵至长江时,打到夷陵,在松滋驻兵,停留了三个月不曾前进一步。吴三桂是打算逼康熙放还世子吴应熊,与他议和划江而治。而刘玄初正确地指出了当时的形势,写信劝告吴三桂, “愚计此时当直捣黄龙而痛饮矣,乃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为何说也。意者王特送诸大臣入朝为王请乎?诸大臣辱国之臣,救死不暇,乌能为王请也!若曰待世子归乎?愚以为朝廷宁失四海,决不令世子返国也。夫弱者与强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强者利于角力;富者与贫者讼,贫者乐于速结,而富者乐于持久。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皆云翔猬集于荆、襄、江、汉之间,乃案兵不举,思与久持,是何异弱者与强者角力,而贫者与富者竞财也?噫!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

信中他明确的指出吴三桂的顾虑和当时的形式,然而吴三桂不为所动,依旧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刘玄初信中道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落,那就是汉人中没有一个真正有魄力有担当的人,来完成赶走满人,恢复汉室的使命。

不久刘玄初病死,他死后没人敢在吴三桂面前提出北伐的意见。最终吴三桂错失良机,让康熙得以喘息,拉拢离间他的盟友,最终吴三桂亦病死,手下兵将群龙无首,各自为战,被康熙逐一瓦解。

可以说,刘玄初是个眼光独到的人才,对局势的掌控远远超过周培公和姚启圣,然而吴三桂对他却并不信任。晚年的吴三桂没有了雄心壮志,他造反是康熙逼的,所以从出兵开始,他一直希望康熙能跟他和谈,与他一起划江而治。

吴应熊大喜,先前的阴霾一扫而空,刘玄初来京,简直就是上天对他的眷顾啊。他拉着刘玄初的手,问起了云南方面的形式。

“王爷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不过二公子风华正茂,带兵打仗颇有王爷的风范。”刘玄初笑着说道:“况且二公子身边有汪世荣辅佐他,不会出什么差错。”汪世荣和刘玄初不和,不过汪世荣此人也确有才能,他相貌俊秀,自认为有雄才大略,觉得刘玄初等人过于迂腐。而刘玄初觉得此人太过华而不实,虽然计谋方面也还说的过去,但总是顾头不顾尾,时间一久,两人便心生间隙。

刘玄初又道:“对了世子,这次老臣带了近两百箱的贡品,五百精壮士兵在城外驻扎,老臣只带了二十几名金顶门的好手,他们还在府外候着。”

“吴老,快点给他们安排住宿。”吴应熊大喜过望,吴三桂手下金顶门高手不少,个个武艺高强,内功练到极致时,满面红光,头顶一根头发都不剩。吴应熊正好缺人手,有这二十几个高手在手,让他加了不少底气,况且城外还有五百精锐的士兵,吴三桂是出了名的会带兵,来的这五百士兵实力肯定都不俗。

“刘先生,这次你们带来的贡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吴应熊有些好奇的问道。刘玄初笑道:“都是些缅甸国的翡翠玛瑙,还有一些云贵等地的特产,外加一些象牙和波斯国的琉璃球。放心吧世子,这些东西在云贵多了去了,不值钱,不过到了京城这边,由于东西稀罕,能值不少价格。”

“哦?”吴应熊大感兴趣道:“这么说,只要让云南和外面通商,将云南的茶叶、香油、翡翠玛瑙卖到外面,不是可以赚不少银子?那父王的军费就足够了吧?”

刘玄初目光一凛,淡淡笑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只不过这些东西贩卖出去,经过层层关卡都要交税,路上还有不少流寇强盗偷袭。除非是大客商,做些倒买倒卖的生意倒是可以,朝廷如果知道王爷贩卖云南等地的特产,这以后的军费怕是一分都不愿给了。”

“明着不行,可以暗着来么,我就不信父王这几年没干过这些勾当。”吴应熊笑嘻嘻的看着刘玄初道,以后和康熙翻脸,有的是要花银子的地方。

刘玄初凑到吴应熊耳根边低声道:“老臣知道世子这段时间在京城的情况,世子做的不错,只不过世子这么做会害的平西王下不来台,甚至还会逼王爷造反。”

“我就是这个意思。”吴应熊依旧嬉皮笑脸的看着刘玄初,知道他心中的抱负,所以吴应熊更加肆无忌惮道:“难道先生不想将鞑子赶出去,还我汉人和河山么?”

刘玄初笑着摇了摇头,“世子你还是太年轻,这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吴应熊冷笑一声道:“不去做,你怎么知道简不简单?无论如何,吴应熊绝不希望有生之年,看到满清鞑子在我汉人疆土上作威作福!”

“可惜王爷......”说到这刘玄初眼神黯了下去,叹了口气,“世子是自己人,老臣没有子嗣,一直以来都是把世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这些话也不瞒世子。王爷这些年,雄心壮志早就磨灭掉了!”

“可我父王毕竟手握重兵,也只有他们几个有能力起兵反清,将鞑子赶出去!”吴应熊淡然道:“据我所知,就是因为一些汉奸铁了心的帮满清鞑子,对付自己人,比如我父王,孔有德,尚可喜他们几个。如果不是他们这些人,满清想占领我们汉人的江山谈何容易,满清入关以后,从南京到常州,没受到什么正规的抵抗。而江阴一个小小的要塞,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吴应熊叹了口气道:“如果汉人能团结起来,像江阴一样,共同抵抗满清,他鞑子岂是这么容易就占领我汉人疆土的?”刘玄初听的有些出神,随后长吁一口气道:“就是汉、汉奸多。”他有些讶然,吴应熊竟然敢在他面前直说吴三桂是汉奸,这可是极不孝的事。

“如果我汉人中多几个像阎应元一样的英雄,积极组织军民反清,誓死抵抗就好了。”刘玄初苦笑着说道:“当初王爷要领清军入关,我就知道事态不妙。然而他说,当时的情况,也只能利用鞑子去对付李自成,说到残暴,李自成不下于满清鞑子。可他毕竟是汉人,王爷这么做,只会让天下人耻笑。”

满清铁骑兵临江阴城时,阎应元利用清军劝降之机,派出百余名壮士,以奉送“降礼”为名,暗携火器进入清军营帐,炸死清军官兵两千余人。同年七月十七,义军千人乘夜追城出南门,突入敌营,袭杀清兵千余人,凯旋归城。

清军对江阴久攻不破大为恼怒,急令增调军队和大炮,总兵力号称二十四万。同年七月二十日起,清军连续炮击十余日,城垣多处崩裂。守城军民边修城、边作战。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和豫王多铎,传书劝降,阎应元在其书后写上“愿受炮打,宁死不降”射还。同年八月二十,清军在城外花家坝用两百门大炮,专轰城东北角。次日,降暴雨,清军以狼烟和炮火掩护,渡过护城河,蜂拥入城。义军巷战,江阴城死伤九万余人,斩杀清军近万人,仅余下五十三人躲在寺观塔上活了下来。

半响,刘玄初静静的看着吴应熊道:“世子真愿意这么做?”吴应熊想都没想,直接道:“当奴才当的久了,早晚有一天会习惯的,我不要这种习惯,我堂堂华夏男儿,为什么要受满清酋长的统治?”

“既然世子真心反清,刘玄初就算肝脑涂地也要助世子光复汉室。”刘玄初目光灼灼的看着吴应熊,开口道:“老臣进京前,事先派卧底密探潜伏在京城,只要世子用的上,这些人随世子你调用。”

吴应熊讶然,喃喃道:“这是我父王的人?”刘玄初不欲欺瞒吴应熊,摇了摇头。吴应熊见他不愿说,也不多问,点头道:“那我多谢刘叔叔了。”

“你叫我啥?”刘玄初手里拿着烟头看向吴应熊,茫然道。

“刘叔叔啊!”吴应熊道:“你在我父王身边这么多年,我这声刘叔叔喊的有什么不对么?以后你这烟少抽点,对身体不好。”

“不碍事。”

吴应熊把姚启圣的事告诉了刘玄初,刘玄初静静听着,忽然用旱烟头一敲书案道:“此人果真如此厉害?如果世子说的是真的,那么万万不能让他当上四川提督。”

“放心吧,鳌拜不会同意的。毕竟四川是天府之国,国家的重中之重,这么重要的地方,鳌拜自然不会交给姚启圣,姚启圣是康熙的人,让他当四川提督,就等于把四川一省兵马钱粮全送给康熙,鳌拜不会那么傻的。姚启圣提这个意见多半是为了试探康熙,而周培公和康麻皮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答应的这么爽快。”

刘玄初皱着眉头道:“世子,情况不妙。如果按你所说,小皇帝既然想到拉拢鳌拜,那么也会去拉拢遏必隆,这两人是朝中的辅政大臣,要是他们都偏向小皇帝,那我们平西王府这次军饷怕是难要到多少了。”

“说不定还会被逼裁军!”吴应熊阴着脸道:“前不久我想利用董鄂妃的事,挑拨康熙和孝庄,不料被姚启圣摆了一道。如今反倒让康熙名声大涨,说不定他还会因为此事,故意在朝堂上给我制造麻烦。”

“世子,尚之礼和耿星河那你去过没?”刘玄初试探着问道,见吴应熊低着头不说话,叹了口气道:“世子啊,不是老臣说你,你这几天也太消沉了,浪费了大好机会啊!”吴应熊也知道这几日他的确浪费了不少时间,说不定康熙这会早就拉拢住朝中大半官员了。

“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吴应熊有些颓丧。

刘玄初低头沉思了一会,笑道:“世子,你敢不敢吞了这批贡品!”吴应熊猛的抬头,死死的盯住刘玄初的眼睛,“你是说?”

“没错,我让密探查过了,这两百箱翡翠玛瑙,象牙香油,在京城的市价加上来足足有一百万两银子。一百万两银子啊,世子你想想看,你愿意把这钱拱手送给小皇帝吗?这笔数目可不小。”刘玄初说道:“我来的时候,特地问王爷要了两万两银子,一路过来,沿途收购了不少茶叶,途经四川的时候,还收购了不少泸州老窖,这些可是那些八旗兵最爱喝的玩意。你拿些去送给鳌拜,其他的全部充数,当做是贡品。”

吴应熊的嘴巴此时可以塞进两个鸡蛋,他看着刘玄初道:“可康熙又不是傻子,这两万两银子买的东西又不值钱,万一他拿这个说事,故意要定我父王罪呢?”

“哼,世子你可别小看了这两万两银子的货物,这些别地收购来的茶叶、酒、布匹在京城的市价也可以卖到近十万两银子。而且,我特地从外地买了不少中药材来,这些东西便宜,能将两百箱子全塞满。”刘玄初那张干瘪的老脸差点没笑岔气,“这些东西寓意可不小,都是一些地方的土药草,山药蛋子,京城各大药房都没有的,而且治病药效显著。这段时间京城不是流传着天花危害大么,你正好找到借口送中药材,就是为了保佑大清不再受到瘟疫病毒的迫害,小皇帝不会怪你的。”

“妙啊!将各地的土特产、茶叶、酒送给皇上,是寓意着大清坐拥四方,而送大量的中药,则是为了防止天花病毒的蔓延,抵制瘟疫,从我做起!姚启圣和康熙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就送中草药了,你能奈我何?”

吴应熊又道:“那这些东西总共价值多少啊?”刘玄初伸出一根指头道:“十万两银子吧,撑死了不超过十二万两,说少也不少了。送太多,不显得咱有钱,给朝廷落下话柄么。说我们留着银子还要张口问朝廷要,到时候小皇帝一哭穷,我们能拿他怎么样?”

“还是心痛啊,妈的,康熙这麻皮少跟我哭穷,他怎么有脸修他的皇庄,还说要修建什么辟暑山庄。他妈的,他这倒有银子,北京城外多少被圈地的百姓流离失所,他怎么不把银子给他们!”吴应熊越想越气道:“这次不狠狠敲他一笔天理难容!”

章节列表